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3)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7 03:0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蘇愁如
研究生(外文):SU,CHOU-JU
論文名稱:獎懲策略與班級經營效能之研究—以新北市國小級任教師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Reward-Punishment Strategy and Classroom Management Efficiency — An Example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New Taipei City
指導教授:廖益興廖益興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AO,YIH-HSING
口試委員:廖益興黃國敏劉華宗
口試委員(外文):LIAO,YIH-HSINGHWANG,KUO-MINLIU,HUA-TSUNG
口試日期:2019-07-29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華大學
系所名稱:行政管理學系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公共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8
中文關鍵詞:獎懲策略班級經營效能
外文關鍵詞:reward-punishment strategyclassroom management efficienc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19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研究旨在探討新北市國小級任教師運用獎懲策略與班級經營效能之關係研究,以新北市國民小學級任教師為研究對象,採用分層叢集抽樣的方式進行問卷調查,有效樣本共429份。所得資料以SPSS軟體進行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多元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
主要研究結果摘要如下:
一、國小級任教師運用獎懲策略以「正增強」層面運用程度最高。
二、國小級任教師的班級經營效能以「班級常規管理」層面得到最高程度認同。
三、女性教師在使用正增強和負增強的頻率高於男性教師,且「親師關係經營」層面的效能優於男性教師。
四、低年級教師使用正增強的頻率高於中、高年級教師,在「教師教學品質」的表現優於中年級教師。
五、學校規模「25-48班」之教師使用正增強的頻率最高。
六、研究所學歷以上之教師在「班級常規管理」和「親師關係經營」層面的認同度高於大學學歷之教師。
七、獎懲策略整體與班級經營效能整體具顯著正相關。
八、教師運用獎懲策略對整體班級經營效能具預測力。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供國小教師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關鍵詞:獎懲策略、班級經營效能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se of reward and punishment strategies by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New Taipei City, as well as classroom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The study subjects wer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New Taipei City.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using hierarchical cluster sampling, obtaining 429 valid response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s,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alysis, multiple regression, and other statistical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on the data collected, using SPSS software.
The main finding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The use of reward-punishment strategies by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was highest in the “positive enhancement” level.
2. For classroom management efficiency, the “routine classroom management” level had the highest degree of agreement by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3. Female teachers used positive and negative reinforcements more frequently than male teachers and had better effectiveness at the “parent-teach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level than male teachers.
4. The use of positive reinforcement was higher among lower-grade teachers than among middle- and upper-grade teachers, and they had better performance at the “educational quality of teacher” level than middle-grade teachers.
5. Teachers at the “25-48 class” scale used positive reinforcement most frequently.
6. The “routine classroom management” and “parent-teach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levels had higher degrees of agreement among teachers with postgraduate education than teachers with only a university degree.
7. Overall, reward-punishment strategies had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overall classroom management efficiency.
8. Teachers used reward-punishment strategies to predict overall class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se study results,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 as a reference, 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and future studies.

Keywords: reward-punishment strategy, classroom management efficiency

目 錄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謝 誌 iii
表 目 錄 vi
圖 目 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2
第三節 名詞釋義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獎懲的理論與內涵 6
第二節 班級經營效能的意涵 18
第三節 獎懲策略與班級經營效能的相關研究 2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4
第一節 研究方法 44
第二節 研究假設 46
第三節 研究對象 46
第四節 研究工具 47
第五節 資料處理 5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4
第一節 樣本背景變項資料分析 54
第二節 國小級任教師運用獎懲策略與班級經營效能之現況 57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教師運用獎懲策略與班級經營效能之差異情形 59
第四節 國小級任教師運用獎懲策略與班級經營效能相關情形 82
第五節 教師運用獎懲策略對班級經營效能之預測力 8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1
第一節 結論 91
第二節 建議 94
參考文獻 97
一、中文部分 97
二、英文部分 100
附錄一 國小級任教師運用獎懲策略與班級經營策略之調查問卷(專家效度問卷)102
附錄二 專家內容效度意見修正表 108
附錄三 國小級任教師運用獎懲策略與班級經營策略之調查問卷 115


