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分
王文科(1994)。課程與教學理論。台北:五南。
王保進(2002)。台北市幼兒教育券政策成效評估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
育學刊,13,25-52。
王秋絨(1997)。成人教育的思想與實務-現代、後現代的論辯。台北:心理。
王嘉陵(2005)。國小場域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之探究~批判教育學觀點。國立高雄師
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王麗雲(2000)。自傳/傳記/生命史研究在教育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
所(主編),質的研究(頁265-306)。高雄:麗文。
王麗雲(2004)。教育研究運用:教育研究、政策與實務的銜接。台北:心理。
白亦方(2007)。後現代課程研究的內涵與應用性評析。課程與教學季刊,10(3),
17-29。
卯靜儒(2003)。性別、族群、教學-教師生涯發展之傳記史研究。教育研究雙月刊,
11(5),59-82。
成虹飛、黃志順(1999)。從教師成長看課程改革的意義。應用心理研究,1,69-
97。
江文瑜(1996)。口述歷史。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
研究實例,249-259,台北:巨流。
朱家雄(2006)。幼兒園課程。台北:五南。
朱敬先(1992)。幼兒教育。台北:五南。
朱瑛、蔡其蓁譯(2004)Ramsey, P. G.原著。多元世界的教與學(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a diverse world)。台北:心理。
李正惠(2006)。以批判教育觀點分析板橋社區大學之運作。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奉儒(2003)。P.Freire的批判教學論對於教師實踐教育改革的啟示。教育研究集,
49(3),1-30。
李宜芳、王梅香(2007)。走出寂靜:從沉默到發聲的教學之路。載於學校教師的生
活世界:批判教育學的在地實踐。台北:師大。
李宜靜(2008)。阿美族海祭神話與祭儀之流變。康寧學報。10,233-260。
李宜澤(1998)。祭儀行動下的神話思惟-花蓮縣東昌村阿美族巫信仰研究。國立花
蓮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李曉蓉(2003)。女性教師文化之探討:女性主義之觀點。幼兒保育學刊,1,39-
63。
吳金盛(2001)。臺北市幼兒教育券政策實施情況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佳宜(2009)。幼兒園課程轉變中老師課程實踐歷程之研究。私立樹德科技大學幼兒
保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吳佩瑾(2015)。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實施新課綱之歷程。私立樹德科技大學兒童與庭
服務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沈慧萍(2003)。過去/現在/未來的交會─ 一位國中特殊班老師生命史研究。國立中正
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巫永森(2001)。幼兒教育券政策實施情形之調查研究-以彰化縣為例。私立靜宜大學
青少年兒童福利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邱志鵬(2005)。台灣幼兒教育課程之演變:一個觀察者的回顧與反思。私立樹德科技
大學「幼兒教育課程與教學學術研討會」,高雄縣。
林于仙(2011)。看見威權主義與權威之間的擺盪-國小級任教師一日學校生活的自我
敘說。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林育瑋(1987)。我國幼兒教育的發展途徑。台北師專學報,71,24-32。
林芳菁(2009)。幼兒教師工作壓力與離職傾向之研究— 以台南地區為例。國立屏東教
育大學學報-教育類,32,65-100。
林庭華(2008)。兩位資深幼兒教師實際知識及其發展歷程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林道生(案:無出版年)。阿美族的口碑傳說故事。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台北。
林麗珍(2003)。台南縣市幼兒教育券相關問題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社會及行為
科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周怡佑(2012)。教保服務人員參與公私立幼稚園輔導計畫之專業成長研究。朝陽科技
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周梅雀(2005)。課程改革的成功要素:以敘事探究提升教師的課程意識。當代教育研
究,13(2),177-202。
周新富(2005)。布爾迪厄學校教育與文化再製。台北:心理。
武蘭蕙(2007)。從批判教育學的觀點檢視幼兒園教師的專業自主-微笑與擁抱之外的幼
兒園教師生活。載於學校教師的生活世界:批判教育學的在地實踐。台北:師大。
幸曼玲、楊金寶、邱嘉慧、柯華葳、蔡敏玲、金瑞芝、…林玫君(2015)。新課綱想說的
事: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的理念與發展。台北:心理。
柯慧貞(2008)。台北市永安附幼課程研發,台中縣97年度幼教研習課程與評冊。913-
36。
洪福財(1999)。臺灣地區幼兒教育歷史發展及未來義務化政策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洪福財(2002)。幼兒教育史-台灣觀點。台北:五南。
洪福財(2000)。台灣地區幼兒教育歷史發展極為來義務化政策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洪楀晴(2011)。幼教師參與輔導計畫現況與其專業成長之探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幼
