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71.156) 您好!臺灣時間:2023/03/22 02:5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郭敏慧
研究生(外文):KUO,MIN-HUI
論文名稱:論民法第四八三條之一僱用人保護義務 -以事前保護為中心
指導教授:廖蕙玟廖蕙玟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AO, HUI-WEN
口試委員:黃程貫楊宏暉周兆昱
口試日期:2019-01-10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系研究所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一般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0
中文關鍵詞:僱用人保護義務勞動保護必要措施履行請求權核心理論抗辯權受領遲延必要協力行為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69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2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本文以「論民法第 483 條之 1 僱用人保護義務-以事前保護為中心」為題。
藉由參考我國民法修正時之立法資料暨德國法上之文獻,探究僱用人保護義務之
立法歷程、此一契約義務之性質、義務之具體內涵暨法律效果。本文認為:我國
僱用人保護義務係屬契約之從給付義務,如若認定此一義務係屬附隨義務,違反
之法律效果亦不當然僅限於損害賠償之請求。再者,依據德國勞動保護法之規範
內容,本文介紹僱用人於該國法上之法定基本義務暨僱用人實施勞動保護之一般
原則。關於僱用人於僱傭關係與勞動派遣關係之保護義務,本文認為除派遣單位
應負擔僱用人保護義務外,要派單位與派遣勞工間亦得建構一定之法律關係。而
僱用人保護義務之防免範圍,僅針對因勞務本質而生、且得以當代技術水準加以
減輕或排除之危險。僱用人應如何踐行義務,則係藉由勞動保護規範與當代科技
水準,確定何者為必要之保護措施。至於僱用人保護義務之範圍,應擴及至工作
空間之危險、工作設備之危險、僱用人針對勞務給付之種類與方式或勞務給付之
時間等所為之指示、感染之防止乃至於工作場域之調動等各類層面。關於保護義
務之法律效果,本文除認為該義務具有強制性之外,受僱人於僱用人違反義務
時,應具有履行請求權、拒絕提供勞務之抗辯權等具備事前保護功能之法律效
果。為使受僱人得主張履行請求權,可參照德國實務之核心理論,使訴訟請求得
以具體化。如受僱人就保護不足之工作狀態欲行使拒絕提供勞務之抗辯權,得類
推我國民法第264 條規定,並基於僱用人之受領遲延,依同法第 487 條,向僱用
人請求報酬。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 5
第二章 僱用人保護義務之基本概念 6
第一節 我國法上之勞動關係概述 6
第一項 前言-勞動關係之發展過程 6
第二項 我國法上之僱傭契約與勞動契約 9
第二節 僱用人保護義務之概念與立法過程 12
第一項 概念源起─德國法上之僱用人保護義務 12
第二項 僱用人保護義務於我國民法之立法過程 21
第三節 民法第483條之1之義務性質 24
第一項 契約義務之基本概念 24
第二項 法律性質之學說爭議 30
第三項 本文見解 33
第三章 民法第四八三條之一僱用人保護義務之內容 40
第一節 勞動保護基本概念 40
第一項 概說 40
第二項 勞動保護基本原則─由德國勞動保護法之相關規範出發 43
第二節 民法第483條之1保護義務之概念解析 54
第一項 僱傭關係暨勞動派遣關係之保護義務 54
第二項 受僱人因提供勞務而對生命或身體健康產生之危險 62
第三項 僱用人應按其情形採取必要之預防措施 67
第四項 應為預防行為之德國規範與實例 72
第四章 僱用人保護義務之法律效果暨實際運用 94
第一節 僱用人保護義務之強制性 94
第一項 德國法上之禁止規定 94
第二項 我國法上之運用 96
第二節 違反僱用人保護義務之法律效果-以事前保護為中心 99
第一項 履行請求權之主張 100
第二項 拒絕勞務給付之抗辯權行使 115
第五章 結論 135
參考文獻頁 141
中文文獻部分 141
德文文獻部分 150
附錄:德國勞動保護法(節錄) 154


參考文獻頁
中文文獻部分
一、專書
1.王澤鑑,民法總則,自版,2009年6月修訂版。
2.王澤鑑,侵權行為法,自版,2016年8月增訂新版。
3.王澤鑑,債法原理-基本理論、債之發生、契約、無因管理,自版,2012年12月增訂四版。
4.王澤鑑,損害賠償,自版,2017年3月。
