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5)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1 15:3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皇收
研究生(外文):CHEN, HUANG-SHOU
論文名稱:屏東縣國民小學教師休閒參與和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Correlational Study on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Happiness in Pingtung County
指導教授:林億雄林億雄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N,YI-HSIUNG
口試委員:戴文雄陳聖謨
口試委員(外文):DAI,WEN-SHYONGCHEN,SHENG-MO
口試日期:2019-06-18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台灣首府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7
中文關鍵詞:休閒活動參與幸福感
外文關鍵詞:Leisure Participation
DOI:Happines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26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研究目的旨在研究屏東縣國民小學教師休閒參與和幸福感之相關性,探討不同基本背景變項的屏東縣國小教師休閒參與情形與幸福感之相關情形。本研究運用問卷調查法,以屏東縣國小教師為對象,以分層取樣的方式針對屏東縣國小教師進行問卷調查,有效樣本為324份。最後,將所得資料以SPSS for Windows 22.0版的描述統計、皮爾森積差相關、逐步多元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主要結論如下:
一、屏東縣國小教師之休閒活動參與現況呈現中低的水準。
二、屏東縣國小教師之幸福感呈現中等的水準。
三、男性、碩士學歷、已婚者、二個子女以及7~12班規模學校之教師,其休閒活動參與較多。
四、40~50歲、年資21年以上、學校規模37班以上之教師,其在個人閒逸上的休閒活動參與較少。
五、男性、碩士學歷、擔任主任職務、學校規模6班以下之教師,其幸福感較佳。
六、屏東縣國小教師休閒活動參與對幸福感具有預測作用。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tatus of leisure participation of teachers in Pingtung County National Primary School and the sense of well-being, and to explore the situation of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happiness of Pingtung County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with different basic background . This study use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to target the Pingdung County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and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Pingdung County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The effective samples are 324. Finally, the data obtained are analyzed by SPSS for Windows version 22.0 description statistics, Pearson product difference correlation,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and other statistical methods.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 participation of leisure activities of Pingtung County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s at a low level.
2. The happiness of the teachers of Pingtung County has a medium level of happiness.
3. Male, masters degree, married, two children and teachers of 7~12 classes of schools have more leisure activities.
4. Teachers who are 40 to 50 years old, have a seniority of more than 21 years, and have a school size of 37 or more, have less participation in leisure activities on personal leisure.
5. Men, masters degree, teachers position, and less than 6 classes of school size, the happiness is better.
6. The participation of leisure activities of the national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in Pingtung County has a predictive effect on happines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4
第三節 名詞解釋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6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教師休閒參與的意涵和相關研究9
第二節 幸福感的意涵和相關研究28
第三節 教師休閒活動參與和幸福感之相關研究4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43
第一節 研究方法43
第二節 研究架構44
第三節 研究假設45
第四節 研究工具47
