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184.63)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1 01:0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牛毅
研究生(外文):NIU YI
論文名稱:觀看與被觀看:西方國際電影節與中國大陸藝術電影(1983-2017)
指導教授:王力堅、莊宜文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央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9
中文關鍵詞:國際電影節藝術電影第五代第六代
外文關鍵詞: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Art FilmFifth and Sixth Gener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9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論文提要


回顧中國大陸電影海外發展史,時至今日經過幾代電影人三四十年的努力發展,中國大陸藝術電影在西方國際電影節上無論從獲獎電影節的級別或是獲獎數量、獎項種類等層面來看均取得了不俗的表現,成功躋身於於全球文化視野的中心。藝術片可謂是中國大陸電影海外傳播史上成功實踐跨國跨文化流動的一種電影風格類型,具有一定的世界影響力。

正因為西方國際電影節對電影的評選與認可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什麼樣的中國電影可能走入西方觀眾視野,被他們所熟知,由此藝術電影也成為廣大西方受眾接觸機會最多的中國影像。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西方國際電影節不僅僅是西方世界瞭解中國大陸電影,認識中國社會生活、政治文化、人文風貌的重要平台,更意味著主動為西方觀眾選擇了一種觀看中國的方式。本文將以西方國際電影節作為觀察基點,從輸入方的接受視閾出發,以中國大陸藝術電影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選取具有代表性或較高關注度的獲獎影片、獲獎影人和由此而生的相關評論和思潮等電影現象,剖析西方國際電影節運作及其對中國大陸藝術電影生產創作所產生的影響,聚焦於觀看者與被觀看者之間存在的互動關係及動態發展。同時,為了增強觀點可信度,建構客觀有效立場,本文將適當結合重要電影節宣傳信息及評論、美國市場票房、(網路)普通觀眾、大眾媒體和專家評鑑等第一手信息,規避主觀臆測,嘗試站在西方語境的角度進行換位思考,正視中西方文化差異,探討中國大陸電影被海外觀眾接受的可能性與可行性。謹此冀望本文起到拋磚引玉之效,以中國大陸藝術電影作參照範本為中國大陸電影海外傳播與接受提供啓示與借鑒。

關鍵詞:國際電影節、藝術電影、第五代、第六代
Abstract
   
For the past 30 to 40 years, Chinese films had ventured into overseas industry through the efforts of several generations of filmmakers. At the Wester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Chinese art films achieved many accomplishments as indicated by the number of awards and the types of awards attained. These achievements successfully positioned Chinese films as the center-stage and focus from the global cultural perspective. Art films have great influence globally, and it is a type of film style that exhibits cross-cultural exchanges amongst na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ilms overseas.

As how the Chinese films are accepted and embraced by foreign audience is greatly determined by the selection and recognition criteria of the Wester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Chinese art films have become the most commonly watched Chinese films by foreign audience. Therefore,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Wester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the Western world to understand Chinese movies, Chinese social life,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and humanities, but also to provide a window for foreign audience to view China. With the Wester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as the basis of observation,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the co-relation of the operations of the Wester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and the production of Chinese art films, particularly the well-represented and highly-publicized award-winning films, award-wining producers and the relevant critics and ideologies that evolved,and focuses on the interaction and dynamic development between surveyor and surveyed.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credibility of the viewpoint and construct an objective and effective stand, this paper appropriately combines the first-hand information such as the promotional information and critics of significant film festivals, the US market box office, the (Internet) general audience, the mass media and the evaluation of specialists. This is to avoid subjectivities in the study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ies and feasibilities of the acceptance of Chinese films by foreign audience,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and making an effort to provide a perspective of Western context. As such, this paper hopes to inspire more future research on the spread of Chinese films and their acceptance overseas.