5.吳光陸,強制執行法,三民出版,2015年9月修訂三版。
6.林誠二,債編各論新解-體系化解說(中),瑞興出版,2015年6月。
7.邱聰智著,姚志明校訂,新訂債法各論(中),自版,2008年8月。
8.姚志明,誠信原則與附隨義務之研究,自版,2004年9月。
9.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下),自版,2010年3月修訂版。
10.梅仲協等原版編譯,陳自強等修訂編譯,德國民法(上)總則編、債編、物權編,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財團法人台大法學基金會編譯,元照出版,2016年10月二版一刷。
11.郭玲惠,勞動契約法論,三民出版,2011年9月。
12.陳自強,契約之內容與消滅,元照出版,2016年3月三版。
13.陳自強,契約之成立與生效,元照出版,2014年2月三版。
14.陳自強,契約違反與履行請求,元照出版,2015年9月。
15.陳自強,違約責任與契約解消,元照出版, 2016年9月。
16.陳宜民、彭汪嘉康合著,預防醫學,第八章 醫護人員的全面防護措施-針對愛滋病等體液傳染病,巨流出版,2003年8月。
17.陳榮宗、林慶苗著,民事訴訟法(上),三民出版,2014年10月修訂八版。
18.陳榮宗、林慶苗著,民事訴訟法(中),三民出版,2014年10月修訂八版。
19.曾世雄著,詹森林續著,損害賠償法原理,新學林出版,2016年1月三版。
20.焦興鎧、黃程貫、劉志鵬、林更盛、邱駿彥、王能君、郭玲惠、鄭傑夫等合著,勞動基準法釋義-施行二十年之回顧與展望,新學林出版,2005年5月。
21.黃立主編,民法債編各論(上),元照出版,2004年10月。
22.黃立主編,民法債編各論(下),元照出版,2002年7月。
23.黃茂榮,法學方法與現代民法,自版,2009年8月增訂六版。
24.黃程貫,勞動法,國立空中大學出版,1996年8月。
25.黃越欽著,黃鼎佑增修,勞動法新論,翰蘆出版,2015年9月第5版。
26.楊芳賢,民法債編總論(下),三民出版,2017年1月。
27.劉春堂,民法債編各論(中),自版,2009年8月。
28.蔡章麟,瑞士債務法,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編譯,1989年9月。
29.鄭冠宇,民法債編總論,新學林出版,2017年9月二版。
30.鄭津津,職場與法律,自版,2018年9月七版。
31.鄭雅文主編,鄭雅文、王榮德、李俊賢、林良榮、彭保羅、黃怡翎、蕭汎如、戴國耀、鍾佩樺合著,致命粉塵:石綿疾病,工業發展史中的職業病風暴,社團法人臺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出版,2017年7月。

二、期刊論文
1.王千維,種類之債下債務人之主給付義務,政大法學評論,第145期,頁257-337,2016年6月。
2.王文宇,契約解釋與任意規定-比較法與案例研究(上),臺灣法學雜誌,第290期,頁21-47,2016年2月。
3.王怡蘋,論德國法中契約對第三人之保護效力,法學叢刊,第50卷第2期,頁131-146,2005年4月。
4.王琪,俾斯麥與1878年<反社會主義者法>的頒布,成大歷史學報,第33號,頁119-158,2007年12月。
5.向明恩,同時履行抗辯權與誠實信用原則之交互關係-最高法院九十九年台上字第二二八七號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7期,頁29-36,2011年2月。
6.朱岩,民法典一般條款研究,月旦民商法雜誌,第7期,頁105-124,2005年3月。
7.朱曉喆,從中世紀羅馬法到近代民法的思想轉型-以16世紀人文主義法學為中心,中外法學,第19卷第1期,頁21-39,2007年1月。
8.吳姿慧,勞動契約之特質及契約終止時之保護規範(上),月旦法學教室,第47期,頁73-79,2006年9月。
9.周兆昱,僱用人安全保護義務規範功能之探討,財產法暨經濟法,第24期,頁1-44,2010年12月。
10.周伯峰,重訪概念法學:論其主要命題及法律觀,興大法學,第14期,頁1-36,2013年11月。
11.林更盛,「控制性持股」關係對雇主概念及其責任的可能影響,律師雜誌,第291期,頁30-39,2003年12月。
12.林更盛,承攬關係中職災補償責任-最高法院九十年度台上字第九四八號判決評釋,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4期,頁64-74,2002年5月。
13.林更盛,勞動契約與委任契約之區別-最高法院八十三年度台上字第一〇一八號民事判決,月旦法學教室,第131期,頁9-11,2013年9月。
14.林更盛,就勞請求權-最高法院八十九年度台上字第二二六七號判決評釋,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27期,頁56-66,2001年1月。