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孫敏芝(2000)。國民小學教師課程自主權的實踐與限制。課程與教學季刊,10(2)。
65-80。
倪鳴香(2009)。我就是這工作,在工作中我蛻變:以生命史觀詮釋一位幼教師職業角
色的自我創化。教育心理研究,32(4)。
胡美智(2000)。從女性主義觀點探究幼教工作者之生命經驗。慈濟大學研究學刊。7。
287-316。
胡美智(2011)。21世紀台灣幼教新趨勢-看見幼兒多元文化教育的深耕與落實。100
學年度國民教育幼兒班教師參考手冊,p70。
胡美智(2013)。幼教師課程與教學生命史之探究。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
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范信賢(2003)。課程改革中的教師轉變:敘事探究的取向。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
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施宜煌(2015)。Paulo Freire意識覺醒理念及其對教師教學理念的啟示。新竹教育大
學教育學報,32(2),3。
陳玉如(2014)。園長帶領新課綱實施之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美如(2007)。課程理解-教師取向之研究。台北:五南。
陳佩英(2005)。轉型領導的學校經營:以一位女校長的領導經驗為例。當代教育研
究,13(2),1-36。
陳昇飛(2002)。自傳文本的課程論述與批判。教育研究集刊。48(3)。211-236。
陳沛玟(2013)。我國幼托整合政策制定過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伯璋(1983)。課程研究的第三勢力-美國再概念化學派課程理論的評介。教育研究集
刊。25,179-226。
陳玲玫(2015)。國小教師文化回應教學實踐之個案研。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學院課程與
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炫任、曾大千(2011)。從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論弱勢教育者之法治內涵。教育與多元
期刊,4,1-34。
陳淑琴(2007)。幼稚園課程轉型輔導策略探討:一個長期輔導的案例。「2007全國幼
教輔導」學術研討會。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陳淑琴(2008)。台灣幼托機構課程模式的發展探究:從課程就是敘事文本的觀點。香
港中文大學基礎教育學報,17(1),17-32。
陳埩淑(2002)。課程與教學的關係在教學層面上的探究,教育研究,8,125-135。
陳惠邦(2003)。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師大。
陳惠冠(2017)。教師生命經驗對於教育現場影響之探究-一種自傳研究。私立明道大
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陳議濃(2002)。幼兒SPP鄉土課程實施之個案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梁文祥(2006)。花蓮海神信仰及傳說故事-以大陳人、阿美族人、噶瑪蘭人為例。國立
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翁葦菱(2010)。幼稚園轉型與教師專業成長之探究~以一所參與幼稚園輔導計畫之園所
為例。私立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翁麗芳、黃怡貌(1995)。台灣幼兒教育發展之研究-托兒所的演變在台灣幼兒教育發展
上的意義。中華民國台灣史蹟研究中心史聯雜誌,25,11-38。
高傳正(2000)。幼稚園原住民教育的實施。載於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系舉辦之
「二千年代幼兒教育的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25-144),台中市。
高新建、許育健(2005)。談台灣課程研究趨勢比較:1994-2003。教育資料與研究雙
月刊,65,53-73。
師瓊璐(2000)。橫越生命的長河--三位國小女性教師的生命史研究。臺東師範學院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章五奇(2013)。以教師自傳探究進行身分認同的課程理解。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
44(1),1-28。
許玉齡、江如玲(2007)。幼教輔導專業能力之初探—輔導人員之觀點。「2007全11國
幼教輔導」學術研討會。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張永宗(2003)。批判理論與質的研究。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6:2。
張家雲(2005)。我的課程之旅:一位女性教師的課程意識之生命敘說。國立台北師範學
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素貞(2016)。台灣幼教課程趨勢的分析1990-2011。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13,
150。
張純子(201)。二位公私立幼稚園教師專業發展之傳記史探究。幼兒保育學刊,8,1-
16。
張盈堃、陳慧璇(2004)。矛盾:基層教師生活世界之宰制與抗拒。應用心理研究,1,
35-62。
張盈堃(2000)。教師作為轉化型知識分子的教育實踐。教育與社會研究,12,25-8。
張雅粱(2010)。國幼班品質安心滿分?原教界,2(31),33-39。
張唯宸(2016)。幼兒園適性輔導計畫對教保服務人員專業發展成效之研究。國立東華