Keyword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Art Film, Fifth and Sixth Generation
目錄

第一章 緒論......................................................頁 01
第一節 研究目的..................................................頁 01
第二節 文獻回顧..................................................頁 04
第三節 研究方法..................................................頁 08
第四節 研究步驟..................................................頁 13

第二章 中國大陸藝術電影及其西方接觸..............................頁 15
第一節 觀看者:西方國際電影節概述及評選標準......................頁 16
第二節 觀看類型:藝術電影........................................頁 29
第三節 被觀看者:大陸藝術電影在西方國際電影節發展綜述.............頁 40

第三章 觀看中國的第一個視角:第五代導演之影像「寓言」............頁 70
第一節 遠觀(1984-2000)........................................頁 73
第二節 影像「寓言」:意識形態....................................頁 83
第三節 影像「寓言」:文化特徵....................................頁 95
第四節 影像「寓言」:藝術風格....................................頁111
餘 論 西方期待視閾下的影像囚徒..................................頁128

第四章 觀看中國的第二個視角:第六代導演之影像「真實」............頁137
第一節 近察(1993-2017)........................................頁137
第二節 影像「真實」:意識形態....................................頁146
第三節 影像「真實」:文化特徵....................................頁155
第四節 影像「真實」:藝術風格....................................頁177
餘 論「文化遊戲」與遊戲規則.....................................頁182

第五章 結論:反思與啟示..........................................頁187

徵引文獻.........................................................頁191
徵引文獻

A 電影

刁亦男執導:電影《白日焰火》,幸福藍海集團/博雅德中國娛樂/中影股份,2014年
王全安執導:電影《圖雅的婚事》,萬裕文化產業有限公司,2007年。
王小帥執導:電影《十七歲的單車》,北京電影製片廠、吉光公司,2001年。
王小帥執導:電影《青紅》,星美傳媒集團有限公司,2005年。
王小帥執導:電影《左右》,北京青紅德博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星美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冬春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多古文化傳播有限公司、WXS production、Debo Film Ltd.、DUOJI Production,2008年。
何平執導:電影《炮打雙燈》,西安電影製片、Beijing Salon Films、香港翁式夥伴機構,1994年。
姜文執導:電影《鬼子來了》,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2000年。
陳凱歌執導:電影《黃土地》,廣西電影製片,1985年。
陳凱歌執導:電影《孩子王》,西安電影製片,1987年。
陳凱歌執導:電影《霸王別姬》,(香港)湯臣電影公司、北京電影製片廠,1993年。
陳凱歌執導:電影《風月》,Argentina Video Home/人造眼,1996年。
張藝謀執導:電影《紅高粱》,西安電影製片,1987年。
張藝謀執導: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西安電影製片,1987年。
張藝謀執導:電影《菊豆》,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1990年。
張藝謀執導:電影《秋菊打官司》,銀都機構有限公司,1992年。
張藝謀執導:電影《活著》,年代國際(香港)有限公司,1994年。
張藝謀執導:電影《我的父親母親》,北京新畫面影業公司,1999年。
張元執導:電影《媽媽》,西安電影製片,1994年。
張元執導:電影《北京雜種》,北京雜種攝制組,1993年。
張揚執導:電影《洗澡》,西安電影製片,1999年。
賈樟柯執導:電影《小武》,衚衕製作(香港),1998年。
賈樟柯執導:電影《站台》,北野武工作室(日本)、T-Mark(日本)、Bandai Entertainment Inc. (日本)、Artcam International (法國),2000年。
賈樟柯執導:電影《三峽好人》,上海電影製片廠、北京西河星匯,2006年。
賈樟柯執導:電影《天註定》,北京西河星匯數字娛樂技術有限公司、上海電影集團公司、Bandai Visual Co.Ltd.(日本)(in association with)、Bitters End(日本)(in association with)、北野武工作室(日本),2013年。
婁燁執導:電影《春風沈醉的夜晚》 ,Dream Factory 、Rosem Films (法國),2009年。  
謝飛執導:電影《香魂女》,長春電影製片廠、天津電影製片廠,1993年。

