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9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4 05:2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江明淵
研究生(外文):Chiang, Ming-Yuan
論文名稱:古典與奇變—晚明士人對六朝書論的接受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Classical and the Transformed: The Study of the Calligraphy Theory of the Six Dynasties Adopted by the Intellectuals in Late Ming Dynasty
指導教授:陶玉璞陶玉璞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Tao, Yu-Pu
口試委員:黃緯中李秀華蘇子敬莊千慧陶玉璞
口試委員(外文):Huang, Wei-ZhongLi, Hiu-HuaSu, Zi-JingZhuang, Qian-HuiTao, Yu-Pu
口試日期:2019-07-25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88
中文關鍵詞:六朝晚明書論士人接受美學
外文關鍵詞:Six DynastiesLate Ming DynastyCalligraphy TheoriesIntellectualsTheory of Recep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39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2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摘要

六朝是書法史上「眾聲喧嘩」的時代,不僅各種書體發展成形,在書論的寫作上亦蓬勃發展。就歷史發展而言,六朝繼承東漢末年的書論思想,並在前哲的基礎上,發展出具有時代風格的論述模式。其中,包括筆法陳述,書體讚詠,書史發展,書法審美與書法品評等。先哲將學書所得行諸文字,是試圖從言說中,詮釋書法旨要,藉此證明自己的存有。然而,語言具有難以言宣的限制,因此,要能接受六朝書論,必須有語文與書法能力為基礎,否則,容易流於表面的解釋,而無法得到語言背後的美學真義。
在書法創作上,二王的蕭散書風,向為時人所接受,尤其在受到皇室與鑒藏家的高舉後,更成為書法家競相模仿的典範。他們獨宗羲、獻,冀能從臨古中與之企及,甚至有超越二王之志。董其昌如此,王鐸、傅山又何嘗不是?如果將古典與奇變視為書法美學兩端,那麼值得思考的是,在古典書論的影響下,何以出現奇變書風?可以想見的是,「汲古出新」是書法家共同的信念,「變」是超越與證明存有的反映。
為釐清古典書論與奇變書風的關係,本文試圖從閱讀六朝書論中,梳理其中的意義與發展脈絡。其次,從接受美學的角度,分析書論、本文與讀者之間的關係,並將自己置於當時的語境,思考其中的微言大義。再者,從晚明書法的發展面向,窺探奇變書風發展的內、外緣因素。最後,將晚明與六朝的書論相對照,抽繹晚明對六朝的接受關係。進而驗證「汲古出新」是書法家創作的法則,以及奇變出於古典之中的必然關係。
晚明對六朝書論的接受,除反映在著述上,書畫題跋也可見其審美旨趣。而當書法家不輟地臨摹六朝法帖,實際上正是對六朝書論的接受反映。而這種形式的接受,雖未必見言說記載,然而,卻悄然地在書法家的筆跡中實現了。

關鍵詞:六朝、晚明、書論、士人、接受美學

Abstract

Six Dynasties were the era of “Heteroglossia” in calligraphy history. Various calligraphic styles were developed and formed, and the writing of calligraphy theories was thriving as well. In terms of the progression of history, Six Dynasties succeeded the calligraphy concepts from Late Han Dynasty, and developed a theory model that matched the style at the time on the basis of sages of previous times, such as stroke description, type compliment, calligraphy history development, calligraphy appreciation, and calligraphy comments, etc. The sages of previous times utilized the words they learned in order to interpret the topics of calligraphy works and therefore to attest their own existence from the words. However, languages have the unique limitations of being difficult to describe and interpret. Therefore, to accept the calligraphy theories of Six Dynasties, one must have the foundation on language as well as calligraphy skills, or otherwise they only see the surface but fail to obtain the aesthetics truth behind the language.
In terms of calligraphic creations, the unconstrained style of two Wangs was often accepted by people. Such style even became the models of calligraphers after the imperial family and collectors. From the solely dominating Wang Xizhi and Wang Xianzhi, the calligraphers had the ambition of catching up and even going beyond both of them. Dong Qichang was one of those ambitious figures, as well as Wang Duo and Fu Shan. If we put the classical and the transformed as the two extremes of calligraphic aesthetics, what we can consider is that how the transformed emerged in the first place under the influences of the classical? Obviously, “From the Old Born the New” is the common faith of calligraphers; “the transformed” is the reflection of going beyond and attesting what had been existed.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lassical theories and transformed styles, the study tries to organize the meaning and development progress in the reading of calligraphy theories in Six Dynasties. Secondly, it analyzes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theories, the main textures, and the read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ory of reception, and put itself into the atmosphere at the time, considering the substantial meaning within. Then, it observe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on the transformed from the development aspects of calligraphy in Late Ming Dynasty. Lastly, it makes the compare and contrast of the calligraphy theories in Late Ming Dynasty and Six Dynasties, interpreting the reception between them and attesting that “From the Old Born the New” was the principle for calligraphers’ creation as well a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Transformed Comes from the Classical”.
The reception in Late Ming Dynasty toward calligraphy theories in Six Dynasties is not only reflected on the works and descriptions, but also on the appreciation amusements. The continuous pursuance and facsimile of models for writing in Six Dynasties were actually their reception reflection on the calligraphy theories. Such reception might not be seen in texts, but it was realized in the strokes of calligraphers, unnoticed.

