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18.97.9.17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3 16:12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論文連結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陳祈宏
研究生(外文):
Chen, Chi-Hong
論文名稱:
祈憶神話:陳祈宏電腦繪圖創作論述
論文名稱(外文):
Memories of Mythology in My Life:Chi-Hong Chen’s Computer Graphic Creation
指導教授:
高震峰
口試日期:
2018-06-29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臺北市立大學
系所名稱:
視覺藝術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
藝術學門
學類:
視覺藝術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9
中文關鍵詞:
神話
、
漫畫
、
電腦繪圖
、
奇幻
外文關鍵詞:
Myth
、
Comic
、
Computer Graphics
、
Fantasy
相關次數:
被引用:
1
點閱:271
評分:
下載:57
書目收藏:0
筆者從小就熱愛畫漫畫,也常以各國神話中的奇幻元素融入自己的創
作之中。從蒐集自己兒時的漫畫作品中回憶當時創作的歷程和目標,再回
過頭來檢視自己長大後提筆創作的目的。筆者藉這一年中任教於自然課堂
所經歷接觸的事物為創作靈感來源,諸如查知識、做實驗、甚至學生所提
出的有趣問題等,逐一從筆者的筆下誕生許多「新生命」,以漫畫自由、隨
意、誇張的風格、擬人化的手法來重新詮釋這些事物的特性,並運用電腦
繪圖為創作媒材,輸出一系列如故事繪本般的大幅漫畫扉頁作品。全篇融
合希臘神話的神與天使形象、北歐神話世界觀中的奇幻自然場景、日本與
中國神話中的妖怪與人之間的情感互動,也隱隱透露筆者這一年來走在不
同教學道路上的心境轉變,期能找回深埋已久的創作動力。
此外,在展覽中藉由互動式學習單的方式讓觀者更融入畫作中的世
界,進而參與共同創作,觀者和作者將可一起激發新的藝術創作靈感。
Drawing comics has been of the author’s favorite since his childhood. His artwork often incorporates fictional elements of foreign mythogies. From collecting his past artworks, the author recalls what motivated him to step into the area and what he expereinced, and then reviews what continuously drives him to create new works.
The artwork is inspired by his personal experience over the past year as a nature science teacher, such as research for class prepreation, in-class experiment, and intersting queries raised by students. All of the above has been integrated into and embedded in the artwork, and the features of those have been reinterpreted in a fashion of being open, casual, bold, and personified. Furthermore, the author utalizes digital painting to create a series of storybook-like artwork in large size.
In the artwork, a variety of themes, such as the images of gods and angels in Greek mythologies, the nature scenes in Scandic mysterious stories, and interactions between monsters and human beings in Japanese and Chinese myths, implicitly reveal the change of the author’s mindset in his teaching career in the past year, with a view to retriving his passion for drawing comics.
In addition, in order to enable the audience to better understand his artwork, the author employs worksheets as a means to enhance the interaction with audience, to encourage them to jointly creat new artwork, and to bring new inspirations for his further creation.
