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600:1f28:365:80b0:8e11:74e4:2207:41a8)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5 17:2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賴韋志
研究生(外文):LAI,WEI-CHIM
論文名稱:廚師人格特質、創新行為與工作滿意之研究 -以桃園區烘焙業廚師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lationships among Personality Traits, Job Satisfaction and Innovative Behavior for the Employees of Various Jobs in Taiwan's bakery chefs Industries.
指導教授:卓文倩卓文倩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O,WEN-CHIEN
口試委員:汪文政林甫宜卓文倩
口試委員(外文):WANG,WEN-CHENGLIN,FU-YEECHO,WEN-CHIEN
口試日期:2019-06-17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醒吾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觀光休閒系所
學門:民生學門
學類:觀光休閒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0
中文關鍵詞:廚師人格特質工作滿意度創新行為
外文關鍵詞:ChefInnovative behaviorJob satisfaction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29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摘 要
  近年來烘焙業蓬勃發展,已從早期的奢侈品變成現今的民生必需品,消費者亦愈來愈重視食物產品品質及特色,想要在市場中脫穎而出變成難事,廚師是需要靠經驗累積來增強技術為主的工作,除了不斷學習新產品及新技術外,也須將所學技能進而研發新世代產品來吸引消費者,因此廚師創新行為與工作滿意成了烘焙業者成敗原因之一。
  本研究以桃園區烘焙業之廚師為研究對象,主要探討廚師人格特質、創新行為與工作滿意度之關係及不同背景變項在此三大構面之差異情形。
  從相關文獻分析,本研究將人格特質分為外向性、神經質、和善性、嚴謹性及經驗開放性五個構面,創新行為分為構想的產生、構想的提倡、構想的實踐三個構面,工作滿意分為內在滿意、外在滿意、整體滿意三個構面,採問卷調查方
法,共發放25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231份,並以敘述性統計、信度與效度分析、因素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相關分析等統計方法加以
分析及檢測,最後,本研究得到下列發現:
1. 烘焙業廚師不同社會經驗背景變項在創新行為有部份顯著差異。
2. 烘焙業廚師不同社會經驗背景變項在人格特質無顯著差異。
3. 烘焙業廚師不同社會經驗背景變項在工作滿意度有部份顯著差異。
4. 烘焙業廚師人格特質對創新行為有相關性。
5. 烘焙業廚師工作滿意對創新行為有相關性。
6. 烘焙業廚師人格特質對工作滿意有相關性。

關鍵詞:廚師、人格特質、工作滿意度、創新行為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market of baked bread is going vigorous growth which has changed from an early luxury to a necessities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Consumers are paying more attention on the quality and distinguishing feature of food. It’s become a difficult thing to stand out in the market, the chefs need to rely on experience to increase the skill. In addition to improve the skill constantly, it must also develop new generations of products to attract consumers. Therefore, the chef's innovation and job satisfaction have become one of the reasons for the success of the baker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discuss the chef's personality,innovation and job satisfaction in mutual relationship and also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in these three major aspects. The subjects were take the bakery chefs as research object from Taoyuan.
  From the analysis of related literatures, this study divides the personality into five aspects: extroversion, neuroticism, agreeableness, rigorous and openness. The innovation is divided into three aspects: conception apperance, conception advocating and conception realization. Job satisfaction is divided into three aspects: intrinsic satisfaction, external satisfaction and overall satisfaction. This study was used by questionnaires in total of 250 questionnaires were sent out to the chefs of bakery, and there have 231 questionnaires were valid samples. Data collected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reliacility and validity analysis, factor analysis, 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and including Pearson correlation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s below:
1. There was som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innovation among bakery chefs of different social background and experience difference.
2. There h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personality among the bakery chefs of different social background and experience difference.
3. There was som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job satisfaction among bakery chefs of different social background and experience difference.