第五節 研究對象與樣本選取50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方法63
第七節 實施程序6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67
第一節 屏東縣國小教師休閒參與和幸福感之現況分析67
第二節 屏東縣國民小學教師休閒活動參與之結果分析與討論72
第三節 屏東縣國民小學教師幸福感之結果分析與討論90
第四節 屏東縣國民小學教師休閒活動參與和幸福感之關係分析與討論107
第五節 屏東縣國小教師休閒活動參與對幸福感之預測力分析與討論110
第六節 屏東縣國小教師休閒活動參與對幸福感綜合結果討論11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21
第一節 研究發現121
第二節 結論125
第三節 建議128
參考文獻 133
附錄一 屏東縣國小教師休閒參與和幸福感之相關研究調查專家效度問卷148
附錄二 屏東縣國小教師休閒參與和幸福感之相關研究調查預試問卷158
附錄三 屏東縣國小教師休閒參與和幸福感之相關研究調查正式問卷163

壹、中文部分
王淑女(2011)。國中教師自我復原力、教師效能感與幸福感關係之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取自https://is.gd/ARwTFs
王雯宗、朱盈蒨、蔡智勇、王念慈(2009)。休閒參與介入工作壓力對幸福感之影響:以高壓力族群為例。稻江學報,5(1),P.1-14。
王朝正(2014)。工作壓力與休閒活動參與對國小教師身心健康之研究-以臺南市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虎尾科技大學,雲林縣。取自https://is.gd/2Irapy
方彥博、袁小雄(2010)。金門縣教師休閒活動參與及休閒阻礙之研究。觀光旅遊研究學刊,P.77-94。
王慶田(2009)。國小教師休閒涉入、休閒效益及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私立亞洲大學,臺中市。取自https://is.gd/lWkgSc
古婷菊(2006)。國中教師幸福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取自https://is.gd/tEg3rt
田宜潔(2011)。國小教師工作壓力及休閒活動參與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嘉義都市地區與偏遠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嘉義縣。取自https://is.gd/8UnDyX
朱立夫(2009)。屏東縣國小教師休閒參與與生活型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取自https://is.gd/hTWlnT
朱敬先(1992)。健康心理學。台北:五南。
吳珩潔(2002)。大臺北地區民眾休閒滿意度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取自https://is.gd/7OqqYO
吳淑芬(2012)。嘉義縣國小教師社會支持、幸福感、校長領導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取自
https://is.gd/FV1Tw2
吳清山(2012)。教育幸福的理念與實踐策略。教育研究月刊,220,P.5-15。
呂建政(1999)。休閒教育的課程內容與實施。公民訓育學報,8,P.181-196。
余嬪(2000)。休閒教育的實施與發展。大葉學報,9(2),P.1-13。
李文題(2001)。國中教師的代間流動及影響其休閒參與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取自https://is.gd/AcTKiO
李玉雲(2014)。國小教師人格特質、幸福感與教學創新接受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取自
https://is.gd/4CzDaF
李志翔(2010)。教師教學領域、休閒態度、休閒參與與休閒效益之研究-以金門縣中小學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金門大學,金門縣。取自https://is.gd/zXml6g
李明榮(1999)。國立臺灣體育學院研究所休閒運動專題研究講授內容。未出版,國立體育學院,台中市。
李研儀 (2005)。遊戲於兩個世界裡:小一學童對繪本中「友誼」主題之跨文化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正大學,嘉義縣。取自
https://is.gd/NvdQh5
李昭憲、陳美慧、梁仲正 (2009)。高雄縣東方技術學院教職員工 休閒活動參與及休閒態度關聯模式之驗證與建構,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7(2),94-103。
李素珍(2014)。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數學教學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台北市。取自https://is.gd/AfctW5
李國華(1993)。國民小學教師休閒活動狀況調查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學報,26, 313-332。
李勝彰(2003)。國民中學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退休態度之研究。
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彰化市。取自
https://is.gd/i72Ndp
李維靈、施建彬、邱翔蘭(2007)。退休老人休閒活動參與及其幸福感之
相關研究。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3(2)。
周子仁(2012)。臺中市國小教師休閒活動參與、幸福感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取自
https://is.gd/pwbD6x
周鳳琪(2001)。淺談國小休閒教育之實施。台灣教育,602,17-20。
林子雯(1996)。成人學生多重角色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良卷(2013)。國小教師休閒參與、工作滿意與幸福感—以台中市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取自
https://is.gd/928BwU
林佳慧(2011)。國小視覺藝術教師在職進修之生活適應與幸福感相關研究-以彰化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取自https://is.gd/sD7yIy
林素勤(2014)。教師親子旅遊滿意度、親子關係及幸福感之研究-以雲林縣國中小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取自https://is.gd/ppZpAH
