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94.15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2 02:4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郭惠真
研究生(外文):Kuo, Hui-Chen
論文名稱:運動性社團參與動機、運動友誼對學習成效之影響
論文名稱(外文):The Influence of Participate Motivation and Sport Friendship on Learning Achievement in Sport Clubs
指導教授:李素箱李素箱引用關係林志偉林志偉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ee, Su-ShiangLin, Chih-Wei
口試委員:許銘華
口試委員(外文):Hsu, Ming-Hua
口試日期:2018-06-07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朝陽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休閒事業管理系
學門:民生學門
學類:運動休閒及休閒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9
中文關鍵詞:運動性社團參與動機運動友誼學習成效同儕關係
外文關鍵詞:Sport ClubsParticipate MotivationSport FriendshipLearning AchievementPeer Relationship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9
  • 點閱點閱:60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3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中生運動性社團參與動機、運動友誼與學習成效之關係,並探討不同背景變項高中生運動性社團參與動機、運動友誼與學習成效之差異情形。本研究以臺中市僑泰高中參與運動性社團學生為研究母群,以立意方式取樣,共發放問卷400份,有效回收365份。所得資料經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數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檢定與多元逐步迴歸分析進行資料分析,結果如下:高中生參與運動性社團情形,以男性、二年級學生、參與球類性社團、參與社團時間一學期及每週有額外運動者居多數;高中生參與運動性社團以「技能需求」動機最高,以「陪伴和愉悅的運動」之運動友誼最高,以獲得「認知」之學習成效最高;高中生不同特質對運動性社團參與動機、運動友誼、學習成效具有顯著影響。本研究發現高中生參與運動性社團之「自我成就」、「心理需求」、「社會需求」及「技能需求」等動機能有效預測運動友誼及學習成效;而參與社團後之「增進自尊與支持」、「共同的事物」、「陪伴和愉悅的運動」及「解決衝突」等運動友誼可有效預測學習成效。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實務之策略及建議。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icipate motivation, sports friendship and learning achievement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sport club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sport club’s students of Taichung Chiao Tai High School and using purposive sampling method to distribute surveys. A total of 400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and total valid questionnaires was 365. Data obtained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Pearson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High school students who participate in sports clubs, mostly was male, second-year student, participate in ball club’s, at least participate in clubs for one semester, and have extra sports per week; Among the high school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sport clubs, the participate motivation of “skill demand” was the highest, the sports friendship of “companionship and joyful movement” was the highest, and the learning achievement of “cognition” was the highest; Different trait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sports friendship and learning outcomes of sports clubs. This study found that high school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sports clubs can effectively predict sports friendship and learning achievement through the variable of “self-achievement”, “psychological needs”, “social needs” and “skills needs”. After participating in the clubs, sports friendship can effectively predict learning outcomes through the variable of “enhance self-esteem and support”, “common things”, “companion and pleasure” and “resolving conflicts”. Finally,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put forward practical strategies and recommendations.
目錄
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錄 iii
表目錄 v
圖目錄 v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名詞解釋 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運動社團相關理論及研究 6
第二節 社團參與動機之探討 11
第三節 運動友誼定義及相關研究理論 17
第四節 學習成效之相關文獻探討 26
第叁章 研究方法 34
第一節 研究流程 34
第二節 研究架構 36
圖3-2-2 研究架構圖 36
第三節 研究假設 3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對象 37