4. The bakery chefs’s personality are associated with innovation.
5. The bakery chefs’s personality are associated with job satisfaction.

Keywords:Chef,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Job satisfaction, Innovative behavior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
謝辭.................................................. iv
目錄.................................................. 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4
第三節 研究流程與架構..............................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6
第一節 廚師相關文獻................................ 6
第二節 人格特質相關文獻............................ 8
第三節 創新行為相關文獻............................ 16
第四節 工作滿意相關文獻............................ 2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3
第二節 研究架構 .................................. 23
第二節 研究假設 .................................. 24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範圍 ............................. 25
第四節 抽樣方法.................................... 26
第五節 問卷設計.................................... 27
第六節 資料分析方法................................ 33
第四章 研究結果...................................... 36
第一節 樣本背景及變項描述性分析.................... 36
第二節 因素分析與信效度分析........................ 50
第三節 人格特質、創新行為與工作滿意間的差異分析.... 55
第四節 人格特質、創新行為與工作滿意間的相關分析.... 8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1
第一節 研究分析與結果驗證.......................... 91
第二節 研究說明與建議.............................. 93
第三節 後續研究與建議…........................... 95
參考文獻.............................................. 97
中文文獻............................................ 97
外文文獻............................................ 103
網路文獻............................................ 104
附錄.................................................. 105
正式問卷............................................ 105
表 目 錄
表2-1 六種人格學派綜合表............................... 14
表2-2 五大人格特質表................................... 15
表3-1 前測之信度分析................................... 26
表3-2 問卷調查與回收統計表............................. 27
表3-3 個人基本資料表................................... 29
表3-4 人格特質量表..................................... 30
表3-5 創新行為量表..................................... 31
表3-6 工作滿意量表..................................... 32
表3-7 皮爾森 (Pearson) 相關係數之大小意義............... 35
表4-1 性別分佈表....................................... 36
表4-2 年齡分佈表....................................... 37
表4-3 教育程度分佈表................................... 38
表4-4 婚姻狀況分佈表................................... 38
表4-5 工作年資表....................................... 39
表4-6 月薪收入分佈表................................... 40
表4-7 工作職位分佈表................................... 40
表4-8 人格特質平均數及標準差........................... 41
表4-9 創新行為平均數及標準差........................... 43
表4-10 創新行為現況總表................................. 45
表4-11 工作滿意平均數及標準差........................... 47
表4-12 工作滿意現況總表................................. 49
表4-13 量表之因素分析與信度總表......................... 50
表4-14 人格特質因素分析與信度表......................... 51
表4-15 創新行為因素分析與信度表......................... 53
表4-16 工作滿意因素分析與信度表......................... 54
表4-17 性別對創新行為之差異............................. 55
表4-18 年齡對創新行為之差異............................. 56
表4-19 教育程度對創新行為之差異......................... 57
表4-20 婚姻狀況對創新行為之差異......................... 59
表4-21 工作年資對創新行為之差異......................... 60
表4-22 月薪收入對創新行為之差異......................... 61
表4-23 工作職位對創新行為之差異......................... 63
表4-24 性別對人格特質之差異............................. 64
表4-25 年齡對人格特質之差異............................. 65
表4-26 教育程度對人格特質之差異......................... 67
表4-27婚姻狀況對人格特質之差異......................... 69
表4-28 工作年資對人格特質之差異......................... 70
表4-29 月薪收入對人格特質之差異......................... 72
表4-30 工作職位對人格特質之差異......................... 74
表4-31 性別對工作滿意之差異............................. 76
表4-32 年齡對工作滿意之差異............................. 77
表4-33 教育程度對工作滿意之差異......................... 78
表4-34 婚姻狀況對工作滿意之差異......................... 80
表4-35 工作年資對工作滿意之差異......................... 81
表4-36 月薪收入對工作滿意之差異......................... 82
表4-37 工作職位對工作滿意之差異......................... 84
表4-38 人格特質與創新行為之相關性....................... 86
表4-39 工作滿意與創新行為之相關性....................... 87
表4-40 人格特質與工作滿意之相關性....................... 88
表4-41 研究假設驗證結果................................. 89
圖 目 錄
圖1-1 研究程流程與架構.............................. 5
圖2-1 創新層次圖.................................... 17
圖3-1 研究架構...................................... 23

中文文獻
王文怡 (2014)。員工人格特質、工作滿意度與離職傾向之研究—以台東知本溫泉地區一般旅館為例,高苑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吳正一 (2015)。製造業人員人格特質、工作滿意度、組織承諾之影響性研究—以南部螺絲扣件製造廠為例。南臺科技大學高階主管企管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南市。
