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2.131.239)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3 18:2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蔣馥瑋
研究生(外文):Chiang,Fu-wei
論文名稱:性別平等多元教學方案對高職綜合職能科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
指導教授:吳訓生吳訓生引用關係張昇鵬張昇鵬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劉文英吳訓生張昇鵬
口試日期:2019-01-31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特殊教育學系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特殊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5
中文關鍵詞:多元教學方案綜合職能科學生性別平等教育學習成效
外文關鍵詞:multiple educational program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studentgender equity educationlearning effect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2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討性別平等多元教學方案對高職綜合職能科學生性別平
等教育學習成效。研究方法採實驗研究法,研究對象為高職綜合職能科智能障礙學生,以「自我保護」、「性別關係與互動」、「性生理保健」為學習內容,進行六週共計十二節的教學活動,教學介入撤除兩週後進入保留期。學習成效以「性別平等教育學習量表」和「教學方案回饋單」為分析資料,其研究結果如下:
一、性別平等多元教學方案對「自我保護」有立即與保留學習效果。
二、性別平等多元教學方案對「性別關係與互動」沒有立即與保留學習
效果。
三、性別平等多元教學方案對「性生理保健」有立即學習效果,但無保留
學習效果。
四、性別平等多元教學方案對「整體性別平等教育」有立即與保留學習
效果。
五、在性別平等多元教學方案中,學生偏好以「角色扮演」、「APP」、
「繪本」和「桌上遊戲」做學習方式或媒介。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explore effects of multiple educational programs in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The research method adopts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participants consisted of students by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in vocational high school. The learning content includesself-protection, gender relationship and sexuality physiology. Duration of
instruction intervention was 6 weeks, followed by 2 weeks retention in whichintervention was withdrew.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were analyzed usinggender equity education learning scale and program suggestions form.
The conclusion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 The multiple educational program into teaching self-protection is withimmediate effect and retain effect.
2. The multiple educational program into teaching gender relationship is without immediate effect and retain effect.
3. The multiple educational program into teaching sexuality physiology is with immediate effect, but without retain effect.
4. The multiple educational program into teaching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is with immediate effect and retain effect.
5. Role playing, application, picture book and board game are the popular learning methods /appliances for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students in vocational high school.
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 III
表次 VII
圖次 VIII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1
第二節研究動機6
第三節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10
第四節名詞解釋12
第二章文獻探討14
第一節性別平等教學設計14
第二節智能障礙學生身心特質33
第三節智能障礙學生的性別平等教學設計43
第三章研究方法 65
第一節研究架構與設計65
第二節研究對象69
第三節實驗教學73
第四節研究工具76
第五節研究流程79
第六節資料分析與處理86
第四章結果與討論88
第一節性別平等多元教學方案立即學習成效88
第二節性別平等多元教學方案保留學習成效95
第三節綜合討論96
第四節性別平等多元教學方案回饋101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104
第一節結論104
第二節建議106
參考文獻 108
附錄121
附錄一 家長同意書121
附錄二 性別平等教育學習量表122
附錄三 性別平等多元教學方案教案129
附錄四 性別平等多元教學方案回饋單(學生版)142
附錄五 性別平等多元教學方案回饋單(教師版)143
附錄六 參考教材144
王欣宜 (2008)。國小智能障礙學生所需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內涵之探討。特殊教育輔助科技,1,10-14。
