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文獻
江文雄(1995)。技術及職業教育概論。台北:師大書苑。
王信智、陳淑菁(1997)。建教教育合作方案的沿革。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41,37-39。
方崇雄(1979)。我國公立高級職業學校學生升學及就業意願調查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吳育安,2009。美髮業高職健教合作生工作價值觀、實習滿意度與其就業意願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台北市。巫佳靜(2008)。校外實習對高職餐飲科學生職涯規劃影響之研究:以臺北市高職學生為例。世新大學觀光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何靜怡(2011)。輪調式建教合作生個人學習特質、學習環境與實習滿意度之相關性-以H家商餐旅科為例。屏東科技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市。何昶鴛、王雅玲(2012)。高職餐飲管理科學生校外實習學習成效之探討。技術及職業教育學報,4(3),25-55。
呂瓊瑜、黃孟立、李欽明(2015)。餐旅業內部行銷作為對實習生情緒能力與服務態度之影響-以中南部觀光餐旅休閒科系實習生為例。運動休閒餐旅研究,10(2),40-59。
李宏虹(2000)。人格特質、校外實習認知與實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大專校院觀光相關科系學生為例。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與餐旅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吳武忠、江珮瑜(2003)。高職餐飲管理科建教合作生自我概念與實習機構社會適應關係之研究。觀光研究學報,9(1),91-106。
李京娜、李淑如、呂麗珍、朱淑珠(1993)。台灣區職校升學意願之調查研究。商業職業教育,52,42-50。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汪瑞芝、廖玲珠(2008)。會計習作課程之學習行為與學習成效。當代會計,9(1),105-130。
吳榕峰、林琴珠(2001)。實施輪調式建教合作教育的問題探討。師友月刊,412,56-60。
周文賢(1990)。工專學生駐廠實習度實施效益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林倫豪(2003)。從策略規劃觀點探討建教合作之推動。技術及職業教育學報,6,1-5。
林宜玄、何敘瑜(2014)。台灣、美國與德國技專校院ㄒ學生校外實習成效評估項目之比較。技術及職業教育學報,5(3),1-31。
周春美、沈健華(1995)。合作式國中技藝教育班學生之學習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第十屆全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研討會,39-47,台北市。
周思穎(2006)。餐旅業建教合作生實習滿意度與未來從事餐旅業意願之探討。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市。林博文(1998)。綜合高中學生對工業類科職業學程學習滿意度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施溪泉(2000)。輪調式建教合作教育之績效與未來。技術及職業教育,60,15-17。
胡夢蕾(2001)。觀光飯店餐飲建教實習生激勵因素之研究。第一屆觀光休閒暨餐旅產業永續經營研討會。高雄:國立高雄餐旅學院。
高邱英(1994)。餐飲管理-理論與實務。台北:揚智文化。
馬芳婷(1989)。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陳信宏(2004)。餐飲科系大學生工作價值觀對就業意願選擇之研究。輔仁大學餐旅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新北市。徐恆鑑(2007)。校外實習成效之評估-以明志科技大學三明治教學為例。未發表的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台北市。柯淑屏(2003)。高職餐飲管理科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桃園地區為例。世新大學觀光學系碩士論文,臺北市。陳婉瑜、林慶利(2015)。建教合作制度下師徒關係、職權服從與知識分享意願之研究。環球科技人文學刊,20,23-40。
陳嘉彌(1998)。現代實習輔導教師(師傅)之角色分析與探討。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專業成長與實際,155-175。台北,師大書苑。
許文敏(2001)。實用技能班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台北市。莊明珠、郭德賓(2008)。餐旅技職院校學生校外實習對職涯規劃影響之研究:以國立高雄餐旅學院餐飲管理科系為例。花蓮教育大學學報,26期,101-124頁。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林清山(1989)。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
張菡琤(2004)。實習情境對實習生專業承諾之影響-以餐旅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高雄市。張嘉琪(2010年10月14日)。救救孩子!建教生的青春悲歌。Career 職場情報誌(414)。
許錫銘(1998)。我國試辦綜合高中學生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彰化市。張簡毓蕙(2009)。探討「產學攜手合作計畫」技術生工作崗位訓練之實習成效-以餐旅群為例。國立高雄餐旅大學,碩士論文,高雄市。曾春江(2009)。高職餐飲管理科輪調式建教合作班技術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台南市一所高級餐旅學校為例。台南科技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市。黃英忠、黃培文(2004)。實習工作價值觀的建構及其與工作投入的關係-以大專觀光、休閒、餐旅相關科系學生為例。觀光研究學報,10(1),63-78。
黃英忠、黃培文(2003)。實習工作價值觀的建構及其與工作投入的關係-以大專觀光、休閒、餐旅相關科系學生為例。觀光研究學報,10(1),63-78。
馮炫傑(2011)。高職餐飲管理科建教生在校學習、建交實習滿意度與未來餐飲進路規劃之相關研究。國高雄餐旅大學餐旅教育研究所學位論文,高雄市。
黃益松(2001)。技職校院在職進修部學生學習動機、學習滿意度與學習後行為關係之研究-以嶺東技術學院為例。中華大學,碩士論文,新竹市。楊雪慈(1999)。高中高職餐飲管理科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鄭明韋(1999)。國立空中大學嘉義地區學生學習方式、學習參與程度與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碩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鄭富家(2002)。高職實用技能班機械類科學生升學意願及態度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台北市。劉正田、侯啟聘(1999)。會計科目校外實習教育影響之探討。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52,41-48。
蔡長清、方惠琴、鍾韻琴(2015)。餐旅技職教育建教合作班校外實習學生特性、實習滿意度與實習成效之相關研究。商業現代化學刊8(1),155-178。
