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1.92.114) 您好!臺灣時間:2023/03/31 08:2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謝熀樺
研究生(外文):Hsieh,Huang-Hua
論文名稱:中共機械化陸軍之研究:以裝甲兵建設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Chinese PLA Army Mechanization :Armour Construction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董慧明董慧明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Tung,Hui-Ming
口試委員:林穎佑陳嘉生
口試委員(外文):Lin,Ying-YuChen,Chia-Sheng
口試日期:2019-05-13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防大學
系所名稱: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區域研究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3
中文關鍵詞:陸軍機械化坦克機動作戰立體攻防
外文關鍵詞:ArmyMechanizationTankMobilized Warfare and Solid Offense/Defens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4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最新發布的2018軍事平衡報告中指出,共軍陸軍目前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現役主力裝甲兵部隊。對共軍而言,坦克發展成為共軍陸軍機械化建設重要的指標,本研究主要以富勒「裝甲戰」戰略思維作為研究途徑,以火力、機動力、裝甲防護力等坦克特性探討共軍現役各代主戰坦克作戰效能。2015年5月,中共公布《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內容指出陸軍按照「機動作戰、立體攻防」的戰略要求,實現區域防衛型向全域機動型轉變。藉此探討共軍裝甲部隊在轉型中之定位、功能與任務,適時掌握坦克機械化的能力與限制,最後以SWOT分析裝甲部隊在共軍機械化陸軍優勢、劣勢、機會及威脅。鑑此,進一步探討共軍陸軍坦克在「合成旅、營」的重要性及角色,所展現出成為陸軍「陸戰之王」的使命。希冀透過文獻資料的分析來達成下列研究目的:首先從共軍坦克分析裝甲部隊在合成旅、營戰力轉型中得角色;其次解析共軍陸軍坦克等裝甲裝備性能對軍種建設之實際效益;最後掌握共軍機械化陸軍建設發展趨勢。根據研究成果發現,中共受國內因素及外部環境影響,刻正積極推動陸軍機械化轉型,正在從機械化陸軍走向信息化陸軍,以達到全域機動的戰略目標,實現共軍陸軍現代化願景。
In the latest Military Balance 2018 released by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IISS) in the U.K., the Chinese PLA Army currently has an armored reconnaissance vehicle of the largest scale in service in the world. To PLA Army, tank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mechanization. The study takes the strategic thinking in Fuller’s Armored Warfare as the direction, discussing the combat efficiency of PLA Army’s main battle tanks in each generation by traits of firepower, mobility, and armor defense, etc. In May 2015, China’s Military Strategy released by CCP stated that its Army will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regional defensive stand to global mobility based on the strategic demands of “Mobilized Warfare and Solid Offense/Defense”. With such, the position, function, and mission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PLA Army’s armored forces can be discussed, and the strengths, as well as limitations of their mechanization can be timely understood. Finally, SWOT analysis is taken to analyze the strengths, weaknesses, threats, and opportunities of the PLA Army.
