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9)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6 04:3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楊奇燁
研究生(外文):Yang, Qi Ye
論文名稱:雙北市國小體育班學生知覺級任導師轉型領導行為與班級氣氛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n the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Behavior and Classroom Climate of the Athletic Classes Student's Perception HomeroomTeacher's in TaipeiCity and NewTaipei City
指導教授:蔡博隆蔡博隆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AI BO LONG
口試日期:2018-05-20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學系體育教學碩士學位班
學門:民生學門
學類:運動休閒及休閒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8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7
中文關鍵詞:體育班轉型領導行為班級氣氛
外文關鍵詞:Athletic Classes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BehaviorClassroom Climat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17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摘 要
本研究之目的在瞭解雙北市國小體育班學生知覺級任導師轉型領導行為與班級氣氛之現況及各因素間的差異情形,並比較不同背景變項在級任導師轉型領導行為與班級氣氛之差異,同時探討相關與預測情形。本研究係以106學年度就讀於雙北市國小體育班學生為研究對象,並以修編之「雙北市國小體育班學生知覺級任導師轉型領導行為與班級氣氛問卷」為研究工具進行調查,採立意抽樣方式,共計發放問卷480份,回收有效問卷451份,有效回收率為93.96%。所得資料以SPSS For Windows 20.0版套裝軟體進行統計分析與處理,研究結果顯示:一、級任導師轉型領導共有五個因素,以「魅力影響」感受程度最高;其次依序為「個別關懷」、「願景塑造」、「啟發智能」;感受最低的是「激勵鼓舞」。班級氣氛共有五個因素,以「學習滿意」感受程度最高;其次依序為「親和凝聚」、「競爭」、「班級秩序」;感受最低的是「教師支持」。二、不同背景變項在知覺級任導師轉型領導上,「不同年級」、「不同專長項目」達顯著差異;「不同性別」、「不同導師性別」、「不同每週平均訓練時間」未達顯著差異。不同背景變項在班級氣氛上,「不同年級」、「不同性別」、「不同導師性別」、「不同每週平均訓練時間」達顯著差異;僅「不同專長項目」未達顯著差異。三、雙北市國小體育班學生知覺級任導師轉型領導行為與班級氣氛呈現中度正相關。四、雙北市國小體育班學生知覺級任導師轉型領導行為對班級氣氛具有顯著預測力。

關鍵字:體育班、轉型領導行為、班級氣氛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transition leadership behaviors and class atmosphere and the differences among various factors among SME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and to compare the transitional leadership behaviors and class atmosphere in different grades. At the same time, we also discussed the related and predicted situations of transition leadership behaviors of senior mentors and class atmosphere.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the 106 academic year at students from the Taipei Elementary School and the New Taipei City Elementary School. The study was based on the revised “Survey on Leadership Behavior and Class Atmosphere Questionnaire of the Semester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Shuangbei Urban Sports Class”. Tools were used for surveys and sampling methods were adopted. A total of 480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and 451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returned. The effective recovery rate was 93.96%. The data obtained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and processed using SPSS For Windows 20.0 software.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ed:(1) there are five factors in the transition of leadership for senior mentors. They have the highest level of sensibility with “charisma influences”; followed by “individual concern”, “vision of vision” and “intelligence inspiration”; the ones who feel the least are “motivation for encouragement”. There are five factors in the class atmosphere, with the highest degree of "satisfaction with learning"; followed by "affinity and cohesion", "competition" and "class order"; and the lowest is "teacher support." (2)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grades" and "different specialty program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background variables at the transition of leadership for perceived mentors; "different genders", "different mentors' genres", and "different weekly average training times" are not yet achiev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lass level", "different gender", "different mentor gender", and "different weekly average training time" in class atmosphere; only "different specialty programs" have not reach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3)the students of Shuangbei urba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ports class perceived the transition of leadership behavior and class atmosphere showed a moderate positive correlation.(4)the students of the Shuangbei urban sports class perceive the transitional leadership behavior of the class leader who has a significant predictive power on the atmosphere of the class.