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張雁玲(2000)。幼稚園教師在課程發展中課程決定之個案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
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張瑜讌(2001)。我國幼托整合政策之研究。私立玄奘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張馥韻(2010)。以Rawls的正義論來探討我國幼兒教育券的正義性問題-從北高兩市
談起。私立南華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張鐸嚴(2005)。台灣教育發展史。台北:空大。
教育部(1987)。幼稚園課程標準。台北:正中。
教育部(1996)。幼稚園課程標準。台北市:正中。
教育部(1996)。第六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8.05.29)。教育改革行動方案。檢索日期:2016年2月21日,
取自:http://www.edu.tw/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383
教育部(2011)。100學年度國民教育幼兒班教師參考手冊。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3)。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暫行大綱。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7)。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辦理公私立幼兒園輔導作業原則
取自:http:// v.tw/LawContentDetails. aspx?id=FL038235&KeyWordHL=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1992)。中日幼稚園課程研討會手冊。台北:作者。
國立臺北師範學院(1992)。中日幼稚園課程研討會手冊。臺北:作者。
莊明貞(2002)。後現代思潮的課程研究及其本土實踐之評析。教育研究,102,27-
39。
莊明貞(2010)。敘事探究課程與教學的應用。台北:心理。
莊雅如(2013)。幼兒園教師教學轉變歷程之探究-以執行新課綱為例。私立靜宜大學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單文經(2002)。現代與後現代課程論爭之評議。師大學報,47(2),123-142。
黃玉配(2015)。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參加教育部輔導計畫的成長與改變。私立朝陽科
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黃怡貌(1995)。光復以來台灣幼兒教育發展之研究(1945-1981)。國立師範大學歷
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黃佩岑(2018)。幼兒園師資應具備之素養能力—從生手至專家的觀點出發。臺灣教育評
論月刊,2018,7(3),21-24。
黃政傑(1995)。學校課程的自主與彈性。師友月刊,324,32-37。
黃政傑(1997)。課程與教學理論。台北:師大。
黃意舒(2006)。教師的專業思考「觀察與省思」的探討與實踐。台北:樂觀文化。
黃瑞祺(2007)。批判社會學。台北:三民。
黃綉婷(2007)。台灣幼兒教育制度的發展(1945-2005)。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嘉義,未出版。
黃嘉莉(2007)。校園生活:批判教育學導論。載於劉美惠主編,多元文化教育名著導
讀,99-121。
黃騰(2005)。從「角色」到「自我」-論教師改變的歷史困境與可能。教育研究集刊。
51(4),89-116。
曾玉慧(2002)。台灣幼兒教育券之社會運動研究以「一一八為幼兒教育而走」為例。
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曾慶豹(2004)。哈伯瑪斯。臺北:生智文化。
楊永青(2004)。幼稚園教師課程決定省思能力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美琍(2015)。實施新課綱輔導計畫之研究-以一所幼兒園為例。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
計與潛能開發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鄧珮偉(2015)。新課綱在國小附幼混齡班教學實踐之探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碩幼兒
教育學系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趙康伶(2001)。我國實施幼兒教育券之研究~以高屏兩縣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鄭宇博(2013)。老礦眷幼兒園的階級文化分析--批判教育學觀點。國立政治大學幼兒
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鄭孟忠(2000)。我國幼兒教育券實施成效及其對家長教育選擇權影響之研究。國立嘉
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甄曉蘭(2003)。教師的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教育研究集刊,49(1),63-94。
甄曉蘭(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解構與重建 。台北:高等教育。
歐用生(2008)。教師是陌生人-「看見」不一樣的教師。國民教育,48(4),15-
22。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蔡玉娩(2002)。福利經濟之研究—以宜蘭縣幼兒教育券政策為例。私立佛光人文社會學
院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盧素碧(1988)。近四十年來我國幼兒教育之教材及教法。教育資料集刊,13,97-
121.