In view of this, the importance and role of tanks in terms of “Combined Arms of Brigade and Combined Arms of Battalion” in PLA Army as well as their mission of being the “King of Land Warfare” will be further discussed. It is hoped that the following purposes can be achieved from document analysis: firstly analyzing the role of the PLA Army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mbined arms of brigade and combined arms of battalion by their tanks, secondly analyzing the actual efficiency of weaponry and equipment (such as tanks in PLA Army) to army establishment, and finally, understanding the development tendencies of PLA’s mechanized arm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under influences of domestic affairs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the PLA is now actively promoting the mechanization transformation of its army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strategic goal of global mobility, realizing the vision of modernizing PLA Arm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5
第三節 研究設計 20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22
第二章 共軍陸軍之機械化體制轉型 25
第一節 驅動轉型之外部環境因素 25
第二節 影響陸軍轉型之內部因素 37
第三節 軍改後共軍戰區陸軍體制 51
第三章 共軍陸軍之機械化效能轉型 69
第一節 主戰武器裝備之火力分析 72
第二節 主戰武器裝備之機動力分析 86
第三節 主戰裝備之裝甲防護力分析 95
第四章 共軍機械化陸軍未來發展趨勢 105
第一節 「機動作戰、立體攻防」軍事戰略 105
第二節 鏈結資訊科技之機械化陸軍 122
第三節 機械化陸軍之SWOT分析 137
第五章 結論 147
第一節 總結分析 147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 152
參考文獻 157

壹、中文部分

一、專書

Ashley J.Tellis、Travis Tanner編,李永悌譯,2014年。《戰略亞洲2012─2013:中共軍事發展。臺北市:國防部政務辦公室。
Christer Jorgensen著,孔鑫譯,2009年。《戰車戰的戰術與戰略》。臺北市:風格司藝術創作坊。
Christopher F.Foss著,張明譯,2012年。《簡式坦克與裝甲車鑑賞指南》。北京市:人民郵電出版社。
Eagle、Kevinchenko著,劉戈、崔衛、王繼昌、陳建民譯,2015年。《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現代化和發展前景》。北京市:軍事科學出版社。
Elinor Sloan著,黃文啟譯,2008年。《軍事轉型與當代戰爭》。臺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室。
Eral Babbe著,李美華譯,1982年。《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上)》。臺北市:時英出版社。
Evan S. Medeiros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2011年。《中共國際行為》。臺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室。
Heinz Wilhelm Guderian著,黃峻民譯,2017年。《注意,戰車:裝甲部隊發展、戰術與作戰潛力》。臺北市:蒼璧出版有限公司。
J. F. C. Fuller著,周德譯,2006年。《裝甲戰》。北京市:解放軍出版社。
Joseph R. Cerami、James F. Holcomb JR.著,高一中譯,2001年。《美國陸軍戰爭學院戰略指南》。臺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Ranjit Kumar著,潘中道、胡龍騰、蘇文賢合譯,2014年。《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臺北市: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Richard H. Witherspoon著,高一中譯,1998年。《軍事革命譯文彙輯》。臺北市:國防部軍務局。