15.林更盛,過勞的醫師-評臺灣高等法院台南分院一O二年度重勞上字第一號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38期,頁48-55,2015年8月。
16.林更盛,過勞醫師的與有過失-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15號民事判決評析,月旦裁判時報,第72期,頁14-29,2018年6月。
17.林更盛,論契約控制的相關理論-從John Rawls的正義理論談起,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30期,頁1-73,2009年6月。
18.林更盛,論勞動派遣的幾個問題,月旦民商法雜誌,第34期,頁81-98,2011年12月。
19.林欣柔,愛滋篩檢與告知後同意-愛滋例外主義轉向趨勢與臺灣法制之檢討,政大法學評論,第150期,頁199-259,2017年9月。
20.林信和,給付義務群的再認知,月旦法學教室,第94期,頁18-19,2010年7月。
21.林信和,論民法第四八三條之一僱用人對於受僱人之保護義務,月旦法學教室,第126期,頁12-14,2013年3月。
22.林昭志、陳冠甫,論誠實信用原則之具體化適用-以權利失效、棄權與禁止反言為中心,財產法暨經濟法,第35期,頁71-107,2013年9月。
23.林美惠,論我國法上交易安全義務理論之建立,臺大法學論叢,第28卷第1期,頁297-326,1998年。
24.林美惠譯,Professor Dr. Claus-Wilhelm Canaris原著,民事法的發展及立法-德國契約法的基本理念及發展,臺大法學論叢,第28卷第3期,頁337-375,1999年4月。
25.林誠二,僱用人違反僱傭契約中保護義務之法律效果,臺灣法學雜誌,第292期,頁129-137,2016年3月。
26.姚志明,契約法總論:第三講 契約之效力(二)-契約債務不履行(上),月旦法學教室,第74期,頁26-39,2008年12月。
27.姚志明,契約法總論:第五講 契約之效力(二)-契約債務不履行(下),月旦法學教室,第81期,頁48-55,2009年7月。
28.徐婉寧,民法第487條之1之研究-以臺灣實務見解為中心,月旦民商法雜誌,第46期,頁52-65,2014年12月。
29.徐婉寧,民法第四八三條之一之研究-以我國實務見解及日本法為素材,政大法學評論,第138期,頁237-304,2014年9月。
30.徐婉寧,僱用人受領遲延時點之認定-從最高法院九十二年度臺上字第一九七九號民事裁定談起,全國律師,第19卷第4期,頁4-14,2015年4月。
31.梁慧星,從近代民法到現代民法,由月旦法學知識庫數位出版(原刊載於:律師世界,第5期,頁4-8,2002年)。
32.陳自強,主給付義務以外其他義務違反之契約解除,東吳法律學報,第23卷第4期,頁43-88,2012年4月。
33.陳自強,契約過失責任與無過失責任之間-歸責事由之比較法觀察,政大法學評論,第123期,頁1-50,2011年10月。
34.陳彥良,論給付障礙法之新體例-以德國新修正之民法債篇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第95期,頁123-143,2003年4月。
35.陳聰富,民法之法源,月旦法學教室,第11期,第52-63頁,2003年9月。
36.陳聰富,契約自由之限制:國家政策或契約正義?,臺大法學論叢,第32卷第1期,頁119-164,2003年1月。
37.陳聰富,誠信原則的理論與實踐,政大法學評論,第104期,頁1-60,2008年8月。
38.陳聰富,論過失侵害利益之侵權責任:區別權利侵害與利益侵害的困境與突破,臺大法學論叢,第46卷第1期,頁135-200,2017年3月。
39.游進發,工資支付危險之分配與企業風險理論,法學新論,第12期,頁39-57,2009年7月。
40.黃國昌,訴訟主體論:第四講-選定當事人,月旦法學教室,第70期,頁37-47,2008年8月。
41.黃程貫,勞動法中關於勞動關係之本質的理論,政大法學評論,第59期,頁227-246,1998年6月。
42.黃程貫,解僱無效時之雇主受領遲延問題,政大法學評論,第49期,頁183-204,1993年12月。
43.黃程貫,德國企業危險與勞動爭議危險理論,政大法學評論,第46期,頁279-387,1992年12月。
44.黃程貫,德國勞工派遣關係之法律結構,政大法學評論,第60期,頁271-301,1998年12月。
45.黃越欽,從僱傭契約到勞動契約-瑞士債法第十章修正之意義,政大法學評論,第24期,頁139-178,1981年12月。
46.楊佳元譯,Gerhard Hohloch原著,債法修正及新法侵害契約之類型,月旦法學雜誌,第99期,頁42-49,2003年8月。
