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2.131.239)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08 22:3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詠琳
研究生(外文):Yong-LinChen
論文名稱:胡一桂《周易啟蒙翼傳.外篇》研究──以卜筮、丹道類六部典籍為探討對象
論文名稱(外文):Study of Hu Yigui’s “Zhou Yi Qi Meng I Zhuan.Waipian” – Using Six Divinational and Dan–Taoism Types of Classics as Subjects
指導教授:林朝成林朝成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ao-cheng Lin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38
中文關鍵詞:《周易啟蒙翼傳》胡一桂術數學易學
外文關鍵詞:Zhou yi qi meng i zhuanHu Yiguiimage-number theoryyiolog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27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南宋時期,卜筮、堪輿、陰陽五行等術數學說蔚為風潮,甚至出現讀書人編寫占卜書籍的現象,加上圖書易學家對部分術數學說的汲取,造成宋代象數易學被術數學說所滲入。元代新安易學家胡一桂為朱熹第四代弟子,承襲朱熹《易學啟蒙》與《周易本義》,撰有《周易啟蒙翼傳》與《周易本義附錄纂註》兩部易學著作。其中,《周易啟蒙翼傳》一書分為〈上篇〉、〈中篇〉、〈下篇〉、〈外篇〉四個部分,前面三篇發揚朱熹易學,〈外篇〉闡釋十二部「非易學類」典籍。本論文從《周易啟蒙翼傳》〈外篇〉切入,探討書中記載的:《易緯》、《焦氏易林》、《京氏易傳》、《周易參同契》、《龍虎經》、《郭氏洞林》、《衛氏元包》。上述七部典籍皆是援用《周易》八卦及六十四卦符號,卻脫離易學體系,大多數被後人歸入「術數類」。本論文遂依循《周易啟蒙翼傳.外篇》之論述,逐一探討上述七部「非易學類」典籍與「易學」之間的關係。

本論文分為九個章節,扣除第一章〈緒論〉、第九章〈結論〉,以及第二章對《周易啟蒙翼傳.外篇》十二部典籍的文獻進行檢視之外,皆以一個章節來探討〈外篇〉的一部典籍,藉此分析每部典籍與「易學」之間的關聯,例如:《易緯》的上古文字衍生八卦說,助長了「日月為易」理論、「太一下行九宮」系統支撐《洛書》圖式的生成;《焦氏易林》演繹六十四卦為四千零九十六卦,啟發朱熹對象數易學的發用;《周易參同契》對「納甲法」的拓展,深化了兩漢象數易學,甚至提供北宋邵雍「先天學」的圖式依據。總結之,《易緯》、《焦氏易林》、《京氏易傳》、《周易參同契》、《龍虎經》、《郭氏洞林》、《衛氏元包》對於《周易》的襲取,表面上僅為卦畫符號,但真正成為諸多術數學說主軸的,應當是陰陽二元的演化體系。而後,上述「非易學類」典籍又回頭影響易學史的發展與脈動,尤其反映在宋代圖書易學的象數學系統當中。

胡一桂於《周易啟蒙翼傳》設立〈外篇〉,即是為了區分「易學類」與「非易學類」,並在書中廓清這些〈外篇〉典籍滲入易學之處,以恢復朱熹所提倡的「本義」。為了達成此目標,胡一桂蒐集十二部「非易學類」典籍,為後世留下眾多宋末元初的術數學文獻材料,更是影響了《經義考》和《四庫全書總目》對術數學的觀點與分類方式。
The Zhouyi qi meng yi zhuan by Hu Yi-Gui, of the early Yuan Dynasty, can be divided into Nei pian and Wai pian in accordance with properties. Nei pian interpreted the Yi-ology and Wai pian the figure-ology. The classification of Zhouyi qi meng yi zhuan can be regarded as a ring of the blend of the figure-ology and Confucianism of the Sung and Yuan dynasties. Hu Yi-Gui not only pointed out that Yi wei, Jingshi yi zhuan, and Long hu jing were the far-fetched works of the later generations but also questioned about other figure-ology classics, which was agreed by most of the scholar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ai pian kept the version the same with that of the Tang and Sung dynasties and was quite contributive to the figure-ology literatures. Wai pian recorded eleven figure-ology classics, which were classified into four types, i.e., divination, dan tao, imitation of Zhouyi, and diagram, by the writer of this study. There were five books belonging to divination, including Yi wei, Jiao shi yi lin, Jing shi yi zhuan, Guo shi dong lin and Wei shi yuan bao. Zhou yi can tong qi and Long hu jing fell into the category of dan tao and continued the universe model of Zhouyi’s dichotomy of yin and yang.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目的………………………………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目的 ……………………………………………10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評述 ……………………………15
一、專書 …………………………………………………15
