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udrillard, J. (1998). The Consumer Society : Myths and Structures: London ; Thousand Oaks, Calif. : SAGE Publications.
Baudrillard, J. (1996). The System of Object. London & New York: Verso.
Bourdieu, P.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Judgement of Taste. Londond: Routledge & Kegan Paul. Goods, New York: Basic Books. Flora, P. & Heidenheimer, A.J.
Bourdieu, P. (1983). “The Field of Capital”, I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New York: Greenwod Press.
Banet-Weiser, S. (2015) “Confidence You Can Carry”: Girls in Crisis and the Market for Girls’ Empowerment Organizations”. Continuum: Journal of 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 29 (2):182-193
Chang, H. C. (2010). A new perspective on Twitter hashtag us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theory. Proceedings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47(1), 1-4.
Creedon, P. J. (1994). Women, media and sport: Sage.
Douglas, M & Isherwood, B. (1979). The World of Goods. New York: Basic Books.
Davies, w. (2015) The Happindess Industries: How the Government and Big Business Sold Us Well-being. London: Verso.
Elsbach, K. D., & Bhattacharya, C. (2001). Defining who you are by what you're not: Organizational disidentification and the National Rifle Association. Organization Science, 12(4), 393-413.
Elias, A. S., & Gill, R. (2016). “Beauty surveillance: the digital self-monitoring cultures of neoliberalism”. European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Foucault, M. (2012). Discipline &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Vintage.
Gill, R., & Orgad, S. (2015). The Confidence Cult(ure). Australian Feminist Studies, 30(86), 324-344. doi:10.1080/08164649.2016.1148001
Gill, R., and A. Elias. 2014. “‘Awaken Your Incredible: Love Your Body Discourses and Postfeminist Contradic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a and Cultural Politics. 10 (2): 179–188.
Inness, S. A. (1999). Tough girls: Women warriors and wonder women in popular cultur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Terry, A., Szabo, A., & Griffiths, M. (2004). The exercise addiction inventory: A new brief screening tool. Addic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12(5), 489-499.
1111人力銀行(2015)。逼近200萬人!台灣適齡未婚人數多 3招找到幸福,SET三立新聞網 。 取自 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80747
王宏仁譯(2010)。《消費社會學(第一版)》。台北市,群學。(原書:Corrigan,P.〔1997〕The sociology of consumption: and introduction)
朱柏蓉(2016)《超現實的自我認同?─以鏡中自我理論及概括化他人討論粉絲專頁的社群互動與自我呈現》。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學術研討會,2016,新北市。
江欣惇、許光麃、張智昇 (2013)。 《服裝的變革與女性運動員的身體-以排球運動為例》。運動文化研究(23),頁 73-101。
江映帆 (2012)。《台灣體育界的性別文化及陽剛女運動員的生存策略》。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李亞傑 (2007)。《從商品符號消費與商品流行美學的角度探討台灣當代設計趨勢》。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3(1),頁 41-55。
李猛、李康譯(2009)。《布赫迪厄社會學面面觀》,台北市,麥田、城邦文化出版。(原書:Bourdieu, P.〔1992〕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宋偉航譯(2002)。《實作理論綱要》,台北市,麥田出版。(原書:Bourdieu, P. 〔1972〕Esquisse d’une theeorie de la pratique. Preeceede de trois etudes d’ethnologie kabyle.)
范家瑜(2006)。《閱讀電視廣告中新女性形象的意涵》。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杜綺文 (2007)。《美麗的鏡像身體或不健康的馴化身體?--- Show girl 身體價值觀研究》。中華傳播學會。
吳翠莉、周萍 (2010)。 《主體性的消蝕─後現代視域下的女性消費》。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7(4),頁 43-46。
周永捷(2004)。《青少年手機消費的省思―從符號消費到秀異》。交通大學碩士論文。周慧玲(2004)。《表演中國》。台北市,麥田初版。
周蘭桂 (2007)。 《後現代消費文化的「審美焦慮」》。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 2007(1),頁 115-118。
林芝禾 (2009)。 《消費社會的奇觀顯影-Andreas Gursky 攝影作品初探》。議藝份子(13),頁 209-221。
胡崇偉、陳月娥 (2013)《臺灣社會下的媒體再現與女性運動員: 屬民觀點的批判》。體育學報, 46(4),頁 475-490。
夏春祥(1997)。《文本分析與傳播研究》。新聞學研究,54,141-166。
徐士青、姜方炳 (2009)。《消费时代与后现代式的叛逆:「80 后」角色偏差问题的新视野》。當代青年研究, 2009(1),頁 12-16。
徐國峰(2004)。《龍魂不滅—傳播儀式中的社群記憶》。政治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徐崇溫(1986)。《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遼寧人民出版社。
孫智綺譯(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台北市,麥田出版。(原書:Patrice Bonnewitz. 〔1997〕Premieres lecons sur La sociologie de Pierre Bourdieu. University de France.)
