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68.16) 您好!臺灣時間:2023/03/31 18:0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楊奇璋
研究生(外文):YANG, CHI-CHANG
論文名稱:興建殯葬設施之風險與危機管理—從籌設歷程鑑〝啟死迴昇〞
論文名稱(外文):The Risk and Crisis Management of Building Funeral Facilities - Get Inspired by the Case Study
指導教授:楊泰和楊泰和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ANG, TAI-HO
口試委員:鄭國枝黃瑞靜
口試委員(外文):CHENG, KUO-CHIHHUANG, JUI-CHING
口試日期:2019-05-26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崑山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企業管理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7
中文關鍵詞:殯葬設施鄰避危機管理綠色殯葬
外文關鍵詞:Funeral FacilitiesNIMBYCrisis ManagementGreen Funeral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21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臺灣已於2018年正式邁入高齡社會,且高齡化速度將超越歐美等先進國家,此等人口嚴重老化及伴隨而來之高死亡率,興建殯葬設施及其服務之相關行業儼然已成為必然之趨勢。然而,興建諸如納骨塔等具有高度被排斥、抗拒及鄰避性質之殯葬設施,相關事業之興辦及處理過程皆相當棘手!本文乃欲經由研究者參與合法取得籌設許可之興建殯葬設施個案,卻因過程中遭遇種種難處及瓶頸以致挫敗之實際經歷,藉由對話、分析及詮釋來釐清其箇中關鍵因素並以之為借鏡。
本文依據質性研究路徑,蒐集、彙整研究個案於籌設歷程中所衍生之行政機關函文或司法機關判決書做為探討材料。經參閱相關文獻暨分析、詮釋上述文本之後,本文將從以下四個面向來論述:(一)「啟:啟始緣起」—興辦原由;(二)「死:窒礙難行」—籌設過程之困境;(三)「迴:峰迴路轉」—行政訴訟之天人交戰;(四)「昇:淬鍊昇華」—挫敗過程中的覺察與反思。最後,提出三點產業實務方面的建議:(一)社會文化面向之認知—培植正確生死觀念、殯葬真的不可怕!(二)政策制度面向之作為—綠色殯葬兼容傳統、共存可以很美好!(三)經營管理面向之鑑戒—構築情理法之意識、殯葬業也有春天!

Taiwan has entered the old age society in 2018, and the speed of aging is about to surpass Europe, America and other countries. In this way, the problem of the population aging and the high mortality 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funeral facilities and related industries have become a necessity. However, the construction of funeral facilities such as the columbarium, which is highly excluded, resistant and NIMBY(Not In My Back Yard), is quite tricky i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cessing of related businesses! Through the involvement of researcher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funeral facilities under the Legal Acquisition, Permit, this study has encountered many difficulties and bottlenecks in the process, the actual experience of frustration, through the dialogue,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to clarify the key factors and be vigilant.
According to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path, this study collects and gathers the administrative organs in the course of the establishment or the judicial organ, judgment. After read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analyz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data above, this study will discuss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Ⅰ) "Start: The reason for the application"-to explain the reason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ase; (Ⅱ) "death: A difficult process"-a description of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process of applying for funding; (Ⅲ) "Roundabout: Non-stop litigation"-to illustrate the passing of administrative proceedings; (Ⅳ) "Training: the ascension of the Realm"-to illustrate the awareness and reflection that failure experiences should have. Finally, propose three aspects of industrial policy: (Ⅰ)Social or cultural cognition: Cultivate the correct concept of birth and death, the funeral is really not scary! (Ⅱ) Policy or system oriented towards -the coexistence will be wonderful if "Green Funeral" is compatible with traditions. (Ⅲ) Vigilance in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to build a sense of reasonable law, the future of the funeral industry is full of hope!