二、學位論文……………………………………………20
三、期刊論文……………………………………………21
四、論文集………………………………………………22
第三節 研究面向 ……………………………………23
一、《周易啟蒙翼傳.外篇》「卜筮類」性質概述……24
二、《周易啟蒙翼傳.外篇》「丹道類」性質概述……28
第四節 研究創見與貢獻 ……………………………31
一、窺知象數《易》學與術數學之交融………………31
二、發掘以術數詮解《周易》之有效性………………32
三、拾遺宋元象數《易》與術數筮法說………………32
四、重探朱熹對術數著作之考辨與詮解………………32
五、增補近五十年胡一桂易學研究成果………………33
第二章《周易啟蒙翼傳.外篇》術數典籍文獻考述35
第一節「卜筮類」術數典籍文獻考述 ………………35
一、《易緯》文獻考述……………………………………36
二、《焦氏易林》文獻考述………………………………39
三、《京氏易傳》文獻考述………………………………41
四、《郭氏洞林》文獻考述………………………………44
五、《衛氏元包》文獻考述………………………………47
第二節「丹道類」術數典籍文獻考述 ………………49
一、《參同契》文獻考述…………………………………50
二、《龍虎經》文獻考述…………………………………54
第三節「擬易類」術數典籍文獻考述 ………………58
一、《太玄》文獻考述……………………………………59
二、《洞極真經》文獻考述………………………………62
三、《潛虛》文獻考述……………………………………65
四、《皇極內篇》文獻考述………………………………69
第四節「先天類」術數典籍文獻考述 ………………72
一、《皇極經世書》文獻考述……………………………73
二、胡一桂對《皇極經世書》的定位 …………………76
第三章《周易啟蒙翼傳.緯書》古文八卦與九宮說81
第一節《乾坤鑿度》:上古變文,演成八卦…………82
第二節《乾鑿度》:太一取其數以行九宮……………87
第三節《通卦驗》:失之毫釐,差以千里……………93
第四節 小結……………………………………………96
第四章《周易啟蒙翼傳.焦氏易林》卦變法、分卦直
日法考辨……………………………………97
第一節 胡一桂對《焦氏易林》的三點見解 ………97
一、《焦氏易林》林辭為「卜筮詩作」…………………98
二、《焦氏易林》僅有卦變次第依循《周易》…………99
三、《焦氏易林》啟發朱熹「三十二卦變圖」 ………102
第二節 焦延壽與朱熹之「卦變法」 ………………103
一、先秦「變占」與焦延壽「卦變」…………………104
二、朱熹「三十二卦變圖」……………………………108
三、胡一桂對焦延壽「卦變」與朱熹「三十二卦變圖」
之評述……………………………………………… 111
第三節 胡一桂視野下的「分卦直日法」 …………114
一、焦延壽「分卦直日法」與「一卦直一日」之說…115
二、費直「分卦直日法」與「一爻直一日」之說……117
三、重探《焦氏易林》、〈焦林直日〉、「分卦直日法」120
第四節 小結 …………………………………………124
第五章《周易啟蒙翼傳.京氏易傳》象數舉例闡微125
第一節 《京氏易傳》八宮卦系統…………………126
一、《京房易傳》八宮卦 ………………………………126
二、《京房易傳》世應說………………………………129
三、《京房易傳》起月例………………………………131
四、《京房易傳》飛伏例………………………………134
第二節 胡一桂對《京氏易傳》「卦氣說」之批判137
一、胡一桂論李溉〈卦氣圖〉…………………………138
二、胡一桂論《京氏易傳》卦氣直日…………………142
三、胡一桂論《京氏易傳》卦氣起〈中孚〉…………145
第三節 小結…………………………………………149
第六章《周易啟蒙翼傳.郭氏洞林》占驗例證考詳151
第一節 《郭氏洞林》占卦事例概述………………152
第二節 《郭氏洞林》為丞相占國家諸事吉凶……154
第三節 《郭氏洞林》寇戎並作占問逃死之處……160
第四節 《郭氏洞林》占仍叔寶傷寒得牛而癒……163
第五節 《郭氏洞林》占弘泰言家有祥藻盤鳴……166
第六節 小結…………………………………………167
第七章《周易啟蒙翼傳.衛氏元包》經傳說源抉要169
第一節 淵源於《周易》卦象與陰陽二氣哲學……169
第二節 取法於《歸藏》萬物莫不歸而藏於中……174
第三節 承襲於《京氏易傳》「八宮卦」之法 ……178
第四節 小結…………………………………………183
第八章《周易啟蒙翼傳.周易參同契》假借《周易》
闡明爐火之法………………………………185
第一節 由「八卦納甲」開創「月體納甲」………186
第二節 將「十二消息卦」轉換為煉丹火候………196
第三節 卦氣說的運用與「四正卦」的改易………203
第四節 小結…………………………………………211
第九章 結論………………………………………………213
徵引文獻………………………………………………… 215
一、古籍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尚書正義》,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8月)。
〔漢〕司馬遷撰:《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5月)。
〔漢〕揚雄撰;〔宋〕司馬光集注;劉韶軍點校:《太玄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3月)。
〔漢〕揚雄撰;鄭萬耕校釋:《太玄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11月)。
〔漢〕焦延壽撰:《焦氏易林》,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纂修:《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0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漢〕焦延壽撰:《焦氏易林》(臺北:藝文印書館,2008年11月)。
〔漢〕焦延壽撰:《易林》,收入陸費逵總勘:《四部備要》(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3月)
〔漢〕班固等撰:《東觀漢記》,收入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10月)。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2001年10月)。
