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254.173) 您好!臺灣時間:2023/10/02 06:3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勝強
研究生(外文):Sheng-Chiang Chen
論文名稱:山坡地露營區設置之安全性評估─ 以臺中市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Safety Assessment on the Installation of Campground in Slopeland of Taichung City
指導教授:黃隆明黃隆明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唐琦張俊斌
口試日期:2019-07-07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水土保持學系所
學門:農業科學學門
學類:水土保持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5
中文關鍵詞:露營區安全值評分地滑
外文關鍵詞:CampgroundSafety AssessmentLandslid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31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9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近年來,露營區設置在山區易生落實及崩塌,且臺灣處於地震及颱風活躍區,對前來露營遊客不免造成威脅;故本研究針對各露營場地之環境條件與特性,進行安全值評估,以為未來執行之依據。選定臺中市新社區、東勢區及和平區等海拔較高地區,運用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之1/50000地形圖及地質調查所之地質調查資料,蒐集露營區坡度、坡向、地質等自然因子,以同時進行邊坡植生調查、場地開發與聯外道路路況等非自然因子調查,根據文獻資料,於各項因子設定評分指標,訂定得分高低,分為高、中、低三組數據,運用統計方式,觀察各項因子分佈,進而統計各露營區所得總分,分析出容易發生山崩、地滑等天然災變之露營區,統計67個樣區中屬於高安全值(80分以上)有7筆,占10.4%;屬於中安全值(60-79.9分)有33筆,占49.3%;屬於低安全值(40-59.9分)有23筆,占34.3%;屬於甚低安全值(40分以下)有4筆,占6%。顯示臺中市山坡地露營區設置整體評分,屬於中安全值以上占59.7%,屬於低安全值以下占40.3%。
In recent years, building camping areas has prevailed in different regions in Taiwan, which is especially flourishing in the Wu-feng Township, Hsinchu County or Tai-an Township, Miaoli County. Taiwan is located in the earthquake and typhoon active zone. Mountainous areas are prone to the frequent occurrences of rockfall and collapse, which has become a threat to camper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a safety assessment to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characters of the campground, thereby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future implementation. This research takes Taiping District, Xin-she District, Dong-shi District and He-ping District in Taichung City as research subjects, which are areas with higher altitudes. Utilizing topographic map with a map scale of 1/50000 from the National Land Surveying and Mapping Center, MOI and the geology survey data provided by the Geological Survey, the current research collects gradients, exposures and geology of the campgrounds, practically observes the vegetation coverage and other natural factors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degree of the campground assess road, along with other anthropogenic factors. According to literature review, assessment index will be established for these factors. The score will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high, middle, and low. This thesis will adopt the statistical method to observe the allocation of these factors and further to count the total points of each campground, making an analysis of those campgrounds which are prone to collapse, landslide, and other natural disasters, Statistical results Among the 67 sample areas, there are 7 unit are high-safety values (above 80 points), accounting for 10.4%; 33 unit are medium safety values (60-79.9 points), accounting for 49.3%; 23 unit are low safety value (40-59.9), accounting for 34.3%; there are 4 unit with a very low safety value (below 40 points), accounting for 6%, The overall assessment of the camping area on the hillside in Taichung City was reported, above the medium safety value accounting for 59.7% ,below the low safety value accounting for 40.3%.
