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181.180)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09 15:4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邱于涓
論文名稱:故事結構教學法對國小中度智能障礙學生故事理解能力之成效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Effect of Story Structure Instruction for Moderate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on the Ability of Story Comprehension
指導教授:賴翠媛賴翠媛引用關係洪雅惠洪雅惠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侯禎塘王欣宜賴翠媛洪雅惠
口試日期:2019-07-01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特殊教育學系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特殊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2
中文關鍵詞:故事結構教學中度智能障礙學生故事理解
外文關鍵詞:story structure instructionmoderate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studentsstory comprehens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20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本研究旨在探討故事結構教學法對國小中度智能障礙學生故事理解能力之成效,同時記錄教學者的省思與成長。研究參與者為兩名國小中度智能障礙學生,採單一受試研究法之A-B-A’實驗設計,包括基線期(A)、介入期(B)及維持(A’),第一週為基線期,教學介入共八週,介入期後隔一週進入維持期。
本研究之評量為故事結構測驗,測驗為口頭問答,並將測驗得分利用視覺分析進行資料處理。研究者也從教學的設計、實施與成效說明教學專業成長。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故事結構教學法對國小中度智能障礙學生故事理解能力具有立即成效
二、故事結構教學法對國小中度智能障礙學生故事理解能力之維持成效不佳
三、教學者能經由教學活動的教學設計、教學實施及教學成效,覺察省思與自我成長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story structure instruction on story comprehension ability for moderate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nd to record the reflection and growth of the teacher. Participants were two moderate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Single-subject experimental study of A-B-A’ model was applied in this study, which included baseline (A) for the first week, intervention (B) for eight weeks, and maintenance (A’) on one week after intervention.
A self-designed oral story structure test was applied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participants’ story comprehension. Data was then processed by visual analysis. The growth of the teacher was coded from the class design, implementation and teaching process.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Story grammar instruction had immediate effects on the story comprehension ability for moderate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2.Story grammar instruction showed no maintaining effective on the ability of story comprehension for moderate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3.The teacher could realize the reflection and self-growth through the teaching design,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and teaching effect of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Based on the finding, the researcher put some suggestions for teachers, parent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目次
中文摘要…………………………………………………………ⅰ
Abstract…………………………………………………………ⅲ
目次……………………………………………………………………v
表次……………………………………………………………………viii
圖次……………………………………………………………………ix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6
第四節 研究限制………………………………………………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閱讀理解的理論與內涵…………………………11
第二節 智能障礙學生的學習特質與閱讀課程…………25
第三節 故事結構教學法的理論與內涵…………………31
第四節 故事結構教學法的相關研究與閱讀理解之教學應用…………………………………………………4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65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70
第三節 研究工具……………………………………………73
第四節 教學設計……………………………………………79
第五節 研究程序……………………………………………81
第六節 資料分析……………………………………………83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故事結構測驗的結果分析………………………87
