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7) 您好!臺灣時間:2025/03/18 12:5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俊志
研究生(外文):Lin, Chun-Chin
論文名稱:台南市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相關之研究─以組織溝通為調節變項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Stress and Job Satisfac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in Tainan City with a Moderator of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指導教授:張永富張永富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ang, Yong-Fu
口試委員:蘇子炘陳淑慧
口試委員(外文):Su, Tza-HsinChen, Shu-Hui
口試日期:2019-06-26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遠東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創新設計與創業管理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其他商業及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3
中文關鍵詞: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度組織溝通
外文關鍵詞: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job stressjob satisfaction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24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旨在瞭解南市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溝通之現況,並探討教師工作壓力對於工作滿意度之預測力,進一步分析組織溝通是否能調節工作壓力對於工作滿意度之預測力。
本研究採量化問卷抽樣調查法,針對台南市公立國民小學正式特教教師為調查對象,全部抽樣調查共取得 209份有效問卷。所得資料以 SPSS 18.0 統計套裝軟體進行因素分析、信度分析、描述性統計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分析、迴歸分析與階層迴歸分析的資料分析。研究結果顯示:
一、台南市國小特教教師工作壓力達中等程度,以「變革適應」最高、「行政支持」最低;工作滿意度達中等略高程度,以「教學工作」滿意度最高;教師感受到組織溝通程度為中等略高,以「平行溝通」層面的感受程度最高。
二、不同學歷、特教年資、教學班別與兼任行政與否對於台南市國小特教教師工作壓力知覺上達顯著差異。
三、教師工作壓力之「人際關係壓力」、「行政支持不足」、「變革適應壓力」對教師工作滿意度有負面影響。
四、組織溝通會弱化教師工作壓力之「變革適應壓力」對教師工作滿意度的負面影響。
最後,根據本研究結果,對教師個人、學校與教育行政機關,以及後續相關研究提出具體之建議。

This research was meant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job stress, job satisfac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about the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on Tainan City. It was further available to explore the predictive capabilities of teachers' work stress onto job satisfaction and analyze whether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could adjust the predictive capabilities of job stress onto job satisfaction.
This research was conducted by means of quantitative questionnaire surveys. The officia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from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on Tainan City were the subjects under surveys. There were totally 209 valid replies of sampling surveys received. Data were analyzed by the SPSS 18.0 statistical software for factor analysis, reliability analysis,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 single factor variance analysis, Pearson product difference correlation analysis,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earch showed:
1. Job stress of the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on Tainan City was moderate wherein the highest level was “change adaptation” and the lowest one was “administrative support”. Job satisfaction was moderately high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teaching work” is the highest. Teachers felt the extents of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were slightly higher wherein the level of “parallel communication” was the highest.
2. Different academic qualifications, special education seniorities, teaching classes and whether assuming concurrent administrative positions or not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erception of the job stress of the public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on Tainan.
3.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tress", "insufficient administrative support" and "change adaptation stress" of teachers' job stress exerted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n job satisfaction among teachers.
4.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could weaken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teachers' job stress onto their job satisfaction.
Finally,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were proposed for individual teachers, schools and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s available for subsequent relevant researches.