Keyword:Athletic Classes,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Behavior,
Classroom Climate
目 次

目次 i
表次 iii
圖次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4
第四節 研究假設 5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六節 名詞解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轉型領導理論與相關研究 8
第二節 班級氣氛理論與相關研究 28
第三節 轉型領導行為與班級氣氛相關研究 37
第四節 本章總結 3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0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0
第二節 研究流程與實施程序 41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式 43
第四節 研究工具 45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5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6
第一節 有效樣本人口統計特性之分析 56
第二節 雙北市國小體育班學生知覺級任導師轉型領導行為與 班級氣氛之現況及各因素之差異分析 57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在雙北市國小體育班學生知覺級任導師 轉型領導行為與班級氣氛各因素構面間之差異分析 61
第四節 雙北市體育班學生知覺級任導師轉型領導行為與班級 氣氛之相關分析 70
第五節 級任導師轉型領導行為對班級氣氛之預測性 7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4
第一節 結論 74
第二節 建議 75
參考文獻 78
中文部分 78
英文部分 88
附錄 91
附錄一預試問卷 91
附錄二正式問卷 94

表 次

表2-1 國外學者對領導之定義 8
表2-2 國內學者對領導之定義 9
表2-3 國外學者對轉型領導定義 12
表2-4 國內學者對轉型領導定義 13
表2-5 領導理論發展與研究取向趨勢表 16
表2-6 Hoy and Miskel三大領導特質 16
表2-7 Stogdill六大領導特質 17
表2-8 蔡培村與武文瑛所提之七大領導特質 17
表2-9 新型領導特徵構面表 22
表2-10 國外學者轉型領導因素分析 24
表2-11 國內學者轉型領導因素分析 25
表2-12 級任導師轉型領導相關研究一覽表 26
表2-13 國外學者對班級氣氛之定義 29
表2-14 國內學者對班級氣氛之定義 30
表2-15 班級氣氛因素分析 34
表2-16 班級氣氛相關研究一覽表 35
表2-17 轉型領導行為與班級氣氛相關研究一覽表 37
表3-1 預試問卷施測學校統計表 43
表3-2 正式問卷施測學校統計表 44
表3-3 級任導師轉型領導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46
表3-4 班級氣氛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48
表3-5 雙北市國小體育班學生知覺級任導師轉型領導行為預試量 表因素分析摘要表 50
表3-6 雙北市國小體育班班級氣氛預試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 52
表3-7 雙北市國小體育班級任導師轉型領導行為預試量表信度分 析摘要表 53
表3-8 雙北市國小體育班學生班級氣氛預試量表信度分析摘要表 54
表4-1 雙北市國小體育班學生有效樣本背景資料分析摘要表 57
表4-2 雙北市國小體育班學生知覺級任導師轉型領導行為各因素 之重複量數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8
表4-3 雙北市國小體育班學生知覺級任導師轉型領導行為各因素 之LSD事後比較法摘要表 59
表4-4 雙北市國小體育班學生知覺班級氣氛各因素之重複量數單 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0
表4-5 雙北市國小體育班學生知覺班級氣氛各因素之LSD事後比 較法摘要表 61
表4-6 不同年級之雙北市國小體育班學生知覺級任導師轉型領導 行為之獨立樣本t考驗摘要表 62
表4-7 不同性別之雙北市國小體育班學生知覺級任導師轉型領導 行為之獨立樣本t考驗摘要表 63
表4-8 不同導師性別之雙北市國小體育班學生知覺級任導師轉型 領導行為之獨立樣本t考驗摘要表 63
表4-9 不同專長項目之雙北市國小體育班學生知覺級任導師轉型 領導行為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差異表 64
表4-10 不同每週平均練習時間之雙北市國小體育班學生知覺級任 導師轉型領導行為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差異表 65
表4-11 不同年級之雙北市國小體育班學生知覺班級氣氛之獨立樣 本t考驗摘要表 66
表4-12 不同性別之雙北市國小體育班學生知覺班級氣氛之獨立樣 本t考驗摘要表 67
表4-13 不同導師性別之雙北市國小體育班學生知覺班級氣氛之獨 立樣本t考驗摘要表 68
表4-14 不同專長項目之雙北市國小體育班學生知覺班級氣氛之單 因子變異數分析差異表 68
表4-15 不同每週平均練習時間之雙北市國小體育班學生知覺班級 氣氛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差異表 69
表4-16 雙北市國小體育班學生知覺級任導師轉型領導行為與班級 氣氛之相關摘要表 71
表4-17 雙北市國小體育班學生知覺級任導師轉型領導行為與班級 氣氛之迴歸分析摘要表 73



圖 次
圖2-1 LBDQ領導行為象限圖 19
圖2-2 領導的三層面概念 20
圖2-3 三層面理論的四種基本領導方式 20
圖2-4 途徑目標理論關係圖 21
圖2-5 班級社會體系模式 33
圖3-1 研究架構圖 40
圖3-2 研究流程圖 41
圖3-3 預定研究進度圖 42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丁國財(2014)。新北市國中校長轉型領導與兼任行政職務教師組織承 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王宏彰(2007)。轉型領導理論在班級經營上的應用。中等教育,58(6), 116-125。
王保進(2006)。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臺北市:心理。
王孟佳(2010)。應用計畫行為理論探討體育班學生學習行為與生涯發 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白麗美(1998)。國小校長領導風格與教師工作動機關係之研究。未出 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行政院(1996)。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總諮議報告書。臺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朱文雄(1998)。班級經營。高雄市:復文圖書。
朱麗靜(2012)。國小低年級班級氣氛與教師人格特質及兒童氣質之相 關研究-以臺南市新營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何淑妃(1996)。國小校長轉型領導行為與學校組織氣氛之調查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吳百祿(2010)。教師領導研究。高雄市:復文圖書。
