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玲榕(2012)。資訊分享行為對社群網站經營影響之研究。世新大學管理學院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2.吳明隆(2007)。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新北市:加樺國際。
3.吳萬益(2011)。企業研究方法。台北市:華泰文化。
4.李天任(2013)。CRT螢幕色彩特性描述模式應用於LCD螢幕適用性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5.李啟銘(2011)。以科技接受模型探討消費者使用租片網之行為。樹德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6.李婷(2011)。政府政策、創業教育及社會資本對創業意圖之影響-以創業態度為中介變項。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7.沈德裕(2003)。消費者偏好、資訊媒體與政府住宅政策對購屋意向影響之研究-以台中縣市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8.林道輝(2018)。應用整合計畫行為理論及科技接受模式探討消費者付費下載運動APP之意圖。文藻外語大學國際事業暨跨文化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9.施孟宏(2011)。消費者購買郵電混合車因素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10.洪揚(2014)。消費者對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的使用意願與使用行為研究。中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11.胡國輝(2018)。在台顯示器廠商藍海策略與價值創新之比較個案研究。大同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12.涂煜勛(2009)。平面顯示器環保節能新趨勢。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光連雙月刊,81,18-21。
13.張中天(2010)。消費者使用自動櫃員機使用行為與優惠政策對消費意願之研究-以高雄市便利商店自動櫃員機為例。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商務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14.張偉(2007)。綠色設計在工業產品設計中的應用。河北工業科技,24(4),241-243。
15.張顥騰(2013)。消費者對購買電動汽車之行為意圖的影響因素研究。南台科技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16.許朝斌(2016)。高職資訊類科學生對「行動裝置學習」之態度-以科技接受模式為例。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17.郭穎晞(2016)。探討消費者對台灣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之產品購買意圖。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18.陳世英(2003)。台灣地區車載資通訊系統採用行為之研究。大同大學資訊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19.陳秀女(2016)。購物APP使用者消費價值與科技接受模式之研究。佛光大學傳播學系碩士班傳播產業與應用組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20.陳俊宏(2017)。影響新手爸媽購買嬰兒手推車意向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高階經理人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21.陳彥傑(2012)。品質機能展開於平板電腦綠色設計之應用。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22.陳昱仲(2016)。消費者購買電動汽機車之影響因素分析-應用計畫行為理論。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23.陳珈伊(2012)。以計劃行為理論建構綠色消費行為模式。國立勤益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24.陳霈哲(2012)。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台灣消費者對美國牛肉的消費行為。康寧大學餐飲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25.曾福裕(2015)。電子產品碳足跡盤查及其綠色設計決策因子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工學院永續環境科技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26.曾鴻儒(2013)。民眾對低碳城市滿意度及其行為意圖之研究-臺中市為例。逢甲大學合作經濟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27.焦心怡(2015)。影響消費者手機更換意願因素之探討:以科技接受模式、計劃行為理論的整合性觀點。南臺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28.馮麗蓉(2009)。青少年茶類飲料消費行為研究:以高雄巿國中生為例。國立高雄餐旅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29.黃士瑋(2016)。應用票選式層級分析法與品質機能展開於智慧型手機綠色設計。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30.黃建雄(2013)。機車經銷商管理資訊系統接受度之探討-以某品牌為例。元智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31.黃祥鳳(2016)。擴展型計畫行為模式對有機產品購買意圖之研究。南臺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32.黃智賢(2017)。創新金融服務行動支付模式對顧客線上消費行為之影響。國防大學管理學院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33.黃群普(2013)。以計畫行為理論與科技接受模式探討行動導覽軟體的市場接受意願。國立勤益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34.黃詩評(2013)。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團購網站之消費行為及其影響因素。德明財經科技大學行銷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35.黃賢政(2014)。綠色設計結合TRIZ方法應用於眼鏡鏡框。南臺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36.楊長盈(2012)。綠色消費因素對消費者購買行為意圖影響之研究-以綠色3C產品為例。國立臺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37.楊渟渟(2015)。以分解式計畫行為理論探討社會企業產品購買意願。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38.楊環華(2008)。以從眾理論來探討青少年的偏差行為。台灣教育,653,57-60。
39.葉佳欣(2015)。台灣CRT與TFT-LCD產業之比較分析-以產業生態與生命週期觀點。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40.葉玟蘭(2007)。保護液晶電視面板機構之綠色設計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41.葉南忻(2017)。以解構式計劃行為理論探討消費者購買節能省水家電產品之購買意向。萬能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42.熊震宇(2014)。以理性行為理論、擴充科技接受模型探討從眾行為 對APP遊戲使用行為之影響以Candy Crush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工程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43.劉建宏(2008)。無線都市消費者使用因素與無線通訊技術發展之關係-台北市與新加坡之比較。逢甲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44.劉得禎(2015)。資訊系統品質與從眾行為對行動通訊應用軟體 WeChat 接受程度影響之研究-大陸一二線城市之比較。大葉大學管理學院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45.蔡仲凱(2012)。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國中生綠色消費行為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46.蔡銘原(2013)。應用綠色設計於廢棄手機之碳足跡研究。東海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47.鄭正和(2016)。模具綠色設計準則與權重分析。國立勤益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研發管理與資訊應用產業碩士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48.鍾佩珊(2011)。碳標籤飲料之綠色消費行為研究。長榮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49.魏翠珍(2007)。以解構計畫行為理論分析3G手機購買意圖之研究。開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50.蘇怡靜(2011)。以TAM模型探討台灣民眾使用住宅型太陽能發電系統之態度與行為。國立台南大學經營管理學系科技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51.Ajzen, I. (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0(2), 179-211.