Robert R. Leonard著,馬振宇譯,1994年。《機動作戰的藝術》。臺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Roy kamphausen、Andrew Scobell編,黃文啟譯,2010年。《共軍兵力規模》。臺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室。
Stephen J. Flanagan、Michael Marti編,方淑惠、余佳玲譯,2003年。《人民解放軍與變動的中國》。臺北市: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National Bureau of Asia Research,SSI,周茂林譯,2013年。《做中學,學中做:中共解放軍的海內外訓練》(Learning by Doing: The PLA Train at Home and Abord)。桃園市:國防大學。
Walter P. Fairbanks著,高一中譯,2006年。《軍事轉型彙編(Military Transformation)》。臺北市:國防部部長辦公室。
Wolfgang H. Kort著,1996年。《軍事轉型彙編》。臺北市:國防部部長辦公室。
于連坤,2009年。《軍隊現代化建設效益研究》。北京市:國防大學出版社。
大波篤司,2009年。《圖解戰車事典》。臺北市:楓華坊文化出版社。
中共年報編輯委員會編,2018年。《2018年中共年報》。新北市:中共研究雜誌社。
中華民國106年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2017年。《中華民國106年國防報告書》臺北市:國防部。
日本歷史群像編輯部,2012年。《世界軍事大百科:世界坦克》。北京市: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
王文榮,2005年。《中國軍隊第三次現代化論鋼》。北京市:解放軍出版社。
王永明、劉小刀、蕭允華編,2003年。《伊拉克戰爭研究》。北京市:解放軍出版社。
王克海、王兵、曹正榮,2005年。《一體化聯合作戰研究》。北京市:解放軍出版社。
王姍編,2009年。《坦克:世界王牌坦克暨作戰實錄》。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
王厚卿、張興業編,2000年。《戰役學》。北京市:國防大學出版社。
王厚卿編,1992年。《戰役發展史》。北京市:國防大學出版社。
王建華,2004年。《信息技術與現代戰爭》。北京市:國防工業出版社。
王輝,2002年。《軍火庫》。蒙古自治區:內蒙古文化出版社。
付平編,201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臺北市:中華民國國防部。
北京大陸橋文化傳媒編,2011年。《歷史上的閃電戰》。北京市:中國發展出版社。
北京大陸橋文化傳媒編譯,2008年。《鐵甲英雄-裝甲兵》。重慶市:重慶出版社。
田越英編,2009年。《許光達大將畫傳》。四川市:人民出版社。
江澤民,2001年。《論科學技術》。北京市:中央文獻出版社。
池亞軍、蕭允華,2005年。《信息化戰爭與信息作戰理論精要》。北京市:軍事科學出版社。
吳國興、趙益予,2000年。《中國大陸軍事辭海》。杭州市:浙江教育出版社。
李亞明,2017年。《中共解放軍概論》。臺北市: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
李際均,1998年。《軍事戰略思維》。北京市:軍事科學出版社。
沈偉光編,2002年。《21世紀軍兵種》。北京市:新華出版社。
肖天亮,2017年。《戰略學》。北京市:國防大學出版社。
肖智林、胡建剛,2004年。《江澤民軍事創新思想研究》。北京市:軍事科學出版社。
孟樵,2001年。《探索中共21世紀的軍力:邁向打贏高技術戰爭之路》。臺北市:全球防衛雜誌社。
林建超,2014年。《世界新軍事變革概論》。北京市:解放軍出版社。
姚有志,2005年。《戰爭戰略論》。北京市:解放軍出版社。
姜坤,2016年。《坦克裝甲車》。北京市:化學工業出版社。
柳德義、李月來,2010年。《邊境機動作戰》。瀋陽市:白山出版社。
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所編,2007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八十年》。北京市:軍事科學出版社。
軍事科學院軍隊建設研究部編,2009年。《軍隊信息化建設概論》。北京市:軍事科學出版社。
倪峰主編,2007年。《陸軍戰略學》。北京市:軍事科學出版社。
凌永順,2005年。《武器裝備信息化》。北京市:國防大學出版社。
凌永順、萬曉援編,2004年。《武器裝備的信息化》。北京市:解放軍出版社。
孫科佳,2003年。《中國特色的軍事變革》。北京市:長征出版社。
徐根初,2004年。《誇越從機械化戰爭向信息化戰爭》。北京市:軍事科學出版社。
時義清編,2003年。《裝甲機械化部隊高寒山地邊境作戰運用》。北京市: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
