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1.94.236) 您好!臺灣時間:2023/03/25 01:0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國屏
研究生(外文):CHEN GUO-PING
論文名稱:國中學生參與桌上遊戲行為意向之研究-以新北市某國中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Behavior Inten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Table Games-A Case of a Junior High School in New Taipei City
指導教授:陳俊德陳俊德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 CHUN-TE
口試委員:林誠莊尚平陳俊德
口試委員(外文):LIN CHENCHUANG SHAN-PINGCHEN CHUN-TE
口試日期:2019-05-19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華梵大學
系所名稱: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學門:電算機學門
學類:電算機一般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7
中文關鍵詞:計畫行為理論人際需求理論桌上遊戲行為意向
外文關鍵詞: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Interpersonal Needs TheoryTable gameBehavior Inten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2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研究以計畫行為理論與人際需求理論作為主要架構,欲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中生在參與桌上遊戲的態度、主觀規範、自我效能、人際關係與行為意向的差異及影響。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調查對象為225位新北市某國中學生。研究結果如以下所示:
1.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中生,對參與桌上遊戲之態度無顯著差異。
2.不同年級的國中生,對參與桌上遊戲之主觀規範有顯著差異。(八年級>其他年級)
3.不同年級的國中生,對參與桌上遊戲之自我效能有顯著差異。(八年級>七年級)
4.不同性別與年級的國中生,對參與桌上遊戲之人際需求有顯著差異。(男生>女生) (八年級>其他年級)
5.不同年級的國中生,對參與桌上遊戲之行為意向有顯著差異。(八年級>七年級)
6.態度、主觀規範、自我效能、人際需求及行為意向存在顯著相關。
7.國中生參與桌上遊戲的態度、主觀規範、自我效能與人際需求對行為意向具有正向預測力。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ithin the frame of Planned Behavior theory and Interpersonal Needs theory, was to testify the difference and the influence 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of their levels of attitude, subjective norm, self-efficacy , interpersonal needs and behavior intention in their participation in table games. A questionnaire were developed and used to collect data from participants consisting of 225 students from a public junior high school in New Taipei City. Results revealed that:
1.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ir attitudes toward participating in table games.
2.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t different study levels in the aspect of subjective norm. (eighth-graders > other graders)
3.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grades in the aspect of self-efficacy in participating in table games. (eighth-graders > seventh-graders)
4.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genders and grades in the aspect of interpersonal needs in participating in table games. (boys>girls)(eighth-graders > other-graders)
5.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grades in the aspect of behavior intention in participating in table games. (eighth-graders > seventh-graders)
6.There i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attitude, subjective norms, self-efficacy, interpersonal needs,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s.
7.The attitude, subjective norm, self-efficacy, interpersonal need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participating in table games had a positive forecasting ability for behavioral intentions.

一、緒論........1
1.1研究背景與動機........1
1.2研究目的........2
1.3研究範圍........3
1.4研究限制........3
1.5研究步驟與流程........3
二、文獻探討........5
2.1桌上遊戲的發展與演進........5
2.1.1桌上遊戲的定義........5
2.1.2桌上遊戲的起源與發展現況........10
2.1.3桌上遊戲的相關研究........14
2.2計畫行為理論........18
2.2.1計畫行為理論的定義........18
2.2.2.計畫行為理論的相關研究........24
2.3人際需求理論........28
2.3.1人際需求相關內涵........28
2.3.2人際需求理論........31
2.3.3人際需求理論的相關研究........33
三、研究方法........36
3.1研究架構........36
3.2研究假說........37
3.3研究對象........38
3.4研究工具........38
3.5資料處理與分析方法........46
3.5.1問卷信效度分析方法........47
3.5.2問卷資料分析方法........48
3.6 問卷信效度分析結果........49
3.7修正後研究架構與假設........61
四、研究分析結果........63
4.1問卷之敘述統計分析........63
4.1.1背景變項敘述統計分析........63
4.1.2因子敘述統計分析........65
4.2獨立樣本t檢定........71
4.3單因子變異數分析........73
4.4相關分析........82
4.5迴歸分析........83
4.5.1國中生參與桌上遊戲之態度對行為意向的影響........84
4.5.2國中生參與桌上遊戲之主觀規範對行為意向的影響........85
4.5.3國中生參與桌上遊戲之自我效能對行為意向的影響........87
4.5.4國中生參與桌上遊戲之人際需求對行為意向的影響........88
4.6假設驗證........90
4.7小結........93
4.7.1影響行為意向的因子........93
4.7.2不同背景變項對態度、主觀規範、自我效能、人際需求與行為意向的差異........94
4.7.3態度、主觀規範、自我效能與人際需求對行為意向之影響........95
五、結論與建議........97
5.1研究結論........97
5.2研究建議........98
5.3研究限制........99
參考文獻........ 100