B 中文專書

(美)大衛·波德維爾(Bordwell,D),李顯立譯:《電影意義的追尋》,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4年。
(美)大衛·波德維爾(Bordwell,D),(美)湯普森(Thompson,K.),曾偉禎譯:《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插圖第8版),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8年。
(美)大衛·波德維爾(Bordwell,D),何慧玲譯:《香港電影的秘密》,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年。
王力堅:《回眸青春:中國知青文學(增訂版)》,新北市:華藝學術出版社,2013年。
(美)王德威:《想象中國的方法:歷史·小說·敘事》,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
(德)瓦爾特·本雅明(Benjamin,W.),王才勇譯:《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01年。
白睿文:《鄉關何處:賈樟柯的故鄉三部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吳叡人譯:《想象的共同體》,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英)尼克·斯蒂文森,王文斌譯:《認識媒介文化:社會理論與大眾傳播》,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
(英)吉爾·布蘭斯頓,聞鈞、韓金鵬譯:《電影與文化的現代性》,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朱立元:《接受美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朱影、駱思典主編:《中國電影中的藝術、政治與商業》,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2010年。
(法)克里斯蒂安·麥茨,王志敏譯:《想像的能指:精神分析與電影》,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6年,
里爾、姚迅編:《三大電影節完全手冊》,上海:上海畫報出版社,2002年。
(英)里昂·漢特(Leon Hunt),余瓊譯:《功夫偶像:從李小龍到〈臥虎藏龍〉》,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法)安德烈·巴贊,崔君衍譯:《電影是什麼》,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8年。
(美)希利·斯米勒,申丹譯:《解讀敘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李澤厚:《美的歷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
(美)李歐梵:《文學改編電影》香港:三聯書店,2010年。
(美)李歐梵:《睇色,戒——文學.電影.歷史》,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8年。
(美)李歐梵:《我的觀影自傳》,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8年。
(法)杜夫海納,韓樹站譯:《審美經驗現象學》, 文化藝術出版社,1992年。(法)拉康,褚孝泉譯:《拉康選集》,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
(法)拉康、鮑德里亞等,吳瓊譯:《視覺文化的奇觀:視覺文化總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
(美)周蕾,孫紹誼譯:《原始的激情:視覺、性慾、民族誌與中國當代電影》,台北:遠流出版社,2001年。
(美)周蕾(Rey Chow),《感傷的寓言、當代中國電影:依附於全球視覺時代》,電影與文化叢書,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2007年。
(美)肯尼斯.陳(Kenneth Chan):《重造好萊塢:全球化中國在跨國電影中出場》,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2009 年。
(美)約翰·費克斯,王曉鈺譯:《理解大眾文化》,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
(美)約書亞·梅羅維茨,肖志軍譯:《消失的地域:電子媒介對社會行為的影響》,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
(英)約翰·伯格(John Berger),戴行鉞譯:《觀看之道》,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姜智芹:《美國的中國形象》,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姜智芹:《傅滿洲與陳查理——美國大眾文化中的中國形象》,南京:南京大學出版,2007年。
(澳大利亞)格雷姆·特納:《電影作為社會實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美)埃倫·迪薩納亞克,盧曉輝譯:《審美的人》,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英)泰勒,(英)威利斯:《媒介研究文本機構與受眾》,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法)莫尼克·卡爾科馬塞爾、讓娜瑪麗·克萊爾:《電影與文學改編》,北京: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年。
(加拿大)馬歇爾·麥克盧漢,何道寬譯:《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加拿大)馬修·弗雷澤,劉滿貴、宋金品、尤舒、楊雋譯:《軟實力:美國電影、流行樂、電視和快餐的全球統治》,北京:新華出版社,2006年。
焦雄屏:《映像中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
張真:《城市一代:世紀之交的中國電影與社會》,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年。
(美)張英進:《審視中國:從學科史的角度觀察中國電影與文學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美)張英進,秦立彥譯:《中國現代文學與電影中的城市:空間、時間與性別構形》,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年。
(美)張英進,胡靜譯:《影像中國——當代中國電影的批評重構及跨國想象》,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8年。
陳犀禾主編:《當代電影理論新走向》,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年。
陳犀禾:《華語電影:理論、歷史和美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
陳犀禾:《當代華語電影的文化、美學與工業》,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2011年。
陳犀禾、聶偉主編:《中國電影的華語觀念與多元向度》,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
陳犀禾:《華語電影的美學傳承與跨界流動》,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2014年。
陳犀禾、石川編:《多元語境中的新生代電影》,北京: 學林出版社,2003年。
陳林俠:《從小說到電影:影視改編的綜合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陳旭光主編:《華語電影:新媒介、新美學、新思維》,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程青松、黃鷗:《我的攝影機不撒謊》,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0年。
(聯邦德國)漢斯·羅伯特·姚斯、(美)R.C.霍拉勃,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遼寧: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
(德)漢娜·阿倫特編,張旭東、王斑譯:《啟迪:本雅明文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
(法)熱奈特(Gérard Genette)著,史忠義譯:《熱奈特論文集》,天津:百花文藝,2001年。
(美)魯曉鵬、葉月瑜主編:《華語電影:歷史書寫、詩學與政治》,檀香山:夏威夷大學出版社,2005年。
(美)魯曉鵬主編:《跨國的華語電影:身份、民族性與性別》,檀香山,夏威夷大學出版社,1997年。
鄭樹森(William Tay)主編:《文化批評與華語電影》,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戴錦華:《性別中國》,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
戴錦華:《電影理論與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戴錦華:《昨日之島:戴錦華電影文章自選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戴錦華:《霧中風景:中國電影1978-1998》,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羅伯特·C·艾倫,道格拉斯·戈梅里:《電影史:理論與實踐》,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C 中文論文與文章