Keywords: Six Dynasties, Late Ming Dynasty, Calligraphy Theories, Intellectuals, Theory of Reception


目次
致謝辭 ⅰ
摘要 ⅲ
Abstract ⅴ
目次 vii
表目次 x
圖目次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與回顧 9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21
第四節 名詞釋義 28
第二章 六朝古典書論之美學蘊涵 33
第一節 六朝書論的書法史觀 33
一、六朝對書法自覺之接受 34
二、書寫為英儒撮撥之能事 39
三、書法為時人所慕之藝術 43
第二節 六朝書論之美學意象 45
一、書論之言,承文風之所趨 45
二、書論之象,睹物象以致思 50
三、書論之意,非言詞之所宣 55
第三節 六朝書論的筆法內涵與審美旨趣 59
一、凝神靜思,意在筆前 59
二、古人論書,以勢為先 63
三、書之妙道,神彩為上 68
第三章 六朝古典書論及其接受美學 73
第一節 書寫者對六朝書論的詮釋模式 74
一、以書體發展建構書法史觀 74
二、以藉物取譬詮釋書體意涵 80
三、以書法批評自成審美標準 85
第二節 觀看者對書法語言的意象重構 91
一、六朝書論的歷時性與共時性 91
二、從觀看到書寫的文字轉化 96
三、從書寫到觀看的意象重構 103
第三節 六朝書論與期待視野 109
一、讀者對書論的期待視野與審美距離 109
二、六朝書論的召喚結構 115
第四章 晚明書學發展與奇變書風的歷史面向 123
第一節 陽明心學對書風遞嬗的潛移默化 123
一、陽明心學對奇變書風的醞釀 123
二、王門美學對性靈書風的影響 129
三、淡雅禪意的書風表現 134
第二節 城市經濟對書法接受的推波助瀾 139
一、書法形制與文化圈的改變 139
二、書跡收藏與作偽書風的盛行 144
三、刻帖興盛與接受主體的拓展 149
第三節 臨池範本與日用類書書法門的知識傳播 154
一、民間臨池範本的編纂形式 154
二、日用類書書法門的思想內涵 159
三、日用類書書法門的預設讀者 167
第五章 晚明士人對六朝書論的接受 175
第一節 晚明書論的美學意蘊 176
一、項穆中和說 176
二、董其昌平淡說 180
三、趙宧光崇篆說 189
四、黃道周遒媚說 193
第二節 晚明清初書論的美學思想 199
一、王鐸極中庸說 200
二、傅山四寧四毋說 209
三、馮班本領說 217
四、宋曹四貴說 221
第三節 晚明士人對六朝書論的詮釋與接受 226
一、理論形式的追摹 227
二、書法知識的接受 234
三、書法審美的對應 248
第六章 結論 257
參考文獻 267
一、傳統文獻 267
二、近人論述 272
(一)中文專書 272
(二)外文專書 277
(三)論文集 277
(四)書法集 278
(五)期刊、單篇論文 279
(六)學位論文 286
三、網路資料 287







表目次
表5-2-1《擬山園選集.文丹》引文之正體字與王鐸書法字對照表 203























圖目次
圖1-1-1張瑞圖〈草書杜甫渼陂行詩卷〉(局部) 8
圖1-1-2張瑞圖〈將軍園中何所蓄〉(局部) 8
圖1-1-3書法、書論與書學的關係圖 30
圖4-3-1《內閣秘傳字府》範字「雲」 157
圖4-3-2《內閣秘傳字府》範字「翬」 157
圖4-3-3〈辯中書楷字 訣〉 162
圖4-3-4「躬身舞蹈勢」 163
圖4-3-5「江上扁舟勢」 163
圖4-3-6〈三字辯論歌〉、〈四字辯論歌〉 164
圖4-3-7〈心法歌〉之一 165
圖4-3-8〈心法歌〉之二 165
圖4-3-9〈委托買物〉 173
圖5-1-1董其昌〈臨大令帖〉(局部) 186
圖5-1-2董其昌〈行書論書軸〉 186
圖5-1-3董其昌臨《淳化閣帖》之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品) 188
圖5-1-4董其昌臨《淳化閣帖》之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品) 188
圖5-1-5趙宧光〈篆書四箴冊〉(局部) 192
圖5-1-6黃道周〈行草書五言詩軸〉 198
圖5-2-1王鐸臨王羲之〈採菊帖〉、〈增慨帖〉 207
圖5-2-2王鐸臨王羲之〈瞻近帖〉 207
圖5-2-3王獻之〈願餘帖〉(局部) 208
圖5-2-4王鐸臨王獻之〈願餘帖〉、〈適奉帖〉 208
圖5-2-5傅山〈草書五言律詩軸〉 216
圖5-2-6傅山〈臨王羲之草書軸〉 216
圖5-3-1張瑞圖書袁昂〈古今書評〉(局部) 246
圖5-3-2張瑞圖《果亭墨翰.書評》(局部) 247



