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1.台灣失智症協會(2004)。「台灣失智症機構照顧需求之調查長期照護機構失智症患者之盛行率調查」,政院衛生署。
2.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2014),有溫度的經營:社會企業主題論文集 第一輯。台北:風雲時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3.李伊珊(2009)。失智老人家屬因應、照顧與福利服務使用狀況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4.李美華、孔祥明、李明寰、林嘉娟、王婷玉、李承宇譯(2005)。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時英。(原著:Earl Babbie(1998).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Belmont, Californi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5.官有垣(2007)。「社會企業組織在台灣地區的發展」,中國非營利評論,1,146-181。
6.林吉郎(2006)。「民間團體發展社會企業的策略途徑:香港經驗的啟發」。國立政治大學非營利組織研討會,47-68。
7.林冠宏(2006)。阿茲海默氏症。慈濟醫學,18(5),39-48。
8.邱銘章、湯麗玉 (2006)。失智症照護指南。台北:原水文化。
9.邱麗蓉、謝佳容、蔡欣玲(2007)。失智症患者主要照顧者壓力源,評價和因應行為與健康之相關性探討。精神衛生護理雜誌。2(2),31-44。
10.施麗紅(2003)。台灣地區老人安養及養護機構照顧失智老人之現況調查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系碩士論文,台北。11.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7-44)。台北:巨流。
12.黃光玉、劉念夏、陳清文譯(2004)。媒介與傳播研究方法:質化與量話研究途徑。臺北:風雲論壇。(原著:Arthur Asa Berge (2000).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thods: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USA.: Sage Pubns)
13.劉景寬、戴志達、林瑞泰、賴秋蓮(2000)。「台灣失智症的流行病學」。應用心理研究,7,157-169。
14.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15.鄭秀容、曾月霞(2008)。居家失智老人家屬照顧者照顧需求及需求被滿足情形之研究。榮總護理。25(4),386-392。
英文部分
1. Dees, J. G. 1998. “Enterprising Nonprofit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6(1): 54-66.
2. Dees, J. G., Emerson Jed, & Economy Peter (2001). Enterprising Nonprofit: A Toolkit for Social Entrepreneurs, John Wiley & Sons.
3. Tzu-Yang Chang, Jersan Hu, & Haw Ran Wong (2012).Dual-Value Driven Parallel Operating Systems and Interrelations of Resources in Social Enterpri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7(22), 86-99.
網站部分
1.內政部統計資訊服務網(2010)。人口統計資料依年齡區分,取自網址:http://www.moi.gov.tw/stat/
2.台灣失智症協會網站(2015)。網址:http://www.tada2002.org.tw/index.php
3.世界衛生組織(2013)。痴呆症。http://who.int/topics/dementia/zh/
4.各縣失智服務資源。http://sfaa.gov.tw/downloadold/745.html
5.臺灣社會工作人員專業協會(2011)。社會工作研究倫理守則建議版。http://www.tasw.org.tw/eweb/uploadfile/20111116170126173.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