王欣宜、吳欣穎、黃郁茗、張競文 (2006)。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學生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台中: 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王詩涵(2015)。國中特教班性別平等教育課程融入繪本教學活動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博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
王嬿茹(2016)。運用繪本實施國中性別平等教育之行動研究-以「性別刻板印象」為核心(未出版碩博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台中。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2014年8月7日)。《性別平等教育法》實施十週年總體驗。擷取自性別教育電子報:
http://www.tgeea.org.tw/newsletter_content。php?id=75
朱元祥、林燕卿(2011)。家長對智能障礙子女性教育的知識、態度與溝通研究。性學研究,2(2),65-86。
江佩穎(2016)。性別教育方案對減少智能障礙學生異性交友行為問題之成效(未出版碩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余民寧 (2011)。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第三版)。台北: 心理出版社。
吳秀停 (2008)。青少年網路交友危機與對策之探討(未出版碩博士論文)。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台中。
吳秀碧(2001)。角色扮演在輔導上的應用。台北: 教育部。
吳明隆 (2013)。SPSS統計應用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易習圖書。
吳珮寧 (2016)。繪本教學實施對國小六年級學童性別刻板印象之成效研究(未出版碩博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教育系,屏東
吳勝儒(2007)。特殊教育學校高職部學生性教育實施現況與學習效果之
研究(未出版碩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彰化。
吳聖璇(2017)。桌上遊戲活動促進國小資源班智能障礙學生人際溝通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李逢堅 (2001)。中學生網際網路使用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台北。
杏陵基金會編譯(1995)。家庭生活/健康教育:特殊教育類。 (原著,美國洛杉磯特殊教育委員會)
杜正治 (1994)。智障兒童的性騷擾:預防與處理。特殊教育季刊,52,14-17。
杜正治(2000)。台灣地區國中及高職智能障礙學生性教育教學效果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8,15-38。
杜正治、辛怡葳(2009)。國中智能障礙學生的性騷擾行為跟15年前有差別嗎? 性別平等教育季刊,48,29-35。
周春芬(2007年7月7日)。身心障礙學生性教育教學。擷取自教育部優質特教發展網絡系統暨教學支援平台:
sencir.spc.ntnu.edu.tw/site/c_file/a_download/t_key/2045
幸曼玲 (1995)。青年期的人格發展與適應。載於蘇建文(主編),發展心理學(第二版) (541-542頁)。台北: 心理出版社。
性侵弱智女搞大肚子惡狼判刑8年6月(2017年4月27日)。擷取自
自由時報: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2049552
林吟琪 (2007)。角色扮演法對國小智能障礙學生性教育之教學成效(未出版碩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
林妙香、陳淑莉(2012)。互動式多媒體性教育教學介入方案對特殊教育學校高職階段智能障礙學生性知識的學習成效。特殊教育季刊,126,
17-33。
林秀珍 (2000)。智能障礙者的性問題。載於林寶貴(主編),特殊教育學生兩性教育資源手冊。台北: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特殊教育中心。
林依潔(2014)。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對高職特教班原住民學生性騷擾與性侵害防治與自我保護課程教學之成效(未出版碩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台北。
林純真(2009)。成年智障者的親密行為與關係:應不應該或能不能? 性別平等教育季刊,48,,20-28。
林純真(2010)。智能障礙者性議題之百年進展。特殊教育季刊,117,16-25。
林純真、劉瓊瑛 (2013)。智能障礙者的性教育:誰來教?教什麼?如何教? 台北: 心理出版社。
林進材(2004)。教學原理。台北: 五南出版社。
林燕卿 (2002)。校園性教育手冊。台北: 幼獅文化。
林燕卿 (2006)。台灣性教育現況與展望。樹德科技大學人文電子學報,2(1),1-4。
武靜蕙、虞順光、高松景(2003)。台北市某高職特教班家長對其輕度智障子女實施性教育現況及需求研究。台灣性學學刊,9(2),19-36。
花蓮啟智學校(2000)。心智障礙學生性侵害防治與兩性教育教學活動設計。花蓮: 花蓮啟智學校。
邱俊智(2010)。教學策略「討論教學法」之教學研究。網路社會學通訊(86)。
邱襟靜 (2004)。國小高年級性教育教學介入效果之研究-以電腦多媒體輔助教學為例(未出版碩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台北。
邵宗茹(2009)。繪本教學對國中智能障礙學生性別角色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洪久賢、蔡長艷 (2001)。家政科落實兩性平等教育之研究(III)。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報告,NSC 89-2413-H-003-063。
洪子晴(2004)。討論法教學策略運用在國小高年級藝術批評課程之教學研究(未出版碩博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學系碩士班,新竹。
洪榮照(2013)。智能障礙者之教育。載於王文科(主編)特殊教育導論。台北: 五南出版社。
胡雅各(2002)。中重度智障者性教育相關問題及課程之探討。特教園丁,18(1),62-75。
苑靈杉 (2006)。國小智能障礙學生性教育課程的發展與實施之研究(未出版碩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徐西森(2003)。兩性關係與教育。台北: 心理出版社。
晏涵文(1982)。殘障者的性教育。特殊教育季刋,4(4),1-4。
晏涵文 (2011)。性、兩性關係與性教育(第二版)。台北: 心理出版社。
晏涵文、郭芃彣、邱寵萱、黃蕙欣、童致維、龍芝寧、魏珮嘉(2013)。特殊教育身心障礙類學生性教育教材手冊教學單元大綱。杏陵基金會。
郝柏瑋 (2017)。性是什麼議題。擷取自荷光性諮商專業訓練中心:
http://www.beone.tw/index.php/2017-01-05-07-28-44/
2017-01-05-09-39-43/49-2017-02-15-12-14-17
高松景(2006)。愛情重補修: 全人發展性教育理念與實務。台北: 幼獅文化。