誌 謝 i
摘 要 ii
ABSTRACT iii
目 錄 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研究流程 6
第四節 研究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探討 9
第一節 概述殯葬行業及其特性 9
第二節 研究個案籌設歷程 17
第三節 殯葬管理條例及相關案例 20
第四節 風險與危機管理 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0
第一節 質性研究方法之選定 30
第二節 研究設計 30
第三節 資料分析與詮釋 32
第四章 發現與討論 34
第一節 啟:啟始緣起—興辦原由 34
第二節 死:窒礙難行—籌設過程之困境 36
第三節 迴:峰迴路轉—行政訴訟之天人交戰 50
第四節 昇:淬鍊昇華—挫敗過程中的覺察與反思 5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1
第一節 總結 61
第二節 對產業實務之建議 63
第三節 對後續研究之建議 69
參考文獻 71
一、 中文文獻 71
二、 英文文獻 76
附錄一 本文作者之著作 77

一、中文文獻
James E. Katz、賴至慧、Sarah Arzhia、丘忠融、楊鎵民(2019)。危機溝通與新媒介效果。新聞學研究,138,1-24。doi: 10.30386/MCR.201901_(138).0001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2016)。第10次修訂(105年1月)行業分類查詢。取自https://www.stat.gov.tw/ct.asp?mp=4&xItem=42276&ctNode=1309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2018)。國情統計通報(第197號)。取自https://www.stat.gov.tw/public/Data/8101715590J204GCJ5.pdf
中華民國經濟部(2018)。公司行號及有限合夥營業項目代碼表檢索系統。取自https://gcis.nat.gov.tw/cod/searchAction.do?method=doSearch&description=%E6%AE%AF%E8%91%AC&code=&codeName=&codeEname=&search=%E6%9F%A5%E8%A9%A2
王士峰(2014)。殯葬業發展趨勢之觀察。中華禮儀,30,31-36。doi:10.29420/CFC.201406_(30).0007
王士峰(2016)。殯葬產業管理發展培訓架構之分析。中華禮儀,34,39-43。doi:10.29420/CFC.201606_(34).0008
王士峰(2016)。殯葬業成功之關鍵:倫理與全像觀點。中華禮儀,35,77-81。doi:10.29420/CFC.201612_(35).0014
王士峰(2017)。亞洲最大殯葬企業:馬來西亞富貴集團。中華禮儀,37,75-79。doi:10.29420/CFC.201712_(37).0017
王承宗、崔海恩、吳富堯(2019)。危機偵測的方法與工具探討。危機管理學刊,16(1),65-74。doi:10.6459/JCM.201903_16(1).0008
王珍玲(2015年8月)。從國土規劃觀點看殯葬設施永續經營與管理。2015海峽兩岸土地學術交流會發表之論文,中國武漢。
王智宏(2015)。實用殯葬禮俗系列—樹葬、花葬、灑葬、植存(葬)、海葬。中華禮儀,32,29-31。doi:10.29420/CFC.201506_(32).0005
王琛發(2018)。道教度亡思想、火化與綠色殯葬。中華禮儀,38,13-17。doi:10.29420/CFC.201806_(38).0003
立法院法律系統(2011)。建築法。取自https://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05B24D55F82000000000000000000A00000000200FFFFFD00^01158099122100^00088001001
立法院法律系統(2012)。訴願法。取自https://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021544B715F000000000000000000A000000002000000^04561101060500^0001C001001
立法院法律系統(2016)。地方制度法。取自https://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0016F927EA1000000000000000000A000000002000000^04818105052700^0005D001001
立法院法律系統(2017)。殯葬管理條例。取自https://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13036098C00C8443036018790C6063236A18D80C620323629AC0
何姍齡(2019)。2018亞太區內部稽核協會研討會心得。內部稽核,104,42-46。doi:10.7100/IA.201901_(104).0008
李永展、陳柏廷(1996)。從環境認知的觀點探討「鄰避」設施的再利用。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8,53-65。
李育嘉;楊國柱(2014)。一次生命禮儀之旅的省思:三個天堂社區的評價與比較。中華禮儀,31,56-57。doi:10.29420/CFC.201412_(31).0012
李家修(2015)。危機管理案例精華。臺北市:憲業企管顧問有限公司。
林江漢(2016)。卓越的管理智慧。中華禮儀,34,55-57。doi:10.29420/CFC.201606_(34).0011
林江漢(2017)。生命事業之使命。中華禮儀,37,9-11。doi:10.29420/CFC.201712_(37).0003
林鳳英(2014)。化危機為轉機:衝突理論與危機管理之應用。高雄大學,高雄市。
竺學致(2014)。苗栗縣竹南大埔事件危機管理之研究。中興大學,臺中市。
徐福全(2001)。臺灣殯葬禮俗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中華禮儀,7,1-9。doi: 10.29420/CFC.200102_(7).0001
國家發展委員會(2008)。行政院所屬各機關風險管理及危機處理作業基準。取自https://theme.ndc.gov.tw/lawout/LawContent.aspx?id=GL000052
國家發展委員會(2008)。風險管理作業手冊Ver 3.0。取自https://ws.ndc.gov.tw/001/administrator/10/relfile/5644/2811/0058818_1.pdf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8)。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18年至2065年)。取自https://www.ndc.gov.tw/Content_List.aspx?n=84223C65B6F94D72