誌謝 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錄 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ix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教師工作壓力之理論及相關研究 6
第二節 工作滿意度之理論及相關研究 25
第三節 組織溝通之理論及相關研究 36
第参章 研究方法 46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46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7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8
第四節 研究實施 62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63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4
第一節 樣本基本資料分析 64
第二節 教師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溝通之現況分析 66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在各研究變項之差異分析 69
第四節 各研究變項間的相關分析 75
第五節 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預測分析 78
第六節 組織溝通對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調節情形 81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89
第一節 結論 89
第二節 建議 91
參考文獻 94
一、中文部分 94
二、英文部分 102
附錄一 預試問卷 105
附錄二 正式問卷 110

一、中文部分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教育部,2013)取自https://www.naer.edu.tw/files/15-1000-7944,c639-1.php?Lang=zh-tw
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民106。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150049
王文峰(2003)。私立中等學校主管領導型態、組織溝通滿足、激勵制度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王思蒨(2007)。國民中學教師工作壓力、生涯承諾對工作滿意度之關聯性研究─以台北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銘傳大學,臺北市。
王春展(1994)。國民小學組織溝通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朱敬先(1992)。健康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江雪珍(2006)。國民小學特殊教育教師組織溝通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吳水丕、呂佩珊(2008)。大台北地區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休閒參與之關係研究。工作與休閒學刊,1(1),49-61。
吳月娟(1998)。國小資優班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吳宗達(2004)。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吳建源(2012)。國小代理教師對教師專業認同、工作滿意度及離職意向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吳岱蓁(2012)。影響高雄市國小附設幼兒園教師工作滿意度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吳俊容、傅秀媚(2002)。國小特殊班教師與普通班教師工作壓力及其調適策略之 研究。中師特教中心特殊教育論文集,9103,27-48。
吳晨妤(2006)。台北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吳萬益(2015)。企業研究方法(五版)。嘉義縣:吳萬益
吳慶隆(2002)。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溝通滿足之評量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南市。
吳濟華、陳協勝(2001)。員工工作滿足及離職傾向之關聯因素研究-以中央健康保險局高屏分局為例。公營事業評論,2(3),91-114。
李元墩(1999)。組織溝通研究之回顧與展望。中華管理,2(5),121~131。
李再長、李俊杰、曾雅芬(2005)。大型企業組織生涯管理、個人生涯規劃、個人人格特質、工作滿意度之關連研究。人力資源管理學報,5(1),53-76。
李怡倩(2011)。屏東縣國民小學教師知識管理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李冠瑾(2007)。高雄地區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致遠管理學院,臺南市。
李榮妹(2004)。國小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李嘉奇(2001)。國民小學教職員工採用的溝通媒介類型與組織溝通滿足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南市。
李翠英(2008)。國民中學教師情緒管理、工作壓力、師生衝突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呂美玲(2008)。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工作壓力與情緒管理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呂佳霖(2009)。國小教師組織溝通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沈儀芳(2004)。國小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工作價值觀與專業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汪佳欣(2013)。休閒阻礙、工作壓力、休閒效益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嘉義縣國小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周天賜(1991)。工作壓力、工作倦怠歷程的文獻分析。臺北師院學報,4,339-358。
周文慶(2009)。雲嘉地區國小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滿意度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周昌柏(2005)。桃、竹、苗四縣市教師工作滿意度現況分析。學校行政雙月刊,40,108-123。
周昌柏、范熾文(2006)。國小校長轉型領導、交易領導與教師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花蓮教育大學學報,22,255-282。
周美君(2002)。國小身心障礙類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周俊良、李新民、許籃憶(2005)。學前階段特殊教育教師因應策略與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特殊教育學報,21,79-102。
周崇儒(2003)。淺析組織溝通的原則。中等教育,54(2),144-157。
林心怡(2011)。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彰化縣幼稚園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林立真(2013)。中台灣國民小學不分類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中臺科技大學,臺中市。
林育伸(2003)。苗栗縣國中教師兼任行政職務之工作滿意度與工作壓力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林忻慧(2008)。國中小學特教班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林美貞(2009)。南投縣國中教師組織溝通與工作滿意度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林俊瑩(2010)。工作滿意度、組織承諾與離職意圖:中小學教師與其他職業之比較。教育實踐與研究,23(1),1-30。
林家鈺(2009)。桃園縣國中教師工作壓力與自覺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家瑜(2014)。特殊教育學校教師溝通效能與問題解決態度對工作表現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姿君(1995)。國民小學組織結構與內部公共關係及組織溝通行為關聯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林素卿(2005)。高雄市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工作滿意度與工作壓力之長期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市。
林章學(2018)。高雄市兒童課後照顧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錦煌、唐如玫(2009)。系統動態觀點下教師工作壓力探討。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管理科學研究第三屆管理與決策學術研討會特刊,41-68。
林翠芸(2008)。馬祖地區國中小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銘傳大學,桃園縣。
邱思瀛(2008)。桃園縣國小低年級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銘傳大學,桃園縣。。
施木炎(2008)。高雄縣市國小教師學習型組織特性知覺與組織溝通、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施明妮(2006)。教育大學教師壓力與組織承諾之研究-以屏東教育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柯志平(2003)。臺北市國民小學組織溝通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洪晴萱(2006)。幼稚園教師組織氣氛、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知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洪雅苓(2011)。國民小學長期代理代課教師工作滿意度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韋怡蓉(2013)。臺北市國小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新竹市。
馬瑞卿(2015)。新北市國中特教教師工作壓力與情緒管理對職業倦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銘傳大學,臺北市。
徐禮知(2011)。慈輝班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凌明清(2012)。台中市國中代理教師人格特質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靜宜大學,台中市。
梁瑞安(1990)。國小教師組織溝通、角色壓力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莊淑昀(2007)。台北市中等學校特教教師角色壓力、情緒智能與職業倦怠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許桂鳳(2009)。桃園縣高級中學教師工作壓力、組織公民行為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桃園縣。
張春興、林清山(1991)。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8)。張氏心理學辭典(第2版)。臺北:東華書局。
張郁芬(2001)。國小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張曉雲(2008)。教師情緒管理與工作壓力之研究--以臺中縣國民中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政治、王聖文、鄭秀真(2010)。工作滿意與工作士氣關係之研究-以台北縣市國小體育組長為例。屏東教大體育,13,85-91。
張嘉茹(2009)。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淑芬(2009)。中彰投地區國民中小學資賦優異類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張淑雲(2002)。國小教師面對九年一貫課程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專業成長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南市。
張德聰(1992)。 教師工作生涯壓力的調適, 教師天地,57, 40-48.