一、中文書目
[1]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民國一百零三年十一月。
[2]陳容瑋(2017),「以桌遊為媒材的親子關係促進方案設計發展與效益探究」,國立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六年七月。
[3]陳介宇(2010),「從現代桌上遊戲的特點探討其運用於兒童學習的可行性」,國教新知,第57期第4卷,第40-45頁,民國九十九年十二月一日。
[4]吳承翰(2011),「桌上遊戲參與型態對人際溝通改善之研究-以臺北地區桌上遊戲專賣店顧客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一百年六月。
[5]陳秋伶(2014),「桌上的遨遊與想像台灣桌遊的發展現況」,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與餐旅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三年七月。
[6]孫宇安(2017),「桌上遊戲融入課程領導人培訓之個案研究:以系統思考課程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六年六月。
[7]楊劼諾(2013) ,「遊戲機制與配件對桌上遊戲之影響,以自製桌上遊戲《Survive》為例」,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動畫遊戲設計學系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二年七月
[8]洪鳳瑛(2017),「字母拼讀教學結合桌上遊戲對國中特教生英語字彙學習之個案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四年八月。
[9]范丙林(2011),「桌上遊戲應用於環境教育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發展學校重點特色計劃案成果報告書,民國一百年。
[10]陳桂玉(2017),「桌上遊戲產業發展趨勢與桌遊店經營模式之研究」,國立屏東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碩士在職學位學程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六年五月。
[11]施靜宜(2018),「桌上遊戲對國中資源班學生注意力及社交技巧影響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七年八月。
[12]楊予情(2018),「桌上遊戲融入教學對學生問題解決能力之研究-以臺北市某國中八年級生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七年六月。
[13]董家琳(2017),「國中歷史課應用桌上遊戲對學生學習動機之影響」,國立中興大學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六年六月。
[14]孫婧雅(2018),「國中英語教學課堂自我研究:以桌上遊戲進行差異化教學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創新與評鑑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七年六月。
[15]陳琳依(2018),「應用桌上遊戲融入補救教學於英語學習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七年一月。
[16]童彥淳(2018),「桌上遊戲方式融入國中一年級英語教學對學生英語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之影響」,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七年六月。
[17]黃柏凱(2018),「國中學生數學遊戲融入二次函數教學學習態度與學習成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與統計系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七年八月。
[18]賴怡妃(2018),「桌上遊戲融入國中台灣美術史課程對於學生學習動機、學習成效之影響」,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七年十二月。
[19]沈杏姿(2017),「桌上遊戲對國中學生化學學習成效與學習動機影響之研究」,中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六年六月。
[20]陳頤馨(2017),「應用桌上遊戲策略融入獎懲制度於班級常規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六年六月。
[21]湯金花(2017),「應用桌上遊戲在視覺藝術課程對國中學生之學習動機影響」,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年國一百零六年一月。
[22]石裕惠(2016),「桌上遊戲融入國中英語教學對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投入程度之影響」,國立中興大學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五年六月。
[23]李詩瑜(2016),「桌上遊戲輔導活動方案對國中生人際關係影響之行動研究」,國立臺東大學進修部教育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五年七月。
[24]莊玳翎(2016),「桌上遊戲融入七年級國文課程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五年。
[25]楊佳琳(2016),「國中生桌上遊戲融入人際探索團體對人際關係與心理健康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五年八月。
[26]陳敏銓(2010),「國中生在童軍團的服務行為意向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論文,民國九十八年六月。
[27]黃文癸(2002),「鄉鎮市層級地方政府財政努力行為意向之研究-以高雄縣27鄉鎮市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一年六月。
[28]鍾慧嫺(2009),「國中學生欺凌行為意向之探討」,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八年七月。
[29]龔書平(2012),「國中教師運用休閒農場進行環境教育行為意向之研究-以大臺北及宜蘭地區為例」,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旅遊健康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一年七月。
[30]楊光盛(2009),「消費者購買保健食品整合行為意向模式之研究」,高苑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八年六月。
[31]張文毓(2018),「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電影院顧客行為意圖」,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與餐旅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七年七月。
[32]顏嘉彣(2018),「女性到歐洲自助旅行行為意圖之探討」,南華大學旅遊管理學系旅遊管理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七年六月。
[33]鍾佳亨(2011),「購買美容SPA商品行為意向之研究」,高苑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六年六月。
[34]陳劉哲(2012),「臺北市市民運動中心消費者行為意向之研究-計畫行為理論之應用」,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運動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民果一百零一年七月。
[35]謝孟足(2011),「女性教師參與休閒旅遊行為意向之研究」,高苑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一百年六月。
[36]敖家瑜(2012),「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與認真休閒對休閒意圖之影響-以高中職學生為例」,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與餐旅管理系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一年六月。