劉修祥、黃淑貞、陳麗文(2000)。台北市高職餐飲管理科應屆畢業生升學意向與態度之探討。高雄科學技術學院學報,3,175-187。
劉修祥(1999)。台灣地區二專日間部觀光科應屆畢業生就業意向之探討。第十四屆全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台南,135-145。
劉修祥、陳麗文(2000)。高雄市高職餐飲管理科應屆畢業生就業意向之探討。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58,31-37。
賴清國(2001)。高職餐飲管理科建教合作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台北市。蕭錫錡(1994)。我國工業教育建教合作教育之探討。教育資料期刊,19,161-177。
藤春興(2004)。先進國家職業教育之比較研究專論:建教合作制度。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中山高級工商職業學校
http://www.csic.khc.edu.tw/www/
教育部中部辦公室(2013)。高級中等學校建教合作實施及建教生權益保障法。2017年12月取自:
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1005&KeyWord
教育統計處(2017)。高級中等學校建教合作班概況。2017年12月取自 http://stats.moe.gov.tw/files/brief/105%E5%AD%B8%E5%B9%B4%E9%AB%98%E7%B4%9A%E4%B8%AD%E7%AD%89%E5%AD%B8%E6%A0%A1%E5%BB%BA%E6%95%99%E5%90%88%E4%BD%9C%E7%8F%AD%E6%A6%82%E6%B3%81.pdf
教育部建教合作資訊網(2018)。認識建教合作:
http://140.122.79.150/coedu/
教育部建教合作資訊網(2018)。建教合作資料:
http://140.122.79.150/coedu/Statistics/chart/model:school
教育部中部辦公室(2013)。高級中等學校建教合作實施及建教生權益保障法。2017年12月取自:
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1005&KeyWord
二、英文部份
Brown, A. L., Campione, T. C., & Day, J. D. (1981), Learning to learn: On training students to learn from texts. Educational Research, 10, 14-20.
Cho, M. (2006). Student perspective on the quality of hotel management internships. Journal of Teaching in Travel and Tourism, 6(1), 61-76.
Hertzberg, F., Mausner, B., & Snyderman, B. (1959). The motivation to work. New York: Wiley.
Holland, J.L. (1985). Manual for the self-directed search. Odessa, FL: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
King, B., McKercher, B., & Waryszak, R. (2003). A comparative study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graduates in Australia and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5(6), 409-420.
Lam, T. & Ching, L. (2007).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an internship program:The case of Hong Kong stud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6(2), 336-351.
Michael M. Lefever,Glenn Withiam(1998).How Industry Views Hospitality Education,Cecil B. Day School of Hospitality Administration at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Major, Debra A.,Kozlowski, Steve W. J.,Chao, Georgia T.,Gardner, Philip D.(1995).A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 of newcomer expectations, early socialization outcomes, and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role development factors.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0(3), 418-431.
McCombs, B. L. (2000). Assessing the rol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cess: A learnercentered perspective. The Secretarys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00. Retrieved January 16, 2019.
Porter, L. W., Lawler, E. E., & Hackman, J. R. (1975).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 New York, NY, US: McGraw-Hill.
Piccoli, G., Ahmad, R. & Ives, B. (2001). Web-based 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 A research framework and a 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 effectiveness in basic IT skill training. MIS Quarterly, 25(4), 401-426.
Ricks, F. (1996). Principles for structuring cooperative education programs. Journal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31(2), 8‐22.
Waryszak, R. Z. (1999). Students’ expectations from their cooperative education placements in the hospitality industry: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41(1), 33-40.
Yung,C.-S.K.(1978).Predicting satisfaction in post-secondary study from high school student’s personal and programmatic characteristics.Unpublished Ph.D.,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United States-Pennsylva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