參考文獻

一、傳統文獻
〔周〕周易,《四部叢刊》經部第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周〕列禦寇撰,〔東晉〕張湛注:《列子》,上海:上海書店,1992年。
〔周〕呂望:《六韜》,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周]孫武:《孫子兵法》,《武經七書》本,百部叢書集成92,臺北縣:藝文印書
館,1965年。
〔西漢〕司馬遷撰,〔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引,〔唐〕張守節正義:《史記》,
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西漢〕揚雄撰、韓敬注:《法言注》,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東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東漢]許慎撰,[宋]徐鉉校定,張元濟等輯:《續古逸叢書.經.宋本說文解字》,
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4年。
〔東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
〔東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清〕王先謙補注:《漢書補注》,《二十五史》
本,臺北:藝文印書館,出版年不詳。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十三經注疏》本,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
〔魏〕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周易》,《十三經注疏》本,臺北:
藝文印書館,1997年。
〔魏〕王弼:《老子道德經注》,《四部要籍注疏叢刊》本,北京:中華書局,1998
年。
〔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
[南朝.宋]劉義慶著,張萬起、劉尚慈譯注:《世說新語譯注》,北京:中華書局,
1998年。
[南朝.宋]劉義慶撰,〔梁〕劉孝標注,朱鑄禹集注:《世說新語彙校集注》,上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南朝.宋]鮑照著,錢振倫注:《鮑參軍集》,上海:上海古典出版社,1958年。
[南朝.齊]謝赫著,[明]毛晉訂:《古畫品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南朝.梁]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
〔南朝.梁〕沈約撰:《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南朝.梁〕蕭子顯:《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北齊]顏之推撰,[清]趙曦明注,[清]盧文弨補注:《顏氏家訓》,臺北:臺灣
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唐〕李白著,詹鍈主編:《李白全集校注彙釋集評》,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6
年。
〔唐〕李延壽撰:《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唐〕姚思廉撰:《梁書》,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唐〕張彥遠撰,武良成、周旭點校:《法書要錄》,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
2012年。
〔唐〕張彥遠撰,于安瀾編:《畫史叢書.歷代名畫記》,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
社,1982年。
〔唐〕許嵩撰,張忱石點校:《建康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唐〕劉餗撰:《隋唐嘉話》,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唐〕歐陽詢撰,汪紹楹校:《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唐〕韓愈著,劉真倫、岳珍校注:《韓愈文集彙校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
年。
〔唐〕釋皎然著,李壯鷹校注:《詩式校注》,濟南:齊魯書社,1986年。
〔北宋〕洪興祖撰:《楚辭補註》,臺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
〔北宋〕黃庭堅著,劉琳、李勇先、王蓉貴校點:《黃庭堅全集》,成都:四川大學
出版社,2001年。
〔北宋〕蘇軾著,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南宋〕朱熹撰:《四書集註》,臺北縣:藝文印書館,1980年。
〔南宋〕陳元靚撰,金程宇編:《和刻本中國古逸書叢刊.新編群書類要事林廣記》,
南京:鳳凰出版社,2012年。
〔南宋〕嚴羽著,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臺北:里仁書局,1987年。
[明]文震亨著,黃賓虹、鄧實編:《美術叢書.長物志》第二冊,南京:江蘇古
籍出版社,1997年。
[明]方岳貢修、陳繼儒纂:《日本藏中國罕見地方志叢刊.「崇禎」松江府志》上
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1年。
〔明〕王世貞編,詹景鳳補益:《王氏書畫苑》,明萬曆十八至十九年(1590-1591)
王元貞金陵刊本。
[明]王守仁撰,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
籍出版社,2006年。
[明]王畿著,吳震編校:《王畿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
[明]米嘉穗修、孫鯨等纂,馬小林、孟繁裕主編:《明代孤本方志選.「崇禎」鄆
城縣志》,北京:中華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復制中心,2000年。
[明]何良俊撰,李劍雄校點:《歷代筆記小說大觀.四友齋叢說》,上海:上海古
籍出版社,2012年。
[明]李日華著,屠有祥校注:《味水軒日記校注》,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11
年。
[明]李日華撰,郁震宏、李保陽點校:《六研齋筆記》,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
年。
[明]李紹文:《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皇明世說新語》子部244冊,臺南:莊嚴文
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明]李贄:《李贄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明]沈德符:《元明史料筆記叢刊.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明]周世昌撰:《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江蘇省》第433號,臺北:成文出
版社有限公司據明萬曆四年刊本影印,1983年。
[明]孫能傳輯:《剡溪漫筆》,北京:中國書店,1987年。
[明]徐渭:《徐渭集》,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明]袁宏道著,錢伯城箋校:《袁宏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年。
[明]高濂著,王大淳整理:《高濂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年。
[明]張居正:《明世宗實錄》卷98,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年。
[明]張瀚撰,盛冬鈴點校:《松窗夢語》,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明]陳善等修:《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江蘇省》第524號,臺北:成文出
版社有限公司據明萬曆七年刊本影印,1983年。
[明]湯顯祖著,徐朔方箋校:《湯顯祖詩文集》下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
[明]黃宗羲:《黃宗羲全集》,臺北:里仁書局,1987年。
[明]黃道周撰,[清]陳壽祺重編:《黃漳浦集》卷十四,民國排印本。
[明]董其昌:《董其昌全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3年。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
〔明]謝肇淛:《五雜組》,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
〔明〕吳其貞:《書畫記》,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62年。
〔明〕李東陽等纂:《大明會典》卷78,揚州:江蘇古籍刻印社,1989年。
〔明〕徐渭著:《徐文長三集》,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68年。
〔明〕黃鏊、黃鉞編,金程宇編:《和刻本中國古逸書叢刊.內閣秘傳字府》第23
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12年。
〔明〕薛應旂《六朝詩集》明嘉靖間,1522一1566)刊本。
〔明〕顧起元撰,張惠榮校點:《客座贅語》,南京:鳳凰出版社,2005年。
[清]丁耀亢撰,李增坡主編、張清吉校點:《丁耀亢全集》,鄭州:中州古籍出版
社,1999年。
[清]王夫之著,舒蕪校點:《薑齋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清〕王培荀著,蒲澤校點,嚴薇青審訂:《鄉園憶舊錄》,濟南:齊魯書社,1993
年。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卷69,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清〕梁詩正編次:《三希堂法帖》卷四《董其昌跋趙吳興書》,北京:中華書店,
1986年。
〔清〕傅山:《傅山集》,東京:株式會社二玄出版社,2008年。
〔清〕傅山著,劉貫文、張海瀛、尹協理主編:《傅山全書》,太原:山西人民出版
社,1991年。
〔清〕湯球輯,嚴茜子點校:《九家舊晉書輯本》,《二十五別史》,濟南:齊魯書社,
2000年。
〔清〕趙翼:《甌北集.題黃陶庵手書詩冊》,《續修四庫全書》第一四四七冊,上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清〕厲鶚撰,羅仲鼎,俞浣萍點校:《樊榭山房文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6年。
〔清〕戴夢熊修,〔清〕李方蓁、李方芃纂:《中國地方志集成.道光陽曲縣志》,
南京:鳳凰出版社,2005年。
[清]《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1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87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88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日〕酒井忠夫監修,坂出祥伸、小川陽一編著:《中國日用類書集成.五車拔錦
(一)》第1卷,東京:汲古書院,1999年。
〔日〕酒井忠夫監修,坂出祥伸、小川陽一編著:《中國日用類書集成.三台萬用
正宗(一)》第3卷,東京:汲古書院,2000年。
〔日〕酒井忠夫監修,坂出祥伸、小川陽一編著:《中國日用類書集成.萬書淵海
(二)》第7卷,東京:汲古書院,2001年。
〔日〕酒井忠夫監修,坂出祥伸、小川陽一編著 :《中國日用類書集成五車萬寶全
書(二)》第9卷,東京:汲古書院,2001年。
〔日〕酒井忠夫監修,坂出祥伸、小川陽一編著:《中國日用類書集成.萬用正宗
不求人(一)》第10卷,東京:汲古書院,2003年。
〔日〕酒井忠夫監修,坂出祥伸、小川陽一編著:《中國日用類書集成.萬用正宗
不求人(二)》第11卷,東京:汲古書院,2003年。