吳明忠 (2008)。澎湖海洋觀光產業從業人員人格特質、工作動機與創新行為之研究,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海洋創意產業研究所碩士論文。澎湖縣。
李和謀 (2018)。高雄市楠梓區右昌國民小學教師人格特質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高苑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高雄市。
何畏、易家詳 (2005)。經濟發展理論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新北市:左岸文化。 (Joseph A. Schumpeter,1983)
宋宥賢 (2015)。國民中學專任輔導教師人格特質、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輔導與諮商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台北市。
何國華 (2009)。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台北市:五南圖書。
唐錦超 (2011)。創新的擴散。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Everett M.Rogers,2003)
周宇君 (2015)。傳統人格特質、組織文化與創新行為間的關係探討,天主教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新北市。
林妘縉 (2012)。分享式領導、正向心理資本與員工產出關係之實證研究,嘉南藥理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
林佳穎 (2007)。觀光產業組織文化、人管理人格特質與領導型態關係之研究,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碩士論文,台中市。
林建成 (2010)。地方審計機關信任關係、工作滿足、知識分享與組織創新關係之
  研究,南華大學企業管理系管理科學碩博士班碩士論文,嘉義縣。
周彥呈 (2012)。人格特質、知覺風險與休閒效益之研究—以釣客為例,國立台中  
  教育大學永續觀光暨遊憩管理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屏東市。
周姵君 (2014)。工作家庭衝突對創新行為之影響—以工作滿意為中介變項,國立
  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市。
林慧真 (2009)。內部行銷、知覺組織支持、組織創新氣候對員工創新行為之研究,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流通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中市太平區。
林鴻政 (2017)。苗栗縣國民小學教師人格特質與正向管教關係之研究,國立清華  
  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碩士論文,新竹市。
林纕 (2016)。旅行業從業人員的人格特質、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
  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管理系觀光與餐旅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高雄市。
高自華 (2009)。人本主義在祛會工作場域實踐之研究,亞洲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
  士論文,台中市。
馬彩瑛 (2015)。從協力創新觀點探討臺中市愛心食物銀行之運作,國立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
徐靖怡 (2004)。消費者生活型態與付款方式之關係,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碩
  士論文,新竹市。
高禎璟 (2012)。信任關係、工作滿足、知識分享與組織創新關係之研究—以空軍
  為例,南華大學企業管理系管理科學碩士論文,嘉義縣。
許再安 (2006)。人格特質、組織文化、工作滿足與工作績效之關聯性—以基隆港
  裝卸產業為例,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北
  市。
張秀霞 (2006)。人格特質、團隊互動過程與創新行為之相關性研究,朝陽科技大
  學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台中市。
梁美麗 (2012)。幼兒科學遊戲課程:以水的三態變化為例,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台中市。
胡芝琳 (2018)。人格特質與休閒活動參與類型之研究,國立屏東大學體育學系教
  學碩士班碩士論文,屏東市。
梁淑媛 (2011)。工作壓力、人格特質及情緒管理對工作績效影響之研究,國立屏
  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碩士論文,屏東縣。
胡嘉元 (2017)。人格特質、工作態度、工作特性及工作績效關連性之實徵研究—
  以政府部門公務員為例,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行銷與物流管理系服務業經營管
  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澎湖縣。
張瑞娟 (2016)。女性烘焙廚師在職涯發展的困境,世新大學觀光學系碩士論文,
  台北市。
張銘憲 (2014)。烘焙美食在網路上的成功因素分析—以某烘焙業公司為例,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EMBA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張鴻亮 (2011)。廚師人格特質、自我效能與主廚領導風格對廚師專業職能影響之研究—以學習取向為中介變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餐旅管理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曾育琳 (2012)。高科技產業員工之人格特質、情緒勞動對工作滿意度影響之研究—兼論情緒智力之調節效果,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南市。
楊美玲 (2018)。高雄市戶政事務所員工工作價值觀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組織發展與領導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高雄市。
楊振民 (2010)。國中校長僕人領導、教師工作滿意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
  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楊國樞 (1982)。實用心理學,台北市:黎明文化。
溫麗雅 (2013)。知識分享及知識創造對華人地區創新行為影響之研究:以心理資本為前置變項,遠東科技大學創新設計與創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
葉宗奇 (2015)。主管領導對工作滿意度與留任意願影響之研究—以觀光旅館廚師
  為例,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管理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郭佳欣 (2018)。家長對零體罰的認知和態度、實際管教行為與早年受體罰經驗的
  關聯,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劉金花 (2003)。兒童發展心理學,台北市:五南圖書。
劉宗芳 (2007)。社工人員的人格特質、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
  高雄市服務身心障礙者之公益團體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
  論文,高雄市。
劉晉立 (2015)。從佛洛伊德精神分析論探討奧尼爾榆樹下的慾望劇中人物的人格特質,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刻學系在職碩士專班碩士論文,新北市。
葉偉志 (2013)。觀光旅館廚師之工作滿足、主管領導型態對留任意願之研究—以
  台中地區觀光旅館為例,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餐旅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市。
劉紫瑩 (2017)。國小教師心理資本、幸福感、知識分享及創新行為關係之研究,  
  遠東科技大學創新設計與創業管理系碩士論文,台南市。
董皖昱 (2002)。從個人性到超越性孟子與馬斯洛思想之比較研究,華梵大學東方
  人文思想研究,新北市。
錢一英 (2016)。人格特質與價值觀對中小學生人際關係與學習表現之研究,龍華
  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桃園市。
