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255.14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1/03 05:2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朱柏蓉
研究生(外文):Chu, Bo Rong
論文名稱:健美女體意象與象徵價值建構─以「愛迪達女生」中 的女性形象分析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Doxa and the Power of Illusion, and The Body Image of the “Work-Out Women” in Facebook Fan-Page of “Adigirls, Taiwan”.
指導教授:郭良文郭良文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Kuo, Liang-Wen
口試委員:張玉珮孫嘉穗
口試委員(外文):Chang, Yu-PeiSun, Jia-Sui
口試日期:2017-08-30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交通大學
系所名稱:傳播研究所
學門:傳播學門
學類:一般大眾傳播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8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0
中文關鍵詞:象徵價值後現代消費主義後女性主義健美性感女體愛迪達
外文關鍵詞:symbolic valuepostmodernismconsumerismpost-feminismwomen body-buildingAdida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30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文之問題意識涵蓋三個面向─(1)後現代視域下的女性身體消費及流行文化如何影響著女性主義的發展?(2)當今的健美性感女體論述與自信大女人論述之關係為何?其為過去的女性形象帶來甚麼樣的衝擊斷裂與強化延續?(3)這樣的健美女體論述究竟是「女性」的解放抑或是枷鎖?
  為回應本文問題意識,本文首先討論資本主義與消費社會中,行動者、身體論述權力與社會之間的關係,並認為行動者與社會間的關係同Bourdieu的觀點,是一體兩面而不可分割的關係─意即,在行動者隱之中將含著社會結構的箝制,而在社會結構之中亦同時潛藏著個體溝通與反動的可能性─而兩者將同時定義與爭奪著「身體論述」的權力。據此,流行文化更在此象徵價值的形塑中扮演著不可輕忽的角色─對於後現代主義來說,其超現實的幻象(hyper-realistic and illusion)對主流論述(doxa)的形塑,將無疑地具備解構與重構所謂「真實」的可能性,即如Huag曾述:「消費社會與符號消費是對唯物的解放,促使人們面對去真實化的真實」。因此,本文認為,女性主義將在後現代主義與流行文化的不斷辯證中,持續被灌注新的能量與激發出新的火花。
  在「愛迪達女生」文本的分析中,本文認為,當今的「健美性感女體論述」承繼著本身即具反抗與解構特質的「自信大女人論述」,並且透過符號表徵(健美女性外表)與內涵(所建構的健美女性應有特質)的相互呼應,而成為當道的女性論述與女體論述之一。然而,大眾文化與「自信新女性論述」究竟是束縛女性的新枷鎖亦或是解放女性的新契機,仍有各方樂觀與悲觀論點持續討論中;而本文認為此兩論述的出現最大的貢獻更在於點出「究竟何謂女性身體?」。其不僅促使著人們重新面對女性身體新的可能性,也迫使著二元性別框架被重新審視。更甚,此種新女性樣貌頻繁且大量的出現於大眾媒體與社交媒體中,也確顯示著女性相較於已往有較多的可能性。然本文認為,在此之中更需反思的是,女性主義在被資本主義消費的同時,是否仍能在逐漸僵化的標準下,依然實踐多元自我及豐富主流文化的可能性,並成為多元女性的可能動力。
women-body-consuming and popular culture influece feminism by the perspective of postmodernism? (2) What’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women body-building discourse” and “the confident women discourse” ? What kind of effect will this kind of image impact the existed dual-gender? (3) Can we expect “the women body-building discourse” to become a liberation for women, or is it just a new type of shackel?
To answer these, this article first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ent’, ‘social ctructures’, and ‘the right for defining bodies”. According to Bourdieu’s argument, agent and structures are two sides of one coins, which is undevidable─that is, social structures are both structuring structures and structured structures─both of them are striving for the right to define bodi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hyper-realistic and illusion of popular culture played an inevitable role in disputing the symbolic value. Hence, postmodernism view popular culture have the power to de-construct and re-construct the “realistic”.