林彥均、陳明宏、周育伶(2011)。長庚科技大學學生參與高爾夫休閒活動現況研究,臺中學院體育,8, P61–71。
林連聰、歐聖榮、陳思倫(2011)。休閒遊憩概論。台北:五南。
林萃芃 (2010)。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社會支持與教學效能、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取自https://is.gd/FIFk8S
林寶齡(2012)。國小高年度學童親子關係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臺中市。取自https://is.gd/47ry8G
昌育全 (2011) 。企業員工職場靈性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某跨國公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取自
https://is.gd/LJvrvA
邱莉婷(2011)。高齡學習者面對問題因應方式、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取
自https://is.gd/nCKT7K
邱皓政(2005)。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五南。
侯辰宜(2007)。國小教師幸福感與教學效能之關係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取自
https://is.gd/t4fgko
施建彬(1995)。幸福感來源與相關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取自https://is.gd/6VVeoN
施建彬、陸洛(譯)(1997)。幸福心理學(原作者:Michael Argyle)。臺北:巨流。
胡毓珏(2014)。國小教師親子關係、工作壓力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取自https://is.gd/MTLTkD
陸洛(1998)。中國人幸福感之內涵、測量及相關因素探討。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8(1),115 - 137。
郭月玲(2008)。國小教師休閒滿意度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取自https://is.gd/Y6ijhB
郭生玉 (1992) 國小、國中與高中教師工作心厭之比較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5,67-79
郭明珠(2011)。屏東縣公教人員休閒態度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取自
https://is.gd/KxetJM
郭慧珍 (2008)。高雄市國小教師休閒活動參與現況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取自https://is.gd/W71PrQ
郭靜文(2014)。屏東縣國小教師休閒活動參與及生活品質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取自https://is.gd/sNSaWQ
陳文英 (2012)。運動參與程度與幸福感之相關性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1(3),139–143。
陳文蘭(2012)。屏東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休閒調適策略與身心健康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取自https://is.gd/4AKvCA
陳安妮(2010)。教師工作壓力與休閒運動參與之研究-以台南地區高中教師為例,運動休閒管理學報,7(1),138-153。
陳在頤(1985)。休閒活動指導與管理。臺中:霧峰出版社。
陳柏青(2008)。國小教師休閒參與、工作壓力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取自
https://is.gd/hmxsPN
陳美君(2015)。新竹縣國小教師休閒涉入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取自https://is.gd/F8oyLa
陳美惠(2006)。高高屏國小教師休閒活動參與與身心健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取自
https://is.gd/RL6Hrb
陳桂彬、郭信聰、徐國峯 (2010)。 高雄市國中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滿意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運動健康與休閒學刊,17,17 - 32.
陳紋瑤(2013)。高雄市國小兼任行政職務教師社會支持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取自
https://is.gd/ysewoH
陳素惠(2010)。正向心理學教練服務。(原作者:Robert Biswas-Diener & Ben Dean)。臺北:心理。
陳淑貞(2015)。高雄市國小教師休閒活動參與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取自
https://is.gd/DpG1Fi
陳淑慧(2015)。高雄市國小教師休閒參與與主觀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取自
https://is.gd/TlN7gt
陳智英(2015)。休閒活動參與動機、休閒態度與休閒效益之關係研究─以新北市樹林區國小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取自https://is.gd/C9Ohyt
陳逸凌(2008)。台北市國小教師休閒活動參與、工作滿意度和生活品質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取自https://is.gd/9FMwY9
陳鈺萍(2004)。國小教師的幸福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取自https://is.gd/tXvy8p
陳彰儀 (1989)。工作與休閒。淑馨出版社,臺北。
陳銀卿(2007)。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取自https://is.gd/I4tfXD
陳錦和、林清白、林恩賜(2008)。國中教師休閒運動參與之研究-以雲林縣斗六市國中教師為例。2008年國際體育運動與健康休閒發展趨勢研討會專刊,P.645-654.