〔日〕酒井忠夫監修,坂出祥伸、小川陽一編著:《中國日用類書集成.妙錦萬寶
全書(一)》第12卷,東京:汲古書院,2003年。
〔日〕酒井忠夫監修,坂出祥伸、小川陽一編著:《中國日用類書集成.妙錦萬寶
全書(二)》第13卷,東京:汲古書院,2003年。
[義]利瑪竇、[比]金尼閣著,何高濟、王遵仲、李申譯:《利瑪竇中國札記》,
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二、近人論述
(一)中文專書
王力堅:《魏晉詩歌的審美觀照》,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王元軍:《漢代書刻文化研究》,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7年。
王世征:《歷代書論名篇解析》,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年。
王壯為︰《書法叢談》,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82年。
王叔岷:《鍾嶸詩品箋證稿》,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2年。
王叔岷:《莊子校銓》,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1988年。
王國華:《書法六問:饒宗頤談中國書法》,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5年。
王鎮遠︰《中國書法理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左東嶺:《王學與中晚明士人心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
左東嶺:《李贄與晚明文學思想》,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
朱立元:《接受美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年。
朱惠良:《無形之相:故宮書法管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6年。
朱劍心:《晚明小品選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
余英時:《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分子》,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2年。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余紹宋:《書畫書錄解題》,杭州:西冷印社出版社,2012年。
巫仁恕:《品味奢華:晚明的消費社會與士大夫》,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
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李澤厚:《美的歷程》,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年。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
李興源:《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晚明心學思潮與士風變異研究》六編第21冊,
臺北縣: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杜黎均:《二十四詩品譯注評析》,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年。
沈尹默著,馬國權編:《沈尹默論書叢稿》,香港:三聯書店,1981年。
沈津:《書海揚舲錄》,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
宗白華:《美學與意境》,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屈守元、常思春主編:《韓愈全集校注》,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年。
屈萬里:《詩經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4年。
林語堂:《吾國與吾民》,臺北: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
祁小春:《邁世之風:有關王羲之資料與人物的綜合研究》,臺北:石頭出版股份有
限公司,2013年。
邱振中:《書法的形態與闡釋》,新北:華藝學術出版社,2015年。
邱敏捷:《參禪與念佛:晚明袁宏道的佛教思想》,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3年。
金學智:《中國書法美學》,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4年。
姜壽田主編:《中國書法批評史》,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8年。
洪丕謨:《點擊中國書法》,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年。
容庚:《叢帖目》,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80年。
徐建融:《明代書畫鑒定與藝術市場》,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7年。
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90年。
啟功:《啟功叢稿》,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91年。
崔樹強:《氣的思想與中國書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張天弓:《張天弓先唐書學考辨文集》,北京:榮寶齋出版社,2009年。
張光賓:《中華書法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張春興、林清山:《教育心理學》,臺北: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章國鋒:《文學批評的新範式—接受美學》,海口市:海南出版社,1993年。
郭晉銓:《從王羲之到王靜芝:帖學傳統中的典範書學體系》,臺北:新銳文創出版
社,2018年。
陳志平《書學史料學》,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0年。
陳振濂:《書法美學》,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年。
陳振濂主編:《書法學》,臺北:建宏出版社,1994年。
陳榮華:《高達美詮釋學:「真理與方法」導讀》,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
陸永勝:《王陽明美學思想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人文分社,2016年。
喬志強編著:《中國古代書法理論解讀》,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2年。
馮翠兒:《漢魏六朝書法理論與文學理論關係探微》,南京:鳳凰出版社,2016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9年。
黃惇:《中國書法史.元明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2年。
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年。
楚默:《中國書法醜書論》,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17年。
楚默:《書法解釋學》,上海:百家出版社,2002年。
葉朗主編:《中國美學通史.清代卷》第7卷,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4年。
葛承雍:《書法與文化十講》,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熊秉明︰《中國書法理論體系》,臺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劉志琴:《晚明史論—重新認識末世衰變》,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
劉詩:《中國古代書法理論管窺》,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
劉濤:《中國書法史.魏晉南北朝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2年。
潘運告主編:《漢魏六朝書畫論》,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11年。
鄧以蟄:《鄧以蟄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
鄭培凱:《湯顯祖與晚明文化》,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鄭曉華:《古典書學淺探》,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
謝國楨:《增訂晚明史籍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韓盼山:《書法辯證法釋要》,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
饒宗頤:《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法]余蓮著,卓立譯:《淡之頌.論中國思想與美學》,臺北縣:桂冠圖書股份有
限公司,2006年。
[美]明恩溥(Arthur H. Smith)著,佚名譯,黃興濤校注:《中國人的氣質》,北
京:中華書局,2006年。
[美]高居翰:《畫家生涯:傳統中國畫家的生活與工作》,北京:生活.讀書.新
知三聯書店,2012年。
[德]伽達默爾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年。
〔美〕白謙慎、張佳傑:《書藝珍品賞析-傅山》,臺北:石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7年。
〔美〕白謙慎著,孫靜如、張佳傑初譯:《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紀中國書法的嬗變》,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6年。
〔美〕宇文所安著,鄭學勤譯:《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臺北:聯經
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美〕傅申著,葛鴻楨譯,賀哈定校:《海外書跡研究》,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7
年。
〔英〕柯律格(Clunas. C.)著,劉穎譯:《中國藝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年。
〔英〕約翰.伯格(John Berger)著,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臺北:麥田出版,
2006年。
〔英〕霍爾登(Raman Selden)、彼得.維德生(Peter Widdowson)、彼得.布魯克
(Peter Brooker)著,林志忠譯:《當代文學理論導讀》,臺北:巨流圖書股份
有限公司,2012年。
〔德〕H.R.姚斯,〔美〕R.C.霍拉勃著,周寧、金元浦譯,滕守堯審校:《接
受美學與接受理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
〔德〕漢斯—格奧爾格.伽達默爾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
本特徵》,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韓〕文功烈:《魏晉南北朝書法美學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二)外文專書
Arthur H. Sm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Norwalk: EastBridge, 2003)。