Jason McGrath1著,聶偉譯:<我對賈樟柯電影的一些看法>,《杭州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2期,頁68-74。
大衛·波德維爾(Bordwell,D)著,葉月瑜、劉慧嬋譯:<跨文化空間?朝向中文電影的詩學>,《電影欣賞》2000年第104期,頁15-25。
石川:〈代群命名與代群語碼〉,《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2期,頁32-35。
(美)弗雷德里克·傑姆遜,張京媛譯:<處於跨國資本主義時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學>,《當代電影》1989年第6期,頁46-57。
(美):安德魯·羅斯,吳一慶譯: <毛澤東思想對西方政治文化的影響>,《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年第11卷第4期,頁22-25。
李正光:〈回顧: 第六代導演與兩次「七君子事件」〉,《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2009年第3期,頁156-161。
李皖:<這麼早就回憶了>,《讀書》1997年第10期,頁80-87。
李奕明:<從第五代到第六代——90年代前期中國大陸電影的演變>,《電影藝術》1998年第1期,頁15-22。
邵牧君:<顛覆「第七藝術」清算「藝術電影」>,《電影藝術》2004年第3期,頁77-80。
邱海棠:<中國獨立電影穿做的場域分析,1990-2013>,台北:《傳播文化與政治》2015年12月刊,頁61-98。
孫紹誼:<全球影像消費視野下的中國電影>,《上海大學學報》2014年第31卷第4期,頁1-12。
焦雄屏:〈中國導演「後五代」的變局〉,《影響電影雜誌》1992年第32期,頁86-134。
莊宜文:<文革敘事,各自表述――《棋王》、《霸王別姬》跨地域改編電影之研究>, 《成大中文學報》2009年10月第26期,頁119-146。
黃建業、焦雄屏:<這些人與那些人——研究中國電影的外國人>,《400擊》1985年第1期,頁18-20。
彭侃:〈西方研究視野中的中國獨立電影:回顧與反思〉,《現代中文學刊》2011年第3期,頁42-51。
(美)張英進,張慧瑜譯:<牛津在線參考書目「華語電影」>,《華文文學》2017年第一期(總第138期),頁57-71。
陳犀禾、陳瑜編譯:<西方當代電影理論思潮系列連載三:類型研究>,《當代電影》2008年第3期,頁63-69。
陳犀禾:〈「第五代」電影和臺灣新電影之比較研究>,《電影新作》1995年第6期,頁67-70。
陳犀禾、田星:<中國藝術電影的海外傳播>,《電影新作》2014年第4期,頁34-43。
陳旭光:<抒情的詩意、結構的意向與感性主體性的崛起>,《杭州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1期,頁68-69。
(荷蘭)瑪莉·德·法爾克,肖熹譯:<電影節作為新的研究對象>,《電影藝術》2014年第5期,108-118。
趙寧宇:〈第六代:一次文化預謀〉,《北京電影學院學報》1995年第1期,頁150-152。
(美)魯曉鵬、陳旭光、王一川、李道新:<跨國華語電影研究:術語、現狀、問題與未來——北京大學「批評家週末」文藝沙龍對話實錄>,《當代電影》2015年第2期,頁68-78。
鄭培凱:〈「霸王別姬」的歷史文化隨想〉,《當代》1994年3月總號95期,頁70-87
鄭洞天:<「第六代」電影的文化意義>,《電影藝術》2003年第1期,頁43。
(美)駱思典,劉宇清譯:<全球化時代的華語電影:參照美國看中國電影的國際市場前景>,《當代電影》2006年第1期,頁16-29。
羅藝軍:<論《紅高粱》《老井》現象>,《電影藝術》1988年第10期,頁29-37。
(法)讓·弗朗索瓦·利奧塔,王寧譯:<何謂後現代主義>,《「後現代語境」與影視審美文化》附錄,金丹元著,學林出版社,2003 年,頁340-346 。