博碩士論文上網授權書…………………………………………………….…iii
學位考試委員審定書……………………………………………………….….v
誌謝………………………………………………………………………….....vii
中文摘要……………………………………………………………………....viii
英文摘要……………………………………………………………………......ix
目次……………………………………………………………………….…..…x
表次…………………………………………………………………………....xiii
圖次……………………………………………………………………………xiv
1. 緒論
1.1. 創作背景與動機
1.1.1. 筆者的漫畫創作啟蒙時期…………………………………….1
1.1.2. 筆者的漫畫創作神話時期…………………………………….2
1.1.3. 筆者的漫畫創作電腦時期…………………………………….6
1.1.4. 因為學校制度導致「錯位」所造成的內心矛盾與轉念.........8
1.2. 創作目的………………………………………………………………8
1.3 名詞釋義
1.3.1. 祈憶:奇異(奇幻)………………………………………….10
1.3.2. 神話……………………………………………………………11
1.3.3. 電腦繪圖………………………………………………………11
2. 文獻探討
2.1 世界知名的各國神話研究
2.1.1. 神話的定義…… ……………………………………………...12
2.1.2. 人物靈感啟發:希臘神話…………………………………….16
2.1.3. 場景靈感啟發:北歐神話……………………………………20
2.1.4. 妖怪靈感啟發:日本神話……………………………………23
2.1.5. 故事靈感啟發:中國神話……..……………………………..26
2.2. 日本漫畫史研究
2.2.1 日本漫畫(Manga)……………………………………………...29
2.2.2 日本漫畫史…………………………………………………….30
2.3. 相關藝術家創作背景及風格探討
2.3.1 手塚治虫……………………………………………………….33
2.3.2 宮崎駿………………………………………………………….34
2.3.3 吉卜力工作室………………………………………………….37
2.3.4. 田尻智…………………………………………………………39
2.3.5. J・K・羅琳……………………………………………………..41
2.4. 築構奇幻世界與神話的要素
2.4.1. 世界觀…………………………………………………………44
2.4.2. 神………………………………………………………………45
2.4.3. 天使……………………………………………………………46
2.4.4. 妖怪……………………………………………………………48
2.4.5. 魔法……………………………………………………………50
2.5. 藝術相關理論研究與應用
2.5.1. 符號學…………………………………………………………52
2.5.2. 色彩心理學……………………………………………………55
3. 創作計畫與方法
3.1. 奇幻世界場景-天使之都、真理之島的誕生……….……………..61
3.2. 神、天使與妖怪的誕生………………………………………………62
3.3. 故事文本架構……….…….………………………………………….63
3.4. 媒材應用
3.4.1. 專業繪圖軟體Painter 及數位繪圖板……………..................65
3.4.2. 大圖輸出及互動學習單………………………………………65
3.5. 創作流程.……………………………………………………………..66
4. 作品詮釋與分析
4.1《萬物創生》……………………………………………..……………..67
4.2《天使之都與試煉諸島》……………………………………..…………69
4.3《藝天使 Clare》…………………………………………………………72
4.4《迎向異界的曙光》…………………………………………………….74
4.5《烈日平原的遠觀》……………………………………………………76
4.6《迷幻森林的近距離接觸》……………………………………………78
4.7《危機四伏的赤焰火山》………………………………………………81
4.8《觀星之塔的四季》……………………………………………………83
4.9《墜入巫妖王之湖深淵》………………………………………………85
4.10《重生》…………………………………………………………………87
4.11《龍眠》…………………………………………………………………88
5. 結論
5.1 創作心得……………………………………………..………………..91
5.2 未來發展與建議..………………………………………..……………95
引用文獻……………………………………………………..…….……....….97
大山 正,(2000)。《色彩心理學—追尋牛頓和歌德的腳步》,台北:牧村圖書有限公司,頁 191-224。
山中俊夫,黃書倩譯(2003),《色彩學的基礎》,六合出版社。
王受之(2007)。《日本漫畫轉向動畫-動漫設計之日本篇》。藝術家,385。
王受之(2007)。《西方漫畫發展歷程-動漫設計之動漫畫史》。藝術家,386。
立木祥一郎(2004)。《承接與席捲日本的漫畫、動畫與美術》。典藏今藝術,144。
朱善傑、鍾世凱(2004)。《動畫中漫畫表現形式研究-以漫畫造型與漫畫符號爲中心》。藝術學報,75。
多田克己(2009)。《日本神妖博物誌》。臺北市:商周出版。
何敬堯(2017)。《妖怪台灣-三百年島嶼奇幻誌》。臺北市:聯經出版。
