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書
吳庚(2017)。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14 版)。台北:三民。
李震山(2002)。警察法論-任務編。台南:正典。
李震山(2016)。警察行政法論-自由與秩序之折衝。台北:元照。
林錫堯(2012)。行政罰法(2 版)。台北:元照。
翁岳生(2006)。行政法(下)(3 版)。台北:元照。
黃錦堂(1994)。台灣地區環境法之研究。台北:月旦。
廖義男、李震山、陳清秀、陳愛娥、陳春生、林明鏘、蔡茂寅、林明昕、陳慈陽、
吳志光、葛克昌、張永明、蔡震榮(2017)。行政罰法(2 版)。台北:元照。
謝哲勝(2006)。土地法。台北:翰蘆。
二、期刋論文
尤重道(2012)。行政罰責任概念與責任類型暨責任競合問題之探討。台灣/全國
律師,16(7),74-90。
王珍玲(2017)。行政罰法中共同違法及併同處罰。台灣/台灣法學雜誌,311,
75-80。
李介民(2007)。干涉行政法上整治責任之繼受及界限-以「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
治法」為範圍-兼評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93 年度訴字第 941 號判決。台灣/警
學叢刊, 38(3),57-96。
李介民(2012a)。水土保持的行政管道與限期改正-兼論最高行政法院 100 年度裁
字第 2035 號裁定。台灣/法令月刊,63(6),40-56。
李介民(2012b)。危害防止措施行使的合法性-兼論最高行政法院 101 年度判字第
58 號判決。台灣/法令月刊,63(11),23-48。
李介民(2014)。危害防止法上責任繼受與成本分擔。台灣/法令月刊,65(12),
43-68。
李建良(2013)。污染行為、整治義務與責任繼受的法律關聯與憲法思辨。台灣/
台灣法學雜誌,238,59-82。
李建良(2014)。「狀態責任」概念的辨正與運用:《台中大里區段徵收土地掩埋物
清理案之一》-最高行政法院 102 年度判字第 370 號判決、台中高等行政法
院 99 年度訴字第 268 號判決重點評析。台灣/台灣法學雜誌,246,39-55。
周元浙(2009)。國家承擔水土保持義務之責任。台灣/軍法專刊,55(6),132-161。
林三欽(2014)。土壤污染行為人責任之繼受與法律溯及適用-簡評大法官釋字第
714 號解釋。台灣/法令月刊,65(1),1-12。
林昱梅(2015)。土壤污染行為人整治責任概括繼受之法律題-以德國法之比較為中
心。台灣/東吳法律學報,26(3),41-97。
林昱梅(2017)。論行政罰法之共同違法及併同處罰。台灣/法學叢刊,62(1-245),
33-74。
林錫堯(2011)。試談狀態責任理論與行政罰之關係。台灣/中華法學,14,21-33。
洪家殷(2008)。行政罰之狀態責任及一行為不二罰原則-台北高等行政法院 96 年
訴字第 1288 號判決簡評。台灣/台灣本土法學雜誌,104,328-332。
洪家殷(2010)。行政罰法:第四講 行政罰之處罰對象。台灣/月旦法學教室,
90,44-56。
范文清(2012)。[裁判簡評]多數共有人未盡清理其共有土地之義務,應如何處罰?。
台灣/台灣法學雜誌,203,240-246。
翁曉玲(2004)。限期改正與法律保留評最高行政法院 92 年度判字 811 號判決
與台北高等行政法院 90 年度訴字第 179 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108,
196-205。
陳正根(2008)。環保秩序法上責任人之基礎與責任界限。台灣/國立中正大學法
學集刊,25,49-92。
陳愛娥(2013)。不法行為違反都市計畫土地使用分區管制之行政罰-以酒店、理容
院從事或媒介性交易為例。台灣法學雜誌,232,72-85。
蔡宗珍(2011)。建築法上義務人之類型與具體義務人之判定:行政法上行為責任
與狀態責任問題系絡的一個切面分析。台灣/國立台灣大學法學論叢,40(3),
907-954。
蔡震榮(2014)。土地所有人監督責任分擔問題。台灣/月旦法學教室,139,6-8。
蔡震榮(2018)。從宇博(Uber)案與中華電信 499 專案遭多次處罰論行政罰法實務
的發展。月旦法學,281,5-26。
蔡震榮、章惠傑(2014)。行政罰責任人之競合與裁罰順序-以公同共有土地違法
使用之處罰為例。台灣/中央警察大學學報,51,169-182。
蔡震榮、黃政龍(2014)。變調的煙火,燒出的問題-評最高行政法院 102 年判字
第 345 號判決。台灣/法令月刊,65(6),1-13。
謝碩駿(2011)。論警察危害防止措施之行使對象。台灣/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
33,185-305。
三、專書論文
江嘉琪(2008)。論行政法上共同違反義務行為之處罰。載於黃舒芃編,2007 行政
管制與行政爭訟(1-28)。台北: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籌備處。
李建良(2006)。行政法上義務繼受問題初探-兼評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92 年度訴
字第 806 號判決暨最高行政法院 94 年度判字第 622 號判決。載於湯德宗、劉
淑範編,2005 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75-122)。台北: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
所籌備處。
李建良(2008)。論行政法上「責任」概念及責任人的選擇問題。載於黃舒芃編,
2007 年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29-104)。台北: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籌備
處。
翁曉玲(2006)。我國水土保持責任與處罰規定之檢討。載於曾華松大法官古稀祝
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論權利保護之理論與實踐-曾華松大法官古稀祝壽論
文集(301-313)。台北:元照。
黃啟禎(2002)。干涉行政法上責任人之探討。載於翁岳生教授祝壽論文編輯委員
會編,當代公法新論(中冊)-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289-322)。
台北:元照。
詹鎮榮(2010)。論委任人與受任人問之行政罰責任分擔-以最高行政法院 97 年度
判字第 1112 號判決以及 98 年度判字第 420 號判決出發。載於王必芳編,2009
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193-244)。台北: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籌備處。
蔡進良(2006)。論行政罰之處罰法定原則。載於曾華松大法官古稀祝壽論文集編
輯委員會編,論權利保護之理論與實踐-曾華松大法官古稀祝壽論文集
(104-134)。台北:元照。
四、研究計畫
周元浙(2007)。國家承擔水土保持義務之責任與界限。水土保持義務人相關法律
疑義與對策分析成果報告書(報告編號:SWCB-96-133)(205-260),未出版。
林昱梅(2007)。狀態責任之理論與實務。水土保持義務人相關法律疑義與對策分
析成果報告書(報告編號:SWCB-96-133)(161-195),未出版。
黃啟禎(2007)。從行政作用之類型探討限期改正與行政罰法之關係-行政管制與
行政制裁之區分與運用。水土保持義務人相關法律疑義與對策分析成果報告
書 (報告編號:SWCB-96-133)(130-151),未出版。
五、學位論文
何弘光(2007)。行政罰處罰對象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宗育(2013)。環境法中狀態責任爭議問題之研究以土地污染清理為中心。中
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輝明(2012)。土壤污染危害防止責任之探討-兼評中石化安順廠及台塑仁武廠污
染案。東海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中。
陳毓民(2010)。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上關於土地所有人整治責任之研究。東
海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中。
蔡佳叡(2013)。行政罰上不作為自己責任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賴怡雯(2010)。行政法上狀態責任之研究-以建築法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
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羅元慎(2006)。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制之檢討-以行政法上義務與責任之視角
觀察。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