高松景(2015)。爸媽窘很大-如何與青少年談健康親密關係。擷取自
163.21.249.63/joomla/upload/cht/…/f0e51b0cf9119a5a95fd5919c54072f7.ppt
張小芬 (2011)。智能障礙學生性教育教材與教學媒體台北: 心理出版社。
張昇鵬(1987)。智能不足學生性教育教學效果之研究(未出版碩博士論文)。國立臺灣教育學院特殊教育系,彰化。
張昇鵬(1998)。智能障礙學生性教育資源手冊。彰化: 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張昇鵬(2011)。從多元角度看特殊教育領域的性別平等教育-談身心障礙學生的性別平等教育。擷取自國立嘉義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www.ncyu.edu.tw/files/site_content/spedc/0323特教性別平等教材教法-全.pdf
張玨、葉安華(1993)。有關智障者性教育問題之意見調查。中華民國公共衛生雜誌12,70-83。
張玨(1999)。性教育/兩性教育/性別教育/兩性平等教育。性別平等教育季刊,7,17-23。
張淑貞(2004)。智障性侵害被害人之家屬司法系統求助經驗探討(未出版碩博士論文)。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台中。
張添洲(2000)。教材教法:發展與革新。台北: 五南出版社。
張雯雯(2015)。繪本教學在國中智能障礙學生性侵害防治教育之研究(未出版碩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
張嘉文(2013)。性侵害防治課程對國中特教班學生預防性侵害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博士論文)。中原大學特殊教育系,桃園。
張夢貴 (2017)。性別教育方案對增進智能障礙學生人際互動之成效(未出版碩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張麗雲(2010)。性教育教學效果之統合分析(未出版碩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
陳瑩真、張美華(2011)。家長對高中職階段智能障礙子女未來婚育狀況之態度研究。特殊教育學報,34,57-99。
國考測驗式複選題說明。擷取自https://www.eyebook.com.tw/books/2C001-CON.pdf
教育部(1968)。國民小學健康教育課程標準。
教育部(1968)。國民中學健康教育課程標準。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健康與道德課程標準。
教育部(1983、1994)。國民中學健康教育課程標準(第一、三次修訂)。
教育部(1997)。國民教育階段啟智學校(班)課程綱要。台北: 教育部。
教育部。(1999)。特殊教育學校(班)國民教育階段智能障礙類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0)。特殊教育學校高中職教育階段智能障礙類課程綱要。台北: 教育部。
教育部 (2000)。高級中等學校特殊教育班職業學程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8)。 99年普通高中課程綱要。擷取自國家教育研究院:
http://www.naer.edu.tw/files/15-1000-2979,c551-1。php?Lang=zh-tw
教育部(2010)。性別平等教育 -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擷取自
www.k12ea.govw/97_sid17/1性別平等教育議題991229.pdf
教育部(2012)。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100學年度實施)。
擷取自國家教育研究院:
https://www.naer.edu.tw/files/15-1000-2983,c551-1.php?Lang=zh-tw
教育部(2014)。性平教育十分精彩。擷取自教育部性別平等全球資訊網: https://www.gender.edu.tw/web/index.php/m9
教育部(2015)。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智能障礙類。教育部國民教育署。
許承毓 (2013)。台灣近十年性教育界入成效之後設分析研究(未出版碩博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高雄。
許芳卿 (2010)。不能說的秘密-與青少年談性。高醫醫訊月刊,8。
許家璇、楊彩雲 (2002)。智能障礙者性教育之難題。特教園丁,18(1),51-57。
連盈捷(2009)。高職特教班性教育課程實施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博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郭乃華(2008)。多元媒體輔助教學對國中智能障礙學生性教育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博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
郭為藩(1971)。角色理論在教育學上的意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13), 15-44。
郭雅玲(2016)。桌上遊戲課程對智能障礙兒童社交技巧影響效果之研究(未出版碩博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陳淑美(1995)。青年期的身體與性的發展。載於蘇建文(主編),發展心理學(第二版) (477頁)。台北: 心理出版社。
陳螢蓁 (2013)。繪本教學對身心障礙學生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究(未出版碩博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系,台中。
陳麗如(2007)。身心障礙學生教材教法。台北: 心理。
程勻芳 (2011)。繪本教學對高職智能障礙學生兩性交往知識與態度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博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系,新竹。
鈕文英(2003)。啟智教育課程與教學設計。台北: 心理出版社。
黃富廷(2016)。從「教師中心論」與「學生中心論」的兩次世紀大對決來探討啟智班教學的合理走向。台東特教,43,4-12。
黃榮真、洪美連(2005)。高職特教班兩性平等教育課程編製與教材實例。。台北: 五南。
黃榮真(2006)。身心障礙學生 性別平等教育議題探討。擷取自
國語日報特殊教育http://www.mdnkids.com.tw/specialeducation/
黃德祥(2006)。青少年心理學。台北: 心理出版社。
黃璉華 (1993)。談智障者的性教育。護理雜誌,40(4), 91-96。
楊佳羚 (2013)。向身心障礙者學習的性/別教育。性別平等教育季刊,62,9-13。
董媛卿 (1992)。為什麼智能不足學生之性教育更為重要。師友月刊,19,37-41。