吳明雄(2010)。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轉型領導、教師知識管理與學 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吳春菊(2012)。高雄市國小體育班導師轉型領導與學生學習態度之研 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武典(1979)。國小班級氣氛的因素分析與追蹤研究。師大教育心理 學報,12,133。
吳國銑、陳廖霞(2009)。運動教練應用轉型領導之策略。大專體育, 101,97-105。
吳清山(2010)。校長課程領導與教師教學品質。師友月刊,514,8-13。
吳清山、林天祐(1999)。轉型領導。教育資料與研究,24,63。
吳清基(1992)。教育與行政。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清基(1992)。教育與行政。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瓊恩(2002)。行政學。臺北市:三民。
李治民(2017)。新北市國小田徑隊選手知覺與喜愛教練領導行為與比 賽成績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李旺龍(2014)。嘉義市國民中學導師轉型領導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 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李彥儀(1990)。臺北市國民中學導師人格特質、領導行為對班級氣氛 之影響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李清榮(2005)。高雄市國小教師領導類型、班級氣氛與學習態度之研 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華美等(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市:時英。 (Earl Babbie, 1988)
李雅芳(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父母管教方式、教師領導風格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李源景(2014)。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教師工作壓力與學校效能之 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余姿瑩(2009)。國中導師轉型領導行為、班級氣氛與學生處理師生衝 突方式關係之研究-以台北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銘傳大學,臺北市。
杜茂生(2012)。教練轉型領導與領導信任對團隊效能之研究。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周世娟(2007)。屏東縣國小級任教師情緒管理與班級氣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林合懋(1995)。學校主管與企業主管轉型領導之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林克仰(2012)。專校院棒球選手知覺教練轉型領導風格、自信心與勝任能力對團隊適應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林怡君(2015)。高雄市高中體育班學生知覺不同身份導師的轉型領導與生涯規劃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俊雄(2009)。桃園縣國小校長轉型領導與體育教師組織承諾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林姿吟(2013)。高雄市高中職體育班導師轉型領導與班級氣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逸琦(2013)。國小社會領域教師轉型領導與班級氣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林碧真(1999)。高職導師領導行為與領導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林慧君(2016)。導師轉型領導與學生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健行科技大學,桃園市。
邱冠天(2006)。概念構圖應用於國小六年級學童在「聲音」單元教學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邱成穩(2005)。新竹縣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健康與體育。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柯如珍(2016)。高職校長轉型領導之研究-以樂樂中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洪文蘭(2014)。國小高年級學童知覺班級氣氛與霸凌旁觀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新北市。
洪芳儀(2016)。國中生知覺導師轉型領導風格與導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市。
洪莉竹(1991)。教師A型行為組型和外顯行為與班級氣氛、學生成就動機、測試焦慮之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洪鳳美(2005),國中導師轉型領導風格、班級氣氛與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以台北縣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翁國龍(2011)。臺中市國民中學體育班學生知覺教練轉型領導與組織承諾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許子秀(2017)。國中導師僕人式領導、班級氣氛及師生互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市。
秦夢群(1997)。教育行政—理論部分。臺北市:五南。
秦夢群(2010)。教育領導理論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秦夢群(2013)。教育行政理論與模式(二版)。臺北市:五南。
教育部(2013)。體育運動政策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體育署。
教育部(2015)。104中華民國教育年報。臺北市:作者。
張春興(1982)。心理學(九版)。臺北市:三民。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8)。教育心理學—三化理論的取向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昭仁(2001)。國小校長轉型領導、互易領導與學校組織學習能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素雲(2008)。國民小學教師服務領導行為特徵與班級氣氛及學生合作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天主教輔仁大學,新北市。