47.詹森林,出賣人附隨義務之實務發展-最高法院判決之研究,法令月刊,第61卷第3期,頁33-46,2010年3月1日。
48.詹森林,消費者保護法服務責任之實務問題-最高法院96年度台上字第656號判決、99年度台上字第933號裁定及其原審判決之評析,法令月刊第63卷第1期,頁1-16,2012年1月。
49.劉士豪,勞動契約的主要義務與附隨義務之研究,銘傳大學法學論叢,第5期,頁58-115,2005年12月。
50.劉士豪,勞動關係中雇主受領勞務遲延之研究,台北大學法學論叢,第57期,頁121-167,2005年12月。
51.劉玉中,不行為(不作為、制止)請求訴訟與強制執行,月旦法學教室,第143期,頁36-38,2014年9月。
52.劉志鵬,民法債篇修正對勞動契約關係之影響,法令月刊,第51卷第10期,頁392-400,2000年10月。
53.蔡晶瑩,從德國民法債務不履行之修正看給付不能規定的轉變,中原財經法學,第9期,頁113-143,2002年12月。

三、專書論文
1.王澤鑑,比較法與法律之解釋適用-兼論最高法院五九年臺上字第一〇〇五號判決,載於: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二冊,自版,頁1-32,1992年9月第11版。
2.王澤鑑,契約關係對第三人之保護效力-德美兩國契約法之發展趨勢與我國現行制度之檢討,載於: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二冊,自版,頁33-56,1992年9月第11版。
3.王澤鑑,債之關係的結構分析,載於: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四冊,自版,頁83-128,1992年9月。
4.王澤鑑,德國法上損害賠償之歸責原因,載於: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五冊,自版,頁271-288,1992年9月七版。
5.林佳和,社會保護、契約自由與經營權-司法對勞動契約的衡平性控制,載於:勞動與法論文集III 國家與勞動市場管制、勞動契約,元照出版,頁215-300,2014年10月。
6.林佳和,勞動關係的公益與私益衝突?─從德國勞工忠誠義務的演進軌跡談起,載於:勞動、社會與法,元照出版,頁54-92,2011年5月。
7.邱駿彥,勞動基準法上勞工之定義-台灣台中地方法院七十五年度訴字第五〇二六號判決評釋,載於:勞動法裁判選輯,月旦出版,頁13-26,1998年5月。
8.許政賢,比較法視野下之契約解釋法理-最高法院103年度台上字第713號判決之評析,載於:民事法學之比較與會通,元照出版,頁107-129,2017年5月。
9.陳石獅等,不作為請求之特定,載於:民事訴訟法之研討(三),三民出版,頁39-88,1993年3月再版。
10.黃程貫,民法解除、撤銷與無效規定在勞動契約上之適用可能性,載於:戰鬥的法律人-林山田教授退休祝賀論文集,元照出版,頁409-427,2004年1月。
11.黃程貫,勞動基準法之公法性質與私法轉化,載於:勞動、社會與法,元照出版,頁3-29,2011年5月。
12.詹森林,臺灣債法之演變與再生,載於:民事法學新思維之再開展-劉春堂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頁217-251,2017年11月。
13.劉士豪,民法典與部門民法的契合,載於:勞動、社會與法,元照出版,頁93-146,2011年5月。
14.劉志鵬,論勞動基準法上之勞工(以經理人為檢討重點)-評釋台北地方法院八十三年度勞訴字第四號判決,載於:勞動法理論與判決研究,頁1-34,元照出版,2000年5月初版。
15.劉志鵬,論就勞請求權-勞工工作尊嚴之反省,載於:勞動法理論與判決研究,元照出版,頁79-100,2000年5月初版。
16.蘇永欽,民法典的時代意義,載於:尋找新民法,元照出版,頁1-35,2008年9月。
17.蘇永欽,違反強制或禁止規定的法律行為-從德國民法§134的理論與實務操作看我國民法§71,載於:民法經濟法論文集,自版,頁87-121,1988年10月初版。

四、碩博士論文
1.陳建志,安全保護義務規範之研究—以僱傭、勞動關係為中心,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2.劉庭維,強制履行之比較法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6月。

五、其他
1.法務部民法研究修正委員會會議紀錄,財產法組第十六集、第十八集、第四十五集、第五十六集,法務部印製。
2.陳金泉,勞動基準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六款「雇主違反勞動契約或勞工法令致有損害勞工權益之虞者」其認定界限,刊於:明理法律事務所網站之勞動法論文選輯項下。