(三)論文集
《二十世紀書法研究叢書.歷史文脈篇》,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8年。
《二十世紀書法研究叢書.品鑒評論篇》,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8年。
《二十世紀書法研究叢書.審美語境篇》,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8年。
《二十世紀書法研究叢書.歷史文脈篇》,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8年。
《歷代書法論文選》,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97年。
《祕閣皇風―「淳化閣帖」刊刻1010年紀念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2003年。
朱誠如、王天有主編:《明清論叢》第一輯,北京:新華書店,1999年。
沈浩主編:《首屆陸維釗書學研討會論文集》,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15年。
邱士華、林麗江、賴毓芝主編:《偽好物:16~18世紀蘇州片及其影響》,臺北:國
立故宮博物院,2018年。
金開誠、王岳川主編:《中國書法文化大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柯慶明、蕭馳主編:《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年。
胡曉真、王鴻泰主編:《日常生活的論述與實踐》,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
司,2011年。
崔爾平選編點校:《明清書論集》上,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
傅申:《書史與書蹟—傅申書法論文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4年。
華人德主編:《歷代筆記書論彙編》,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
劉岱總主編,杜正勝主編:《中國文化新論社會篇.吾土與吾民》,臺北:聯經出版
事業公司,1982年。

(四)書法集
《中國法書選11.魏晉唐小楷集》,東京:株式會社二玄社,2008年。
[東晉]王羲之:《中國法書選15.蘭亭序「五種」》,東京:株式會社二玄社,2005
年。
〔東晉〕王獻之:《中國法書選18.王獻之尺牘集》,東京:株式會社二玄社,2010
年。
[唐]孫過庭:《中國法書選38.書譜》,東京:株式會社二玄社,2009年。
〔宋〕米芾輯,曹之格編:《寶晉齋法帖》,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2年。
〔宋〕米芾:《故宮法書選6.蜀素帖.尺牘》,東京:株式會社二玄社,2006年。
〔元〕趙孟頫:《元趙子昂蘭亭十三跋》,東京:株式會社二玄社,1985年。
〔明〕張瑞圖:《張瑞圖の書法.卷子篇一》,東京:株式會社二玄社,1987年。
〔明〕董其昌:《董其昌臨淳化閣帖》,北平:古物陳列所,1931年。
〔清〕傅山:《中國書法選55.傅山集》,東京:株式會社二玄社,2008年。
朱惠良:《董其昌法書特展研究圖錄》,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3年。
許禮平主編:《中國名家法書全集22.王羲之》,香港:翰墨軒出版有限公司,2003
年。
黃思源主編:《王鐸書法全集1》,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1年。
劉正成編:《中國書法全集55.張瑞圖》,北京:榮寶齋,1995年。
劉正成編:《中國書法全集61.王鐸一》,北京:榮寶齋,1993年。
劉正成編:《中國書法全集62.王鐸二》,北京:榮寶齋,1993年。
劉江、謝啟源著:《傅山書法藝術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盧輔聖主編:《中國書畫全書》第一冊,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年。
蕭燕翼主編:《中國法書全集.明3》第14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
蕭燕翼主編:《中國法書全集.明4》第15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
〔日〕広津雲仙編:《張瑞圖の書法.卷子篇一》,東京:株式會社二玄社,1987年。

