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文文獻:
Barbier, E. B., Acreman, M., & Knowler, D. (1997). Economic valuation of wetlands: a guide for policy makers and planners. Gland, Switzerland: Ramsar Convention Bureau.
Cowardin, L. M., Carter, V., Golet, F. C., & LaRoe, E. T. (1979). Classification of wetlands and deep-water habitats of the united states (2nd ed.). US 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 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Csikszentmihalyi, M. (1997). Flow and education. NAMTA journal, 22(2), 2-35.
Dyson, S. B., Chang, Y. L., Chen, H. C., Hsiung, H. Y., Tseng, C. C., & Chang, J. H. (2016). The effect of tabletop role-playing games on the creative potential and emotional creativity of Taiwanese college students. Thinking Skills and Creativity, 19, 88-96.
Edens, K. M. (2000). Preparing problem solvers for the 21st century through problem -based learning. College Teaching, 48(2), 5-66.
Erwin, K. L. (2009). Wetlands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 The role of wetland restoration in a changing world. Wetlands Ecology and Management, 17, 71-84.
Hall, C. (2017). Digital board games are booming, and one company is holding an awful lot of cards. Retrieved March 7, 2018, from http://t.cn/E5KmVZs
Ibrahim, I., Aminudin, N., & Young, M. A. (2012). Education for wetlands: public perception in Malaysia.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42, 159-165.
John L. Taylor. (1985). Guide on Simulation and Gaming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aris: Unesco.
Kaiser, F. G., Wölfing, S., & Fuhrer, U. (1999). Environmental attitude and ecological behaviour.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19(1), 1-19.
Keller, J. M. (1987). 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 ARCS model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 10(2), 2-10.
Keller, J. M. (2000, February). How to integrate learner motivation planning into lesson planning: The ARCS model approach. Paper present at VII Semanario, Santiago, Cuba.
Purdom, C. (2014, August). Digital board games on all-in-one devices connect future and past. Retrieved March 7, 2018, from http://t.cn/E59jDv7
Qian, M., & Clark, K. R. (2016). Game-based Learning and 21st century skills: A review of recent research.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63, 50-58.
Saltan, F., & Divarci, O. F. (2017). Using blogs to improv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environmental literacy in science class. 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3), 347-355.
Schunk, D.H., Meece, J.R., Pintrich, P.R. (2014). Motivation in educ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4th ed.). Boston, MA: Pearson.
Torres, M., & Macedo, J. (2000). Learn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a new simulation game. Simulation & Gaming, 3(1), 119-126.
Vasconceleos, C. (2012). Teaching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rough PBL: evaluation of a teaching untervention program.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42(2), 219-232.
二、中文文獻:
中華民國野鳥協會(無日期)。香山濕地學校Siangshan Wetland School。2017年8月12日,取自https://goo.gl/R65ruw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無日期)。外來入侵鳥種「埃及聖鹮」移除計畫。2017年8月12日,取自http://t.cn/E5j2FPx