Accordingly, this article view “the women body-buildig discourse” have strong ties with “the confident women discourse”, and they exist side by side and play a part together, to become part of the doxa. Nevertheless, whether it is a liberation or a new shackle? Researches are disputing this issue continually, and have all kinds of optimistic and pessimistic opinions. But to this article, the greatest contribution of this phenomenon is to point out “what is women’s body, actually?”. As to this, people might reconsider the right of existed dual-gender frame, and the new possibility of women. In addition, it’s more important to rethink how to diversify the main stream and be ourselves within the few-standard doxa.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
第二章 後現代消費主義與女性身體 5
第一節 女體消費與身體政治 5
一、 符號消費與消費社會 5
二、 性別身體政治─身體論述權力中的女性行動者與社會 11
三、 小結 17
第二節 後現代下的女性身體與流行文化 19
一、 後現代主義 19
二、 後現代下的流行文化─唯物主義的解放 26
三、 後現代女性主義中的大眾文化與女體消費 30
四、 大女人論述與自信文化:做個自信大女人! 35
五、 小結 41
第三章 運動、肌肉與女性身體 43
第一節 運動場域中的女性 43
第二節 意識形態之於女性身體與運動 49
第三節 小結 57
第四章 健美性感女體的身體意象與社會意涵─以「愛迪達女生」為例 58
第一節 研究問題與文本分析 58
第二節 「愛迪達女生」中的運動女性論述 62
一、 「享樂女性時期」─熱情耀眼、輕鬆玩耍 62
二、 「男孩風時期」─率性瀟灑、做自己、有個性 66
三、 「逐漸蛻變大女人時期」─擺脫框架、突破極限 70
四、 「陽剛自信大女人時期」─堅忍剛強、打破成規、自我定義 74
第三節 「Adigirls」的論述回饋 78
一、 Hashtag(#)簡介 78
二、 「愛迪達女生」之hashtag主題 79
三、 「adigirls」的日常實踐與自我觀展─hashtag反饋 82
第四節 小結 86
第五章 綜合討論 89
第一節 問題意識說明 89
第二節 後現代視域下的流行文化與女體消費 92
第三節 「愛迪達女生」中的健美性感女性意象 96
第四節 運動女體之象徵價值─解放與枷鎖? 103
第六章 結論 107
第七章 研究限制與未來建議 111
第八章 參考資料 113
第九章 附錄 119
Baudrillard, J. (1998). The Consumer Society : Myths and Structures: London ; Thousand Oaks, Calif. : SAGE Publications.
Baudrillard, J. (1996). The System of Object. London & New York: Verso.
Bourdieu, P.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Judgement of Taste. Londond: Routledge & Kegan Paul. Goods, New York: Basic Books. Flora, P. & Heidenheimer, A.J.
Bourdieu, P. (1983). “The Field of Capital”, I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New York: Greenwod Press.
Banet-Weiser, S. (2015) “Confidence You Can Carry”: Girls in Crisis and the Market for Girls’ Empowerment Organizations”. Continuum: Journal of 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 29 (2):182-193
Chang, H. C. (2010). A new perspective on Twitter hashtag us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theory. Proceedings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47(1), 1-4.
Creedon, P. J. (1994). Women, media and sport: Sage.
Douglas, M & Isherwood, B. (1979). The World of Goods. New York: Basic Books.
Davies, w. (2015) The Happindess Industries: How the Government and Big Business Sold Us Well-being. London: Verso.
Elsbach, K. D., & Bhattacharya, C. (2001). Defining who you are by what you're not: Organizational disidentification and the National Rifle Association. Organization Science, 12(4), 393-413.
Elias, A. S., & Gill, R. (2016). “Beauty surveillance: the digital self-monitoring cultures of neoliberalism”. European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Foucault, M. (2012). Discipline &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Vintage.
Gill, R., & Orgad, S. (2015). The Confidence Cult(ure). Australian Feminist Studies, 30(86), 324-344. doi:10.1080/08164649.2016.1148001
Gill, R., and A. Elias. 2014. “‘Awaken Your Incredible: Love Your Body Discourses and Postfeminist Contradic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a and Cultural Politics. 10 (2): 179–188.
Inness, S. A. (1999). Tough girls: Women warriors and wonder women in popular cultur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Terry, A., Szabo, A., & Griffiths, M. (2004). The exercise addiction inventory: A new brief screening tool. Addic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12(5), 489-499.