徐碧璣(2016)。彰化市國小教師休閒活動選擇、休閒滿意度及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取自
https://is.gd/mL5sMo
唐順得(2011)。雲林縣國小已婚女性教師工作壓力、休閒滿意度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取自https://is.gd/ZPPICR
涂淑芳(譯)(1996)。休閒與人類行為(原作者:Gene Bammel & Lei Lane Burrus-Bammel)。臺北:桂冠。(原出版年:1982)
袁小雄(2008)。金門縣教師休閒活動參與及休閒阻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取自https://is.gd/JV1ST7
高苑圻(2009)。國小教師的樂觀信念、情緒調解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
高俊雄(1999)。運動員休閒參與、休閒利益與自覺訓練效果之比較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2(3),P.43-61。
高俊雄(2009)。運動休閒管理。臺北:華都。
許忠信 (2003)。老年人的生活型態、社會疏離感和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學院,高雄市。取自https://is.gd/d84sex
許秋鈺 (2007)。國小教師親職壓力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取自https://is.gd/1AYYa1
許俊達 (2017)。澎湖縣國小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幸福感與行政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取自
https://is.gd/EyybRN
張春興(1998)。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美婷(2013)。教師幸福感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私立國中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取自
https://is.gd/EyybRN
張家婕 (2012)。幼兒園教師幸福感與教學效能之關係-以新竹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取自
https://is.gd/3ZX5UN
張清標、鄭玉珠、劉彥良(2009)。國小教師人格特質與休閒活動偏好之相關性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3(4),93-116 頁。
張坤鄉 (1991)。國中教師休閒活動現況調查。師友,292,49-51。
莊季蓉(2014)。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組織承諾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取自https://is.gd/wV9fTI
莊耀嘉、黃光國(1981)。國中學生的成敗歸因與無助感特徵。中華心理學刊,23(2),155-164。
曾艾岑(2009)。不同世代教師工作價值觀與幸福感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取自https://is.gd/wAJCp2
曾家嬿(2014)。國小教師休閒參與、工作壓力與幸福感的城鄉差異之研究~以高雄市和雲林縣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取自https://is.gd/d4PcJc
黃玉萍(2013)。屏東縣國小社會領域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學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取自https://is.gd/L02i59
黃如儀(2014)。國小教師人格特質、社會支持、工作壓力與幸福感之研究—以新北市 公立國小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取自https://is.gd/473t65
黃竹君(2014)。國小教師休閒生活型態、休閒效益及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臺科技大學,臺南市。
取自https://is.gd/np1tbt
黃秋蓉(2011)。桃園縣國小教師休閒活動參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開南大學,桃園市。取自https://is.gd/CZHVxR
黃意文 (2003)。台中縣市國小教師休閒覺知自由、休閒參與和休閒阻礙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取自https://is.gd/Wl8NJM
黃曼琳(2010)。高雄地區國小教師正向管教與學生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取自https://is.gd/Dr75Xt
黃國城 (2003)。高雄市醫院志工幸福感、死亡態度與生命意義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取自https://is.gd/liLNyD
黃惠玲 (2008)。國小女教師人格特質、工作壓力與主觀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取自https://is.gd/9uRXk8
黃莛妤(2014)。苗栗縣照南國小教師休閒活動參與、休閒滿意度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育達科技大學,苗栗縣。取自https://is.gd/Ha4fCx
黃薏蒨(2012)。老師,你幸福嗎? - 國民小學教師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取自https://is.gd/2qNJfp
黃鐘陞(2014)。國小教師主觀幸福感、組織公民行為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取自https://is.gd/cef7LI
楊如君(2014)。高雄市國小教師休閒態度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取自https://is.gd/tgAm34
楊君琳(2013)。教師工作滿意度與主觀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新北市公立國小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取自https://is.gd/05T8WG
楊孟華(2011)。嘉義地區國中學生身體形象、課業壓力與重要他人對運動參與行為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取自https://is.gd/KwstpS
楊惠雯(2014)。台中市國小教師休閒參與、工作績效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取自https://is.gd/vejATj
楊馥如 (2011)。新北市國小教師生活型態、休閒參與及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取自
https://is.gd/DcJSH0

葉鳳玲(2012)。 屏東縣國小女教師休閒活動參與和休閒阻礙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取自
https://is.gd/7WBGBA
溫妃玲(2012)。新北市板橋區國小長期代課教師與正式教師幸福感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取自
https://is.gd/rQVZI6
廖淑容(2011)。教師休閒活動參與、幸福感與教學效能之研究-以苗栗縣國小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取自
https://is.gd/W7HfDJ
趙國斌 (2013)。大學教職人員休閒態度、休閒參與、 工作活力與工作績效關聯性之研究,工作與休閒學刊,4(1),33-48。
劉敏珍(2000)。老年人之人際親密、依附風格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取自
https://is.gd/qQ2QOL
劉聖芬(2010)。基隆市國小教師休閒活動參與與工作生活品質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基隆市。取自
https://is.gd/hld7pN
蔡文輝(1979)。社會學理論。臺北;三民。