第二節 故事結構元素之表現分析………………………92
第三節 教學者之省思與成長………………………………97
第四節 綜合討論……………………………………………10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11
第二節 建議 …………………………………………………113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118
外文部分………………………………………………………127
附錄
附錄一 各階段文章生難字詞表…………………………131
附錄二 研究參與者之家長同意書………………………132
附錄三 文章內容檢核表…………………………………136
附錄四 故事理解測驗示例(難度建立)………………137
附錄五 文本資料與測驗難度……………………………138
附錄六 教學文章示例……………………………………139
附錄七 各階段文章的檢核分數與測驗難度………… 140
附錄八 故事元素摩天輪及圖片擺放示意圖…………141
附錄九 故事結構測驗記錄紙示例……………………… 142
中文部分
王心怡 (2006)。故事結構教學對國小閱讀障礙兒童閱讀理解教學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王瓊珠 (2010)。故事結構教學與分享閱讀(第二版)。臺北市:心理。
司婷 (2016)。故事結構教學對小一原民生閱讀理解能力影響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江婉如 (2017)。故事結構教學法對增進國小智能障礙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宋宛穎 (2012)。多媒體繪本融入故事結構教學對國中輕度智能障礙學生口語敘事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何雅貞 (2014)。故事結構結合語詞提示系統教學對增進自閉症兒童口語敘事能力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何華國 (2003)。啟智教育研究。臺北市:五南。
李蘇怡 (2012)。不同的閱讀教學策略對國小三年級學童閱讀態度與閱讀理解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杜正治 (2010)。單一受試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吳武典、蔡崇建、胡致芬、王振德、林幸台、郭靜姿 (1996)。托尼非語文智力測驗(TONI-2)指導手冊。臺北市:心理。
吳佳娣、范含芸、陳秀燕、劉遠楨 (2016)。以翻轉式概念構圖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研究。課程研究,11(2),67-88。
周全等人 (2018)。國民小學國語課本第四冊。臺南市:南一。
周全等人 (2017)。國民小學國語課本第五冊。臺南市:南一。
周全等人 (2018)。國民小學國語課本第六冊。臺南市:南一。
周麗珠 (2013)。運用故事結構教學法提升小四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林于弘等人 (2017)。國民小學國語課本第四冊。臺北市:康軒。
林于弘等人 (2017)。國民小學國語課本第八冊。臺北市:康軒。
林秋美 (2011)。提問策略教學對不同批判思考能力之國小六年級學童在閱讀理解及閱讀提問表現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林清山(譯) (1996)。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 (原作者:Richard E. Mayer)。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87年)。
尚祚嫻 (2010)。故事結構分析法對提昇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兒童故事理解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洪榮照 (2011)。智能障礙者之教育。載於王文科(主編),特殊教育導論(第3版) (頁47~108)。臺北市:心理。
洪儷瑜、蔡東鍾主持,Hope設計 (2007)。中文補救教學資源網—文章分析。取自http://sencir.spc.ntnu.edu.tw/_other/GoWeb/include/index.php?Page=A-8-2
胡永崇 (2006)。閱讀的相關因素及學習障礙學生之閱讀補救教學。屏師特殊教育,13,29-37。
胡永崇 (2008)。閱讀理解的教學評量方式。屏師特殊教育,16,1-9。
柯華葳 (1994)。語文科的閱讀教學。載於李永吟(主編),學習輔導(頁307~349 )。臺北市:心理。
柯華葳 (1999)。閱讀理解困難篩選測驗施測說明。臺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特殊教育工作小組。
柯華葳 (2006)。教出閱讀力。臺北市:天下雜誌。
柯華葳 (2012)。閱讀理解教學。載於王瓊珠、陳淑麗(主編),突破閱讀困難─理念與實務(頁167~186頁)。臺北市:心理。
柯華葳、幸曼玲、陸怡琮、辜玉旻 (2010)。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翁文宏 (2016)。多媒體輔助教學對增進國中生閱讀理解能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翁伊君 (2011)。故事結構教學對國小中度智能障礙學生閱讀理解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孫淑柔 (2016)。智能障礙者之身心特質與支持服務。載於何素華(總校閱),智能障礙(頁4-1~5-18)。臺北市:華騰。
高博詮 (2000)。透過反省思考提升教學成效。研習資訊,27(4),27-36。
教育部 (1999)。特殊教育學校(班)國民教育階段智能障礙類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 (2011)。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於認知功能嚴重缺損學生之應用手冊(語文領域)。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 (2012)。國民教育階段特殊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 (2013)。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 (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 (2018a)。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議題融入說明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 (2018b)。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語文領域-國語文課程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 (2018c)。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語文領域-國語文。臺北市:教育部。
