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600:1f28:365:80b0:ac57:fc92:1c8d:566e)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4 07:4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韓巧鳳
研究生(外文):HAN, CHIAO-FENG
論文名稱:性平教育對國中生的性別角色、同性戀及多元成家態度的影響
論文名稱(外文):The Influence of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on Attitudes of Gender Role, Homosexuality and Diverse Family Structures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指導教授:黃軍義黃軍義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UANG, JIUN-YIH
口試委員:林旖旎柳玉清黃軍義
口試委員(外文):LIN,YI-NILIU,YU-QINGHUANG, JIUN-YIH
口試日期:2019-07-10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玄奘大學
系所名稱:應用心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心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0
中文關鍵詞:多元成家性別角色刻板印象性別平等教育健康教育同性戀
外文關鍵詞:Diversified familyGender roles stereotypes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Health educationHomosexualit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100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9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論文目的在於探討性平教育對國中生的性別角色、同性戀及多元成家態度的影響。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法為主要研究方法,量化分析為輔,研究過程採用無記名自陳式問卷調查法,使用「性別角色刻板印象量表」、「多元成家與婚姻平權量表」、「同性議題與同性戀量表」三種量表,研究對象為新竹縣某國中八年級的學生,分兩班進行,一班為實驗組(有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的安排),一班為對照組(無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的安排),共計有52位同學參與前、後測。研究結果顯示:性別平等教育課程能改善國中生的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對同性戀者及對多元成家的態度。此外,質化資料與量化資料結果顯示具有一致性。文末就研究結果的意涵、實務應用與研究限制提出討論。
The aim of the research is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on attitudes of gender role, homosexuality, and diverse family structures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is study adopts the action research method as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 supplemented by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e research process uses the anonymous self-reported questionnaire method, using the "Men and Women's Special Quality Table", "Multiple Family and Marriage Equal Rights Scale", "Same Issues and Gay The scales are three kinds of scales.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the eighth grade of a country in Hsinchu County, which was divided into two classes, one for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courses) and one for the control group (no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program). The valid questionnaires are 52. After the questionnaire analysi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curriculum can improve the gender role stereotypes of the students. 2. The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curriculum can improve the attitud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owards homosexuals. 3. The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curriculum can improve the attitud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o multiple families.
Finally,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and put forward research restrictions.

口試委員會審定書 #
誌謝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目錄 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性別角色刻板印象 5
第二節 同性戀與多元成家之探討 9
第三節 性別平等教育之探討 1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5
第三節 研究工具及資料處理分析 37
第四章 研究結果 63
第一節 性別平等教育運作歷程分析 63
第二節 各變項之相關分析 70
第五章 結論與討論 75
第一節 結論 75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77
參考文獻 78
附錄 84


丁珮怡、徐新逸(2014)。情境教學法應用國中健康教育科之教學設
計。台灣教育,686,34-39。
朱蘭慧(2003)。男性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之形成與鬆動。應用心理研
究,17,85-119。