陳永純(2010)。公立學前特教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陳李綢(2015)。教師情緒智慧及心理健康研究。教育科學期刊,14(2),27-54。
陳其樑(2009)。高雄縣中等學校心理契約與教師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陳怡涓(2011)。國民小學校長道德領導行為、學校創新、組織溝通與學校效能徑路模式之建構與驗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柏敦(2007)。國民小學組織溝通對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臺北市。
陳券彪、羅文旗(2005)。學校 行政人員工作壓力、工作特性與工作滿意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38,11-30。
陳姿任(2009)。我國公立高中職資源班教師情緒管理與工作壓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姿婷(2015)。國小代理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陳昭宇(2010)。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角衝突與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盈利(2004)。國民小學特殊教育資源整合可行途徑之研究-以臺北市中正區身心障礙資源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聖芳(1999)。台東地區國小教師的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師範學院,臺東市。
陳慈瑄(2016)。特教新課綱對苗栗縣國民中小學特教教師工作壓力、因應方式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彰化縣。
許俊中(2011)。桃園縣國民中學教師組織溝通與工作滿意度關聯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桃園市。
許瑞芳(2001)。國民小學啟聰教育教師工作滿意度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曾信超、黃先鋒(2009)。內部行銷與組織效能之關連性-以組織承諾與工作滿意為中介變項。商管科技季刊,10(2),291-326 。
曾雅祺(2009)。高雄市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馮勝苓(2008)。臺北縣國中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大瑋(2006)。教師組織溝通對組織承諾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彰化縣。
黃如儀(2015)。國小教師人格特質、社會支持、工作壓力與幸福感之研究—以新北市公立國小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昆輝(1988)。教育行政學。台北:東華書局。
黃思瑜(2014)。國小教師知覺少子化影響與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以嘉義市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黃惠玲(2008)。國小女教師人格特質、工作壓力與主觀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黃寶園(2009)。工作壓力對工作滿足、職業倦怠影響之研究:統合分析取向。教育心理學報,40(3),439-462 。
單雅蘭(2014)。特殊教育學校教師情緒管理與工作壓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郭香玲(2007)。中部地區國民中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郭盈吟(2017)。臺北市國中教師工作壓力、情緒智慧與壓力因應之關係研究-以普教教師及特教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濱燦,謝庭華(2003)。工作滿意、組織公平與組織公行為之研究。文大商管學報,8(1),39-54。
廖文怡(2011)。台南市國小普通班級任教師對ADHD兒童之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廖光榮(2002)。國中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詹美春(2003)。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及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廖雅靖(2010)。屏東縣國中教師工作滿意度與教師效能感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葉蓁(2013)。臺北市國中教師工作壓力與自覺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萬新知(1998)。國民小學校長行政溝通行為,組織溝通氣氛與校長領導效能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南市。
臺南市教育局特教中心統計年報(2018),取自http://boe.tn.edu.tw/boe/wSite/lp?ctNode=423&mp=23&idPath=416_423
劉亞媛(2008)。臺北市國民中小學特教組長工作壓力與專業成長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劉秀鈴(2011)。桃園縣國民中學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姿娟(2013)。高中職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及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瑞琪(2013)。公立國小特教教師職務輪調機制對工作壓力、教學效能之研究-以新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銘傳大學,臺北市。
劉碧雲(2008)。馬祖地區校長領導風格與教師工作滿意度及教師工作投入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銘傳大學,臺北市。
劉福鎔 、林清文(2008)。高中職輔導教師知覺角色壓力、工作滿意度和專業承諾之關係研究。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3,213-248。
蔡先口(1985)。國民中學教師工作壓力和專業態度的關係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志成(2005)。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以雲嘉南五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蔡敏芝(2007)。高雄縣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及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蔡惠淑(2017)。國民小學校長道德領導行為、學校創新、組織溝通與學校效能徑路模式之建構與驗證。(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鄭月香(2003)。國中教職員溝通媒介的使用與溝通滿足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鄭雅芬(2008)。高雄縣特教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鄭媛文(2005)。桃園縣國小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桃園縣。
鄭媛文 任麗華(2005)。桃園縣國小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相關之研究 。國民教育研究集刊,14,205-233。