來源網址:http://明理.com/download.php?file=20121204-112842.pdf(最後瀏覽日:2019年1月23日)
3.楊靖慧,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愛滋病之認識與防護」簡報內容,來源網址:www.cdc.gov.tw/downloadfile.aspx?fid=A20C32D13F092611(最後瀏覽日:2018年7月13日)

德文文獻部分
一、德文註釋書
1.Assmann, Dorothea: Zivilprozessordnung und Nebengesetze Großkommentar Band 4: §§ 253-299a, 4. Aufl., 2012.
2.Becker-Eberhard, Ekkehard:Münchener Kommentar zur ZPO, 5. Aufl., 2016.
3.Belling, Detlev W./ Riesenhuber, Karl: Erman BGB, Kommentar, 15. Aufl., 2017.
4.Ernst, Wolfgang: Münchener Kommentar zum Bürgerlichen Gesetzbuch: BGB Band 2: Schuldrecht - Allgemeiner Teil, 7. Aufl., 2016.
5.Foerste, Ulrich:Zivilprozessordnung: ZPO mit Gerichtsverfassungsgesetz Kommentar, 15. Aufl., 2018.
6.Henssler, Martin: Münchener Kommentar zum Bürgerlichen Gesetzbuch: BGB, Band 4: Schuldrecht, Besonderer Teil II, 7. Aufl., 2016.
7.Kohte, Wolfhard: Arbeitsschutzgesetz Kommentar, 2. Aufl., 2011.
8.Krüger, Wolfgang: Münchener Kommentar zum Bürgerlichen Gesetzbuch: BGB Band 2: Schuldrecht - Allgemeiner Teil, 7. Aufl., 2016.
9.Lembke, Mark: Arbeitsrecht Kommentar, 4. Aufl., 2010.
10.Mansel, Heinz-Peter: Jauernig, Bürgerliches Gesetzbuch: BGB, 17. Aufl., 2018.
11.Oetker, Hartmut : J. von Staudingers Kommentar zum Bürgerlichen Gesetzbuch: Staudinger BGB - Buch 2: Recht der Schuldverhältnisse §§ 613a-619a (Dienstvertragsrecht 2), 2016.
12.Olzen, Dirk : J. von Staudingers Kommentar zum Bürgerlichen Gesetzbuch: Staudinger BGB - Buch 2: Recht der Schuldverhältnisse §§241-243 (Treu und Glauben), 2015.
13.Preis, Ulrich: Erfurter Kommentar zum Arbeitsrecht, 18. Aufl., 2018.
14.Richardi, Reinhard:Kommentar zum Brgerlichen Gesetzbuch mit Einführungsgesetz und Nebengesetzen , Eckpfeiler des Zivilrechts, Neubearbeitung 2008.

二、德文專書
1.Brox, Hans / Walker, Wolf-Dietrich: Besonderes Schuldrecht, 36. Aufl., 2012.
2.Bücker, Andreas: Von der Gefahrenabwehr zu Risikovorsorge und Risikomanagement im Arbeitsschutzrecht, 1. Aufl., 1997.
3.Daübler, Wolfgang: Arbeitsrecht, 11. Aufl., 2015.
4.Dietrich, Ute: Nichtraucherschutz am Arbeitsplatz, 1. Aufl., 2008.
5.Kittner, Michael / Zwanziger, Bertram / Deinert, Olaf: Arbeitsrecht - Handbuch für die Praxis, 8. Aufl., 2015.
