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1) 您好!臺灣時間:2025/03/18 19:2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俊昌
研究生(外文):Lin, Chun-Chang
論文名稱:公共室內停車場共享停車位之技術規劃模式
論文名稱(外文):A Technical Planning Model of Shared Parking Spaces in a Public Parking Garage
指導教授:吳濟聰吳濟聰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u, Ji-Tsung
口試委員:吳濟聰楊銘賢廖耕億
口試委員(外文):Wu, Ji-TsungYang, Ming-HsienLiao, Gen-Yih
口試日期:2019-05-01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電算機學門
學類:電算機一般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5
中文關鍵詞:共享停車平台固定月租停車位預約停車位類行動研究戴明循環
外文關鍵詞:Parking space sharing platformConstant monthly parkingTemporary parkingSimilar to action researchDeming cycl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29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停車問題一直是全球各都會地區嚴重的問題,基於此問題延伸出來的新興模式就是共享停車平台,共享停車平台就是將個人所擁有的停車位或者固定月租的停車分享給臨時停車之用。我國於民國107年6月正式發出兩張共享平台停車場登記證,這代表了我國對於這種「新的商業行為」正式啟動。
本研究以興建中之住宅建案為例,透過類行動研究方式配合戴明循環機制,進行室內停車場共享停車的技術規劃模式,技術規劃模式包括提供固定月租停車位及電動車之預約臨時停車,並整合原設計之智慧停車場系統,此研究的過程中發現共享停車除了與智慧停車系統整合需求外,還需要考慮收費機制、市場資訊、停車場管理、社區及停車場安全等其他議題。
另外本研究延伸了過去智慧停車場的研究,並延續停車位共享相關的研究,將概念更進一步的以室內停車場為場域,採取行動研究進行更深入的可行性評估。
本研究將目前用在室外停車場的共享停車機制延伸至室內停車場,這樣可以讓更多的閒置停車位開放給需要的人使用,並以行動裝置App進行配合,可提供需求者方便的選取要停車的位置,讓「提供者」與「需求者」能獲得各自所需,達到共創雙贏的市場機制。

Parking is always a serious issue in metropolitan areas all over the world. An innovative business model to this problem is to build parking space sharing platforms. In Taiwan, the government issued two operation permits for parking space sharing platform in June 2018. This new business model for parking management is finally officially initiated in Taiwan.
A research methodology similar to action research was conducted with Deming cycle. The target of this study is a residential building under construction. A technical planning model for parking space sharing platform in an indoor parking garage is proposed. This model includes temporary parking on constant monthly parking spaces and electric car parking spaces and integration with its origin smart parking management platform. This study found that in addition to the integration of smart parking management platform, billing policy, marketing information, parking garage management, community and garage safety are also key factors shell be taken into serious consideration during the study.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past studies on smart parking and sharing parking spaces and take one further step to conduct a feasibility study on indoor parking garage.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feasibility on extending the sharing outdoor parking spaces to indoor garage. More unused parking spaces will be utilized. With mobile applications, consumers can easily find parking spaces. This is a win-win situation for both consumers and providers.

表次 VI
圖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2
第二節 研究動機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共享經濟 7
第二節 共享車位 14
第三節 台灣共享停車平台介紹 19
第四節 智慧停車系統之認識 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0
第一節 行動研究 30
第二節 行動研究的流程 39
第三節 研究範圍 4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49
第一節 本案智慧停車系統介紹 49
第二節 行動方案實施歷程與成果 51
第三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6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3
參考文獻 82

1.丁怡楓(2014)。YouBike使用者體驗動機、滿意度及再承租意願之研究。臺北市立大學休閒運動管理學系暨碩士班碩士論文,臺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j65kem。
2.沈賢盛(2016)。共享平台營運模式之可行性探討─以停車位為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j5329m。
3.邱郁庭(2019)。共享經濟企業在台灣經營策略之研究-以Uber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8mg88m。
4.吳美枝、何禮恩譯(2001)。行動研究—生活實踐家的生活錦囊(原作者:Jean McNiff, Pamela Lomax, Jack Whitehead著)。嘉義:濤石文化。
5.吳昶昇、沈傳鈞(2016),臺北市信義區路外停車場供需探討,臺北市立成功高中,投稿類別:史地類。取自https://www.shs.edu.tw/works/essay/2016/03/2016033017155612.pdf。
6.卓群(2007)。智慧型停車場顧客尋車系統之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5sr3gc。
7.林俊彥(2015)。豐田式生產系統之自働化管理於倉儲管理:戴明循環之工具應用。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南投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7fu9s5。
8.紀尚武(2017)。eTag應用於車位共享服務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高階經理人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ka888h。
9.洪嘉憶(2014)。一個智慧型停車場資訊系統。國立中興大學資訊科學與工程學系碩士論文,台中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j59jt3。
10.洪秀雅(2017)。智慧停車場的服務創新設計。正修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vn7xgc。
11.徐也翔(2018)。新聞媒體應用共享經濟之經營策略。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含博士學位學程)博士論文,臺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b75hhb。
12.許敦富(2007)。民宿產業顧客知識社群之行動研究。輔仁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5rp6qh。
13.郭全育(2005)。運用PDCA改善方法強化晶圓廠成本競爭力之實例研究。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新竹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295j93。
14.夏林清等譯(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原作著Herbert Altrichter, Peter Posch and Bridget Somekh著)。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15.陳錦萍(2017)。建構共享經濟產業風險管理模式 -以C2C金融科技公司為例。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資訊與財金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k6hha2。
16.陳柏瑋(2015)。停車位共享系統之穩健排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mb596w。
17.陳灝儒(2015)。透過物聯網通訊改進停車位的佔用率與停車用戶的滿意度。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727xdd。
18.陳虹銘(2018)。應用PDCA管理循環於捲裝載帶製程生產良率提昇之研究—以L公司為例。國立高雄大學亞太工商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高雄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9ua436。
19.鄒明憲(2017)。科技創新與共享經濟觀點之實現:以Join Me與Uber為例。國防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桃園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2k3952。
20.趙柏育(2018)。共享經濟營運模式之研究-以Airbnb為例。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qmkw86。
21.劉上欣(2018)。Uber共享經濟平台商業模式之個案研究。嶺東科技大學高階主管企管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中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9jq8bm。
22.楊承勳(2008)。教學知識社群推廣之行動研究。輔仁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cz8m5f。
23.楊書函(2017)。分享經濟對我國汽車運輸產業之影響-以UBER為例。南臺科技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f887kx。
24.廖謹志(2016)。共享經濟應用於交通運輸業之法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9vg3rf。
25.葉信宏(2012)。利用品管圈活動為基礎以改善生產設備機台流程之研究。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輪機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83qv77。
26.鄭淑敏(2018)。以管理循環(PDCA)應用於安全行為觀察有效性之研究。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碩士專班碩士論文,高雄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8f2me4。
27.鄭家弘(2011)。停車場智慧型停車與尋車導引系統之規劃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uqb35f。
28.蔡清田(2007)。行動研究的理論與實踐。國家文官學院 T&D,飛訊第 118期,2,1-20。
29.盧建霖(2010)。公有地下停車場之環境犯罪預防設計-以台北市為例。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2e2n6j。
30.蘇郁晴(2018)。以社會大眾需求角度探討智慧城市發展策略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營建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g3pmka。
31.McNiff, J. (1998). Action Research :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London Routledge .
32.Botsman & Rogers, (2010). Beyond Zipcar :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Retrieved from
https://hbr.org/2010/10/beyond-zipcar-collaborative-consumption。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