第五節 研究工具 38
第六節 資料分析與統計方法 48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50
第一節 個人背景變項之現況 50
第二節 社團參與動機、運動友誼與學習成效之現況分析 51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參與者社團參與動機、運動友誼與學習成效之差異分析 56
第四節 社團參與動機、運動友誼與學習成效之相關性 67
第五節 社團參與動機、運動友誼與學習成效之影響性分析 68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76
第一節 結論 76
第二節 建議 78
參考文獻 80
附錄一 高中學生運動性社團參與行為問卷(預試問卷) 92
附錄二 高中學生運動性社團參與行為問卷(正式問卷) 96

表目錄
表3-5-1 社團參與動機量表 39
表3-5-2運動友誼量表 41
表3-5-3學習成效量表 42
表3-5-4參與動機量表之項目分析摘要表 42
表3-5-5運動友誼量表之項目分析摘要表 43
表3-5-6學習成效量表之項目分析摘要表 44
表3-5-7 參與動機量表之因素分析摘要表 45
表3-5-8 運動友誼量表之因素分析摘要表 46
表3-5-9 學習成效量表之因素分析摘要表 47
表4-1-1 個人背景變項分配摘要表 51
表4-2-1 高中生參與動機構面之各題項及分構面現況摘要表 53
表4-2-2 高中生運動友誼構面之各題項及分構面現況摘要表 54
表4-2-3 高中生構面之各題項及分構面現況摘要表 56
表4-3-1 性別於社團參與動機獨立樣本t檢定摘要表 57
表4-3-2 年級於社團參與動機單因數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7
表4-3-3 運動項目於社團參與動機獨立樣本t檢定摘要表 58
表4-3-4 參與時間於社團參與動機單因數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9
表4-3-5 有無安排額外時間於社團參與動機獨立樣本t檢定摘要表 59
表4-3-6 性別於運動友誼獨立樣本t檢定摘要表 61
表4-3-7 年級於運動友誼單因數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1
表4-3-8 運動項目於運動友誼獨立樣本t檢定摘要表 62
表4-3-9 參與時間於運動友誼單因數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3
表4-3-10 有無安排額外時間於運動友誼獨立樣本t檢定摘要表 63
表4-3-11 性別於學習成效獨立樣本t檢定摘要表 64
表4-3-12 年級於學習成效單因數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5
表4-3-13 運動項目於學習成效獨立樣本t檢定摘要表 65
表4-3-14 參與時間於學習成效單因數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6
表4-3-15 有無安排額外時間於社團參與動機獨立樣本t檢定摘要表 67
表4-4-1 社團參與動機對運動友誼及學習成效之相關分析摘要表 68
表4-4-2運動友誼對學習成效之相關分析摘要表 69
表4-5-1 社團參與動機對運動友誼之迴歸分析摘要表 70
表4-5-2 社團參與動機對學習成效之迴歸分析摘要表 71
表4-5-3 運動友誼對學習成效之迴歸分析摘要表 72
表4-6-1 研究假設驗證結果 74

圖目錄
圖3-1-1 研究流程圖 35
圖3-2-2 研究架構圖 36

一、中文文獻
方炳林(1974)。聯課活動的意義、目的與功能。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課程研究,109-128。臺北:商務印書館。
王同茂(2003)。新世紀健康快樂學子的希望工程。學校體育,75,2-4。
王宗吉(1996)。體育運動社會學。臺北市:銀禾文化。
王宗吉(譯) (2000)。運動社會學。(原作者:Howard L. NixonⅡ& James H. Frey) 。臺北市:洪葉文化。
王證翔 (2006)。社會化媒介對運動行為影響之研究--以臺北市國中生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何書綾 (2011)。國中生家人關係量表編製及應用之研究。家庭教育雙月刊,29,43-57。
何進財(2000)。社團指導老師的角色。訓育研究,39(1),1-3。
宋美妹(2001)。大專學生社團組織發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師範大學,彰化縣。
宋豐雄、石恆星(2004)。運動與情緒之關係:神經生理面與心理面之探討。大專體育,72,162-167。
李宗昇(2014)。結合電子白板與後設認知策略以促進低成就國中學生數學學習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臺北市。
李素箱、楊文廣、林志偉、陳坤厚(2013)。國中生運動性社團參與動機、人際關係與學習成效之研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8(3),13-34。
沈莉青(2002)。國中運動性休閒參與動機因素調查-以德明技術學院運動性社團為例。德明學報,19,479-492。
卓俊伶、馮木蘭、吳姿瑩(2009)。青少與身體活動及其相關決定因素之探討:應用健康促進模式。應用心理研究,42,168-186。
周甘逢、蔡武志、羅志銘(1988)。社團理念。高雄:復文圖書。
周嘉琪(2008)。以健身運動與自尊模式為基礎探討功能性體適能運動計劃對安養護機構老年人自尊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至善(2000),「學生社團輔導與發展」。訓育研究,39(1),6-15。
林姿利(2006)。技職院校教師印象管理策略對學生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影響-以南台科技大學英文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台南縣。
林建良 (2007)。社會化媒介對國小學童運動參與行為之影響。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5,298-313。
林建良(2006)。社會化媒介對國小學童運動參與行為之影響。北體學報,14,106-119。
邱皓政(1996)大學社團活動與學生心性發展-一個發展心理學的觀點。訓育研究,35(3),37-42。
柳立偉、徐志輝、楊尚賢(2015)。體育班社會支持與學校適應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4(1),34-45。
洪升呈、辛麗華、李連宗(2009)。龍華科技大學學生社團活動參與滿意度研究。文化體育學刊,(8),69-79。
洪聖惠(2013)。運動禁藥使用與社會化--以臺灣運動選手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洪嘉文 (2000)。社會化與運動關係初探。中華體育季刊,14(2),1-9。
洪嘉文(2007)。體適能納入考詴計分之可行性評估,中華體育季刊,21(1),39-50。
洪鯤豪、陳宛玲、黃秀卿、張家銘 (2015)重要他人及利他行為對大學運動志工之參與意圖影響。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4(1),154-167。
洪齡襄(2010)。舞蹈社團學生參與動機與學習滿意度相關研究-以高雄市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紀明德(1997)。大專院校運動性社圑功能之探討。大專體育,(30),91-93。
徐元民(2003)。體育學導論。師大體研中心。303-322.