D 英文專著

Chris Berry and Mary Farquhar, China on Screen: Cinema and N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5.
Chris Berry (ed.),Perspectives on Chinese Cinema, Cornell University, China-Japan Program 1985.
Chris Berry (ed.),Chinese Films in Focus II,BFI Palgrave Macmillan,2008.
Gary Xu,Sinascape – Contemporary Chinese Cinema.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2007
John lyden,Film as religion:myths,morals,and rituals,NYU press,2003.
Jerome Silbergeld,Hitchcock with a Chinese Face: Cinematic Doubles, Oedipal Triangles, and China's Moral Voic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4.
Linda Ehrlich and David Desser (eds.),Cinematic Landscapes: Observations on the Visual Arts and Cinemas of China and Japa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94.
Lucia Nagib and Chris Perriam,Rajinder Dudrah Theorizing World Cinema,London: IB Tauris, 2011, xvii xxxii.
Maria Pramaggiore,Tom Wallis,Film:a critical introduction,Laurence King Publishing,2005.
Nick Browne etc,(eds.),New Chinese Cinemas: Forms,Identities,Polit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Mark T.Conard ,Robert Porfirio,The Philosophy of Film Noir,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2007.
Paul G Pickowicz and Yingjin Zhang (eds.), From Underground to Independent:Alternative Film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China, Lanham, Md.: Rowman and Little field Publishers, 2006.
Robert Sklar,Film :an International history of the medium,Prentice Hall,2002.
Robert A.Rosenstone,History on film/film and history,Longman(Pearson),2006.
Sheldon Lu (ed.) ,Transnational Chinese Cinemas: Identity, Nationhood, Gender,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7.
Sheldon Lu,Emilie Y. Y. Yeh(ed.) ,Chinese-Language Film: Historiography, Poetics, Politics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5.
Steve Neale,Genre and Hollywood,Psychology Press, 2000.
Thomas Elsaesser,European Cinema:Face to Face with Hollywood,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2005.