尉遲淦(2001)。臺灣喪葬禮俗改革的一個現代化嘗試。臺灣文獻,52(2),235-253。
尉遲淦(2015)。殯葬服務與綠色殯葬。中華禮儀,32,39-45。doi:10.29420/CFC.201506_(32).0007
尉遲淦(2016)。簡化是解決殯葬問題的萬靈丹嗎。中華禮儀,35,15-20。doi:10.29420/CFC.201612_(35).0003
尉遲淦(2018)。殯葬自主、客製化與個性化—幾個殯葬觀念的澄清。中華禮儀,38,43-47。doi:10.29420/CFC.201806_(38).0009
張寧、黃崑峰(2015)。嫌惡性設施的風險知覺。中國行政評論,21(3),21-47。Doi:10.6635/cpar.2015.21(3).02
陳安娜(2014)。企業危機管理模式之比較研究─以台灣企業與跨國企業為例。輔仁大學,新北市。
陳伯瑋、曾煥棠(2017)。落實「環保自然葬」殯葬政策的作法。中華禮儀,37,43-47。doi:10.29420/CFC.201712_(37).0010
陳宏明(2014)。企業動態危機管理之實證研究─以A公司為例。中正大學,嘉義縣。
陳信木、吳怡銘(2019)。我國邁向超高齡社會之人口與家戶結構變遷趨勢及其政策意涵。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7(1),6-23。
陳信良(2010)。公立殯葬設施設置鄰避衝突化解過程之研究—以臺灣南部三個殯葬設施為例。南華大學,嘉義縣。
鈕文英(2017)。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書廊。
黃千芸(2015)。太陽花學運與政府危機管理之研究。銘傳大學,臺北市。
黃良慈(2015)。從頂新事件探討政府危機管理模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炎東(2013)。組織衝突、危機管理與企業經營管理策略。華人經濟研究,11(2),79-90。
黃俊彥(2016)。成功老化之老人五E生活。運動健康休閒學報,7,32-41。
黃棟銘、李翰林、單念祖(2018)。生命關懷產業與發展—以生命禮儀產業為例。中華禮儀,38,49-53。doi:10.29420/CFC.201806_(38).0010
楊宗憲、蘇倖慧(2011)。迎毗設施與鄰避設施對住宅價格影響之研究。住宅學報,20(2),61-80。doi:10.6375/JHS.201112.0062
楊國柱(2000)。從九二一震災省思殯葬的建設與管理問題。中華禮儀,6,14-15。doi:10.29420/CFC.200004_(6).0004
楊國柱(2001)。打造殯葬業形象 重建往生尊嚴。中華禮儀,7,23-24。doi:10.29420/CFC.200102_(7).0004
楊國柱(2005)。由SCI經驗看臺灣殯葬業如何走可持續發展之道路。中華禮儀,13,17-25。doi:10.29420/CFC.200504_(13).0004
楊國柱(2005)。從風水理論觀點探討殯葬設施用地之規劃選址。生死學研究,1,155-190。doi:10.29844/JLDS.200501.0006
楊國柱(2008)。借助大陸市場以提升臺灣殯葬產業競爭力的重要課題。中華禮儀,18,36-40。doi:10.29420/CFC.200805_(18).0008
楊國柱(2010)。推廣環保多元葬必須克服的幾個問題。中華禮儀,22,27-33。doi:10.29420/CFC.201006_(22).0008
楊國柱(2011)。提升殯葬消費權益,促進殯葬產業發展—呼籲殯葬管理條例修正案儘速完成立法。中華禮儀,25,39-42。doi:10.29420/CFC.201111_(25).0007
楊國柱(2011)。學好「殯葬政策與法規」應掌握步驟與要領。中華禮儀,24,20-21。doi:10.29420/CFC.201105_(24).0005
楊國柱(2012)。臺灣殯葬現代化發展與創新服務。中華禮儀,26,30-32。doi:10.29420/CFC.201206_(26).0007
臺北市殯葬管理處(2016)。殯葬新文化之落實。中華禮儀,35,83-87。doi:10.29420/CFC.201612_(35).0015
臺北市殯葬管理處(2018)。突破殯葬禁忌,推廣殯葬新文化。中華禮儀,38,83-84。doi:10.29420/CFC.201806_(38).0017
臺南市歸仁戶政事務所(2018)。關廟區村里鄰人口數-月統計(107年10月)。取自https://web.tainan.gov.tw/Gueiren/News_Population.aspx?n=9108&sms=14168&sn=605528
劉作揖(2015)。現階段殯葬應有的設施。中華禮儀,32,33-37。doi:10.29420/CFC.201506_(32).0006
劉易齋(2017)。臺灣生死學思想文獻之導讀(上)。中華禮儀,37,21-25。doi:10.29420/CFC.201712_(37).0006
劉易齋(2018)。臺灣生死學思想文獻之導讀(中)。中華禮儀,38,31-37。doi:10.29420/CFC.201806_(38).0007
盧冠宏、潘怡君、沈立言(2016)。臺灣食品安全事件的省思:從危機處理提升至風險管理。中國飲食文化,12(1),245-271。
瞿湘珍、李華寶(2017)。現代綠色殯葬之反思與芻議。中華禮儀,36,71-76。doi:10.29420/CFC.201706_(36).0014
魏秀蘭(2016)。企業危機管理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臺北市。
譚維信(2017)。火化場問題探討。中華禮儀,37,49-51。doi:10.29420/CFC.201712_(37).0011
譚維信(2017)。殯葬設施問題探討系列—殯儀館篇。中華禮儀,36,63-66。doi:10.29420/CFC.201706_(36).0012
譚維信(2018)。殯葬設施問題探討系列-骨灰(骸)存放設施篇。中華禮儀,38,67-70。doi:10.29420/CFC.201806_(38).0014

二、英文文獻
Luloff, A. E. and Albrecht, Stan L. (1998). NIMBY and the hazardous and toxic waste siting dilemma: The need for concept clarification, Society & Natural Resources, 11(1): 81-89.
Morell, D. (1984). Siting and the politics of equity, Hazardous Waste, 1: 555-571.
Yarzebinski, J. A. (1992). Handling the not in my backyard syndrome: A role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er, Economic Development Review, 10(3): 35-40.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