張清欽(2008)。國中智優生自我概念與導師轉型領導風格對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張新仁(2000)。學習與教學新趨勢。臺北市:心理。
張碧伶(2013)。雲林縣國小低年級學童的同儕關係、班級氣氛與霸凌行為關係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張毓芳(2002)。臺北縣市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組織氣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張慶勳(1996)。國小校長轉化,互易領導影響學校組織文化特性與組織效能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賜光(2003)。桃園縣國中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校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梁芳玲(2014)。國小教師領導風格與班級氣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康寧大學,臺南市。
梁嘉晏(2010)。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知覺級任導師轉型領導與班級氣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郭美芬(2011)。高雄市高中職體育班學生知覺導師轉型領導與學習動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莊達勝(2007)。國小六年級學生知覺級任教師領導型態、班級氣氛與成就動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莊耀隆(1999)。高雄市國小教師管教權力類型與班級氣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台中市。
郭正忠(2006)。台北縣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行為與教師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郭秀緞(2002)。高雄市國小六年級班級氣氛、學習動機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郭庭芳(2010)。國民小學學生知覺教師人格特質、班級氣氛與學習投入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郭敏蓉(2016)。高雄市國民中學校長轉型領導、教師工作投入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怡茹(2014)。高雄市國中體育班學生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團隊凝聚力與團隊績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奎憙(1980)。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奎憙(1999)。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建懿(2015)。中部地區私立高職導師轉型領導與班級氣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陳昭伶(2016)。新北市國小田徑校隊選手知覺教練轉型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陳姿伶(2015)。臺南市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臺科技大學,臺南市。
陳淑玫(2013)。國小高年級學童知覺級任導師轉型領導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縣。
陳淑恬(2016)。馬來西亞森美蘭州芙蓉中華中學班主任轉型領導與班級氣氛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陳淑鍾(2011)。國小班級氣氛與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以新北市某國小高年級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啟仲(2006)。教練轉型領導行為影響選手組織承諾與選手滿意度之研究-以94學年大專籃球聯賽第二級男子籃球選手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陳昱侃(2017)。雙北市國小田徑選手知覺教練轉型領導與組織承諾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陳智文(2012)。國小高年級學童班級氣氛、學業成就與偏差行為之研究-以嘉義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陳茜如(1995)。班級氣氛與兒童生活適應和學業成就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陳琇琴(2010)。國民小學學生知覺級任教師轉型領導、班級氣氛與其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陳雅婷(2014)。國中導師轉型領導行為、班級氣氛與學生學習態度知相關研究-以台中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陳敏輝(2014)。新北市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校園危機管理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陳湘羚(2013)。桃竹苗地區國民中學主任轉型領導與衝突管理效果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陳慶瑞(1995)。權變領導行為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龍彬(1999)。台灣省中區國小校長轉型領導、互易領導與教師同僚專業互享學習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
陳嬿伊(2009)。屏東縣六年級國小學童知覺班級氣氛與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陳麗卿(2014)。高雄市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學校組織健康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單文經(1994)。班級經營策略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彭進財(2011)。馬來西亞柔佛州華文獨立中學教師知覺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彭雅珍(1998)。國小校長領導風格、教師工作價值觀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黃天助(2011)。高職教師知覺校長轉型領導、組織創新氣氛對創新經營成效影響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黃世裕(2015)。臺北市國小體育班與普通班學生同儕接納與班級氣氛之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黃怡珍(2016)。國中導師轉型領導與師生關係關聯性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健行科技大學,臺中市。