陳一嫻 (2010)。人格特質、歸因型態及分手後復原與成長之相關研究,國立臺中
  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台中市。
賴于婷 (2015)。國際觀光旅館員工之職場幸福感、工作滿意度、留任意願之相關
  性研究—以領導風格為干擾變項,臺北城市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系碩士班碩士
  論文,台北市。
陳永龍 (2012)。國際觀光旅館組織創新、員工工作滿足與服務品質之相關研究—
  以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為干擾變項,天主教輔仁大學餐旅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
  班碩士論文,新北市。
陳奕錚 (2012)。工作滿足、知識分享、組織創新之關聯性研究—以轉換型領導為調節變數,大同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盧盛忠、余凱成、徐昶、錢冰鴻 (1997)。組織行為學-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圖書。
陳慶雄 (2017)。產品創新、品牌形象、知覺品質對消費者購買意願之影響研究—
  以微星科技電競產品為例,龍華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桃園
  市。
陳憲弘 (2016)。品牌形象服務品質知覺價值及再購意願之研究—以烘焙坊為例,
  高苑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蔡明融 (2007)。創新產品與服務特性、消費者個人特徵對知覺價值和態度影響之
  研究—以數位電視與電子現金為例,東吳大學國際貿易學系碩士論文,台北
  市。
謝琬菱 (2006)。旅館從業人員人格特質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台灣國際觀光旅館為例,國立高雄餐旅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蔡慧如 (2013)。工作滿意度、休閒滿意度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以北台灣國際觀
  光飯店員工為研究對象,景文科技大學觀光與餐旅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新
  北市。
蕭詠仁 (2017)。智慧型手機應用人格特質、智慧型手機社群功能應用、使用者人
  格特質與社會資本關係之研究,元智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桃園
  市。
鄭智仁 (2005)。旅館房務員工作滿意度、服務態度與工作績效之探索性個案研究,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與餐旅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鄭璧彬 (2014)。駐區主管之人格特質與領導風格對員工工作滿意,工作績效與團
  隊績效之影響—以大龍棧餐飲事業有限公司為例,東海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
  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中市。
哈默爾(Hamel & Prahalad)(1995)。競爭大未來(Gary Hamel & C. K. Prahalad)(顧淑馨譯)。台北市:智庫股份有限公司。(原作1994年出版)。
羅伯特,布萊(Robert W. Bly)(2012)。文案大師教你精準勸敗術(劉怡女譯)。台北市:大寫出版社。(原作2006年出版)。

外文文獻
Allport, G. W. (1937). Personality : A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
Costa, P. T. & McCrae, R. R (1989). The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 manual. Odessa. FL: Psychological Assesment Resources.
Costa, Jr., & McCrac (1992). Revised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 and NEO
Five-Factor Inventory: Professional Manual. FL: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
Chuang. N.K. Yin. D. & Mary, D. J. (2008),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factors impacting casino hotel chefs’ job satisfa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1 (3), 323-340 .
Freud, S. (1905). 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 (J. Strachey, Trans.). New York: Avon Books.
Gatewood, R. D. & Field H. S. (1998), Human Resource Selection (4th ed.), TX: The Dryden Press.
Guilford, T. P. (1959). Personality : New York: Megraw-Hill.
Holland, J. L. (1985). Making Vocational Choices: A Theory of Vocational Personalities and Work Environment (2nd ed.). Englewwood Cliffs, N.J: Perentice-Hall.
Hoppock, R. (1935). Job Satisfaction. New York: Harper Brothers.
Kaiser,H.F. (1974). An Index of Factorial Simplicity. Psychometrika, 39, 31-36.
Kanter, R. (1983). The Change masters,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Kanter, R. M. (1995). Thriving locally in the global economy, Long Range Planning, 28(6), 130-130.
Maslow, A. H. (1969). Theory Z. Journal of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1 (2), 31-47.
Norman, W. T. (1963). Toward an adequated: taxonomy of personality attributes: Journal of Abnormal & Social Psychology, 66, 574-583.
Pervin, L. A. (1970),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 (6th ed), New York : John Wily &Sons.
Sandvik, I. L., & Sandvik, K. (2003). The impact of market orientation on product innovatives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 Internatioa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20 (4), 355‐376 .
Scott, S. G., & Bruce, R. A. (1994). Determinants of innovative behavior: A path model of individual innovation in the workpla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7(3), 580-607.
Robbins, S. P. (200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9th ed.).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rentice-Hall.

網路資料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2006)。「技能檢定規範07700烘焙食品」。2019年1月8日,取自https://www.wdasec.gov.tw/
孫以倫 (2018)。「經濟部食品2018 Food Industry產業年鑑」。2019年1月8日,取自file:///D:/DATA/Downloads/69169900%20(2).pdf
陸洛 (2005)。「人格心理學」。2019年1月8日,取自
http://lms.elearning.tw/sysdata/28/328/doc/2ac57be85060652a/attach/2141.pdf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