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71.156) 您好!臺灣時間:2023/03/27 09:2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洪美珠
研究生(外文):Lin Hung Mei-Chu
論文名稱:台灣節慶飲食現代化經驗: 一本創意美食書的展演
論文名稱(外文):The Modernization Experience of Taiwanese Festival Cuisine:Exhibition of an Innovative Food
指導教授:江寶釵,方慧臻
指導教授(外文):CHIANG, PAO-CHAI、FANG,HUI-CHEN
口試委員:吳亦昕,李知灝,江寶釵,方慧臻
口試委員(外文):WU,YI-SHIN、LI,CHI-HAU、CHIANG, PAO-CHAI、FANG,HUI-CHEN
口試日期:2019-06-21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台灣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8
中文關鍵詞:傳統節日節慶美食美食創作書飲食文化現代化
外文關鍵詞:traditional festivalsfestive foodfood bookculinary culturemoderniz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37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台灣是個移民社會,早期在農業為主的社會環境下,遵循四季變化,有了春 節、清明節、元宵節、端午節、中元節、中秋節、冬至等節慶,且多有祭祀、祈 福、消災、紀念、團圓等特性。節慶在其文化脈絡下,多有其代表性的食物,並 隱藏有豐富的文化意義。人們透過飲食體驗甚至傳承節慶文化,同時也為節慶飲 食開拓出巨大的產業鏈發展空間。節慶相關的食物在傳統市場、連鎖超市、餐飲 業幾乎都買得到、享用的到。然而在食物可以被大量複製化的現代社會,節慶的 傳統也逐漸在消逝中。本研究希冀透過筆者的創意,讓傳統節慶飲食展現出新風 貌。透過食物的製作食用以及分享過程,讓現代人也能夠享用屬於自己的、帶有 家鄉母親味道的節慶飲食。本研究首先盤點台灣主要的節慶節日、其背後的飲食 文化,以及飲食文化的現代化意涵,最終撰寫出具現代化飲食文化意涵的美食創 作書。此書以 53 道菜為主,分為三大篇章:恭賀新禧嘉年華-慶新年(圍爐飯)、 鬧元宵;年中過三節-清明、端午、中秋篇;以及滋補好健身-冬至篇等。創作書 收入在地當令食材,融合台灣的多元文化,凸顯節慶的文化與特色,並特別考量 現代人健康、自然以及迅速、便利等要求,希冀有助於節慶美食文化的傳承與推 廣。
關鍵詞:傳統節日、節慶美食、美食創作書、飲食文化、現代化
Taiwan is an immigration society. In the past when agriculture was the dominant form of production, people led their lives according to the seasons, holding different festivals throughout the year including Chinese New Year, Tomb Sweeping Day, Lantern Festival, Dragon Boat Festival, Ghost Festival, Mid-Autumn Festival, etc., most of which are concerned with paying respect to ancestors, praying for blessings and protection against disasters, remembrance and reunion. Placed within their cultural context, these festivals are often celebrated with representative dishes that are equally imbued with cultural significance. Through festive food people are able to experience and pass on cultural traditions. And over the years, an expansive industry chain also developed around it, making festive cuisine widely available in traditional markets, chain supermarkets and local restaurants. However, with mass production also comes the dissolu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his research hopes to modernize festive food for contemporary consumers through innovative culinary recipes and practices that are reminiscent of traditional flavors. It will review major Taiwanese festivals, their cultural backgrounds as well as modern implications, and compile these materials into a food book. The book will focus on 53 dishes, organized into three main categories: New Year Celebration (Reunion Dinner), First Full Moon Festival; Mid-Year Festivals — Tomb Sweeping, Dragon Boat, and Mid-Autumn; Winter Nourishment — Winter Solstice, etc. It will incorporate local ingredients, various Taiwanese cultural traditions, festive culture and highlights, while also meet contemporary emphases on health, nature and convenience.
Keywords:traditional festivals, festive food, food book, culinary culture, modernization
謝誌 i
目次 iii
摘要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編撰動機目的、與方法 1
一、編撰動機 1
二、編撰目的 5
三、編撰方法 6
第二節 文獻回顧 8
一、傳統節慶的內蘊 8
二、節慶的飲食文化 9
三、小結 12
第二章 台灣的節慶飲食文化 13
第一節 節慶飲食暨其文化意涵 13
一、最大慶典——過新年 13
二、年中節慶——清明、端午、中秋 16
三、滋補食節──冬至 20
第二節 節慶飲食的現代商品化 21
一、春節 24
二、元宵節 25
三、清明節 25
四、端午節 26
五、中秋節 27
六、冬至 27
七、小結 28
第三章 美食書的撰寫規劃 29
第一節 緣起與撰寫重點 29
第二節 節慶美食標的創作原則 30
第三節 小結 33
參考書目 35
一、專書與專書論文 35
二、期刊論文 35
三、學位論文 36
四、網路資料 36
附錄 37

一、專書與專書論文
王華南,《講台語過好節》(台北:高談文化,2007)。 朱振藩,《點食成經》(台北:麥田,2016 二版二刷)。 李秀娥,《祀天祭地》(台北:博揚文化,1999)。 彭兆榮,《飲食人類學》(北京:北京大學,2013)。 廖炳惠,《吃的後現代》(台北:二魚,2004)。 韓良露,《樂活在天地節奏中》(台北:紅螞蟻,2017 九刷)。 傅培梅、程安琪,《傅培梅時間的美味中國菜》(台北:食為天文創有美公司,
2016)。
二、期刊論文
陳郁蕙、陳雅惠、林羿杏、李俊鴻,〈國人對冷凍年菜之消費行為與願付價格研 究〉,《應用經濟論叢》102 期(2017),頁 69-114。
蕭鄉唯,〈老店新開─台南周氏蝦捲的創新經營〉,《中華美食文化期刊》第 11 卷 第 2 期(2015),頁 41-68。 賴守誠,〈現代消費文化動力下族群飲食文化的重構:以台灣”客家菜”當代的
休閒消費轉型為例〉,《國家與社會》1 期(2006),頁 167-212。 李超運,〈傳統節慶與米食文化〉,《花蓮區農業專訊》43 期(2003.03),頁 5-8。 洪淑昭,〈傳統節慶米食的象徵──由高雄歲時儀俗看閩南群「粿」的表徵意義〉,
《高雄文獻》4 卷 2 期(2014.08),頁 30-62。三、學位論文
呂宏進,〈臺灣閩南人三大傳統節日休閒活動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體育學系博士論文,2015)。
呂宏進,〈臺灣漢民族傳統節日休閒活動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 育學系碩士論文,2004)。
黎清秋,〈臺灣與越南傳統節慶文化的比較研究〉(台中: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 教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3)。
四、網路資料
陳宥臻,〈月餅商機衝20億 四大超商激戰中秋節〉,http://t.cn/Ai0axTts,2019.05.05 參閱。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網際網路公開日期:20240704)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