許淑芬 (2007)。臺北市國小教師實施閱讀教學現況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許雅珊 (2011)。多媒體繪本融入故事結構教學對提昇學習障礙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許雅惠 (2015)。交互教學法結合圖像組織策略對提升國小學習障礙學生閱讀理解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許雅惠 (2017)。臺灣國民小學閱讀教育政策執行現況、影響因素及評估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陳美芳、吳怡潔 (2015)。圖畫式聽覺理解測驗使用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陳圓 (2016)。故事結構教學對促進國小智能障礙學生閱讀理解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陳雅婷 (2014)。故事結構教學方案對提升國小學習障礙學生寫作表現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陳詩薇 (2015)。心智圖教學對國中學障學生閱讀理解之學習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張文傑 (2017)。故事結構教學法對增進國小輕度自閉症學童口語敘事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張春興 (2005)。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曉嵐 (2010)。嵌入式故事結構教學對增進閱讀困難兒童閱讀理解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連寬寬等人 (2017)。國民小學國語課本第三冊。臺南市:翰林。
連寬寬等人 (2017)。國民小學國語課本第五冊。臺南市:翰林。
連寬寬等人 (2017)。國民小學國語課本第七冊。臺南市:翰林。
陸莉、劉鴻香 (2002)。修訂畢保德圖畫詞彙測驗指導手冊。臺北市:心理。
黃秀霜 (2001)。中文年級認字量表指導手冊。臺北市:心理。
黃思萍 (2016)。故事結構教學結合自我監控策略對提升國小閱讀困難學生閱讀理解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瑞枝等人 (2018)。國民小學國語課本第八冊。臺南市:南一。
黃瑞珍 (1999)。故事結構分析法在語言學習障礙兒童教學之應用。國小特殊教育,27,4-10。
黃瓊儀 (2003)。不同閱讀理解策略教學對國小閱讀理解障礙學生教學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黃瓊儀 (2012)。臺灣近十年閱讀障礙學童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成效之後設分析。東臺灣特殊教育學報,14,243-268。
曾世杰 (2009)。聲韻覺識、唸名速度與中文閱讀障礙。臺北市:心理。
曾潔如 (2014)。故事地圖教學對國小智能障礙兒童口語敘事能力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鈕文英 (2003)。啟智教育課程與教學設計。臺北市:心理。
鈕文英 (2007)。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
鈕文英 (2010)。美國智能和發展障礙協2010年定義的內容和意涵。國小特殊教育,49,21-32。
楊令瑜(2009)。故事文法教學對增進國中輕中度智能障礙學生閱讀理解表現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葉芷吟 (2011)。故事地圖策略對提升國小智能障礙兒童口語敘事表現之探討(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臺北市。
董姿伶 (2013)。故事結構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童閱讀動機、認字、閱讀理解及書寫語文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資優國語文教研會編著 (2013)。品德教育閱讀每日10分鐘修訂版(1年級下冊)。臺南市:光田。
資優國語文教研會編著 (2013)。品德教育閱讀每日10分鐘修訂版(4年級下冊)。臺南市:光田。
趙建偉 (2011)。故事結構教學對學習障礙學生閱讀理解與故事重寫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廖慧伶、林惠芬 (2013)。問題-答案關係策略對國中輕度智能障礙學生閱讀理解成效之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29,23-45。
歐育璋 (2012)。重複閱讀與故事結構對國小學習障礙學生閱讀理解教學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潘麗珠 (2004)。我對閱讀的一些看法。教師天地,129,16-20。
蔡銘津 (1997)。學童閱讀能力的測驗與評量。特殊教育季刊,65,23-28。
衛生福利部 (2017)。身心障礙者鑑定作業辦法第五條附表二:身心障礙類別、鑑定向度、程度分級與基準。臺北市:衛生福利部。
蔣佳穎 (2008)。自我發問、問題答案關係策略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童閱讀理解與閱讀動機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盧台華 (2016)。智能障礙學生的課程與教學。載於何素華(總校閱),智能障礙(頁5-1~5-32)。臺北市:華騰。
錡寶香 (2004)。國小低閱讀能力學童與一般學童敘事能力:故事結構之分析。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6,247-269。
謝幸婷 (2015)。以故事臉進行故事結構教學增進國中智能障礙學生口語敘事能力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謝進昌 (2015)。有效的中文閱讀理解策略:國內實徵研究之最佳證據整合。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0(2),33-77。
簡馨瑩、曾文惠、陳凱筑 (2005)。閱讀悅有趣:開發孩子閱讀策略的書。臺北市:幼獅。
蘇家莉 (2009)。故事結構教學對高功能自閉症學生閱讀理解成效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蘇淑紋 (2011)。運用引導閱讀思考活動提升國小二年級學生閱讀表現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外文部分
Alturki, N. (2017). The effectiveness of using group story-mapping strategy to improve reading comprehension of students with LD. Academic Journals, 12(18), 915-926.