雷桂蘭(1999)。性教育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對國中智能障礙學生性知識、性態度學習效果分析(未出版碩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彰化。
瑪達拉・達努巴克 (2011)。正視青少年親密關係的需求-協助孩子在關係中自我成長。性別平等教育季刊,55,13-18。
趙上瑩(2013)。繪本教學對學前與國小學生學習成效影響之後設分析(未出版碩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
劉文英(2014)。比較採用實境訓練與角色扮演訓練的性侵害防治課程對智能障礙高職女學生自我保護能力提昇成效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40,63-92。
劉文英、陳慧女(2006)。心智障礙者遭受性侵害的調查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1, 23-42。
劉兆湲 (2011)。探討「人身安全保護及性侵害防治」教材對高職特教班學生之性教育介入效果(未出版碩博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高雄。
劉秀娟(1999)。兩性教育。台北: 揚智出版社。
劉潔心、廖梨伶、 晏涵文(2003)。高中職學生互動式科技媒體發展及介入效果研究-性教育網頁遊戲愛情相對論之設計。臺灣性學學刊,9(1), 14-29。
蔡培村、余嬪 (1999)。中小學教師兩性平等教育素養之研究。邁向二十一世紀兩性平等教育研討會。高雄: 高雄醫學大學。
蔡端(2003)。國民小學教師對學生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與兩性平等教育實施態度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新竹。
蔡銘津(2001)。兩性教育的實施與省思。國教之友,562, 23-30。
衛生福利部(2017)。性侵害事件通報案件統計。擷取自衛生福利部統計
處保護服務性侵害防治: http://dep.mohw.gov.tw/DOS/cp-2982-14066-113.html
鄭瑞菁 (1999)。幼兒文學。台北: 心理。
蕭慧吟(2004)。性教育視聽媒體教學對國中智障生學習成效之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台北。
蕭敏華(2005)。繪本教學四部曲。南縣國教,17,30-32。
賴均美 (1996)。國小啟智班性教育自我保護課程教學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彰化。
戴佑祝(2012)。高職綜合職能科學生性知識與性態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博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系,台北。
薛承凱 (2013)。角色扮演法對特殊學校高職部智能障礙學生性教育自我保護之教學成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台北。
謝明昆 (1994)。道德教學法。台北: 心理。
謝臥龍(1997)。促進兩性平等,教育應扮演的角色。學生輔導,48,50-57。
謝若蘭、彭渰雯。 (2007)。花蓮縣性別平等教育白皮書。花蓮: 花蓮縣政府教育局。
謝惠淇(2010)。國小智能障礙學生性教育課程實施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博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
簡紅珠(2000)。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擷取自國家教育研
究院: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5014/
離譜!北市2名公車司機竟聯手性侵弱智女(2016年12月1日)。擷取自
自由時報: http://news.ltn0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1904530
羅文輝、吳筱玫、向倩儀、劉蕙苓(2008)。網路色情與互動行活動對青
少年性態度與性行為影響研究。傳播與社會,5, 35-69。
蘇芊玲(1998)。家庭與社會也需要落實兩性平權教育。性別平等教育季刊,1,36-39。
蘇芊玲(1998)。發聲對話播種。性別平等教育季刊,1, 4-5。
蘇芊玲 (1999)。兩性平等教育的本土發展與實踐。台北: 女書。
蘇芊玲(2002)。瑞典性教育,為何打動人心?於複數的性 (何亞晴譯者,4-7頁)。台北: 女書出版社。
蘇芊玲(2014)。知所前往,下一個十年。性別平等教育季刊,67, 10-15。
蘇振明 (2002)。圖畫書的定義與要素。載於徐素霞(主編),台灣兒童圖畫書 導賞。台北: 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蘇淑惠(2012)。高職智能障礙學生性教育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博士論文)。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嘉義。
Jerrold F.Kemp,Deane k.Dayton,Ron Carraber and Richard F.Szumski(1985). Planning and Producing Instructional Media(5th ed.,pp.5-6). Harper & Row, Publishers, New York
Klein, S. S., Russo, S. S., Campbell, P. B. & Harvey,G.(1985). ,Examining the achievement of sex equity in and through education .In: S. S. Klein(Ed.), Handbook for achieving sex equity through education. Baltimore,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Monat.R.K. (1982).Sexuality and the mentally retarded : A clinical and the rapeutic guidebook.San Diego, CA: College Hill.
Paske,R.(1990,August).Hypermedia: A brief history and progress report. T.H.E. Journal, 53-56.
Peter S. Bearman and Hanna Bruckner (2001,January).Promising the Future: Virginity Pledges and First Intercours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6(4), 861,-862.
Walter A.Wittich and Charles F.Schuller(1973) .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5th ed.,pp.33-34).Harper & Row, Publishers, New York, San Francisco, London.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