黃怡菁(2017)。國小體育教師轉型領導、班級氣氛與體育課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黃昆輝(1989)。教育行政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黃明韜(2017)。臺北市公立國中學生知覺體育教師領導風格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黃金和(2008)。屏東縣國小教師領導風格與班級氣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黃博聖(2007)。國小六年級學童數學學習動機、知覺班級氣氛、數學態度與數學學業成就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黃朝凱(2003)。國民小學學童知覺班級氣氛、學習態度與闖造傾像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黃渼雯(2013)。高雄市國小級任教師轉型領導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黃繪諭(2017)。新竹市國民小學導師轉型領導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天主教輔仁大學,新北市。
詹佑儀(2004)。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教師變革接受度:以九年一貫課程變革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詹益鉅(2001)。桃園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行為、建設性文化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詹千慧(2010)。國小學生知覺級任教師轉型領導行為與班級氣氛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廖春文(1995)。廿一世紀教育行政領導理念。臺北市︰師大書苑。
廖經立(2017)。新北市國中導師轉型領導、互易領導與學生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廖裕月(1998)。國小校長轉化領導型式與領導效能之研究:以北部四縣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劉永慧(2010)。臺北縣國民中學導師轉型領導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天主教輔仁大學,新北市。
劉坤桐(2009)。宜蘭縣國小高年級導師領導風格、班級氣氛與學生學習動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劉建凱(2016)。國中生學習策略、班級氣氛及家庭關係與挫折容忍力的關聯性探討—以桃園市大溪國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健行科技大學,桃園市。
劉婉冰(2016)。馬來西亞霹靂州金寶培元獨立中學教師知覺校長轉型領導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劉雅菁(1998)。國民小學校長運用轉型領導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培村、武文瑛(2004)。領導學:理論、實務與研究。高雄市:麗文文化。
蔡進雄(2000)。國民中學校長轉型領導、互易領導、學校文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璧煌(1995)。班級氣氛與學生政治社會化。臺北市:師大書苑。
蔣秀華(2010)。國民中學學生知覺導師僕人領導、班級氣氛與學生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鄭安順(2007)。高職導師轉型領導風格、班級氣氛與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以台東縣某高職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鄭志蘭(2011)。國小高年級學生知覺教師轉型領導對班級氣氛與學習 壓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鄭莉蓁(2010)。臺北市國小教師教學信念與班級氣氛之關係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臺北市。
盧美貴(1980)。國小教師領導方式與學生學習行為之關係。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盧薇雅(2010)。國民中學導師轉型領導與班級組織氣氛之硏究-以領導者/成員交換關係為中介變項。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戴心瑀(2012)。國小級任教師轉型領導與學生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濮世緯(2003)。國小校長轉型領導、學校文化取向與學校創新經營關 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謝文全(1989)。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五版)。臺北市:文景。
謝文全(2003)。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六版)。臺北市:文景。
謝文全(2004)。教育行政學。臺北市:高等教育。
謝政達 (2013)。臺北市私立高職學生數學課班級氣氛對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鍾佩芳(2017)。國小教師魅力型領導與班級氣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市。

魏妤珊(2012)。高雄市國小級任教師轉型領導、班級經營效能與學生自我效能感關係之研究:以班級經營效能為中介變項。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簡芳達(2008)。國民中學導師轉型領導、班級經營系統知識與班級經 營效能關係之研究—以中部五縣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簡鈺玲(2015)。國小教師情緒管理與班級氣氛關係之調查與訪談研究-以桃園市兩所學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羅浩仁(2006)。高中體育班學生次級文化研究-以臺北縣縣立高中為 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蘇嘉琪(2009)。國中導師轉型領導與班級集體效能感之研究。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二、英文部分
Adelman, H. S. & L. Taylor. (2005). Classroom climate. In: S. W. Lee, P. A. Lowe, & E. Robinson (Eds.). Encyclopedia of school psychology. Thousand Oaks, CA: Sage.
