一、中文部分
田博雅(1996)。強身治病氣功療法。世茂出版社。
李志如(1992)。氣功養生法。台南市:西北出版社。
李章仁(2007)。氣功教師對氣功迷失的問題之見解。第五次國際氣功會議暨首屆 國際健康健美長壽學論壇論文集,香港:香港日報。
李章仁(2008)。休閒運動參與行為與機及其阻礙。南台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碩專班碩士論文。
李鳯山(2001)。李鳯山養生之道。商周出版。
李鳯山(1991)。民生報婦女叢書。一氣流行。民生報社。
林孝宗(1999)。探索人體內的內層結構--醫理論的大革命。台北:傳文文化出版。
林淑編譯(1987)。練氣治百病。世大書局。
武術學會主編(1987)。強身氣功法。武陵出版社。
前新 培金編著(1995)。嚴新氣功。大展出版社。
洪林淑芬(2014)。銀髪族休閒參與、健康促進、身心健康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與餐旅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士傑(2014)。臺灣東北角龍洞灣休閒水肺潛水者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之研究。台北市立大學體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張文騰(2004)。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教職員工休閒運動參與及阻礙因素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論文,雲林。張良漢(2002)。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身體活動態度、休閒運動阻礙及滿意度之相 關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張榮楫著(1990)。呼氣健身。徐氏基金會出版。
張翠珠(2001)。高屏地區大學生休閒參與,休閒教育需求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梁實秋(1983)。遠東新時代英漢辭典。臺北市:遠東。 清河新藏(2000)。丹鼎氣功。
陳麗珍(2014)。台灣中部地區瑜珈參與者參與動機、選擇偏好與休閒效益之研究-以中部地區為例。僑光科技大學
創意力編譯組譯,星野 稔著(1994)。氣功自然療法,創意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湛若水著(2016)。健身氣功。原水文化。
黃明男(2001)。十全超科學氣功。台北市:生智
趙美芳(1996)。剖析入門氣功。尚宇出版社。
蘇永安(2006)。十二經脈時間養生法。遠流出版社。
社團法人返老還童氣功協會。2017年7月20日,取自返老還童氣功協會網址: http://www.loveway.org.tw/index.php?option=menupage&type=aboutus。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7年3月21日,取自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網址:http://www.hpa.gov.tw/Home/Index.aspx。
吳穌、林子恩、古國宏、蔡永川、林紀玲(2010)。休閒運動保健學報,3期,P.24-42。
李崑璋(2014)。輔仁大學體育學刊,13期,P.1-19。
林秉毅、謝旻珊、莊鑫裕(2016)。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5卷3期,P.12-29。
洪基庭、康龍豐、洪煌佳(2009)。運動健康與休閒學刊,14期,P.79-92。
張文煌(2011)。高齡者氣功學習歷程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
連央毅、陳美燕(2015)。休閒研究6卷1期,P.48-69。
黃任閔、李懷生(2009)。輔仁大學體育學刊,8期,P.63-79。
蔡小翠(2007)。氣功學習受益者身心靈初探-以高雄市氣功學會資深學員為例。
蔡良安(2014)。返老還童2014台北世界年會特刊。P.19-20,P.33-38。
學位論文:
鮑敦瑗、張允熙,陳銘嘉(2011)。休閒保健期刊,6期,P.191-199。
鍾政偉、曾宗德(2015)。休閒產業管理學刊,8卷1期,P.1-22。
二、英文部分
Mook, D. G. (1987). Motivation: The Organization of Action. New York: W.W.Norton.
Kotler, P. (1997).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9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Vroom, V. H. (1964). Work and motivation.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Deci, E. L., & Ryan, R. M. (1985).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 New York: Plenum Press.
Maslow, A. H. (1970). The farther reaches of humannature. Journal of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1,1-9.
Grawford, A.W. & Godbey, G. (1987).Reconce Ptualizing bamers to family leisure.Leisure Sciences.9.
Raymore, L., Godbey, G., Crawford, D.& Von Eye.A (1994).Nature and process of leisure constraints,an empirical Their Relation to perceptions of Contrainta Leisure Among Adolescents.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6.99-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