(五)期刊、單篇論文
丁治民:〈新發現集篆寫本:姚敦臨「二十體篆」〉,《書畫藝術學刊》第十期,2011
年6月,頁1-13。
于博、張建華:〈明代常、徽、杭州府刻帖特色〉,《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7年3
期,2017年5月,頁70-77。
于博:〈明代刻帖地域性研究〉,《文藝爭鳴》2016年2期,2016年2月,頁205-
208。
于博:〈明代藩王刻帖性質考辨〉,《文藝爭鳴》2017年1期,2017年1月,205-
208。
于博:〈明代蘇州府和松江府刻帖比較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5年6期,
2015年11月,頁25-31。
方波:〈民間書法知識的建構與傳播—以晚明日用類書中所載書法資料為中心〉,
《文藝研究》2012年3期,2012年3月,頁118-126。
方建勛:〈論董其昌的書法用筆觀〉,《中國書畫》2012年1期,2012年1月,頁
70-73。
毛文芳:〈晚明「狂禪」探論〉,《漢學研究》第19卷第2期,2001年12月,頁171-
200。
牛光甫:〈二王為本兼採百家〉,《書譜》1984年第3期,1984年,頁22-27。
王小飛:〈明人篆刻殘崩與書法漲墨比較〉,《中國書法》2012年12期,2012年12
月,頁185-187。
王正華:〈生活、知識與文化商品:晚明福建版「日用類書」與其書畫門〉,《近代
史研究所集刊》第41期,2003年9月,頁1-85。
王林生:〈圖像觀看批評範式的歷史性出場及其理論構成〉,《內蒙古社會科學(漢
文版)》2015年5期,2015年9月,頁160-165。
王國良:〈汪氏校注本搜神記評介―兼談研究六朝志怪的基本態度與方法〉,《中國
古典小說研究專集》第3期,1981年6月,頁283-300。
王鴻泰:〈雅俗的辯證─明代賞玩文化的流行與士商關係的交錯〉,《新史學》十七
卷四期,2006年12月,頁73-143。
白一瑾:〈論王鐸詩歌的美學取向〉,《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3
期,2011年5月,頁44-49。
危磊:〈書法藝術中的龍蛇意象探隱〉,《藝術探索》2003年3期,2003年6月,頁
22-25。
向彬〈中國古代皇室書法教育考察〉,《藝術百家》2008年5期,2008年9月,頁
125-136。
成遠鏡:〈從召喚結構看意境與意象的異同〉,《韓山師範學院學報》2000年1期,
2000年2月,頁21-26。
朱天曙:〈元明書法的再現與闡釋—讀黃惇先生「中國書法史.元明卷」札記〉,《南
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02年1期,2002年2月,頁30-33、63。
朱天曙:〈漢魏六朝:中國早期古典書論的生成及其價值〉,《中國書法》2018年10
期,2018年5月,頁4-13。
朱立元〈略論文學作品的召喚結構〉,《學術月刊》1988年8期,1988年8月,頁
43-49。
朱波:〈傅山道教書法美學思想研究〉,《宗教學研究》2015年3期,2015年9月,
頁95-100。
朱建華:〈魏晉南北朝書法教育考論〉,《書畫藝術學刊》第二十三期,2017年12
月,頁1-30。
朱書萱:〈明代書家對鍾繇法帖的接受與詮釋─以祝允明「出師表」為個案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國文學報》第五十二期,2012年12月,87-120。
朱惠良:〈臨古之新路—董其昌以後書學發展研究之一〉,《故宮學術季刊》第10卷
第3期,1993年3月,頁61-94。
朱樂朋:〈論乾嘉學者的書法觀—以凌廷堪等學者為例〉,《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
會科學版)》第3期,2012年6月,頁138-141。
何炎泉:〈張瑞圖(1570―1641)行草書風之形成與書法應酬〉,《美術史研究集刊》
第十九期,2005年9月,頁133-153、155、162、227、a10。
何炎泉:評Qianshen Bai,《Fu Shan's Worl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Calligraphy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3期,2004
年3月,頁237-242。
何懷宏:〈世襲社會的另一種形態—對六朝士族社會的一個初步觀察〉,《史學月刊》
2011年2期,2011年2月,頁29-54。
何鑫:〈明清時期的書法教育〉,《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
6期,2013年11月,頁105-109。
呂友者:〈明末江南的書畫鑒藏家群體〉,《文物鑒定與鑒賞》2011年5期,2011年
5月,頁102-109。
呂傳剛:〈「寒山帚談」中折射出的「師古觀」〉,《中國書法》2017年8期,2017年
4月,頁147-149。
宋白娟:〈試析魏晉時期書法教育的特點〉,《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年12期,
2016年12月,頁234-235。
李濤,劉鋒杰:〈人性的壓抑與反壓抑—晚明「性靈」文學思想略論〉,《蘇州大學
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5期,2008年9月,頁56-60。
汪世清:〈董其昌和餘清齋〉,《朵雲.中國繪畫研究季刊》1993年3期,1993
年,頁58-67。
汪春泓:〈論王僧虔與南朝文藝思潮〉,《中國典籍與文化》,2005年2期,2005年
6月,頁59-65。
肖鷹:〈意統情志的王陽明美學〉,《文史哲》2000年6期,2000年11月,頁47-
53。
周勛君:〈中國書法:觀看的困惑—兼談書寫與觀看的關係〉,《美術觀察》2014年
2期,2014年2月,頁28-29。
周睿:〈書法主體的內心世界—如何理解以「心」為內核的書論諸範疇〉,《南京藝
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2010年5期,2010年10月,頁82-86。
查律:〈始於學終於天成—論明代徐渭書法思想及其書史意義〉,《榮寶齋》2013年
12期,2013年12月,頁6-59。
柳存仁:〈王陽明與佛道二教〉,《清華學報》13卷1/2期,1981年12月,頁27-
52。
洪松木:〈東晉至清代「破體」書法現象考察〉,《書畫藝術學刊》第二十二期,2017
年6月,頁171-224。
胡經之、李健:〈「言不盡意」:語言的困惑與文學理論的拓展〉,《深圳大學學報(人
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5期,2003年7月,頁32-34。