1111人力銀行(2015)。逼近200萬人!台灣適齡未婚人數多 3招找到幸福,SET三立新聞網 。 取自 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80747
王宏仁譯(2010)。《消費社會學(第一版)》。台北市,群學。(原書:Corrigan,P.〔1997〕The sociology of consumption: and introduction)
朱柏蓉(2016)《超現實的自我認同?─以鏡中自我理論及概括化他人討論粉絲專頁的社群互動與自我呈現》。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學術研討會,2016,新北市。
江欣惇、許光麃、張智昇 (2013)。 《服裝的變革與女性運動員的身體-以排球運動為例》。運動文化研究(23),頁 73-101。
江映帆 (2012)。《台灣體育界的性別文化及陽剛女運動員的生存策略》。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亞傑 (2007)。《從商品符號消費與商品流行美學的角度探討台灣當代設計趨勢》。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3(1),頁 41-55。
李猛、李康譯(2009)。《布赫迪厄社會學面面觀》,台北市,麥田、城邦文化出版。(原書:Bourdieu, P.〔1992〕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宋偉航譯(2002)。《實作理論綱要》,台北市,麥田出版。(原書:Bourdieu, P. 〔1972〕Esquisse d’une theeorie de la pratique. Preeceede de trois etudes d’ethnologie kabyle.)
范家瑜(2006)。《閱讀電視廣告中新女性形象的意涵》。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杜綺文 (2007)。《美麗的鏡像身體或不健康的馴化身體?--- Show girl 身體價值觀研究》。中華傳播學會。
吳翠莉、周萍 (2010)。 《主體性的消蝕─後現代視域下的女性消費》。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7(4),頁 43-46。
周永捷(2004)。《青少年手機消費的省思―從符號消費到秀異》。交通大學碩士論文。
周慧玲(2004)。《表演中國》。台北市,麥田初版。
周蘭桂 (2007)。 《後現代消費文化的「審美焦慮」》。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 2007(1),頁 115-118。
林芝禾 (2009)。 《消費社會的奇觀顯影-Andreas Gursky 攝影作品初探》。議藝份子(13),頁 209-221。
胡崇偉、陳月娥 (2013)《臺灣社會下的媒體再現與女性運動員: 屬民觀點的批判》。體育學報, 46(4),頁 475-490。
夏春祥(1997)。《文本分析與傳播研究》。新聞學研究,54,141-166。
徐士青、姜方炳 (2009)。《消费时代与后现代式的叛逆:「80 后」角色偏差问题的新视野》。當代青年研究, 2009(1),頁 12-16。
徐國峰(2004)。《龍魂不滅—傳播儀式中的社群記憶》。政治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崇溫(1986)。《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遼寧人民出版社。
孫智綺譯(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台北市,麥田出版。(原書:Patrice Bonnewitz. 〔1997〕Premieres lecons sur La sociologie de Pierre Bourdieu. University de France.)
許宏儒 (2006)。《Bourdieu 的「實踐」概念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啟示》。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3,151-171 。
連家萱、陳昱名 (2010)。《醫療化的身體論述與權力效果—以女體減重實踐為例》。2010社會學研究生論文發表會。
郭鈴惠(2001)。《九十年代台灣女童話作家作品中的新女性形象研究》。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郭馥滋、黃貴樹、王正忠、雷小娟 (2012)。《觀看運動文化中性別角色的分析》。淡江體育,15,52-56。
陳伯儀、劉玉峰 (2011)。《女性主義對女性參與奧林匹克運動會權利之影響》。大專體育學報,114,20-25。
陳雅萍(2011)。《解放與規訓―殖民現代性, 認同政治, 台灣早期現代舞中的女性身體》。戲劇學刊,14,7-40。
陳怡如、吳政諺(2015年6月11日)。〈台灣網路消費者對「慢跑鞋」購買行為與通路分析〉。《鷹眼數據》。取自:https://www.smartm.com.tw/article/31323430cea3。 (上網日期:2017年8月14日)
陳品秀、吳莉君譯(2013)。《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台北市,城邦文化出版。(原書:Sturken, M. & Cartwright, L 〔2001〕Practices of Looking: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康庭瑜 (2007)。《流動女體的跨國敘事: 旅英台籍女性的身體美學與文化認同》。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學位論文,頁1-138。