蔡秀卿(2011)。台中市國小教師休閒活動類型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臺中市。取自
https://is.gd/UHBL2J
蔡明霞 (2008)。臺北市立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務之教師其角色衝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取自https://is.gd/8hHNKq
蔡培村 (1992)。教師休閒生活的價值與規劃。教育實習輔導通訊,3,16-24。
蔡協良(2013)。國小教師休閒活動參與、休閒滿意度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以屏東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取自https://is.gd/eoiplm
蔡芳珠(2014) 。花蓮縣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市。取自https://is.gd/tTaXMC
蔡璧煌(1989)。國民中小學教師壓力之研究。師大學報,34,75-114。
蕭惠文 (2008)。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取自
https://is.gd/Q0eUbA
賴峯林 (2014)。台北市北區國小教師休閒活動參與動機與阻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取自
https://is.gd/kmg9ov
賴雪芬(2007)。教師休閒活動參與、身心健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嘉義市國立高中職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取自https://is.gd/EY5zBj
賴樺蓁(2014)。新北市國小校長領導風格與教師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取自
https://is.gd/jknCS7
謝玫芸(2007)。高雄市國小教師外向性人格、角色壓力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取自https://is.gd/vzLBeK
謝政諭(1995)。休閒活動的理論與實際—民生主義的臺灣經驗。
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謝雅如(2011)。國小學童生活適應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取自https://is.gd/tiRNK7
顏映馨(1999)大學生的生活風格,人際親密和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北市。取自
https://is.gd/lyWAox
簡郁雅 (2004) 家庭休閒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2。
羅培文(2010)。兼任行政職務教師之職家衝突與幸福感(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市。取自https://is.gd/1f480h
蘇維杉(2002)。現代休閒活動參與之社會學分析。臺東師院學報,13,77-106。
貳、英文部分
Argyle, M. (1987). 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 London: Routedge.
Bongguk, J., & David, R. A. (199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types and leisure preferences. Symposium On Leisure Research. USA, San Antonio, Texas:October,87
Buss, D. M. (2000). The evolution of happiness. American Psychologist,55(1)
Chang, Z., Geert, D., & Li, Y. (2011). Teacher perceptions of school culture and their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well-being in a Chinese school. Asia Pacific Education, 12, 319-328
Diener, E. (1984).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5, 542-575.
Dumazedier, J. (1974). Sociology of Leisure. New York: Elsevier.
Garton, A. F.&Pratt, C. (1991). Leisure activities of adolescent school students: Predictors of participation and interest, Journal of Adolescence, 14, 305-321.
Godbey, G.(2003). Leisure in your life: An exploration
(6th ed.).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
Iso-Ahola, S. E. (1980).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and recreation. Dubuqua, IA: Wm, C. Brown Company.
Keyes, C. L. M., Shmotkin, D., & Ryff, C. D. (2002). Optimizing well-being: The empirical encounter of two tradi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Trainor, S., Delfabbro, P., Anderson, S., & Winefeild, A. (2010). Leisure activities and adolescent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Journal of Adolescence, 33, 173-186.
Kelly, J .R .(1990).Leisure and aging: a second agenda. Society and Leisure,13(1),145-167.
Kelly, J .R .,& Godbey, G. (1992 ) . The sociology of leisure. State College, PA : Venture .
Kraus, R. (1990). Recreation and leisure in modern society (4th ed.). NY: Harper Collins.
Lu, L., & Shih, J.B. (1997). Sources of happiness: A qualitative approach.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7(2), 181-188.
Maslow, A.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2nd ed.). NY: Harper & Row.
Nash, J, (1953). Philosophy of Recreation and Leisure. Iowa, IA: William C. Brown.
Ragheb, M. G., & Griffith, C. A. (1982). The contribution of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leisure satisfaction to life satisfaction of older person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4(4),295-306.
Unger, L.S. & Kernan, J.B.(1983). On The Meaning of Leisure: An Investigation of some Determinants of The Subjective Experienc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9, 382-292.
Verduin, J. R., & McEwen, D. N. (1984). Adult and Their Leisure. Springfield, Ⅲ: Charles C. Thoma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