許宏儒 (2006)。《Bourdieu 的「實踐」概念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啟示》。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3,151-171 。
連家萱、陳昱名 (2010)。《醫療化的身體論述與權力效果—以女體減重實踐為例》。2010社會學研究生論文發表會。
郭鈴惠(2001)。《九十年代台灣女童話作家作品中的新女性形象研究》。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郭馥滋、黃貴樹、王正忠、雷小娟 (2012)。《觀看運動文化中性別角色的分析》。淡江體育,15,52-56。
陳伯儀、劉玉峰 (2011)。《女性主義對女性參與奧林匹克運動會權利之影響》。大專體育學報,114,20-25。
陳雅萍(2011)。《解放與規訓―殖民現代性, 認同政治, 台灣早期現代舞中的女性身體》。戲劇學刊,14,7-40。
陳怡如、吳政諺(2015年6月11日)。〈台灣網路消費者對「慢跑鞋」購買行為與通路分析〉。《鷹眼數據》。取自:https://www.smartm.com.tw/article/31323430cea3。 (上網日期:2017年8月14日)
陳品秀、吳莉君譯(2013)。《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台北市,城邦文化出版。(原書:Sturken, M. & Cartwright, L 〔2001〕Practices of Looking: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康庭瑜 (2007)。《流動女體的跨國敘事: 旅英台籍女性的身體美學與文化認同》。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學位論文,頁1-138。
張小虹(1994)。《後現代/女人: 權力, 慾望, 與性別表演》。台北市,時報文化。
張小虹、黃素卿 (1994)。《性別, 身體與意識型態: 當代西方女性劇場與社會變革》。中外文學,22(9),頁 66-86。
張玉佩 (2000)。《當認同遇到隱喻: 談隱喻在認同塑造的運》。新聞學研究,64,73-101。
張玉佩、葉孟儒 (2008)。《美貌的詛咒: 男性凝視在網路相簿的權力探索》。資訊社會研究,15,頁 249-274。
張建 (2007)。《後現代消費社會身體的轉向與去向》。長江師範學院學報, 23(1),頁 147-150。
張雅惠 (2004)。《女性運動員之源起、角色衝突及對體育、運動本身的意義與價值》。大專體育,72,頁 92-96。
焦雄屏譯(2015)。《認識電影》。台北市,遠流出版社。(原書:Louis.Giannetti, 〔2005〕Understanding movies)。
傅其林(2003)。《後現代消費文化中的時裝表演》。文藝研究,2003,5,14-18。
彭宛宜、張俊一 2012)。《性別角色鬆動下對男性運動參與的影響》。中華體育季刊,26(2),235-241。
曾郁涵(2016)。〈品牌如何瞄準輕熟女性市場〉。動腦brain,取自:http://www.brain.com.tw/news/articlecontent?sort=&ID=22929。(上網日期:2017年7月13日)。
游鑑明(2000)。《日治時期臺灣學校女子體育的發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3,1-75。
黃順星(2010)。《新聞的場域分析: 戰後台灣報業的變遷》。新聞學研究,104,113-160。
黃瑞祺(2002)。《現代與後現代》。台北市:巨流圖書。
經濟部駐芝加哥辦事處經濟組 (2014)。〈運動品牌強攻女性市場業績看好〉。台灣經濟網Taiwan Trade。取自:https://info.taiwantrade.com/biznews/%E9%81%8B%E5%8B%95%E5%93%81%E7%89%8C%E5%BC%B7%E6%94%BB%E5%A5%B3%E6%80%A7%E5%B8%82%E5%A0%B4%E6%A5%AD%E7%B8%BE%E7%9C%8B%E5%A5%BD-995033.html。 (上網日期:2017年8月15日)
葉卉軒(2016年8月13日)。〈女性肯花錢運動 做大商機〉。聯合財經網,取自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8888/1890386。上網日期(上網日期:2017年8月15日)
葉風琴(2008)。《從符號經濟的特徵看廣告傳播價值─以台灣廣告為例》。東南學術,2008(4),57-60。
楊翠 (1991)。 《日據時期台灣婦女解放運動之研究─以「台灣民報」為分析場域(1920~1932)》。台北市,時報出版。
劉北成、楊遠嬰(1992)。《規訓與懲罰 : 監獄的誕生》。台北市 ,桂冠出版。(原書:M. Foucault. 〔1975〕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Prison.)
趙偉妏譯(2009)。《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台北市,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原書:Featherstone, M. 〔1975〕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趙偉妏(2008)。《咖啡的美學體驗: 符號空間與消費者實踐》。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趙鳳玲 (2009)。《西方文化映照下的都市新式女性身體形象》。江汉论坛, 8,16。
劉慶慶 (2005)。《博希亞理論與消費時代的廣告》。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7(4),71-74。
盧沛樺、張玉佩 (2010)。《性別差異政治:女性運動員的媒體再現與認同糾葛》。中華傳播學刊(17),139-170。
勵心如(2014)。〈瞄準女性商機 愛迪達連開2店〉。中時電子報,取自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204000941-260303。 (上網日期:2017年8月15日)
蘇永明 (2015)。《後結構主義的教育研究》。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3(2),147-156。
Hypebeast(2017年2月18日)。〈 adidas成為2017首月跑鞋行業中唯一銷量增加的品牌〉。《每日頭條》。取自: https://kknews.cc/zh-tw/fashion/5mm5px2.html (上網日期2017年8月14日)
Joanna(2014年7月14日)。〈 大女人主義:不靠男人,寵愛自己〉。《女人迷Womany》。取自: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4952。 (上網日期:2017年8月14日)
MiaTseng(2006)。 兩代大女人相對論。取自 痞客邦 website: http://miatseng.pixnet.net/blog/post/34416493-%E5%85%A9%E4%BB%A3%E5%A4%A7%E5%A5%B3%E4%BA%BA%E7%9B%B8%E5%B0%8D%E8%AB%96
SHE(2004),〈大女人主義〉。徐世珍(作詞),曹格(作曲),收錄於〈Encore〉專輯。台北,華研國際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