〔漢〕鄭玄注:《乾坤鑿度》,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纂修:《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漢〕鄭玄注:《周易乾鑿度》,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纂修:《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漢〕鄭玄注:《易緯稽覽圖》,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纂修:《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漢〕鄭玄注:《易緯辨終備》,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纂修:《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漢〕鄭玄注:《易緯通卦驗》,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纂修:《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漢〕鄭玄注:《易緯乾元序制記》,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纂修:《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漢〕鄭玄注:《易緯是類謀》,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纂修:《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漢〕鄭玄注:《易緯坤靈圖》,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纂修:《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收入〔清〕阮元刊刻:《十三經注疏》第3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8月)。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禮記正義》,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第5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8月)。
〔漢〕魏伯陽撰:《參同契正文》,收入嚴靈峯編輯:《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55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三國吳〕陸績撰:《陸績京氏易傳》,收入嚴靈峯編輯:《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77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周易正義》,收入〔清〕阮元刊刻:《十三經注疏》第1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
年8月)。
〔魏〕王弼注;樓宇烈校釋:《老子道德經注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3月)。
〔晉〕杜預集解;〔唐〕孔穎達等正義:《春秋左傳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8月)。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5月)。
〔晉〕郭璞傳;〔清〕郝懿行箋疏:《山海經箋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4月)。
〔晉〕葛洪撰:《神仙傳》,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纂修:《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5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12月)。
〔隋〕王通撰;〔宋〕阮逸注:《中說》(臺北:廣文書局,1975年4月)。
〔唐〕陸德明撰;〔清〕盧文弨校:《經典釋文》(臺北:漢京文化事業,1980年2月)。
〔唐〕陸德明撰;吳承仕疏證,張力偉點校:《經典釋文序錄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6月)。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收入《二十五史》第9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唐〕令狐德棻等撰:《周書》,收入《二十五史》第17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唐〕長孫無忌等撰:《隋書》,收入《二十五史》第18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唐〕李延壽等撰:《北史》,收入《二十五史》第21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唐〕王希明撰:《太乙金鏡式經》,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纂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1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
月)。
〔唐〕李鼎祚輯:《周易集解》,收入嚴靈峯編輯:《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2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唐〕不著人撰:《通幽訣》,收入白雲觀長春真人編纂:《正統道藏》第32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10月)。
〔唐〕長生陰真人註:《周易參同契》,收入白雲觀長春真人編纂:《正統道藏》第3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10
月)。
〔唐〕無名氏註:《周易參同契註》,收入白雲觀長春真人編纂:《正統道藏》第3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10月)。
〔唐〕無名氏註:《古文龍虎經註疏》,收入白雲觀長春真人編纂:《正統道藏.