E 英文論文

Bill Nichols,“Discovering Form, Inferring Meaning:New Cinemas and the Film Festival Circuit”,Film Quarterly,Vol. 47, No. 3 (Spring, 1994), pp. 16-30.
Bill Nichols, “Global Image Consumption in the Age of Late Capitalism”,East-West Film Journal 8, no. 1 ,1994,pp. 68-86.
Dudley Andrew,“Time Zones and Jetlag: The Flows and Phases of World Cinema”,Natasa Durovicova,Kathleen Newman,World Cinemas,Transnational Perspectives,New York,London: Routledge,2010,pp.59-87.
Havis Richard James,“Changing the Face of Chinese Cinema: An Interview with Chen Kaige”,Cineaste 29 (1)(Winter 2003),pp.8-11.
Jonathan Crow,“Raise the red lantern”,The Village Voice,2007 August 06.
Marijke de Valck,“Drowning in Popcorn at th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Rotterdam?The Festival as a Multiplex of Cinephilia ”,Marijke de Valck and Malte Hagener (eds.),Cinephilia:Movies,Love and Memory,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Chicago Distribution Center, Leiden University Press ,2005,p.101.
Max Tessier,“Farewell to My Concubine: Art over Politic”, Cinemaya 20(1993), PP.16-18.
Steve Neale,“Art cinema as institution”,Screen 22.1 (1981),pp.11-39.

F 中文電子媒體

十四℃:<張藝謀:《紅高粱》導演闡述>,(來源:https://www.douban.com/note/485882958/,瀏覽時間:2018年6月22日)。
<十大影評網站>,英國瑞丹斯電影節網頁,(來源:https://www.raindance.org/top-10-film-review-websites/,瀏覽時間:2018年4月7日)。
呂美靜:〈「光棍兒」導演郝傑:解密底層農民性苦悶〉(鳳凰網:http://culture.ifeng.com/renwu/special/haojie/haojie/detail_2011_12/11/11248928_0.shtml,瀏覽時間:2018年4月27日)
李東然:〈專訪導演王小帥〉,《三聯生活週刊》(來源:http://www.lifeweek.com.cn/2012/0423/36970.shtml,瀏覽時間:2018年4月27日)。
<從獨立電影人到觀眾:2009年度中國獨立電影年度報告>,《現象工作室》,2010年5月31日,(來源: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5121102.html,瀏覽時間:2018年4月7日)。
彭侃:<關於當代中國獨立電影的話語分析:一個初步的東西比較>(來源:http://blog.renren.com/share/126976384/2930161027,瀏覽時間:2018年4月10日)。
張獻民:〈獨立電影十年〉(來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b3e2a01011qev.html,2018年4月7日)。
張獻民:〈中國獨立影像「強拆年」〉,《紐約時報中文網》(來源:http://cn.nytimes.com/film-tv/20130516/cc16filmfestival/,瀏覽時間:2018年4月27日)。
趙珂:〈崔子恩:中國的同性戀電影還處於自發期〉(來源:http://www.fridae.asia/tc/gay-news/2009/07/25/8694,瀏覽時間:2018年4月27日)。<華語電影海外之路不順利,究竟要如何走出國門>,北京:《人民日報》,2016年5月17日 (來源:http://ent.163.com/16/0527/07/BO2BUUHO000300B1.html,瀏覽時間:2018年3月27日)。

G 英文電子媒體

Andy Bailey,“Festivals:Generation X-6;Chinese Indies Take to the Streets”, Indie Wire,February23,2001,(來源:https://www.indiewire.com/2001/02/festivals-generation-x-6-chinese-indies-take-to-the-streets-81110/,瀏覽時間:2019年2月20日。)
James Berardinelli,“Review: Raise the Red Lantern”,(來源:http://www.reelviews.net/movies/r/raise.html,瀏覽時間:2018年10月1日)。
Roger Ebert,“Red Sorghum”,(來源:https://www.rogerebert.com/reviews/red-sorghum-1989,瀏覽日期:2018年6月22日)。
Yanhong Wheeler,“Culture Scene:Fratricide and Crazy English”,(來源:http://www.beijingscene.com/V05I025/culture/culture.html,瀏覽時間:2019年3月2日。)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