6.Kötz, Hein: Vertragsrecht, 1. Aufl., 2009.
7.Medicus, Dieter / Lorenz, Stephan: Schuldrecht I , Allgemeiner Teil, 19. Aufl., 2010.
8.Oetker, Hartmut / Maultzsch, Felix: Vertragliche Schuldverhältnisse, 4. Aufl., 2013.
9.Papadimitropoulos, Antonios V. : Schuldverhältnisse mit Schutzwirkung zu Gunsten Dritter, 1. Aufl., 2007.
10.Preis, Ulrich:Arbeitsrecht, Praxis-Lehrbuch zum Individualarbeitsrecht, 5. Aufl., 2017.
11.Schlechtriem, Peter/Schmidt-Kessel, Martin: Schuldrecht Allgemeiner Teil, 6. Aufl., 2005.
12.Schlechtriem, Peter: Schuldrecht Allgemeiner Teil, 5. Aufl., 2003.
13.Schlechtriem, Peter: Schuldrecht Besonderer Teil, 6. Aufl., 2003.
14.Schönenberger, W / Gauch, Peter: Schweizerisches Obligationenrecht vom 30. März 1911 Textausgabe, 38. Aufl., 1990.
15.Wörlen, Rainer / Kokemoor, Axel: Arbeitsrecht, 8. Aufl., 2007.

三、期刊文章
1.Ordentliche Kündigung wegen Minderleistungen-Abgrenzung zwischen personen- und verhaltensbedingter Kündigung, NZA, 2004.
2.Berkowsky, Wilfried: Die personenbedingte Kündigung-Teil 1, NZA-RR, 2001.
3.Richard, Reinhard: Arbeitsrechtliche Probleme bei Einstellung und Entlassung Aids-infizierter Arbeitnehmer, NZA, 1988.
4.Winzer, Thomas: Durchführung einer Gefährdungsbeurteilung, FD-ArbR, 2008.

四、其他
1.勞動法實踐-勞動法院判決彙編(Arbeitsrechtliche Praxis, 縮寫為:AP)
(線上資料庫來源:https://beck-online.beck.de/?vpath=bibdata%2fzeits%2fAP%2fBGB%2fcont%2fAP%2eBGB%2ehtm)
2.德國第13屆聯邦議會1996年1月22日發行之勞動保護法條文草案暨立法理由,文件編號:BT-Drs. 13/3540,文件資料來源:德國聯邦議院之文件暨資訊系統,來源網址如下:http://dipbt.bundestag.de/doc/btd/13/035/1303540.pdf
3.BeckRS, 2008, 55734.
(線上資料庫來源:https://beck-online.beck.de/Bcid/Y-300-Z-BeckRS-B-2008-N-55734)
4.DStR, 1997, 211.
(線上資料庫來源:https://beck-online.beck.de/Bcid/Y-300-Z-DSTR-B-1997-S-211-N-3)
5.LSK, 1999, 070009.
(線上資料庫來源:https://beck-online.beck.de/Bcid/Y-300-Z-LSK-B-1999-N-070009)
6.NJW, 1997,611.
(線上資料庫來源:https://beck-online.beck.de/Bcid/Y-300-Z-NJW-B-1997-S-611-N-2)
7.NJW, 2001, 3710.
(線上資料庫來源:https://beck-online.beck.de/Bcid/Y-300-Z-NJW-B-2001-S-3710-N-1)
8.NJW, 2010, 631
(線上資料庫來源:https://beck-online.beck.de/Bcid/Y-300-Z-NJW-B-2010-S-631-N-1)
9.NJW, 2011, 2787.
(線上資料庫來源:https://beck-online.beck.de/Bcid/Y-300-Z-NJW-B-2011-S-2787-N-1)
10.NZA, 1999, 33.
(線上資料庫來源:https://beck-online.beck.de/Bcid/Y-300-Z-NZA-B-1999-S-33-N-1)
11.NZA, 2009, 102.
(線上資料庫來源:https://beck-online.beck.de/Bcid/Y-300-Z-NZA-B-2009-S-102-N-1)
12.NZA-RR, 2012, 290.
(線上資料庫來源:https://beck-online.beck.de/Bcid/Y-300-Z-NZA-RR-B-2012-S-290-N-1)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