映字號》第3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10月)
〔唐〕無名氏註:《古文龍虎上經註》,收入白雲觀長春真人編纂:《正統道藏》第3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10月)
〔後周〕衛元嵩撰:《衛氏元包》,收入嚴靈峯編輯:《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55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後蜀〕彭曉著:《周易參同契真義》,收入蕭天石主編:《道藏精華》第13集之1(臺北:自由出版社,1989年7月)。
〔宋〕李昉等奉敕撰:《太平廣記》,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纂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4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年3月)。
〔宋〕王堯臣等編;〔清〕錢東垣等輯釋:《崇文總目》,收入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歐陽修著:《居士外集》,收入〔宋〕歐陽修著:《歐陽修全集》第1冊(河北:中國書店,1992年10月)。
〔宋〕歐陽修等撰:《新唐書》,收入《二十五史》第25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宋〕邵雍著;郭彧整理:《邵雍集》(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2月)。
〔宋〕邵雍撰:《皇極經世》,收入白雲觀長春真人編纂:《正統道藏》第38、39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10月)。
〔宋〕邵雍撰:《皇極經世書》,收入永瑢、紀昀等纂修:《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0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宋〕司馬光撰:《潛虛》,收入永瑢、紀昀等纂修:《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0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宋〕程顥、程頤著;王孝魚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7月)。
〔宋〕黃庭堅撰:《豫章黃先生文集》,收入王雲五主編:《四部叢刊初編》第5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宋〕宋神宗敕令刊刻:《宋中太乙宮碑銘》,收入白雲觀長春真人編纂:《正統道藏》第33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10
月)。
〔宋〕陳師道著:《後山談叢》,收入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邵伯溫撰:《易學辨惑》,收入永瑢、紀昀等纂修:《文淵閣四庫全書》第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宋〕晁說之撰:《嵩山文集》,收入臺灣商務印書館編審委員會主編:《四部叢刊續編》(上海:上海書店,1985年1月)。
〔宋〕薛道光等注解:《悟真篇三註》,收入蕭天石主編:《道藏精華》第6集之1(臺北:自由出版社,1989年7月)。
〔宋〕鄭樵撰:《通志》,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纂修:《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7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宋〕晁公武撰;孫猛校證:《郡齋讀書志校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9月)。
〔宋〕周必大撰、周綸編:《文忠集》,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纂修:《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4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
月)。
〔宋〕張行成述:《元包數總義》,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纂修:《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0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宋〕張行成撰:《皇極經世索隱》,收入永瑢、紀昀等纂修:《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0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宋〕王湜撰:《易學》,收入永瑢、紀昀等纂修:《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05冊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宋〕朱震撰:《漢上易傳》,收入〔清〕徐乾學等輯;納蘭成德校刊:《通志堂經解》第1冊(臺北:大通書局,1970年2月)。
〔宋〕李過撰:《西谿易說》,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纂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宋〕林至撰:《易裨傳》,收入〔清〕徐乾學等輯;納蘭成德校刊:《通志堂經解》第3冊(臺北:大通書局,1970年2月)。
〔宋〕朱熹撰:《朱熹辨偽書語》(臺北:臺灣開明,1969年4月)。
〔宋〕朱熹撰:《周易本義》,收入〔宋〕朱熹撰;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第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宋〕朱熹撰:《易學啟蒙》,收入〔宋〕朱熹撰;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第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宋〕朱熹撰:《朱子語類》,收入〔宋〕朱熹撰;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第1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
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宋〕朱熹撰:《朱子語類》,收入〔宋〕朱熹撰;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第1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
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宋〕朱熹撰:《朱子語類》,收入〔宋〕朱熹撰;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第1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
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宋〕朱熹撰:《朱子文集》,收入〔宋〕朱熹撰;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第2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