徐利明:〈董其昌的書法藝術〉,《書譜》1987年第1期,1987年,頁20-25。
馬振華:〈幻想.移情.認同—淺析文學接受主體的幾種心理活動〉,《中國校外教
育(理論)》2008年S1期,2008年8月,頁190。
張以國:〈王鐸的理論與晚明的文藝思潮〉,《東方藝術》2012年16期,2012年8
月,頁6-37。
張同標:〈玄淡與狂肆:論禪宗對明代書畫的影響〉,《中國書畫》2015年2期,2015
年2月,頁4-12。
張函:〈庾肩吾「書品」的批評方法〉,《書法研究》2016年3期,2016年9月,頁
15-23。
張函:〈道德.藝術.學術:古代書法的品評標準〉,《中國書法》2016年4期,2016
年2月,頁63-67。
張函︰〈袁昂書論新探〉,《蘭臺世界》,2015年16期,2015年6月,頁61-62。
張朋川:〈明清書畫「中堂」樣式的緣起〉,《文物》第3期,2006年3月,頁87-
96。
張金梁:〈論董其昌臨書四境界〉,《中國書法》2016年5期,2016年3月,頁158-
173。
張家壯:〈意在筆先說與書法創作中的辯證-兼對當代書法創作樣態做一點反思〉,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13年6期,2013年12月,頁122-
126。
張應斌:〈嘯竹〉,《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2期,2003年4月,頁
84-87。
梅躍輝:〈論晚明豎軸書法的形式表現〉,《藝術百家》增刊第S2期,2015年,頁
144-147。
莊天明:〈中國歷代執筆圖像匯考〉,《中國書法》2015年13期,2015年7月,頁
103-147。
莊申:〈由「勢」的認定看漢、晉、南北朝時代書法與文學理論的發展〉,《考古人
類學刊》第五十期,1995年6月,頁185-196。
莫家良:〈「淳化閣帖」與清代書法臨古〉,《清華學報》40卷3期,2010年9月,
頁453-484。
郭列平:〈宋曹與王鐸臨摹觀之比較〉,《藝術百家》2012年S1期,2012年12月,
頁258-260。
郭列平:〈通暢雅逸 肇於自然—論宋曹「書法約言」的書學思想〉,《藝術百家》2013
年S2期,2013年12月,頁250-252。
陳欽忠:〈尺牘與六朝書風〉,《興大中文學報》第八期,1995年1月,頁57-81。
陳欽忠:〈書法格式「立軸」與晚明變形書風的關係〉,《興大中文學報》第七期,
1994年1月,頁75-88。
陳維德:〈試析黃道周的書法〉,《孔學與人生》74期,2016年3月,頁24-28。
喬宇:〈試論明代書法的教育〉,《中國書法》2017年19期,2017年10月,頁194-
195。
童翎:〈中國書法美學研究的新成果—介紹金學智的「中國書法美學」〉,《常州教育
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1期,1996年3月,頁72-74。
雲峰:〈論元代魯國大長公主祥哥刺吉及其與漢文化之關係〉,《中央民族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1期,2006年1月,頁97-102。
黃惇:〈預想、變相與化機—書法創作小議〉,《中國書畫家》第4期,2013年4月,
頁98-105。
黃鴻瓊:〈王僧虔書論的美學思想〉,《泉州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6年1
期,2006年1月,頁110-114、120。
楊新:〈商品經濟、世風與書畫作偽〉,《文物》1989年10期,1989年10月,頁
87-94。
楊豪良:〈論書法中的「勢」〉,《襄樊學院學報》第33卷第1期,2012年1月,頁
73-77。
萬明:〈晚明社會變遷:研究視角的轉換〉,《中國文化研究》2004年1期,2004年
2月,頁2-4。
葛復昌:〈從「書法約言」窺宋曹書學觀及其意義〉,《書法賞評》2011年4期,2011
年8月,頁51-52。
董文強:〈晚明書畫消費與士大夫的身份危機〉,《學術界》2016年4期,2016年4
月,頁141-149。
趙益:〈明代通俗日用類書與庶民社會生活關係的再探討〉,《古典文獻研究》第十
六輯,2013年7月,頁41-59。
趙強、王確:〈何謂「晚明」?對「晚明」概念及其相關問題的反思〉,《求是學刊》
2013年6期,2013年6月,頁157-163。
劉月新:〈作品的空白與審美意義〉,《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1期,
2006年6月,頁1-6。
劉志琴:〈晚明世風漫議〉,《社會學研究》1992年3期,1992年6月,頁107-111。
劉曉東:〈「晚明」與晚明史研究〉,《學術研究》2014年7期,2014年7月,頁98-
103。
劉濤:〈杜度「殺字甚安」〉,《讀書》2015年8期,2015年8月,頁166。
鄭毓瑜:〈六朝書論中的審美觀念〉,《臺大中文學報》第4期,1991年6月,頁
307-339。
遲志邦:〈闡釋古典書論應慎重而準確—對劉東芹先生「宋曹『書法約言』譯解」
的質疑〉,《青少年書法》2010年20期,2010年10月,頁45-48。
遲志鴻:〈古代書論中的「骨」「筋」「肉」「血」〉,《中國書法》2017年20期,2017
年10月,頁166-168。
薛龍春:〈分歧與動力—論王鐸與董其昌〉,《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研究》2015年00
期,2016年1月,頁254-315。
薛龍春:〈明末「三株樹」考論〉,《新美術》2010年4期,2010年8月,頁28-41。
薛龍春:〈從「點畫」到「線條」:論晚明書法的小大之變〉,《文藝研究》2014年7
期,2014年7月,頁112-123。
薛龍春:〈應酬與表演:有關王鐸創作情境的一項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
究集刊》第二十九期,2010年9月,頁157-216、272。
薛龍春︰〈論清初貳臣的自我開脫與相互回護—以書法家王鐸為中心〉,《藝術學研
究》2009年00期,2009年12月,頁252-276。
韓玉濤:〈王鐸論—王鐸美學之矛盾(論綱一)〉,《中國書法》1986年1期,1986
年2月,頁24-27、20-23。
叢文俊:〈王僧虔「論書」考〉,《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1年6期,2001年11月,
頁9-13。
叢思飛〈庾肩吾「書品」品評標準試析〉,《中國書法》2017年24期,2017年12
月,頁45-48。
聶清:〈試從禪宗的角度審視古典書法〉,《世界宗教文化》2012年1期,2012年2
月,頁95-98。
譚玉龍:〈「書法雅言」與晚明書法美學之雅俗精神〉,《美術觀察》2017年4期,
2017年4月,頁114-117、113。