徐瑞玉(2001)。國青少年運動選手與非運動選手運動友誼及運動員精神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台中縣。
翁志成(1992)。我國大專學生運動團隊的現況與發展。大專體育,3(2)88-93。
馬啟偉、張力為(1996)。體育運動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高立學 (2011)。青少年運動態度及行為社會化過程。運動知識學報,8,36-50。
高立學、廖慶華 (2013)國中學生及家長對課業及運動態度之差異比較。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31(2),83-100。
康箏、田松(2004) 你生命中的休閒。昆明市:雲南人民出版社。
張火木(1992)。對大學校院課外活動發展感想與展望。訓育研究,31(3),84-87。
張孝銘(1996)。運動與社會化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10(2),34-41。
張志銘、翁敏哲、林章榜(2001)。明道中學日間部學生課後參與運動休閒之動機研究。體育學報,(30),153-162。
張良漢、蘇士博(2000)。大學校院學生社團經營管理之探討—以運動性社團為例。大專體育,51,140-147。
張彥輝(2003)。營造一個學習型的社團-大專青年學子應當參與社團。學生事務,42(1),73-76。
張春興(1997)。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錦華(2014)從太陽花運動談新媒體、新公民、新民主。新社會政策,香港專刊,3,32-43。
教育部(1999)。提昇學生體適能中程計畫。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2001)。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黃金十年、百年樹人。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體育司(2003)。學校運動團隊暨規律運動人口調查報告。臺北市:作者。
曹勝雄(2001)。觀光行銷學,臺北:揚智。
陳心潔(2011)。澎湖縣國小學童社團活動的參與態度與阻礙因素之研究(出版碩士論文)。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臺北市。
陳民修、張少熙(2007)。明國小學童體育學習成就育與休閒運動參與動機之研究。國北教大體育,(2),166-173。
陳江松(1994),台北縣三重市國民小學高年級社團活動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教育資料文摘,193 ,152-180。
陳韋霖(2013)。國中生社團參與態度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台南市歸仁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台南市。
傅木龍(2000),校園學生社團活動之發展與輔導。訓育研究,39(1),16-24。
彭懷恩(1996)。社會學概論。臺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彭馨瑩(2006)。學校社團參與對員工早期生涯成功之影響-以高科技產業員工為力(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所,桃園市。
游宗益(2008)。國小學生參與學校課餘社團活動動機、阻礙因素及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台中縣。
黃玉(2000)在團體中成長-團體動力運用與社團活動指導。高中教育,10,7-14。
黃玉幸(1995)。家庭主婦參與非正規成人教育的動機與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黃任閔、陳月琴(2008)。高雄市國民小學課後運動社團現況之調查。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7(2),10。
黃培文、許馨方(2010)。教師運用印象管理策略對學生學習滿意度, 學習成效與親師滿意度之影響── 以 H 國民小學數學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台南市。
黃鴻彬(2003)健康體適能俱樂部會員參與動機、顧客滿意度及忠誠度關聯性之研究---以金牌健康體適能俱樂部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市。
黃鴻斌(2003)。健康體適能俱樂部會員參與動機、顧客滿意度及忠誠度關聯性之研究-以金牌健康體適能俱樂部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黃耀宗、季力康(2001)。養成良好運動習慣的行爲改變策略及方法。大專體育,53,86-91。
楊永森(2002)。社團經驗對初任教師班級經營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東師範學院,臺東市。
楊國賜(1992)。校園活動的社會學分析。訓育研究,31 (3)
楊琇雯(2014)。2012 年台灣大學生政黨認同之形成與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成功大學,臺北市。
廖松圳(2006)。彰化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社團活動參與、自我概念、社團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廖欽清(1987)。我國大學院校學生課外體育活動之分析與討論。輔大體苑,63,5-11;64,2-12。
廖運榮、廖運正(2003)。大專院校學生運動性社團窒礙發展及策略探討。大專體育,68,86-92。
蔡秉儒(2011)。臺北市國小學童學校運動社團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教育大學,臺北市。
蔡英美,王俊明(2007)。中年人運動參與動機量表之信度與效度分析。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8,23-38。
蔡憲國、林聖峰(2006)。運動與情緒的調適。大專體育,82,141-146。