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宋〕朱熹撰:《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收入〔宋〕朱熹撰;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第2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宋〕朱熹撰:《陰符經注》,收入〔宋〕朱熹撰;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第3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
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宋〕朱熹撰:《周易參同契考異》,收入〔宋〕朱熹撰;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第3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
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宋〕朱熹撰:《周易參同契考異》,收入〔宋〕朱熹撰;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第3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
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宋〕樓鑰撰:《攻媿集》,收入永瑢、紀昀等纂修:《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5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宋〕蔡沈撰:《洪範皇極內篇》,收入永瑢、紀昀等纂修:《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0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宋〕項安世撰:《項氏家說》,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纂修:《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0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宋〕羅泌纂、羅苹注;〔明〕喬可傳校:《路史》,收入陸費逵總勘:《四部備要》(臺北:中華書局,1966年3月)。
〔宋〕張栻撰:《南軒先生文集》,收入〔日〕長澤規矩也編:《和刻本漢籍文集》第5輯(東京:古典研究會,1978年3月)。
〔宋〕薛季宣撰:《浪語集》,收入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七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7年)。
〔宋〕陸九淵著;鍾哲點校:《陸九淵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9月)。
〔宋〕程迥撰:《周易古占法》,收入嚴靈峯編輯:《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54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宋〕陳振孫撰:《直齋書錄解題》,收入韋力編:《古書題跋叢刊》第2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9年6月)。
〔宋〕黃震撰:《黃氏日抄》,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纂修:《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0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宋〕王應麟撰:《玉海》(京都:中文出版社,1986年10月)。
〔宋〕俞文豹撰:《吹劍錄外集》,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纂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6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
月)。
〔宋〕朱元昇撰:《三易備遺》,收入嚴靈峯編輯:《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83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宋〕丁易東撰:《易象義》,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纂修:《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宋〕俞琰撰:《周易集說》,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纂修:《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宋〕俞琰撰:《易外別傳》,收入蕭天石主編:《道藏精華》第12集之2(臺北:自由出版社,1989年7月)。
〔宋〕俞琰撰:《席上腐談》,收入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俞琰撰:《讀易舉要》,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纂修:《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宋〕俞琰撰:《周易參同契發揮》,收入白雲觀長春真人編纂:《正統道藏》第3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10月)。
〔宋〕陳顯微撰:《周易參同契解》(鄭州:中洲古籍出版社,1988年12月)。
〔宋〕胡方平撰:《易學啟蒙通釋》,收入〔清〕徐乾學等輯;納蘭成德校刊:《通志堂經解》第3冊(臺北:大通書局,1970年2月)。
〔宋〕熊朋來撰:《經說》,收入永瑢、紀昀等纂修:《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8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宋〕不著人撰:《庚道集》,收入白雲觀長春真人編纂:《正統道藏》第32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10月)。
〔元〕馬端臨撰:《文獻通考》(臺北:新興書局,1963年10月)。
〔元〕胡一桂撰:《周易啓蒙翼傳》,收入〔清〕納蘭性德刊刻:《通志堂經解》第7冊(臺北:大通書局,1970年2月)。
〔元〕吳澄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收入藝文印書館編輯:《歲時習俗研究資料彙編》第8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12月)。
〔元〕脫脫等修:《宋史》,收入《二十五史》第32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元〕趙汸撰:《東山存稿》,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纂修:《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2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明〕宋濂撰:《元史》(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11月)。
〔明〕陶宗儀、陶珽編:《說郛三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月)。
〔明〕程敏政輯撰;何慶善、于石點校:《新安文獻志》(合肥:黃山書社,2004年12月)。