52.Ajzen, I., Fishbein, M. (1977) Attitude-behavior relation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review of empirical resear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4(5), 888-918.
53.Asch, S. E. (1951). Effect of group pressure upon the modification and distortion of judgment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6, 394-400.
54.Banerjee, A. (1992). A simple model of herd behavior.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7(3), 797-818.
55.Burall, P. (1994). Green-ness is good for you. Design, 22-24.
56.Davis, F. D. (1989).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S Quarterly, 13(3), 319-340.
57.DeVellis, R. F. (2012). Scal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Vol. 26).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 Inc.
58.Hair, J. F., Black, W. C., Babin, B. J., Anderson, R. E., & Tatham, R. L. (2006).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6th ed.). New Jersey: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49-74.
59.Hair, J. F., Anderson, R. E., Babin, B. J., & Black, W. C. (2010).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A global perspective. (Vol. 7). New Jersey: Pearson.
60.Kaiser, H. F. (1974). An index of factorial simplicity. Psychometrika, 39(1), 31-36.
61.Kerlinger, F. N., & Lee, H. B. (2000). Foundations of behavioral research. (4th ed.). Orlando, FL: Harcourt College.
62.Lascu, N. D. & Zinkhan, G. (1999). Consumer conformity: Review and application for marke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Journal of Marketing Theory & Practice, 99(7), 1-12.
63.Nunnally, J. (1978). Psychometric methods. New York: McGraw. 464-465.
64.Park, N., & Chung, J. E. (2009). User acceptance of a digital library syste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9(3), 196-209.
65.Zaltman, G., & Burger, P. C. (1975). Marketing research:Fundamentals & Dynamics, Stanford: International Thomson Publishing, 165-178.
66.工研院IEK(2018)。林松耀,IEKView:啟動顯示技術革命Micro LED引領產業新契機(民國107年12月4日)。http://ieknet.iek.org.tw/iekrpt/rpt_more.aspx?actiontype=rpt&indu_idno=0&domain=68&rpt_idno=920466696,2018/12/7擷取。
67.陰極射線管-維基百科(201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8%B4%E6%9E%81%E5%B0%84%E7%BA%BF%E7%AE%A1,2018/12/1擷取。
68.群創光電(2018),何謂TFT-LCD & 玻璃世代尺寸介紹。
http://www.innolux.com/Pages/TW/Technology/TFT_LCD_TW.html,2018/12/5擷取。
69.群創光電(2018),企業社會責任。
http://www.innolux.com/Pages/TW/CSR/Report_Download_TW.html,2018/12/14擷取。
70.綠色設計-MBA智庫百科(2018)。
https://wiki.mbalib.com/zh-tw/%E7%BB%BF%E8%89%B2%E8%AE%BE%E8%AE%A1,2018/12/14擷取。
71.綠色生活資訊網-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18)。
https://greenliving.epa.gov.tw/Public,2018/12/30擷取。
72.LEDinside (2018)。LEDinside「Micro LED前瞻技術」優選文章-以量子點為基礎的Micro LED螢幕全彩技術(民國107年11月8日)。
https://m.ledinside.com.tw/node/view/35729.html,2018/12/6擷取。
73.LEDinside (2018)。Micro LED: Understand the New Display Technology in 3 minutes (民國107年12月4日)。
https://www.ledinside.com/news/2017/4/micro_led_understand_the_new_display_technology_in_3_minutes,2018/12/6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