鄧崇淡(2007)。臺北地區獨立學院學生運動性社團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巿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盧俊宏(1998)。從事體適能運動所帶來的106種利益。台灣體育大學。47,17-23。
蕭淑芬、吳台二(2003)。員警大學學生運動行為與健康體適能之調查分析。淡江體育,6,97-101。
錢家慧(2007)。臺北市內湖區國小高年級學童參與學校運動社團動機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戴宏傑(2012)。大學生參與體育性社團參與動機與身體意象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競技運動訓練研究所,臺北市。
謝文隆(2010)。南投縣國小高年級參與運動性社團知覺指導教師領導行為, 參與動機對運動樂趣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謝鴻隆(2004)。臺北市國小學童課後運動之參與動機、知覺運動障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闕維正(2002)。學校在社區體育運動推展的角色與功能。國民體育季刊。31(2),22-29。
顏妙桂(2000)。學生社團之輔導與發展。訓育研究,39(1),31-33。
羅月鳳(1988)。大學校院學生社團評鑑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譚子文、董旭英(2013)。國中生運動行為、運動社會支持及衝動性格與學業適應問題之關連性。體育學報,46(4),363-382。
蘇維杉(2003)。性別角色與女性休閒參與之探討。大專體育,67,139-145。

二、英文文獻
Allen, J. B. (2006). The perceived belonging in sport scale: examining validity.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7, 387-405.
Bigelow, B.J., Lewko, J.H., & Salhani, L.(1989).Sport-involved children’s friendshipexpectation.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1, 152-160.
Black, S. J., & Weiss, M. R. (1992).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erceived coaching behaviors, perceptions of ability, and motivation in competitive age-group swimmers.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4(3), 309-325.
Bloom, B. S., Engelhart, M. D., Furst, E. J., Hill, W. H., & Krathwohl, D. R. (1956).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tiv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goals: handbook I: cognitive domain(No. 373.19 C734t). New York, US: D. Mckay.
Brodkin, P. & Weiss, M.R. (1990). Developmental differences in motivation for participatingin competitive swimming.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2, 248-263.
Brustad, R. J. (1992). Integrating socialization influences into the study of children's motivation in sport.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4, 59-77.
Bukowski, W. M., Hoza, B., Berndt, T. J., & Ladd, G. W. (1989). Peer relationships in child development.
Deci, E. L., & Ryan, R. M. (1985).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 New York:Plenum Press.
Duncan, S. C. (1993). The role of cognitive appraisal and friendship provisions in adolesents’affect and motivation toward activity in physical education. Research Quarterly forExercise and sport, 64, 300-310.
Ferrer-Caja, E., & Weiss, M. R. (2002). Cross-validation of a model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with students enrolled in high school elective courses.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71(1), 41-65.
Gans, D. M. (1945). The Rarity of Zero Contact Angles.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49(2), 165-166.
Harrow, A. J. (1972). A taxonomy of the psychomotor domain. D. McKay Company.
Harter, S. (1978). Effectance motivation reconsidered: Toward a developmental. Cardiff: Heartneat Wales.Huma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3).