盧美束(2010)。教師情緒智力與工作壓力對工作滿意度影響關係之研究-以屏東縣國民中學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美和技術學院,屏東縣。
盧淵源、鄭玉惠(2007)。內部服務品質因子、服務能力、工作滿意及外部服務品質關係之研究─以護理人員為例。品質學報,14(2),161-179。
閻建政、衛萬里(2011)。組織溝通要素對組織溝通效能及設計績效之影響。設計學報,16(2),61-85。
駱仁(2006)。國民小學兼任行政工作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雲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蕭育(2003)。國小教師所知覺組織溝通滿意與教師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蕭金土(2004)。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特殊教育教師工作滿意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9,157-180。
蕭國倉(2003)。國民小學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價值觀與工作壓力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賴怡卉(2003)。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氣氛、組織溝通與教師工作滿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賴秋郁(2014)。教師領導對工作滿意度的影響-以正向心理資本為中介變項(未出版碩 士論文)。南臺科技大學教育領導與評鑑研究所,台南市。
謝文全(1987)。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台北:文景。
謝文全(2005)。教育行政學。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謝吟佩(2016)。國小教師使用即時通訊軟體進行組織溝通之行為意圖與溝通效能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新竹市。
謝明耀(2011)。北部地區高級中學輔導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謝為任(2009)。國民小學組織溝通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鍾佳雯(2012)。國小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鍾明芳、蔡桂芳、羅志森、陳振明(2015)。學前特教教師工作壓力、情緒管理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障礙者理解半年刊,14(1),P49-74
鍾鏡輝(2007)。臺北市國民小學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及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羅瑞鳳(2012)。新北市公立幼兒園教師兼任主任的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工作滿意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新北市。
蘇郁雅(2010)。國中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職業倦怠及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蘇美玉(2011)。澎湖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覺知與情緒管理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蘇國興(2004)。台北市國小教師工作壓力、運動行為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蘇裕祿(2008)。國小校長領導模式與教師工作滿意度關聯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亞洲大學,臺南市。
蘇麗秋(2013)。人格特質、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嘉義縣國小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蘇嘉蓉、蕭佳純(2012)。教育心理幸福感對工作滿意度之影響-以台東縣教師為例。學 校行政雙月刊,80,65-85。

二、英文部分
Abramis, D. J. (1994). Work role ambiguity, job satisfaction, and job performance: Meta-analysis and review. Psychological Reports, 75, 1411-1433.
Adams, J. S. (1965). Inequity in social exchange. In I. Berkowitz (E d.),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Volume 2 (pp. 267-299).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Alderfer, C. P. (1972). Existence, relatedness, & growth: Human need in organizational settings. New York: Free Press.
Anderson, K. E. (1971). Persuasion theory and practice. Boston: Allyn & Bacon.
Berlo, D. K. (1960) .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Borg, M. G. and Riding, R. J. (1991)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Satisfaction in Teaching. 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17, 263-281.
Buitendach, J. H., & Witte, H. D. (2005). Job insecurity, extrinsic and intrinsic job satisfaction and affective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of maintenance workers in a parastatal.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Business Management, 36(2), 27-37.
Campbell, J. P., Dunnette, M. D., Lawler, E. E., & Weick, K. E. (1970). Managerial behavior, performance,and effectiveness. New York, NY: McGraw-Hill.
DeFrank, R. S., & Stroup, C. A. (1989). Teacher stress and health: Examination of a model.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33(1), 99-109.
Diener, E. (1984).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5(3), 542-575.
Donavan, A., Brown, D., & Mowen, J. (2004). Internal benefits of service worker customer orientation: Job satisfaction, commitment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s. Journal of Marketing, 68(1), 128-146.