柯俊吉(2011)。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融入國中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之
行動研(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
所學校行政碩士,彰化縣。
杜宜展(2007)。大學生性別刻板印象之研究。實踐博雅學報,8,111-
148。
邱紹一、洪福源(2009)。性別教育。台北縣:新文京。
社團法人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2013)。婚姻平權(含同性婚姻)
草案。
社團法人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2013)。伴侶制度草案。
社團法人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2013)。家屬制度草案。
吳學儒(2013)。多元成家連署,東大學生不缺席。性別平等教育季
刊,65,70-74。
吳俊翰(2017)。性別角色刻板印象、性別歧視、與強暴迷思的關聯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碩士,新竹市。
周春綢(2014)。一位國中導師在校園推動性別平等教育行動之歷程
與反思(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社會福利與社會學系
碩士,新竹市。
柳俊羽(2008)。大學生對同性戀印象影響其同性戀接受度之調查—
以國立高雄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社會福
利與社會學系碩士,新竹市。
陳皎眉、孫旻暐(2006)。從性別刻板印象威脅談學業表現上的性別
差異。教育研究月刊,147,19-28。
陳雅玲(2009)。國小高年級學童對音樂錄影帶中性別角色解讀之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
碩士在職專班,台東縣。
陳萩紋(2017)。「x+y=∞」:性別議題融入國中數學教學之多元文
化課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
系碩士在職專班,台北市。
翁伯華(2010)。國中生對性別平等認知之研究-以台東縣某國中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文教行政碩士在
職專班,台東縣。
晏涵文(2011)。性、兩性關係與性教育(第二版)。台北市:心理。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德勝、游家盛、王采薇(2013)。大學生對男同志和女同志人際關
係態度之調查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4,411-432。
教育部、謝臥龍主編(2000)。高中職教師兩性平等教育工作坊研習
教材。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性別平等教
育)。台北市:教育部。
黃囇莉(1999)。跳脫性別框框 : 兩性平等教育教師/家長解惑手冊。
台北市:女書文化。
黃淑玲(2012)。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融入國中閱讀指導課程之行動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國文教
學碩士,高雄市。
黃淑玲(2018)。國中智能障礙學生性別平等教育方案之成效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臺科技大學教育領導與評鑑研究所碩
士,臺南市。
彭心儀(2012)。多元性別教學方案融入國中綜合活動領域之行動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與活動領導
學系教學碩士,台北市。
游美惠(2018)。性別刻板印象與性暴力。婦研縱橫,108,6-9。
楊凰嬿(2003)。性別、性別角色態度與家務工作參與對就業市場階
層化影響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
育研究所碩士,台東縣。
葉蕭科(2011)。性別教育—超越兩性關係。台北市:洪葉。
新竹縣政府教體字1070018781B(2018)。新竹縣107學年度健康促進
創意教學模組與教案設計比賽要點。
鄭玄沛(2016)。性別歧視、族群偏見、宗教偏見、多元成家態度、
與強暴迷思的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應用心理
學系碩士,新竹市。
劉秀娟(1998)。兩性關係與教育(二版)。台北市:揚智。
劉素芬(2005)。由“性別角色態度量表”看性別教育通識課程之教
學成效。通識教育季刊,12(1),1-26。
劉欣宜等(2014)。性別平等教育教學示例(含國小、國中及高中職)。
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
劉家玲(2017)。同志教育實施於國小高年級之行動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高雄
市。
蔡清田(2011)。行動研究的理論與實踐。T&D 飛訊,118,2-16。
潘世尊(2014)。教育行動研究的困境與挑戰。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
30,119-147。
潘俊良、陳文進、林秀卿(2018)。國民中學學生健康教育學業成就
之相關性研究。屏東科大體育學刊,8,33-44。
賴怡君(2018)。繪本教學融入性別平等教育對國小四年級學童性別
刻板印象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國際事
務與企業系亞太研究碩士,嘉義縣。
薛國致(2009)。社會發展中偏見歧視之形成與消除。南臺灣社會發
展學術研討會文集,341-350。
謝文宜(2009)。衣櫃裡的親密關係:台灣同志伴侶關係研究。台北市:
心靈工坊。
謝佳容、李慧貞、潘愷(2017)。性別主流化課程訓練對護理系學生
性別刻板印象與角色態度影響效果之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30(4),359-384。
鍾佳樺、羅子寧、温筱涵、汪素敏、徐南麗(2016)。同性戀認知面
面觀。健康與建築雜誌,3(1),38-44。
Broom, L., Bonjean, C. M., & Broom, D. H. (1990). Sociology: A core text
with adapted readings. Belmont, CA: Wadsworth.
Elliott, J. (2007). Reflecting where the action is: The selected works of
John Elliott. London: Routledge.
Leve, L. D., & Fagot, B. I. (1997). Prediction of positive peer relations from observed parent–child interactions. Social Development, 6, 254-269.
McGill, I., & Beaty, L. (1992). Action Learning: A practitioner’s guide.
London: Kogan Page.
McNiff, J., Lomax, P., & Whitehead , J. (1996). You and your action
research project. London: Routledge.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