劉玉燕(1999)。傳統到開放-佳美主題教學的發展過程。幼教課程模式,4,168。
劉朝芳(1999)。幼兒教育券實施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劉燕(2014)。幼教工作者存在感、情緒勞務與身份畫界的探究─批判教育學觀點。國立
政治大學幼兒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麗貞(2000)。幼兒教育政策評估-以幼兒教育券及幼托整合為研究焦點。私立東海大
學社會行為科學-公共行政學類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謝美慧(2000)。新世紀教育領導理念-後現代領導。學校行政,9,64-75。
戴文青(2005)。從深層結構論台灣幼兒園教師專業認同轉化的可能性。南大學報,
9(2),19-42。
戴文青(2009)。社會變遷中台灣幼兒園教師身份認同轉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
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簡楚瑛(1999)。幼教課程模式。台北:心理。
魏美惠(2005)。近代幼兒教育思潮。台北:心理。
顏士程(2012)。台灣幼兒園發展史。台北:華騰。
蕭明珠(2001)。資訊時代的教師身分認同:一個國小老師的行動探索。國立新竹師範
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新竹。
羅清水(1998)。終生教育在國小教師專業發展的意義。研習資訊,15(4),11-14。
羅德水(2014)。幼托整合不該成為教師與教保員的戰爭。天下雜誌。取自: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266/article/1956
羅鳳珍(2014)。教師實踐幼兒園教保活課程大綱問題之個案研究-以中班為例。載於幼
托整合教保理論與實務知結合學術研討會。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盧美貴、謝美慧(2002)。幼兒教育券—理論與實踐。台北:師大書苑。
盧美貴(2018)。幼兒教保概論。台北:五南。
譚光鼎(1998)。原住民教育研究。從廢墟到重建。台北:師大。
江吟梓、蘇文賢(合譯)(2010)。Marilyn Lichtman著。教育質性研究實用指南。
台北:學富文化。
林雨倩(譯)(2005)。Anna Fels著。女人就是要有野心。台北:商周。
修慧蘭等譯(2005)。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7 th edition(Gerald Corey原著)。台北:
雙葉。
張庫等(譯)(2003)。Pinar等著。理解課程:歷史與當代課程畫與研究導論。北
京:教育科學。
黃光雄(譯)(2005)。Robert C.Bogdan & Sari Knopp Biklenm著。質性教育方
法。台北:楊智。
黃柏叡、廖貞智(譯)(2005)。Joan Wink著。批判教育學:來自真實世界的紀錄。台
北:巨流。
蕭昭君、陳巨擘(合譯)(1998)。Peter McLaren著。校園生活:批判教育學導論。
台北:巨流。
顧燕翎、鄭至慧(2003)。女性主義經典。臺北:女書文化。
貳、西文部分
Agar, M.H.(1980).The professional stranger: An informal introduction
toethnography. New York:Academic Press.