內政部營建署(無日期)。濕地功能有哪些。國家重要濕地保育計畫。2017年9月2日,取自 http://t.cn/RmFpfcO
孔德廉(2017年,6月)。遭保麗龍覆蓋的垃圾海岸地方自治外還能怎麼辦?。上下游News&Market電子報。2017年10月23日,取自 https://www.newsmarket.com.tw/
尤晨筠(2017)。桌上遊戲融入自然科教學對國小六年級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影響。國立台南大學數為學習科技研究所學位論文。台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方偉達、王侯凱、何一先、李育維、吳麗蘭、林長興等人(2011)。2011國家重要濕地導覽手冊。台北市:內政部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
古國廷(2013年,5月17日)。紙上「爭漁」! FishBanks體現稱霸海洋代價。2018年3月10日,取自 http://e-info.org.tw/node/85899
朱敬先(2011)。教育心理學—教學取向。台灣:五南。
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無日期)。大肚溪口野生動物保護區。2018年3月6日,取自 http://conservation.forest.gov.tw/0000137
余倖霈、林幸助(2015)。潮間帶灘底鳥類棲息與底棲生物之關係。濕地學刊, 4(1), 65-80。
宋如泰、陳聖智、李蔡彥(2015年,7月)。運用數據記錄瞭解數位桌遊之體驗式學習歷程-以《寶島建設》為例。論文發表於華人探究學習學會舉辦之「第六屆全球華人探究學習創新應用大會」,中國。
李慧菊(1996年,12月15日)失去規則的遊戲—新竹香山海埔地發開迷思。遠見雜誌,126。2017年8月13日,取自:https://www.gvm.com.tw/article.html?id=15583
李燕玲(2017)。問題導向學習法實施國小水資源教育─融入 [水溶液] 單元以探討學童之認知、態度與行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學位論文。台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汪靜明(2003)。環境教育的生態理念與內涵。環境教育學刊,2,9-46。
辛懷梓(2011)。發展國民中小學環境教育概念暨分析國民小學教科書內容涵蓋環境教育概念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學位論文。台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林明瑞、王聖賢(2006)。「福寶濕地自然保育課程」實驗教學對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在濕地自然保育認知、態度之影響。環境教育研究, 4(1),103-146。
林淑萍(2014)。提升都市國小學童濕地保育認知之教學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學位論文。台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林欽榮(2008年8月16日)。濕地銀行儲存永續能量。 e人籟電子報。2017年8月17日,取自 http://t.cn/E5jHp65
林睿妤(2015)。【第三屆十大節出綠遊戲.得獎開箱文】第一名:《水。求生。永續》。2018年3月5日,取自 http://e-info.org.tw/node/203623
社團法人台灣濕地保育聯盟(無日期)。濕地的定義。2017年8月17日,取自 http://www.wetland.org.tw/modules/tadnews/page.php?nsn=4
邱連煌(2007)。成就動機:理論、研究、策略、與應用。台北市:文景書局有限公司。
侯采伶(2016)。用桌遊來翻轉學習-以國中數學質數為例。台灣教育評論月刊,5(5),132-137。
侯惠澤、台灣科大NTUST MEG教育桌遊設計小組(2018)。寓教於樂 知識主題桌上遊戲設計:含118人力銀行桌遊包。台灣:台科大。
孫春在(2013)。遊戲式數位學習。台北市: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匿名(2013)。桌遊推薦:桌遊機制介紹&桌遊分類介紹(上)《Board Game Mechanics》。2018年3月15日,取自 http://t.cn/EVN2hfB
匿名(2017)。「在魔獸世界裡,沒有人會失業!」遊戲與教育中的勝任與自我調節。2018年3月15日,取自http://www.u-acg.com/archives/author/rainreader
張栢瑜(2011)。問題本位教學法運用於鄉土教學之成效研究--以國小三年級濕地教育為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台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張簡武章(2012)。環境議題導向教學促進學生環境行動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學位論文。台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環境教育)。2018年3月17日,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2/9cc_97.php
教育部(2011)。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章盛傑、邱文雅 (譯) (1998)。Mitsch, W. J., & Gosselink, J. G.著。濕地 Weblands。台北:地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莊玉珍、王惠芳(2001)。台灣的濕地。台北市: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許于仁、楊美娟(2016)。運用數位化桌遊探討理性情緒信念、同理心與情緒決策風格之關係。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 115,59-72。
許榮哲、歐陽立中(2016)。桌遊課:原來我玩的不只是桌遊,是人生。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許慧雅(2014)。以認知心理學觀點來設計濕地生態課程教學-以成龍濕地為案例。環球科技大學觀光休閒碩士班學位論文。台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郭旻昌(2015)。河川環境教育課程對學童知識與態度之影響-以新北市五股坑溪附近某國小為例。台北市立大學自然科學教學研究所學位論文。台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陳文烽(2013)。從思考風格探討-傳統桌上遊戲與數位桌上遊戲的互動策略-以卡坦島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理學院科技與數為學習學程學位論文。台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陳宜清(2007)。溼地分類及其功能涵容評價之簡介。自然保育季刊,60,3-20。