(六)學位論文
鄭毓瑜:《六朝藝術理論中之審美觀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
士論文,1990年。
李秀華:《晚明變形書風之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藝術部哲學博士論文,
1998年。
吳蕙芳:《明清時期民間日用類書及其反映之生活內涵-以「萬寶全書」為例》,臺
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研究部博士論文,2000年。
許志信:《傅山思想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
張金梁:《明代書學銓選制度研究》,長春:吉林大學歷史文獻學博士論文,2004年。
賀文榮:《中國古代書法教育的結構與形態研究》,杭州:浙江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
博士論文,2007年。
左淑琴︰《宋曹「書法約言」疏解》,長春:吉林大學歷史文獻學碩士論文,2007
年。
吳國豪:《晚明文人的書法生活》,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
年。
吳鵬:《晚明士人生活中的書法世界》,南京: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博士論文,2008
年。
莊千慧:《心慕與手追—中古時期王羲之接受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
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
謝建軍:《書法美學意象研究—以漢唐書論文獻為中心》,武漢:華中師範大學歷史
文獻學博士論文,2009年。
王珂:《宋元日用類書「事林廣記」研究》,上海:上海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
論文,2010年。
巢乃鹓:《馮班「鈍吟書要」研究》,南京: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碩士論文,2010年。
于中華:《書寫與真理—現象學視野下的中國書法藝術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外國
哲學博士論文,2012年。
盛郁龍:《張瑞圖書法研究》,杭州:中國美術學院藝術學博士論文,2017年。

三、網路資料
《鐫古今名筆便學臨池真蹟》,哈佛燕京圖書館。
網址:https://iiif.lib.harvard.edu/manifests/view/drs:53418113$1i。
〈明代民間書法臨池的範本―「鐫古今名筆便學臨池真蹟」〉,書叢老蠹魚的博客。
網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4a788a01011h8u.html。
《常熟縣志》卷20,清康熙二十六年刻本,中央研究院明清檔案工作室。
網址:http://archive.ihp.sinica.edu.tw/ttscgi/ttsquerynew?0:0:mctauac:%2814444%29@NO。
傅山:〈嗇廬妙翰〉,臺北: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
網址:http://www.hosfoundation.com/collection/collection.php?IKEY=118。
夏清瑕:〈晚明王門後學的思想革新運動〉,《世界弘明哲學季刊》總第261期,
2000年3月。
網址:http://www.hkshp.org/confucian-songming/Hongming/Ha.htm。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