Allport , G.(1942). The use of personal document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NewYork: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
Angell, R.(1945).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rsonal
documentmethod in sociology 1920-1940. In L. Gottschalk ,
C.Kluckhohn, & R. Angell(Eds.) , The use of personal documents in
history, anthropology and sociology.New York: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
Bartolin, Leandro A.& Wasem, Leighton, (1985).The Kindergarton
Curriculum. ERIC.(ED260832)
Bertaux ,D.(Ed.).(1981).Biography and society: The life history
approach in the social sciences. London:Sage.
Bogan, R. C.,&Biklen, S. K. (1982).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Boston:Allyn and
Bacon.
Brady, L . H. (1995). Curriculum Deveiopment (5th ed.). London:
Prentice Hall.
Brookfield, S. D.(1995). Becoming a Critically Reflective Teacher. San
F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Bronfenbrenner, U. (1990). Discovering what families do. In Rebuilding
the Nest: A New Commitment to the American Family. Family Service
America . Word Wide Web:
http://www.montana.edu/www4h/process.html.
Connelly, M., & Clandinin, J. (1987). On narrative method, biography
and narrative
unities in the study of teaching.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hought,
21(3),130-139.
Chubb, J . E., & Moe, T. M. (1990) . Politics, markets and America’s
schools.Washington , D. C:Brooking Institution.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 (1992). Teacher as curriculum
maker. In P.Jackson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 (pp.
363-401). New York Macmillan.
Clandinin, J. D., & Connelly, F. M. (2000). 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Denzin, N. K.(1989a).The research act:A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ical Methods(3rd ed).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Elias, J. L., & Merriam, S. B. (1995).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adult education.Malabar, FL: Krieger.
Fetterman, D. M., (1989). Ethnography:Step by step .Newbury Park. CA:
Sage.
Freire, P.(1990).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 2nd ed.) NY: Continuum.
Freire, P.(1993).Education for critical consciousness.New York:
Continuum.
Fullen, M.C., & Miles, M.B., (1995). Getting reforn right. In A.C.,
Ornstenin & L.S.,
Behar (Eds). Contemporary issues in curriculum(pp13-15) .Boston:Allyn
& Bacon.
Freire, P. (1997). Pedagogy of the heart. New York: Continuum.
Freire, P.(1998).Pedagogy of Freedom: Ethic, Democracy, and Civic
Courage.New York: Rowman & Littlefield Pub. Inc .
Gaskell, J., & Mullen, A. L., (2006). Women in teaching:
Participation, power, and possibility. In C. Skelton, B. Francis, &
L. Sumulyan (Eds.), The sage handbook of gender and education
(pp.451-468). London, England:Sage.
Goodlad , J.I., (1979).The scope of curriculum field. In Goodlad, J.I.
et al., (Eds.) ,
Curriculum Inquiry:The Study of curriculum prcvtice (pp.23-25). New
York.McGraw-Hill.
Goodson, I. F., (1998). Storying the self: Life politics and the
study of the teachers life and work. In W. Pinar (Ed.) ,
curriculum-toward new idenitite. (pp.3-20).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 Inc.
Goodson, I.F., (2001). Techniques for doing life history. In I. F.
Goodson & P.
Sikes(Eds.), Life history research in education settings:Learning
from lives(pp.19-38).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Goodson, I. F. and Sikes, P. (2001). Life history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settings:learning from lives.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Greene, M. (1 974). Cognition, consciousness, and curriculum. In W.
Pinar (Ed.),
Heightened consciousness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curriculum theory
(p.694).Berkeley, CA:McCutchan.
Grumet, M. (1981). Restitu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experience:An autobiographical method for curriculum theory. In M.
Lawn, & L. Barton (Eds.) ,Rethinking curriculum studies: A radical
approach (pp.115-130).London: Croom Helm.
Habermas, J.(1984).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Boston: Beacon
Press.
Kemmis, S. (1993). Action research and the politics of reflection. In
D. Boud, R. Keogh, & D. Walker (Eds.) , Reflection:Turning
Experience into Learning (pp.49-52).New York:Nichols.