參考文獻
一、中 文 部 分
于冬梅,2006,《雲嘉地區國民小學級任教師運用增強懲罰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冉玉霞,2011,《學校教育中的懲罰與學生發展》,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江文誠,2010,《台東縣國民小學級任教師運用增強、懲罰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朱文雄,2000,《班級經營》,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周淑華,2009,《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正向管教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玉芬,2013,《高雄市國小教師班級危機預防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學視導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李園會,1993,《班級經營》,臺北:師大書苑。
李國勝,2005,《國中導師領導行為、班級氣氛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冠萩,2007,《臺東縣國小學生常見行為之有效賞罰策略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姿瑩,2013,《臺中市國小教師正向管教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私立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冠宏,2016,《屏東縣國小社會領域教師教學信念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李曉青,2009,《國民小學級任教師情緒智慧、逆境商數與班級經營效能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課程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邱錦堂,2002,《國中導師信念、班級經營策略對班級經營成效相關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吳明隆,2011,《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新北市:易習圖書。
吳明隆,2013,《班級經營的策略與實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吳美蘭,1999,《臺北市國小學生適性賞罰策略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吳雅萍,2016,《國小教師班級經營與獎懲方法之研究》,私立開南大學商學院碩士論文。
呂敏華,2005,《高雄市國民小學品格教育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正文,2001,《行為改變技術-制約取向》,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雪惠,2010,《教師人格特質、情緒管理及領導行為與班級經營效能相關之統合分析》,私立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崇德,1995,《小學生心理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馬信行,2006,《行為改變的理論與技術初版》,臺北:高等教育。
秦夢群等,2004,《教育概論》,臺北:高等教育。
凌筱婷,2015,《高雄市國小教師情緒管理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張世慧,2013,《行為改變技術-理論與實用技巧》,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張春興,2013,《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
張厚燦,1997,《行為主義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秀敏,1999,《國小班級經營》,臺北:心理。
張碧暖,2011,《高雄市國小級任教師時間管理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榮華,2002,《行為改變技術》,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陳志勇,2002,《屏東縣國小教師領導風格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育吟,2002,《國民小學初任教師班級經營困境及成長策略需求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泊旭,2012,《國中導師正向管教與班級經營效能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俊宏,2011,《國小教師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成效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學視導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陳曉萍,2015,《高雄市國小教師人權教育信念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陳美惠,2017,《國小級任教師親師溝通技巧與班級經營效能之相關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許天威,2000,《行為改變之理論與應用》,彰化縣:品高圖書。
許清田,2003,《教師權力運用類型、班級經營策略與班級經營效能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文宣,2014,《彰化縣國小教師情緒管理與專業成長在班級經營效能之相關研究》,明道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明德,1999,《國小教師自我效能、班級經營策略與班級經營成效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郭明德,2003,〈論懲罰(體罰)〉。《學生事務》,第42(4)期,頁49-55。
郭香君,2001,《區別增強其他行為策略對中重度智障學童問題行為改善效果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進年,2007,〈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實施概況之調查研究〉,《中等教育》,第58期,頁4。
黃愉淨,2009,《國小學童覺知教師兒童人權態度及其班級經營效能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黃淑寬,2006,《國小級任教師人格特質、教學信念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論文。
楊士賢,1997,《國民小學級任教師班級經營信念與班級經營效能》,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宜蓁,2010,《 國小教師人格特質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葉重新,2007,《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劉郁梅,2001,《國民小學級任教師之情緖智慧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姿依,2008,《高雄縣國小高年級級任教師領導行為與班級經營效能相關性之探討》,國立臺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鄭嫦玫,2013,《國小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與班級經營效能之相關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歐陽教,1974,《道德判斷與道德教學》,臺北市:文景。
歐陽鐘仁(譯),1993,《兒童賞罰心理學》(原作者:長島真夫),頁62-73,臺北市:巨流。
謝淑玲,2018,《國小導師正向管教與班級經營效能之研究》,開南大學商學院碩士論文。
賴筱薇,2015,《桃園市國民小學教師運用獎懲策略與班級經營效能之研究》,私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靜儀,2009,《不同人格特質之國小教師在班級經營中使用增強物之研究-以苗栗縣為例》,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所)碩士論文。
戴汝卉,2010,《國中導師人格特質、食用智能與班級經營效能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二、英 文 部 分
Bull, S. and Solity, J. (1987). Classroom Management: Principles to Practice. London: Croom Helm.
Bosch, K.(2006). Planning classroom management: A five-step process to creating a posi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Press.
Edwards,C. (2010). Classroom discipline and managemen t. New York: Macmillan.
Erikson, E. H (1985). The life cycle completed.New York:Norton.
Fast, I.(1985). Event theory: A Piaget Freud integration. Hillsdale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
Kazdin, A.(1994). Interventions for aggressive and antisocial children. In L.D. Eron, J.H. Gentry, & P. Schlegel (Eds.), Reason to hope: A psychosocial perspective on violence and youth , 341-382. Washington,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Martin, G., and Pear, J.(1996). Behavior Modification: What It Is and How To Do It.(5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Scott,Carolyn (2003). Positive Reinforcement: A proactive intervention for the classroom. Retrieved Jan 18, 2019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cehd.umn.edu/ceed/publications/tipsheets/preschoolbehavior/posrein.pdf
Skinner , B.F.(1938). The behavior of organisms: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Sudman, S.(1976).Applied Sampling. NY: Academic Press.
Woolfolk, A.(2004).Education psychology. Boston:Pearson .
Zabel, M. K.(1986).Timeout use with behaviorally disorder students. Behavioral
Disoeders,12(1),15-21.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