〔明〕季本撰:《易學四同別錄》,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第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明〕楊慎撰:《升菴集》,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纂修:《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7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明〕朱睦㮮著:《授經圖》,收入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明〕王世貞撰:《讀書後》,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纂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8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明〕章潢撰:《圖書編》,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纂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96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明〕王圻撰:《續文獻通考》,收入文海出版社編輯:《元明史料叢編(第一輯)》(臺北:文海出版社,1984年9月)。
〔明〕胡應麟著:《四部正譌》(臺北:臺灣開明書局,1969年4月)。
〔明〕祁承㸁藏並撰:《澹生堂藏書目》,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
編:《續修四庫全書》第919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2002年3月)。
〔明〕鍾惺、譚元春輯:《古詩歸》,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
修四庫全書》第1589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
月)
〔明〕程曈撰:《新安學繫錄》,收入《叢書集成三編》之二十《安徽叢書》第
二函(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
〔清〕黃宗羲撰;鄭萬耕點校:《易學象數論》(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1
月)。
〔清〕黃宗羲原著,全祖望補修;陳金生、梁運華點校:《宋元學案》(北京:
中華書局,2013年3月)。
〔清〕顧炎武著;陳垣校注:《日知錄校注》(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
8月)。
〔清〕黃宗炎撰:《周易尋門餘論》,收入孫劍秋編著:《清儒黃宗炎易學著作合
輯》(臺北:中華文化教育學會,2007年4月)。
〔清〕黃宗炎撰:《圖學辨惑》,收入孫劍秋編著:《清儒黃宗炎易學著作合輯》
(臺北:中華文化教育學會,2007年4月)。
〔清〕黃宗炎撰:《圖學辯惑》,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纂修:《景印文淵閣四
庫全書》第4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清〕毛奇齡撰:《仲氏易》,收入嚴靈峯編輯:《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78冊
(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清〕毛奇齡撰;鄭萬耕點校:《毛奇齡易著四種》(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1月)。
〔清〕錢曾著;管庭芬、章鈺校證、余彥焱標點:《讀書敏求記校證》(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2月)。
〔清〕朱彝尊原著;許維萍、馮曉庭、江永川點校:《點校補正經義考》第1冊
(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年12月)。
〔清〕朱彝尊原作;侯美珍、黃智明、陳恆嵩點校:《點校補正經義考》第8冊
(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年12月)。
〔清〕胡渭撰;鄭萬耕點校:《易圖明辨》(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2月)。
〔清〕李光地著;劉大鈞整理:《周易折中》(成都:巴蜀書社,1998年10
月)。
〔清〕姚際恆作;童小鈴彙集:《古今偽書考》,收入林慶彰主編:《姚際恆著作
集(五)》(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4年6
月)。
〔清〕胡煦著;程林點校:《周易函書附卜法詳考等四種》(北京:中華書局,
2013年2月)。
〔清〕惠棟撰;鄭萬耕點校:《周易述附:易漢學、易例》(北京:中華書局,
2007年9月)。
〔清〕于敏中、英廉等編:《欽定日下舊聞考》,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纂
修:《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9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3月)。
〔清〕于敏中等著;徐德明標點:《天祿琳瑯書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年8月)。
〔清〕錢大昕撰;呂友仁標校:《潛研堂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年11月)。
〔清〕王謨輯:《漢魏遺書鈔》(京都:中文出版社,1976年7月)。
〔清〕章學誠撰;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7
月)。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清〕永瑢、紀昀等纂修:《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目錄》第1冊(臺北:世界書
局,1988年2月)。
〔清〕永瑢、紀昀等纂修:《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2004年10
月)。
〔清〕周中孚撰:《鄭堂讀書記補逸》,收入韋力編:《古書題跋叢刊》第11冊
(北京:學苑出版社,2009年6月)。
〔清〕丁晏撰:《易林釋文》(臺北:廣文書局,1994年8月)。
〔清〕瞿鏞編纂:《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9
月)。
〔清〕陳澧著:《東塾讀書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
〔清〕馬國翰輯:《玉函山房輯佚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
月)。
〔清〕耿文光著:《萬卷精華樓藏書記》(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11月)。
〔清〕丁丙撰:《善本書室藏書志》,收入韋力編:《古書題跋叢刊》第19冊
(北京:學苑出版社,2009年6月)。
〔清〕張之洞著;范希曾補正;高路明點校:《書目答問補正》(北京:北京燕
山出版社,1999年5月)。
〔清〕趙在翰輯;鍾肇鵬、蕭文郁點校:《七緯》(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1
月)。
〔清〕張兆鹿註釋:《蔡子洪範皇極名數》,收入林慶彰等主編:《晚清四部叢
刊.第一編》(臺中:文听閣圖書,2010年11月)。
〔清〕王植撰:《皇極經世書解》,收入永瑢、紀昀等纂修:《文淵閣四庫全書》
第80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清〕皮錫瑞著;周予同注釋:《經學歷史》(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6
月)。
〔清〕皮錫瑞著;周春健校注:《經學通論》(北京:華夏出版社,2011年4
月)。