Harter, S. (1999).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lf: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New York:Guilford.
Hartup, W. W. (1996). The company they keep: Friendships and their developmental significance. Child development, 67(1), 1-13.
Horn, T. S., & Harris, A. (1996). Perceived competence in young athletes: Research findingsand recommendations for coaches and parents. In F.L. Smoll & R.E. Smith (Eds.),Children and youth in sport: A biopsychosocial perspective (pp.309-329). Dubuque, IA:Brown & Benchmark
Kenyon, G., & McPherson, B., “Becoming involved in physical activity andLeary, M. R., Wheeler, D. S., & Jenkins, T. B. (1986). Aspects of identity and behavioralpreference: Studies of occupational and recreational choice.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49, 11-18.
Leary, M. R., Wheeler, D. S., & Jenkins, T. B. (1986). Aspects of identity and behavioral preference: Studies of occupational and recreational choice.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11-18.
Lewin, K. (1947). Frontiers in group dynamics: Concept, method and reality in social science; social equilibria and social change. Human relations, 1(1), 5-41.
Maltby, J., & Day, L. (200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ercise motives andpsychological well-being. Journal of Psychology, 135, 651-660.
Maslow, A. H. (1943).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50(4), 370.
McKeachie, W. J., Pintrich, P. R., Lin, Y., & Smith, D. (1987).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college classroom: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The Regents of University of Michigan.
Miller, L. C. (1967). Dimensions of psychopathology in middle childhood. Psychological Reports, 21(3), 897-903.
Myers, A.(1989).Sex and age linked determinants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adulthood.Canadi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80, 256-261.
Newcomb, A. F., & Bagwell, C. L. (1995). Children’s friendship relations: A meta-analytic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7, 306-347.
Nicholls, J. G. (1984). Achievement motivation: Conceptions of ability, subjective experience, task choice, and performance. Psychological Review, 91, 328-346.
Parker, J. G., & Asher, S. R. (1987). Peer relations and later personal adjustment: Arelow-accepted children at risk.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2, 357-389.
Parker, J. G., & Asher, S. R. (1993). Friendship and friendship quality in middle childhood: Links with peer group acceptance and feelings of loneliness and social dissatisfactio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9(4), 611.
Powell , K.E., & Paffenbarger R.S. (1985). Workshop on epidemiological and public health aspects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exercise. Public Health Report , 100(2) ,118-125.
Smith, J. T. (1986). The mode of action of 4-quinolones and possible mechanisms of resistance.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 18(Supplement_D), 21-29.
Sullivan, H. S. (1953). 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 NewYork:W. W. Norton.Treasure, D.C., & Roberts, G.C. (1998). Relationship between female adolescents’achievement goal orientations, perceptions of the motivational climate, belief aboutsuccess and sources of satisfaction in basketbal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29, 211-230.
Weiss, M. R., & Chaumenton, N. (1992). Motivational orienyations in sport. In T. S. Horn (Ed.), Advances in sport psychology.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Weiss, M. R., & Smith, A. L. (1999). Quality of youth sport friendships: Measurement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21(2), 145-166.
Weiss, M. R., Smith, A. L. (2002). Friendship quality in youth sport: relationship to age,gender, and motivation variables.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24,420-437.
Weiss, M.R., & Ebbeck, V. (1996). Self-esteem and perceptions of competence in youth sport:Theory, research, and enhancement strategies. In O. Bar-Or (Ed.), The encyclopaedia ofsports medicine, vol. VI: The child and adolescent athlete (pp. 364-382). Oxford:Blackwell Science, Ltd.
Weiss, M.R., & Smith, A.L. (1999). Quality of friendships in youth sport: Measurement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21, 145-166.
Weiss, M.R., Smith, A.L., & Theeboom, M. (1996). "That's what friends are for": Children'sand teenagers' perceptions of peer relationships in the sport domain. Journal of Sport andExercise Psychology, 18, 347-379.
Zarbatany, L., Ghesquiere, K., & Mohr, K. (1992). A context perspective on early adolescents’ friendship expectations.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12, 111-126.
Zarbatany, L., Hartmann, D. P., & Rankin, D. B. (1990). The psychological functions ofpreadolescent peer activities. Child Development, 61, 1067-1080.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