Allix, N. M. (2000).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Democratic or despotic. Educational Management & Administration, 28(1), 7-20.
Andrew, J. DuBrin. (2004). Applying Psychology: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6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Merrill Prentice Hall.
Burns, J. M. (1978). Leadership. New York: Harper & Row.
Bass, B. M. (1985). Leadership and performance beyond expectations. New York: Macmillan.
Bass, B. M., & Avolio, B. J. (1994). Improving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through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Sage, Thousand Oaks, CA.
Bryman, A. (1992). Charisma and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 London : Sage Publications.
Cheng, Y. C. (2002). The principle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Leadership and Strategy, 2(4), 51-66.
Callow, N., Smith, M., Hardy, L., Arthur, C. A. & Hardy, J. (2009). Measurement of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eam cohesion and performance level.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21, 395-412.
Dubrin, A. J. (2010). Leadership: Research findings, practice, and skill. Masdon, OH: South-Western.
Fiedler, F. E. (1967). A theory of leadership effectiveness. New York : McGraw.
Good, C. V. (1973). Dictionary of education (3r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Hall, C. S., & Lindzey, G. (1978). Theories of personality (3rd. ed).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Hamachek, D. (1995). Psychology in teaching, learning, & growth. Boston: Allyn and Bacon.
House, R. J. (1971). A path-goal theory of leader effectivenes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6, 321-338.
Hsiao, H., & Chang, J. (2012). The role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in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 12(4), 621-631.
Jantzi & Leithwood. (1996). Toward an explanation of variation in teacher’ s perceptions of transformational school leadership.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32(4), 518-538.
John Gardner. (1989). On Leadership. New York: Free Press.
Kouzes & Posner. (1995). The Leadership Challenge: How to Keep Getting Extraordinary Things Done in Organiz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Liontos. (1993). Lynn Balster. SHARED DECISION-MAKING. Eugene, Oregon: Oregon School Study Council, University of Oregon, October. OSSC Bulletin Series. 42 pages.
Moos, R. H. (1979). Evaluating educational environments: Procedures, measures, finding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Murray, H. A. (1938). Explorations in persanali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Northouse, P. (2007). Leade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4th Ed). Thousand Oaks: Sage.
Page, G.T., & Thomas, J. B. (1977).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education. New York: Nichols.

Peters, M. L. (2013).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classroom climate, self-efficacy, and achievement in undergraduate mathematics: A multi-level 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1-22.
Piccolo, F., & Colquitt, J. (2006).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nd job Behavior: The mediating role of core job characteristics. Academy of Managenment Journal, 49(2), 327-340.
Reddin, W. J. (1970). Managerial effectiveness. New York: Mcgraw-Hill.
Robbins. (1991). Management 3rd.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Robbins, S. P. (1996).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J: A
Simon & Schuster.
Sagnak, M. (201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formational school leadership and ethical climate. Educational Sciences: Theory and Practice, 10(2), 1135-1152.
Stogdill, R. M. (1974). Handbook of leadership: A survey of the literature. New York: Free Press.
Waddell, A. M. (1996). A female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office: A beacon for woma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Virginia Polytech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Virginia.
Yukl. (1998).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 G.A.: Englewood Cliffs.
Yukl, G. A. (2002).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 (5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Zahn, G.L., Kagan, S., & Widemam, K. F. (1986).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classroom climate.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24, 351-362.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