〔清〕王樹枏:《費氏古易訂文》(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11月)。
〔清〕杭辛齋撰:《易楔》,收入林慶彰主編:《民國時期經學叢書(第二輯)》
第21冊(臺中:文听閣圖書,2008年7月)。
〔清〕杭辛齋撰:《學易筆談》,收入林慶彰主編:《民國時期經學叢書(第二
輯)》第21冊(臺中:文听閣圖書,2008年7月)。
〔清〕梁啟超著:《古書真偽及其年代》(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9年8
月)。
〔清〕徐元誥撰;王樹民、沈長雲點校:《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3
年12月)。
二、近人論著
馬敘倫著:《讀書小記》(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年9月)。
彭國棟纂修:《重修清史藝文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6月)。
屈萬里著:《先秦漢魏易例述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9年4月)。
張心澂編著:《偽書通考》(臺北:宏業書局,1970年6月)。
尚秉和撰:《焦氏易詁》(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年10月)。
陳國符著:《道藏源流攷》(臺北:明文書局,1975年3月)。
世界書局編輯部:《全宋詞》第1冊(臺北:世界書局,1984年3月)。
王令樾著:《緯學探原》(臺北:幼獅文化事業,1984年4月)。
彭文勤纂輯:《道藏輯要》第8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2月)。
陳國符著:《道藏源流續攷》(臺北:明文書局,1987年11月)。
陳克明著:《司馬光學述》(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4月)。
王明著:《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8
月)。
李養正著:《道教概說》(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12月)。
廖名春、康學偉、梁韋弦著:《周易研究史》(長沙:湖南出版社,1991年7
月)。
朱伯崑著:《易學哲學史》(臺北:藍燈文化事業,1991年9月)。
鄭萬耕著:《揚雄及其太玄》(臺北:藍燈文化事業,1992年9月)。
孟乃昌著:《《周易參同契》考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8月)。
林忠軍著:《象數易學發展史》第1卷(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7月)。
鍾肇鵬著:《讖緯論略》(臺北:洪葉文化事業,1994年9月)。
徐志銳著:《周易陰陽八卦說解》(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12月)。
鄧球柏譯注:《白話焦氏易林》(長沙:岳麓書社,1996年)。
劉韶軍著:《太玄校注》(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6月)。
劉玉建著:《兩漢象數易學研究》(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
馬濟人撰:《道教與內丹》(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林忠軍著:《象數易學發展史》第2卷(濟南:齊魯書社,1998年7月)。
胡適撰:《胡適文存四集》,收入歐陽哲生編:《胡適文集》第5冊(北京:北京
大學出版社,1998年11月)。
王新春撰:《周易虞氏學》(臺北:頂淵文化事業,1999年2月)。
雒竹筠遺稿、李新乾編補:《元史藝文志輯本》(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
年10月)。
陳良運:《《焦氏易林》詩學闡釋》(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0年)。
李修生主編:《全元文》第13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
王青著:《揚雄評傳》,收入匡亞明主編:《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第23冊(南
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
李申著:《易圖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
蕭漢明、郭東升著:《《周易參同契》研究》(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1
月)。
王利器注疏:《呂氏春秋注疏》(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1月)。
牟宗三著:《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函義》,收入牟宗三著:《牟宗三先生全集》
第1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2003年4月)。
韓自強編著:《阜陽漢簡《周易》研究:附《儒家者言》章題、《春秋事語》章
題及相關竹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
朱開宇著:《科舉社會、地域秩序與宗族發展──宋明間的徽州,1100-1644》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4年8月)。
艾蘭、邢文編:《新出簡帛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12月)。
周曉光著:《新安理學》(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尚秉和著:《周易古筮攷》,收入尚秉和遺稿,張善文校理:《尚氏易學存稿校
理》第1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年6月)。
尚秉和著:《焦氏易林注》,收入尚秉和遺稿,張善文校理:《尚氏易學存稿校
理》第2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年6月)。
張善文著:《歷代易家考略》(臺北:頂淵文化事業,2006年2月)。
張善文著:《歷代易學要籍解題》(臺北:頂淵文化事業,2006年2月)。
陳伯适著:《漢易之風華再現-惠棟易學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6年
2月)。
黃師忠天編著:《周易程傳註評》(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6年3
月)。
潘雨廷著;張文江整理:《讀易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
月)。
余敦康著:《漢宋易學解讀》(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年7月)。
高懷民著:《宋元明易學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
高懷民著:《兩漢易學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
金生楊著:《漢唐巴蜀易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8月)。
徐芹庭著:《易經源流》(北京:中國書店,2008年4月)。
林忠軍主編:《歷代易學名著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8年5月)。
方向東撰:《大戴禮記彙校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7月)。
喬家駿著:《《焦氏易林》易學研究》,收入林慶彰主編:《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