Alves, K. D., Kennedy, M. J., Brown, T. S., & Solis, M. (2015). Story grammar instruction with third and fifth grade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and other struggling readers. Learning Disabilities: A Contemporary Journal, 13(1), 73-93.
Boulineau, T., Fore, C., Hagan-Burke, S., & Burke, M. D. (2004). Use of story-mapping to increase the story-grammar text comprehension of elementary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Learning Disability Quarterly, 27, 105-121.
Li, D. (2007). Story mapping and its effects on the writing fluency and word diversity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Learning Disabilities: A Contemporary Journal 5(1), 77-93.
Dimino, J. A., Gersten, R., Carnine, D., & Blake, G. (1990). Story grammar: An approach for promoting at-risk secondary students' comprehension of literatur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91(1), 19-32.
Gagné, E. D. (1985).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school learning. Boston, MA: Little, Brown.
Gardill, M. C., & Jitendra, A. K. (1999). Advanced story map instruction: Effects on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33(1), 2-17.
Grünke, M., & Leidig, T. (2017). The effects of an intervention combining peer tutoring with story mapping on the text comprehension of struggling readers: A case report. Educational Research Quarterly, 41(1), 41-60.
Grünke, M., Wilbert, J., & Stegemann, K. C. (2013). Analyzing the effects of story mapping on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of children with low intellectual abilities. Learning Disabilities: A Contemporary Journal, 11(2), 51-66.
Hudson, M. E., Browder, D., & Wakeman, S. (2013). Helping students with moderate and severe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access grade-level text. 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45(3), 14-23.
Idol, L., & Croll, V. J. (1987). Story-mapping training as a means of improv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Learning Disability Quarterly, 10, l24-229.
Idol, L. (1987). Group story mapping: A comprehension strategy for both skilled and unskilled readers.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20(4), 196-205.
McKnight, K. S. (2010). The teacher's big book of graphic organizers: 100 reproducible organizers that help kids with reading, writing, and the content areas.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John Wiley distributor.
Narkon, D. E., &Wells, J. C. (2013). Improv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for elementary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UDL enhanced story mapping. Preventing School Failure, 57(4), 231-239.
Palincsar, A. S., & Brown, A. L. (1984). Reciprocal teaching of comprehension-fostering and comprehension-monitoring activities.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1(2), 117-175.
Polloway, E. A., Patton, J. R., & Serna, L. (2008). Strategies for teaching learners with special needs (9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Merrill-Prentice Hall.
RAND Reading Study Group (RRSG). (2002). Reading for understanding: Toward an R&D program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Santa Monica, CA: RAND Corporation.
Rivera, K. (2017). Do illustrations influence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adults with intellectual or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University of Iowa, Retrieved 28 October 2018, from Iowa Research Online:https://ir.uiowa.edu/honors_theses/83/
Shree, A., & Shukla, P. C. (2016).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Definition, classification, causes and characteristics. Learning Community, 7 (1), 9-20.
Staal, L. A. (2000). The story face: An adaptation of story mapping that incorporates visualization and discovery learning to enhance reading and writing. The Reading Teacher, 54(1), 26-31.
Stetter, M. E., & Hughes, M. T. (2010). Using story grammar to assist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and reading difficulties improve their comprehension. Education and Treatment of Children, 33(1), 115-151.
Taylor, L. K., Alber, S. R., & Walker, D. W. (2002). The comparative effects of a modified self-questioning strategy and story mapping on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of elementary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Journal of Behavioral Education, 11(2), 69-87.
Uzuner, Y., Icden, G., Girgin, Ü., Beral, A., & Kircaali-Iftar, G. (2005). An examination of impacts of text related questions on story grammar acquisition of three Turkish youths with hearing los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20(2), 111-121.
van den Bos, K. P., Nakken, H., Nicolay, P. G., & van Houten, E. J. (2007). Adults with mild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Can their reading comprehension ability be improved?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Research, 5(11), 835-849.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