Downs, C. W., & Hazen M. D. (1977). A factor analytic study of communication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 14(3), 63-74.
Greenbaum, H. H. (1982). The audit of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Boston, M.A.: Allyn & Bacon.
Herzberg, F., Mausner, B., & Synderman, B. (1959). The Motivation to Work. New York: John Wiley.
Heskett, J. L., Jones, T. O., Loveman, G. W., Sasser, W. E. Jr., & Schlesinger, L. A.(1994). Putting the service-profit chain to work.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2,164-174.
Hirschfeld, R. R. (2000). Validity studies. Does revising the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subscales of the minnesota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short form make a difference? Educational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60, 255-270.
Hoppock, R. (1935). Job satisfaction. New York, NY: Harper & Brothers.
Hoy,W. K., & Miskel, C. G. (2001).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New York: Random House.
Jim, M., & Carol, A. M. (2003). Internal rлarketing can help keep nurses on the job. MHS, winter, 28-33 .
Kuo, Y. F., & Chen, L. S. (2004). Individual demographic differences and job satisfaction am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ersonnel: An empirical study in Taiw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21(2), 221-231.
Kyriacou, C., & Sutcliffe, J. (1978). Model of Teacher Stress. Educational Studies, 4, 1-6
Kyriacou, C. (1987). Teacher stress and burnout: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Educational Research, 29(2), 146-152.
Lasswell, H. D. (1948).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 the communication of ideas. NY: Harper and Bros.
Lazarus, R. S., & Folkmon, S.(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Springer.
Litt & Turk (1985). Sources of stress and dissatisfaction in experienced high school teacher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8(3), 178-185.
Locke, E. (1969). What is job satisfactio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4, 309-336.
Lysaught, J. P.(1984). Toward a comprehensiv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s.: A review of selected contribution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20(3), 101-127.
Marie, D. W. (2004). Understanding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mental health in aspiring small business owner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tate,California.
Mark G. Borg, Richard J. Riding, (1993)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Job Satisfaction among School Administrators ,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31(2).
Maslow, A.H. (1954).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Harper & Row.
Moracco & Mcfadden (1982). The counselor's role in reducing teacher stress. The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61, 549-552.
Myers, D. G. (1993).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Discovering the Pathway to Fulfillment, Well-Being, and Enduring Personal Joy. New York, NY: Avon Brooks.
Needle, R. H., Griffin, T., Sevendsen, R., Berney, C. (1980). Teacher stress: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Th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Februry, 96-99.
Pearson, L. C., & Moomaw, W. (200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 autonomy and stress, work satisfaction, empowerment, and professionalism. Educational Research Quarterly, 29(1), 37-53.
Pithers, R. T. (1995). Teacher stress research: Problems and progres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65(4), 387-392.
Rothman, S. (2008). Job satisfaction, occupational stress, burnout and work engagement as components of work-related wellbeing. South Africa Journal of Industrial Psychology, 34(3), 11-16.
Russell, D. W., Altmaier, E., & Van Velzen, D. (1987). Job-related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burnout among classroom teacher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2(2), 269.
Schramm,W. (1954). The process and ef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 Urbana,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Seibert, S. E., Kraimer, M. L., & Liden, R. C., (2001). A social capital theory of career Succes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4(2), 219-237.
Selye, R. H. (1956). The Stress of Life. New York, NY: McGraw-Hill.
Shannon, C. E., & Weaver, W. (1949).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Urbana-Champaign,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Shiu, Y. M., & Yub, T. W. (2010). Internal marketing, organisational culture, job satisfaction, and organisational performance in non-life insuranc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 30(6), 793-809.
Simon, H. A. (1976). Administrative behavior- A study of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in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Takeda, F., Ibaraki, N., Yokoyama, E., Miyake, T., & Ohida, T. (2005). The relationship of job type to burnout in social workers at social welfare offices.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47(2), 119-125.
Tellenback, S., Brenner, S. & Lofgren, H. (1983). Teacher stree: Eexploratory model building.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Psychology, 56, 19-33.
Thomas, A. W. & Russell, C. (2007). The moderating role of employee positive well being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job satisfaction and job performance.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12(2), 93-104.
Vroom, V. C. (1964). Work and motivation.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Wernimont, P. F . ( 1972). A system view of job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56, 173-176.
Williams, L. L. (2005). Impact of nurses' job satisfaction on organizational trust. Health Care Management Review, 30(3), 203-211.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