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251.236)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8 10:0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蘇政勛
研究生(外文):SU, CHENG-HSUN
論文名稱:比較以使用者經驗方法與服務體驗工程之設計流程與產品差異,以電動捲線器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Difference of Design Process and Product by Comparing User Experience with Service Experience Engineering: A case of Electric Fishing Reel
指導教授:曾誰我曾誰我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TSENG, SHIEH-WUO
口試委員:李傳房唐硯漁
口試委員(外文):LEE, CHANG-FRANWKANG, YEN-YU
口試日期:2018-01-19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工業設計系
學門:設計學門
學類:產品設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8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2
中文關鍵詞:服務體驗工程使用者經驗電動捲線器船釣產品設計
外文關鍵詞:Service Experience EngineeringUser ExperienceElectric ReelBoat FishingProduct Desig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
  • 點閱點閱:49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5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目前企業在設計或研發新產品時,多是以使用者導向的方法來做設計,使用者導向強調使用者參與體驗,但有些需求是無法從產品上提供給使用者,甚至有些產品還是偏向技術導向的方式為主導。因此透過服務設計,將有形產品與無形服務的組合式設計,藉由這兩者的結合來滿足使用者(消費者)的需求。服務體驗工程方法發展源於2007年,由資策會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與Fraunhofer IAO合作,將其服務工程方法論引進台灣,在企業做新的創意產品研發時,採用系統化的工程方法進行,其成功率能夠提升到61.5%,比完全沒採用的36.8%高出許多。隨著經濟型態跟消費習慣的改變,服務設計不應再只是針對服務業去做服務創新,在產品方面,更是需要結合配套的相關服務,從功能面或是售後的服務等,透過服務設計的工具,發現使用者隱藏的需求,更能從產品與使用者之間的接觸點去發現需求並去做創新設計,才能在消費型態改變的現今社會更吸引消費者購買。
本研究使用服務體驗工程方法(Service Experience Engineering),以電動捲線器提供服務流程為研究,從需求的發現、服務體驗洞察、服務設計到服務機能展開與服務藍圖的一連串系統化的設計流程,其觀察對象為電動捲線器使用者與其利害關係人。比較以使用者為導向與以SEE方法的設計流程之間的差異,其在探討設計流程、行銷面、產品功能面及使用者需求之差異。

At present, enterprises design or develop new products, mostly in a user-oriented approach to design, user-oriented emphasis on user participation in the experience, but some of the requirements are not available from the product to the user. Therefore, the service design through the combined design of the tangible product and the intangible service can meet the needs of users (consumers). The Service Experience Engineering approach evolved from 2007 when systematic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was used by companies to develop new creative products with a success rate of 61.5%. With changes in economic patterns and spending habits, service design shouldn’t only serve service innovation. In terms of products, it is necessary to combine services from functional areas or after-sale services through Service design tools to find the hidden needs of users, but also from the point of contact between the product and the user to find the demand and do innovative design, in order to change the consumption patterns in today's society to attract consumers to buy. This study uses the Service Experience Engineering to study the service flow from the electric reel, from the demand discovery, service experience insight, service design to service function deployment. The object of observation is the electric reel users.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user-oriented and SEE-based design flows that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in design flow, marketing, product function, and user needs.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錄 iii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及動機 1
1.1.1台灣釣具公司簡介 1
1.1.2研究背景 3
1.1.3研究目的 7
1.2 研究範圍及對象 8
1.3 研究架構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2
2.1服務工程 13
2.2服務設計 14
2.3服務體驗工程方法相關研究 23
2.4使用者經驗 27
2.5 使用者經驗方法相關研究 31
2.6 電動捲線器設計現況 33
2.7 電動捲線器的使用與保養維修 3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6
3.1 研究流程 36
3.2 InnoNet服務價值鏈研究 37
3.3 產業價值鏈研究(服務價值網絡) 37
3.4 服務塑模 38
3.4.1 服務體驗洞察 39
3.4.2 研究對象與實施過程 47
3.4.3 服務產品模型 4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51
4.1 產業價值鏈 51
4.2 服務體驗需求洞察 53
4.2.1 第一次出海 53
4.2.2 第二次出海 55
4.2.3 台中漁具店訪談與觀察 55
4.3 電動捲線器使用者觀察、訪談資料分析 56
4.3.1 受訪者初步訪談資料 56
4.3.2 觀察、訪談資料彙整 58
4.3.3 彙整五大工作模型 60
4.4 服務與功能需求與契機 67
4.4.1 彙整需求列表 67
4.4.2 服務產品模型 70
第五章 比較與結論 74
5.1 產品設計成果面 74
5.2 設計流程 74
5.3 行銷面 75
5.4產品功能面 76
5.5結論 77
參考文獻 78
英文部分 78
中文部分 80