Jorgenson, D. L., (1989) Participant observation:A methodology for
human studies. New Bury Park, CA:Sage.
Langness , L. L., (1965). The life history in anthropological science.
NY:Holt, Richart and Winston.
Little ,D .(1991). Autonomy: Definitons, Issues and Problems. Dublin :
Authentik.
Maccoby, E. E.,Maccoby, N.(1954).The interview:A tool of social
science. In
G. Lindzey(Ed.) ,Handbook of social science (pp.449-487). Mass:
Addison-Wesliy.
MacDonald, J. B., (1988). Curriculum ,consciousness ,and social
change. In political Analyses.(pp.156-174).
MacDonald, J. H., (1985). A career ladder and career alternatives
teachers.
Marshal, P.L., (2002).Cultural diversity in our school. Belmont, CA:
Wadsworth/Thomson Learning.
Marotzki ,W.(1999).Froschungsmethoden und-methodologieder
Erziehungswissenschaftlichen Biographieforschung In:Marotzki,W&
Kruger ,H.-H(Hrsg).Handbuch erziehungswissenschaftlichen
Biographieforschung.Opladen Leske Budrich ,(pp109-134).
McLaren, P. (1994). Life in schools: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pedagogy in the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2nd). New York:Longman.
Miller, J .L ., (2005a).Autobiography and the necessary incompleteness
of teachers’
Stories. In J.L. Miller(Ed.) , Sounds of silence breaking:Woman,
autobiography, Curriculum(pp.45-68). New York, NY:Peter Lang
Publishing.
Miller, J. L., (2005). Sounds of silence breaking:Women,
autobiography, curri-culum. NY:Peter Lang.
Moore, A. (2007). Understanding the social self: The role and
important of reflexivity in school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In T. Townsend & R.Bates, (Eds.), Handbook of teacher education:
Globalization, standards and professionalism in Times of
Change(pp.132-147). Netherland: Springer.
Morrison, K (1995). Dewey, Habermas and reflective practice
Curriculum,16(2),82-93.
Pinar, W. F., (1994). Autobiography and an architecture of self. In W.
F. Pinar (Ed.),
Autobiography,politics and sexuality: Essays in curriculum theory
1972-1992(pp. 201-222). NewYork:Peter Lang.
Pinar, W. F., Reynolds, W. M., Slattery, P., & Taubman, P. M. (1995).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An introduction to study of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discourses. New York: Peter Lang.
Pinar ,W.F., (1986).`Whole, bright ,deep with understanding:Issue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autobiographical method. In P.
.Tayior(Ed.) , Recent development in curriculum studies (pp.16-40).
Philadelphia:NFER-Nelson.
Pinar, W. F., (2004). Autobiography: A revolutionary act. In W. F.
Pinar (Ed.), What is Curriculum theory (pp. 35-62).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lummer, K .(1983).Documents of life: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obiems
and literature of a humanistic method. London:Geroge Allen &
Unwin.Plummer, K. (2001). Documents of life:An invitation to a
critical humanism.London:Sage.
Riddle,W. (1986) . Vouchers for the education of disadvantaged
Children Analysis of the Regan administration proposal . Journal of
Education Finance,12, 9-35.
Sadovnik, A. R., (2001). Theories in the socioiogy of eduation. In
Ballantine, J. H., &
Spade, j. Z., (Eds.) , Schools and society : A sociological approach
to education,(pp.15-34).Belmont, CA: Wadsworth/Thomson Learing.
Smith, P.(2001). Cultural theory : An introduction. Malden,
MA:Blackwell.
Taylor, S. J.,& Bogdan, R. C.(1984). Inter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methods :The search for meaning. New York:Wiley.
Weiler, K. (1988). Women teaching for change: Gender, class & power.
New York:Bergin & Garvey.
Yin, R. K.,(1984).Case study research:Design and methods. Beverly
Hills, CA: 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