陳俐欣(2011)。遊客濕地保育環境認知和態度關係之研究─以鳥松濕地公園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生態休閒教育教學碩士班學位論文。台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陳建興 (2011)。數位遊戲對於學生科學批判思考與環境教育成效之研究。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學位論文。台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陳建興(2011)。數位遊戲對於學生科學批判思考與環境教育成效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台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陳彥廷(2017年3月23日)。〈南部〉暫定濕地變垃圾場議員憂陸域化,自由時報網。取自:https://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1088324
陳秋伶(2014)。桌上的遨遊與想像:台灣桌遊的發展現況。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與餐旅管理研究所學位論文。台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陳謂熊(2011年12月)。 100 年度新竹市濱海野生動物保護區鳥類監測計畫成果報告。新竹市:新竹市政府。
曾宗德、陳羿文、陳柏成、施君翰、呂友銘(2013)。河川濕地動植物資源與遊憩潛力之關聯研究-以中港溪為例。濕地學刊,2(2),55-70。
黃柏翔(2012)。可整合教科書內容之教室內數位桌遊學習系統提昇學生學習動機之成效分析。國立中央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學位論文。台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黃湘筠(2010)。以問題導向學習進行海洋教育融入水循環課程教學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系科學教育碩士班學位論文。台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黃話雯、蔡燿隆(2015)。溼地保育一日營對國中學生溼地保育知識、態度之學習成效評估。雙溪教育論壇,4,57-76。
楊子慧(2010)。ARCS動機教學模式對科技大學學生學習動機及學習成就影響之研究:以「資訊科技與社會」學科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學位論文。台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楊劼諾(2013)。遊戲機制與配件對桌上遊戲之影響,以自製桌上遊戲《Survive》為例。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動畫遊戲設計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台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楊坤原(2005)。問題本位學習的理論基礎與教學歷程。中原學報,33(2),215-235。
楊冠政(1992)。環境教育發展簡史。博物館學季刊,2,27-37。
楊冠政(1998)。環境教育。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董家琳(2017)。國中歷史課應用桌上遊戲對學生學習動機之影響。國立中興大學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所學位論文。台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詹佳宜(2016)。桌遊融入國小英語教學對單字學習成效與動機行為之探討。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應用英文研究所學位論文。台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詹嘉紋(2016)。畜牧污水亂排抓不到?新埤鄉自主護水加碼糞肥再利用。取自 http://e-info.org.tw/node/200362
鄒敏惠(2018年8月9日)。為守護茄萣濕地發聲護茄青發起「向民代溫情喊話」行動。環境資訊中心。2017年11月13日,取自 http://e-info.org.tw/node/206658
維基文庫(2009)。聯合國人類環境宣言(1972年斯德哥爾摩宣言)。2017年11月12日,取自 http://t.cn/R1prD1x
劉正祥、方偉達(2016)。濕地自我組織設計與功能:以台灣桃園市大嵙崁人工濕地規劃為例。濕地學刊,5(1),63-76。
劉旨峰、葉慈瑜、蔡元隆、鍾濟謙、徐慧湘(2015)。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al Board Game and Creative Thinking Spiral Teaching Strategies to Developing Student's Imagination and Curiosity 。台灣教育評論月刊,4(9),101-109。
歐素美(2017年,5月2日)。互花米草入侵高美濕地達3公頃中市展開鏟除作業,自由時報網。取自 http://t.cn/E5j82rR
潘欣中(2017年,9月22日)。墾丁南仁湖陸化壽命剩不到25年,聯合新聞網。2017年9月2日,取自 http://t.cn/E5j8zFz
潘淑蘭、周儒、吳景達(2017)。探究環境素養與影響環境行動之因子:以台灣大學生為例。環境教育研究,13(1),35-65。
盧姝如、朱慶雄、盧昉暄(2013)。數位化桌上遊戲創新學習模式之開發設計—以國小中年級生海洋教育為例。國民教育,53(4),45-55。
環境教育法(2010)。
鍾宜橞(2012)。環境議題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環境知識與態度影響之研究-以新北市新莊區某國小為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自然科學系教學碩士班學位論文。台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