英文部分
Bullinger, H. J. & Schreiner(2006). Service Engineering : Ein Rahmenkonzept fur die systematische Entwicklung von Dienstleistungen, Service Engineering. Heidelberg : Springer Verlag.
Hans-J.org Bullinger, Klaus-Peter F.ahnrich, Thomas Meiren. (2003). Service engineering-methodical development of new service products.
Fraunhofer Institute for Industrial Engineering, Nobelstr 12, Stuttgart 70569, Germany.
Hugh Dubberly(2011). Service Design : 12 Principles, Working paper, Nation Tsing Hua Unversity.
J. Whiteside, J. Bennett, and K. Holtzblatt (1988). Usability Engineering: Our Experience and Evolution. Handbook of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M. Helander (Ed.). New York: North Holland.
Law, E., Roto, V., Hassenzahl, M., Vermeeren, A., Kort, J. (2009). Understanding, Scoping and Defining User Experience: A Survey Approach. In Proc. CHI’09. pp. 719-728. ACM Press, NY.
Roberto M. Saco, Service Design : An Appraisal,Design Management Review, 19,1.
Rust, R. T., & Miu, C. (2006), “What Academic Research Tells us About Service,”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9(7), pp.49-54.
Song, L. Z., Song, M. & Di Benedetto, C. A. 2009. A staged service innovation model. Decision Sciences, 40, 571-599.
Stefan Moritz(2005). Service Design : PRACTICAL ACCESS TO AN EVOLVING FIELD, London, UK.
Stefan Holmlid, Service Design methods and UCD practice, INTERACT 05-Workshop: User Involvement in e-Government development projects.
Tim Posselt ,Kai Förstl. (2013). Success Factors in New Service Development: a Literature Review. Fraunhofer Center for Applied Research on Supply Chain Services, Germany.
User and Product. In Blythe, M. A., Overbeeke, K., Monk, A. F. & Wright, P. C.
(eds.) Funology. From Usability to Enjoyment (pp. 31-42). Norwell, MA, USA: Kluwer Academic Press.
Kleef, E., Trijp, H.C.M. and Luning, P. (2005). Consumer research in the early stages of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a critical review of methods and techniques. Food Quality and Preference, 16(3), 181-201.
Venturi, G., Troost, J., & Jokela, T. (2006). People, Organizations, and Processes: An Inquiry into the Adoption of User-Centered Design in Indust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21(2), 219-238.
Hollon E. (2008). User Personas: “Tools for Understanding”, Presented at the 2nd annual Korea Technic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Law, E., Roto, V., Hassenzahl, M., Vermeeren, A., Kort, J. (2009). Understanding, Scoping and Defining User Experience: A Survey Approach. In Proc. CHI’09. pp. 719-728. ACM Press, NY.
Kim, G., & Alan, C. (2009). Designing for the Digital Age: How to Create Human-centered Products and Services(Paperback). WILEY.
Chen, SH, Chen, HS, Chao, YH and M.R., L: (2010), "Skin-color Palette Applying to Visual Assessment and Color Measurement of FPD." The 17th International Display Workshop (IDW'10), Fukuoka, Japan

中文部分
徐嘉良(2009)。使用者經驗應用於概念發想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張可育(2009)。運用服務體驗工程設計創新服務之策略研究 – 以高齡產品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黃鼎豪(2009)。使用者導向情境體驗創新設計方法之產業應用與效益初探。清華國際設計管理大會論文集,86-89。
黃佳慧、林芳穗(2014)。從服務設計觀點探討「博物館服務」: 以「國立台灣文學館」為例。設計學報,19,2,67-90。
林昱宏(2011)。新產品開發流程之檢討與研究。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所論文。
林玉梅(2011)。使用者導向之產品設計策略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
葉玉玲、駱景堯、林燦煌(2012)。結合品質機能展開與模組化概念於物流服務之設計。南開學報,9,1,17-30。
張得時(2012)。服務體驗工程方法應用於銀髮族遠距健康照護系統服務塑模之研究。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劉珊珊(2013)。服務體驗工程研發之應用 – 以智慧型家庭服務設計與驗證為例。天主教輔仁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謝伊萍(2013)。智慧型販賣機之服務設計 – 服務體驗工程方法之應用。明新科技大學服務是業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林佳霖(2013)。音樂展演活動之服務設計探討與創作。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段伴虬、陳聰堅、蘇德義(2013)。以服務體驗洞察觀點形塑銀髮族遠距健康照顧服務需求之研究。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學刊。
王威畯(2014)。以服務設計觀點探討蘋果電腦公司產品之包裝設計。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洪素蜜(2014)。應用服務體驗洞察法於銀髮族手杖使用之功能需求探討。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所。
陳姿蒨(2015)。使用者導向之文化商品設計模式與創作。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黃雅君(2015)。考慮顧客需求缺口之模糊品質機能展開模式。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與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張哲偉(2016)。新型電動捲線器之研究與設計。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論文。
蕭淑玲、林玉凡、楊仁達(2008)。服務工程觀點下之創新服務研發方法 - 服務體驗工程方法。產業與管理論壇,10,4,42-64。
宋同正(2014)。序 – 服務設計的本質內涵和流程工具。
何舒軒、宋同正(2014)。綜論服務設計學術研究發展。設計學報,19,2,45-66。
盧述萱(2017)台灣服務業之服務設計發展與模式比較分析。中國文化大學商學院行銷研究所。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2008)。服務體驗工程方法指引 – 實務篇。經濟部技術處。
池熙璿(2013)。這就是服務設計思考( Marc Stickdorn、Jakob Schneider)。中國生產力中心。




網路部分

iCapsule,資訊工業策進會。(2011)。
http://www.sheeee.com/?action-viewnews-itemid-422246

IDEO設計流程思考。
http://blogs.elon.edu/innovationstudio/design-thinking-and-social-innovation-overview/

Service Jam
https://taipeiservicejam.wordpress.com/whats-service-design/

總體經濟現況,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2017)。
http://www.ey.gov.tw/state/News_Content3.aspx?n=3F00F60B9FC304D7&s=2FE35E5B857F7A92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