[37]周佳錚(2018),「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飼養寵物意圖與行為之研究」,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財富與稅務管理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七年六月。
[38]周嘉賢(2018),「台灣南部地區法式滾球運動參與行為意圖模式之研究」,大仁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七年六月。
[39]陳麗阡(2018),「花東地區海岸磯釣釣客參與釣魚行為傾向模式之實證研究」,大仁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七年六月。
[40]熊文宗(2018),「計畫行為理論整合休閒挑戰探討飛盤高爾夫參與者行為意圖之研究」,台灣首府大學休閒管理學系碩士班,民國一百零七年六月。
[41]洪秀偵(2017),「從計畫行為理論探討自助旅遊行為意圖之研究-以臺東為例」,國立臺東大學環境經濟資管碩專班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六年六月。
[42]徐詔麒(2017),「探討花蓮地區照顧服務員參與休閒活動之行為意圖」,大仁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六年六月。
[43]許家瑝(2017),「軍事人員參與休閒活動行為意向之研究- 以南部某基地為例」,高苑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六年六月。
[44]許雅婷(2017),「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遊客參訪觀光工廠之行為意圖」,南華大學文化創意事業管理學系休閒產業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六年六月。
[45]蔡依展(2017),「應用計畫行為理論探討消費者參觀文化創意園區之行為意圖」,南華大學文化創意事業管理學系休閒產業碩士班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六年六月。
[46]羅翊芳(2017),「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成人刺青行為意圖」,中臺科技大學醫療暨健康產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六年七月。
[47]李孟翰(2016),「棒球賽事轉播運動觀賞行為意圖之研究-以2014年亞運棒球賽事為例」,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專案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五年。
[48]楊豐駿(2016),「應用計畫行為理論與沉浸體驗探討郵輪旅遊博弈行為意圖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進修部休閒事業管理組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五年七月。
[49]顏國文(2016),「高雄市國中生參與桌球運動社團行為意圖之研究」,美和科技大學運動與休閒系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六年八月。
[50]陳偉禎(2014),「以人際需求理論探討大陸來台交換學生使用Facebook建構社會連結之研究」,南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三年七月。
[51]陳皎眉(2004),「人際關係與人際溝通」,雙葉書廊,臺北市,民國九十三年。
[52]盧俊傑(2007),「人際關係對情緒與學習生活品質之影響-以義守大學學生為例」,義守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六年七月。
[53]何國華(2005),「人際溝通」,五南出版社,臺北市,民國九十四年。
[54]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東華書局,臺北市,民國八十三年。
[55]黃德祥(1997),「青少年發展與輔導」,五南出版社,臺北市,民國八十六年。
[56]王舒薇(2002),「台北縣某國中學生網路交友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二年。
[57]傅清雪(2013),「人際關係:溝通與應用技巧」,高麗圖書出版社,台北市,民國九十二年。
[58]詹錦益(2007) ,「電視新聞記者間人際互動對新聞產製之影響-以彰化駐地記者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六年一月。
[59]陳意婷(2016),「臺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社群網站臉書使用行為與人際需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科技發展與傳播碩士班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五年七月。
[60]陳騏龍(2000),「國小學童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人際關係及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年。
[61]謝鎮鴻(2018),「從人際需求與從眾理論探討多人線上網路遊戲之行為意圖」,南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七年七月。
[62]張馨尹(2014),「應用FIRO理論探討Facebook使用者忠誠度之實證研究」,大同大學資訊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一○三年一月。
[63]蘇愉婷(2011),「台灣圖畫書作品中的友誼挫 折研究」,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一百年一月。
[64]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8),「國中社會 第一冊(1上)」,康軒文教事業,臺北市,民國一百零七年。
[65]林俐媜(2012),「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基隆市國民小學教師休閒參與之研究」,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健康產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一年七月。
[66]黃麗津(2014),「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青少年參與藝文活動之行為意向-以雲林縣某高中為例」,南華大學文化創意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三年六月。
[67]蔡駿暉(2017),「桌遊玩家遊戲類型偏好、心流體驗、認真休閒與依戀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餐旅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六年六月。
[68]楊亨利、孫曉雅(2016),「影響社群網站自我揭露的社會需求因素」,中華民國資訊管理學報,第二十三卷第一期,第33-62頁,民國一百零五年一月。
[69]陳世智、邱裕賓、賴明材、吳智鴻、陳煇煌、張馨尹(2014),「虛擬社群使用者忠誠度之實證研究:基礎人際關係導向觀點」,Journal of e-Business,第十六卷第三期,第309-338頁,民國一百零三年九月。
[70]吳明隆(2009),「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五南出版社,臺北市,民國九十八年。
[71]邱皓政(2000),「社會與行為科學的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 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五南出版社,臺北市,民國八十九年。
[72]吳明隆(2005),「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知城出版社,臺北市,民國九十四年。
二、英文書目
[73]Fisfbein, M. & Ajzen, I. (1975),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74]Ajzen, I. (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Vol.50, NO2, pp.179-211.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網際網路公開日期:20240628)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