刊》初編第2冊(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年9月)。
任法融著:《周易參同契釋義》(北京:東方出版社,2009年4月)。
徐芹庭著:《焦氏易林新注》(北京:中國書店,2010年1月)。
賴錫三作:《丹道與易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10年7月)。
張永堂編著:《術數藝文論叢》(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10年11月)。
高亨著,王大慶整理:《高亨《周易》九講》(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徐芹庭著:《魏晉南北朝四十三家易學》(北京:中國書店,2011年2月)。
劉韶軍著:《揚雄與《太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8月)。
王新春著:《易學與中國哲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8月)。
史甄陶著:《家學經學和朱子學──以元代徽州學者胡一桂、胡炳文和陳櫟為中
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12月)。
張雙棣撰:《淮南子校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1月)。
張文智著:《孟、焦、京易學新探》(濟南:齊魯書社,2013年1月)。
劉祥光著:《宋代日常生活中的卜算與鬼怪》(臺北:政大出版社,2013年3
月)。
馬宗軍著:《《周易參同契》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13年10月)。
程元敏作:《先秦經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3年11月)。
朱桂昌編著:《太初日曆表》(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11月)。
王亭之著:《周易象數例解》(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年10月)。
李守力著:《周易密鑰》(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16年8月)
三、期刊論文
宛敏渭:〈二十四氣與七十二候考(續)―七十二候研究〉,《氣象學報》總第
11卷第3期(1935年),頁119-131。
沈延國:〈京氏易傳證偽〉,收入章炳麟等著:《中國語文學研究》(臺北:臺灣
中華書局,1971年3月),頁7-18。
曾召南:〈古文龍虎上經〉,《宗教學研究》1983年第2期,頁31-32。
陳良運:〈漢代《易》學與《焦氏易林》〉,《中州學刊》1998年第4期,頁63-
69。
張廣保:〈「周易參同契」的丹道與易道〉,《宗教哲學》總第15期(1998年7
月),頁109-132。
朱玉龍:〈安徽社會科學學術史回顧與思考〉,《江淮論壇》2000年第4期,頁
106-112。
黃一農:〈漢初百年朔閏析究―兼訂《史記》和《漢書》紀日干支訛誤〉,《中央
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2本第4分(2001年12月),頁
753-800。
賴錫三:〈《周易參同契》的「先天―後天學」與「內養―外煉一體觀」〉,《漢學
研究》第20卷第2期(2002年12月),頁109-140。
李霞:〈論新安理學的形成、演變及其階段性特徵〉,《中國哲學史》2003年第1
期(2003年7月),頁95-102。
欽偉剛:〈南宋初期《參同契》文獻實態的考察(上)〉,《宗教學研究》2003年
第4期(2003年7月),頁10-15。
湯太祥:〈明帝筮雨用書考〉,《常州工學院學報》第17卷5期(2004年10
月),頁53-55。
李小成:〈關朗易學考論〉,《周易研究》總第70期(2005年第2期),頁30-
39。
梁韋弦:〈漢易卦氣學論要〉,《吉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3卷
第5期(2005年10月),頁75-79。
鄭吉雄:〈論易道主剛〉,《臺大中文學報》總第26期(2007年6月),頁89-
118。
林金泉:〈卦氣配曆-惠棟《易漢學》卦氣說引曆推步條舉證〉,《興大中文學
報》總第21期(2007年6月),頁191-225。
李秋麗:〈胡一桂易學觀研究〉,《周易研究》2008年第4期(2008年7月),頁
25-30。
黃儒宣:〈阜陽漢簡《周易》卜辭試探〉,《周易研究》2008年第5期(2008年
10月),頁13-17。
郜積意:〈論三卷本《京氏易傳》,兼及京房的六日七分說〉,《中國文哲研究集
刊》第33期(2008年9月),頁205-251。
楊亮:〈從拒絕到認同──以宋元易代之際南方文士立場轉變為中心〉,《贛南師
範學院學報》2009年第4期(2009年7月),頁53-57。
文平:〈孟喜卦氣說溯源〉,《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總第33卷第6
期(2009年11月),頁133-136。
劉銀昌:〈隋前《焦氏易林》的傳播與接受〉,《社會科學家》2009年第1期
(2009年7月),頁133-137。
汪登偉:〈《龍虎經》考〉,《弘道》總第43期(2010年第2期)。
李秋麗:〈胡一桂「四聖易象說」探研〉,《周易研究》2010年第5期(2010年
7月),頁67-73。
李秋麗:〈論胡一桂占筮識度下的易象觀〉,《東嶽論叢》第31卷11期(2010
年11月),頁128-132。
劉成群:〈元代新安理學的四個「轉向」〉,《漢學研究》第29卷第4期(2011
年12月),頁167-200。
張宏華:〈朱熹先天易學思想探析〉,《普陽學刊》2012年第1期(2012年7
月),頁139-141。
郭芳如:〈朱熹的《周易參同契考異》〉,《哲學與文化》第39卷第5期(2012
年5月),頁151-181。
李國來:〈柳存仁《周易參同契》三期衍變說述評〉,《世界宗教文化》2015年
第3期,頁116-120。
魏代富:〈郭璞《洞林》的版本及價值〉,《周易研究》總134期(2015年第6
期),頁67-74。
謝輝:〈元儒胡一桂兩注《易本義》考實〉,《周易研究》2016年第3期,頁51-
56。
鄭吉雄:〈《歸藏》平議〉,《文與哲》第29期(2016年12月),頁37-72。
陳詠琳:〈《周易參同契》對兩漢易學的繼承與發用〉,《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
總第23期(2016年12月),頁39-60。
方誠峰:〈司馬光《潛虛》的世界〉,《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總第
32卷(2017年第1期),頁167-182。
張書豪:〈京房《易》災異理論探微〉,《成大中文學報》總第57期(2017年6
月),頁1-3+5-37。

四、會議論文
柳存仁:〈朱熹與《參同契》〉,收錄於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國際朱子學
會議論文集》(1993年)。
鍾彩鈞:〈胡方平、一桂父子對朱子《易》學的詮釋〉,收錄於楊晉龍主編:《元
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2000年10
月),頁195-236。
陳睿宏(舊名陳伯适):〈尚秉和對《焦氏易林》詮解之商榷〉,收錄於《第六屆
中國經學研究會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
系,2009年),頁409-455。
五、學位論文
馬新欽作:《焦氏易林作者版本考》(福建:福建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5
年)。
李秋麗著:《胡一桂易學研究》(山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
黃惠玲撰:《周易參同契之十二消息卦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
系博士論文,2006年)。
喬家駿撰:《孟喜、焦延壽、京房及其易學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博
士論文,2010年7月)。
何子皿著:《胡一桂易學思想研究》(安徽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