張小虹(1994)。《後現代/女人: 權力, 慾望, 與性別表演》。台北市,時報文化。
張小虹、黃素卿 (1994)。《性別, 身體與意識型態: 當代西方女性劇場與社會變革》。中外文學,22(9),頁 66-86。
張玉佩 (2000)。《當認同遇到隱喻: 談隱喻在認同塑造的運》。新聞學研究,64,73-101。
張玉佩、葉孟儒 (2008)。《美貌的詛咒: 男性凝視在網路相簿的權力探索》。資訊社會研究,15,頁 249-274。
張建 (2007)。《後現代消費社會身體的轉向與去向》。長江師範學院學報, 23(1),頁 147-150。
張雅惠 (2004)。《女性運動員之源起、角色衝突及對體育、運動本身的意義與價值》。大專體育,72,頁 92-96。
焦雄屏譯(2015)。《認識電影》。台北市,遠流出版社。(原書:Louis.Giannetti, 〔2005〕Understanding movies)。
傅其林(2003)。《後現代消費文化中的時裝表演》。文藝研究,2003,5,14-18。
彭宛宜、張俊一 2012)。《性別角色鬆動下對男性運動參與的影響》。中華體育季刊,26(2),235-241。
曾郁涵(2016)。〈品牌如何瞄準輕熟女性市場〉。動腦brain,取自:http://www.brain.com.tw/news/articlecontent?sort=&ID=22929。(上網日期:2017年7月13日)。
游鑑明(2000)。《日治時期臺灣學校女子體育的發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3,1-75。
黃順星(2010)。《新聞的場域分析: 戰後台灣報業的變遷》。新聞學研究,104,113-160。
黃瑞祺(2002)。《現代與後現代》。台北市:巨流圖書。
經濟部駐芝加哥辦事處經濟組 (2014)。〈運動品牌強攻女性市場業績看好〉。台灣經濟網Taiwan Trade。取自:https://info.taiwantrade.com/biznews/%E9%81%8B%E5%8B%95%E5%93%81%E7%89%8C%E5%BC%B7%E6%94%BB%E5%A5%B3%E6%80%A7%E5%B8%82%E5%A0%B4%E6%A5%AD%E7%B8%BE%E7%9C%8B%E5%A5%BD-995033.html。 (上網日期:2017年8月15日)
葉卉軒(2016年8月13日)。〈女性肯花錢運動 做大商機〉。聯合財經網,取自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8888/1890386。上網日期(上網日期:2017年8月15日)
葉風琴(2008)。《從符號經濟的特徵看廣告傳播價值─以台灣廣告為例》。東南學術,2008(4),57-60。
楊翠 (1991)。 《日據時期台灣婦女解放運動之研究─以「台灣民報」為分析場域(1920~1932)》。台北市,時報出版。
劉北成、楊遠嬰(1992)。《規訓與懲罰 : 監獄的誕生》。台北市 ,桂冠出版。(原書:M. Foucault. 〔1975〕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Prison.)
趙偉妏譯(2009)。《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台北市,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原書:Featherstone, M. 〔1975〕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趙偉妏(2008)。《咖啡的美學體驗: 符號空間與消費者實踐》。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鳳玲 (2009)。《西方文化映照下的都市新式女性身體形象》。江汉论坛, 8,16。
劉慶慶 (2005)。《博希亞理論與消費時代的廣告》。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7(4),71-74。
盧沛樺、張玉佩 (2010)。《性別差異政治:女性運動員的媒體再現與認同糾葛》。中華傳播學刊(17),139-170。
勵心如(2014)。〈瞄準女性商機 愛迪達連開2店〉。中時電子報,取自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204000941-260303。 (上網日期:2017年8月15日)
蘇永明 (2015)。《後結構主義的教育研究》。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3(2),147-156。
Hypebeast(2017年2月18日)。〈 adidas成為2017首月跑鞋行業中唯一銷量增加的品牌〉。《每日頭條》。取自: https://kknews.cc/zh-tw/fashion/5mm5px2.html (上網日期2017年8月14日)
Joanna(2014年7月14日)。〈 大女人主義:不靠男人,寵愛自己〉。《女人迷Womany》。取自: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4952。 (上網日期:2017年8月14日)
MiaTseng(2006)。 兩代大女人相對論。取自 痞客邦 website: http://miatseng.pixnet.net/blog/post/34416493-%E5%85%A9%E4%BB%A3%E5%A4%A7%E5%A5%B3%E4%BA%BA%E7%9B%B8%E5%B0%8D%E8%AB%96
SHE(2004),〈大女人主義〉。徐世珍(作詞),曹格(作曲),收錄於〈Encore〉專輯。台北,華研國際出品。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