摘 要 i
ABSTRACT ii
目 錄 iii
表目錄 vi
圖 目 錄 viii
第一章 緒 論 1
一、研究動機 1
二、研究目的 2
三、研究內容 3
台中市露營區場地位置 3
四、研究流程 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6
一、崩塌地之影響因子 6
(一)自然因子—坡度與坡向 6
(二)自然因子—地質 11
(三)非自然因子—植生 13
(四)非自然因子—聯外道路 14
(五)非自然因子—場地設置 16
1.建築線退縮距離 16
2.建築物退縮距離之研究 18
3.砌石、重力式擋土牆之規定 18
第三章、材料與方法 19
一、様區勘選 19
(一)樣區介紹 19
(二) 様區地質 19
(三)樣區水文 21
(四)樣區雨量 21
(五)樣區地圖 23
二、評估因子選擇暨安全值評分 23
(一)坡度安全值評分 23
(二)坡向安全值評分 25
(三)地質安全值評分 27
(四)植生安全值評分 29
1.雜木林: 29
2.人造林: 29
3.果園: 30
4.草生地 30
5.邊坡裸露、蔬菜園 30
(五)道路安全值評分 32
(六)場地安全值評分 34
三、各項影響因子的資料來源暨分析方式 36
(一)坡度、坡向資料來源 36
(二)地質資料來源 38
(三)植生、聯外道路、場地現況資料來源 40
(四)資料統計分析方式: 41
第四章、結果與討論 43
一、資料統計分析結果 43
(一)自然影響因子 43
1.坡度資料統計分析 43
2.坡向資料統計分析 46
3.地質資料統計分析 49
(二)非自然影響因子 50
1.植生資料統計分析 50
2.聯外道路資料統計分析 53
3.場地現狀資料統計分析 56
(三)各項評分之加權值 58
(四)場地分佈情形 61
二、樣區露營區安全值評分分析 63
(一)樣區安全值評分總分析 63
(二)安全值評分要點 65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70
一、結論 70
二、建議 71
參考文獻 72
附錄 74
1.詹勳全、張嘉琪、陳樹群、魏郁軒、王昭堡、李桃生(2015),「台灣山區淺層崩塌地特性調查與分析」,中華水土保持學報, 46(1): 19-28。
2.施婉婷、侯昌連(2016),「台灣露營場地之設立標準」,臺北城市運動健康休閒學刊 第五卷 第二期 24-36頁。
3.施俊廷(2105),「台灣中部山區道路邊坡崩塌特性之數值模式建置研究」。
4.林德貴、劉明山、徐森彥(2008),「根系加勁邊坡之穩定性分析及評估」中華水土保持學報, 46(1): 19-28。
5.周南山(2015),「山區道路邊坡災和防治」,森林遊憩規劃設計與施工研習會。
6.楊智銳(2016),「山坡地危險聚落之快速評估方法研究」。
7.林昭遠、藍欣茹(2015),「山區道路與小林村崩塌關係之探討」,中華水土保持學報, 47(1): 1287-1296。
8.林芬玲、林家榮、林昭遠(2008),「集水區崩塌潛劃定之研究」,中華水土保持學報。
9.羅嘉明、鄭錦桐、冀樹勇、紀宗吉、林銘郎(2011),「落石型山崩危害範圍劃設之應用」,中華工程季刊,地112期。
10.李秉乾(2015),「應用坡地易損性模式於崩塌風險評估與警戒模式研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委辦計畫摘要報告。
11.王暉堯(2008), 「建築物退縮距離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報告書。
12.何春蓀(1986),「台灣地質圖概論-台灣地質圖說明書」,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出版。
13.林信輝(2016),「坡地植生工程」,第三章,五南出版社。
14.農路設計規範,水土保持局。
15.水土保持技術規範,水土保持局。
16.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內政部營建署。
17.黃漢淨(2008),「淺談森林之崩塌地」,台灣林業,九十七年,十二月號。
18.林伯勳、許振崑、冀樹勇(2011),「集水區土壤厚度經驗式應用分析」,中興工程季刊,4月號,P35-45。
19.臺北市大地工程處(2010),「人工邊坡調查作業手冊」。
20.蔡明文(2015),「山坡地開發工程最佳化設計之研究」,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21.呂政諭(2001),「地震與颱風作用下阿里山地區公路邊坡崩壞特性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22.許煜煌(2002),「以不安定指數法進行地震引致坡地破壞模式分析」,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3.楊凌翔(2005),「地震引致之山崩條件式機率預測模式-以集集地震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4.黃臺豐(1999),「瑞里地震誘發之山崩」,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碩士論文。
25.廖軒吾(2000),「集集地震誘發之山崩」,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6.陳意璇(2002),「溪頭地區山崩潛感圖製作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7.曾佳祥(2016),「植生根系抑止邊坡淺層滑動之研究分析」,義守大學土木與生態工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28.內政部國土側繪中心,地圖瀏覽器v4.26,https://map.happyman.idv.tw/~mountain/twmap3/。
29.地質調查所網站,地質雲-綜合圖台,https://www.geologycloud.tw/map/zh-tw。
30. Ed Brooker, Marion Joppe, 「A critical review of camping research and direction for future studies 」,May 6, 2014,SAGE journals
31. Wiliam E. Hammill, Clinton,s. Sirohmeeier,「The Likelihood of Public Campers to Use Nearby Private Campgrounds」, July 1, 1983 ,SAGE journals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