佛斯特 E.M. Forster( 1976),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Aspects of the Novel),臺北:至文出版,頁 94。
李宗侃(2012)。《色彩意象與色彩諧調性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暨傳播學院資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林惠祥(1933)。《神話論》。上海:商務印書館。
林惠祥(1933)。《文化人類學》。上海:商務印書館,頁 335~337。
林幸楨(2005)。《國小美術教師對於「漫畫」影響學生美術學習之態度分析》。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書堯(1993)。《色彩學》。三民書局。
茅盾(1991)。《神話研究》。北京:百花文藝出版社。頁 8~9。
黃柏森(2015)。《我是妖怪獸-黃柏森創作論述》。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藝術教育與創作碩士班碩士論文。
清水勳(1999)。《漫畫の歷史》。東京:河出書房新社。
陳德(2009)。《國小教師的異想世界:一位視覺藝術教師的生涯反思》。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系視覺藝術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陳昱佐(2013)。《「雲端上的男孩」之創作論述-奇幻類型與動畫創作》。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新媒體藝術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乙仙(2012)。《神話編造(Mythmaking)-神話如何虛構真實?》。天主教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森賴繚,鄒玟羚譯(2015)。《「天使」事典》。新北市,楓樹林。
施太格繆勒(1988),王炳文 / 王路 / 燕宏遠 / 李理 譯(1992)。《當代哲學主流》。新北市:商務印書館。
葉謹睿(2005)。《數位藝術概論-電腦時代之美學、創作及藝術環境》。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崔衛(2007)。《美術教育科研方法》。中國美術教育資源網。2007 年 11 月 27日,取自: http://xsart.net/redirect.php?tid=8008&goto=lastpost。
曾啟雄(2003)。《色彩的科學與文化》。耶魯國際出版社。
楊裕隆(2012)。《符號學理論與應用》。科學發展,478。
楊凡(2015)。《圖解山海經大全》。新北市:新文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歌川國芳(2015)。《歌川国芳―奇と笑いの木版画》。東京美術。
詹仕鑑(2005)。《色彩意象在居住空間的應用研究》。銘傳大學媒體空間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仲嚴(2010)。《藝術本位研究方法論與方法的議題和前景》。藝術教育研究(2010),19,頁 1-23。
劉豐榮(2004)。《視覺藝術創作研究之理論基礎探析:以質化研究觀點為基礎》。藝術教育研究,8,頁 73-94。
龍昇(2015)。《好文嚴選:日本漫畫八百年》。
顧世勇(2004)。《什麼是數位藝術》。典藏今藝術,137。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
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色彩意象與色彩諧調性關係之研究
2.
國小美術教師對於「漫畫」影響學生美術學習之態度分析
3.
《雲端上的男孩》之創作論述 — 奇幻類型與動畫創作
4.
我是妖怪獸-黃柏森創作論述
5.
國小教師的異想世界:一位視覺藝術教師的生涯反思
6.
《星與追星的巨人》漫畫創作研究
7.
創作奇幻漫畫《The Gate》──楊博旭漫畫創作論述
8.
亙古神話阿尼瑪:從臺灣原住民到世界女人國故事之比較研究
9.
以FAP為基礎的漫畫風格分類方法
無相關期刊
1.
流光・閃逝林金晶的創作論述
2.
與NPC共舞的女人:王敏娟藝術創作自我療癒之研究
3.
動漫美學的擬像應用─葉昱辰電腦繪圖創作探討
4.
電腦繪圖學習歷程與養成探究- 以日系商業插畫為例
5.
個體化歷程:楊賀婷的創作論述
6.
幼兒平面繪畫與黏土捏塑作品之藝術表現比較分析
7.
幼兒在Muller-Lyer錯視之差異
8.
情境式圖像閃卡提昇英語聽說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
9.
運用自主與合作學習改善學童模仿卡通圖像的習慣與態度
10.
大學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研究-以東南科技大學為例
11.
成年初顯期兒子職業認同與父親影響經驗之敘說研究
12.
工筆畫技法應用於電腦繪圖之創作研究 -以十二花神插畫為例
13.
家長對學童參與運動類課後社團之期待與知覺績效及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期望不一致理論的觀點
14.
手作藝術結合工作室三部曲的創作模式於自我照護之研究
15.
演繹我的老化:蔡宜君之創作論述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