翁明賢編,2008年。《新戰略論》。臺北市:五南圖書。
馬天保編,2002年。《20世紀中國學術大典》。福州市:福建教育出版社。
馬振坤,2008年。《中國安全戰略與軍事發展》。新北市:華立圖書。
國防部軍務局譯,1988年。《軍事革命譯文彙輯》。臺北市:國防部軍務局出版社。
崔亞峰,2009年。《信息化條件下陸軍作戰理論體系建構研究》。北京市:解放軍出版社。
崔鐘雷,2009年。《兵器大盤點》。瀋陽市:方卷出版公司。
張召忠,2004年。《怎樣才能打贏現代化戰爭》。北京市:世界知識出版社。
張正勳、李太昌、劉羽發,2000年。《坦克自述》。北京市:解放軍出版社。
張江宇編,2015年。《20世紀以來世界主要國家重大軍事改革》。北京市:國防大學出版社。
張志功編,2005年。《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軍事哲學研究》。北京市:解放軍出版社。
張志偉,2009年。《陸軍火力戰》。北京市:軍事科學出版社。
張建邦,1998年。《2010中共軍力評估》。臺北市:麥田出版社。
張重遠編,1993年。《陸軍裝甲機械化》。北京市:解放軍出版社。
張福運編,2009年。《陸戰之王-坦克裝甲車》。北京市:化學工業出版社。
張寶書,2006年。《陸軍軍事訓練學》。北京市:軍事科學出版社。
曹正榮,2014年。《信息化陸軍作戰》。北京市:國防大學出版社。
曹正榮、李宗昆,2016年。《現代陸戰》。北京市:國防大學出版社。
曹雷編,2012年。《指揮信息系統》。北京市:國防工業出版社。
深度軍事編委會,2017年。《坦克與裝甲車鑑賞指南(珍藏版)》。北京市:清華大學出版社。
許衍華,2005年。《精兵合成高效》。台北市: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郭梅初,2003年。高技術局部戰爭論》。北京市:軍事科學出版社。
陳舟,1997年。《現代局部戰爭理論研究》。北京市:國防大學出版社。
陳東龍,2000年。《中共軍備總覽》。臺北市:黎明事業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陳勇、徐國成與耿衛東主編,2003年。《高技術條件下陸軍戰役學》。北京市:軍事科學出版社,。
曾祥穎,2003年。《第五次軍事事務革命》。臺北市:麥田出版社。
程寶山,2017年。《強軍論壇》。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黃郁文,2017年。《2017中共解放軍研究學術論文集》。臺北市:政治作戰學院。
賈樹德、崔亞峰編,2004年。《陸軍戰術學》。北京市:解放軍出版社。
寧凌、向松坡、衷曉煒,2006年。《一體化作戰》。北京市:軍事誼文出版社。
熊光楷,2003年。《國際戰略與新軍事變革》。北京市:清華大學出版社。
熊玠,2015年。《習近平時代-通往中國夢大戰略》。新北市:人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劉亞洲編,2016年。《強軍策》。上海市:上海出版社。
劉青山、楊宇、李元逸,2017年。《坦克》。北京市:清華大學出版社。
劉俊英,2006年。《中共研究》。臺北市:國防部部長辦公室。
劉桂芳、張健、陳鳳濱,2002年。《高技術條件下的C4ISR-軍隊指揮自動化》。北京市:國防大學出版社。
劉漢貴編,1998年。《高技術與陸戰武器裝備》。北京市:軍事宜文出版社。
歐建平,2017年。《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北京市:經濟科學出版社。
蔡仁照,2007年。《信息化戰爭論》。北京市:國防大學出版社。
蔡翼編,2010年。《崛起東亞:聚焦新世紀解放軍》。臺北市:勒巴克顧問有限公司。
鄧濤,2013年。《世界現役戰車全集》。臺北市:知兵堂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鄭長、羽孫旭、吳鳳鳴編,1998年。《陸戰之王-裝甲兵》。北京市:國防大學出版社。
鄭常羽、孫旭,1997年。《坦克與戰爭》。北京市:國防工業出版社。
鄭常羽、孫旭、吳鳳鳴,1998年。《陸戰之王》。北京市:國防大學出版社。
閻永春,2014年。《由陸制權》。北京市:解放軍出版社。
總政宣傳部對外宣傳局編,2009年。《中國軍隊接觸零距離》。北京市:解放軍出版社。
總參謀部裝甲兵部編輯,1990年。《當代中國裝甲兵》。北京市:解放軍出版社。
羅文俊,2013年。《不能說的秘密:中共國防白皮書之戰略意涵》。臺北市:思行文化出版社。
蘭長羽、孫旭,2003年。《世界軍武發展史坦克篇》。臺北市:世潮出版有限公司。

二、期刊

David G. Perkins and James M. Holmes著,黃文啟譯,2018年。〈多領域戰鬥:地空作戰架構下的聯戰方案〉,《國防譯粹》,第45卷第4期,頁63-69。
Dennis J. Blasko著,周茂林譯,2017年。〈共軍地面部隊重組現況〉,《國防譯粹》,第44卷第10期,頁16-24。
丁樹範,1990年。〈西元2000年的戰爭:大陸學者觀點〉,《中國大陸研究》,第33卷第1期,頁80-81。
不著撰人,2017年。〈陸戰之王傲視群雄〉,《發明與創新》,第11期,頁46-47。
仇成梁,2017年。〈暴風雨部隊抵達集結地域-跨越2017朱日和演習運程投送探索陸軍部隊全域作戰新模式〉,《現代軍事》,頁24-27。
孔偉、劉曉峰,2016年。〈親歷水陸坦克射擊試驗〉,《坦克裝甲車輛》,第7期,頁57-60。
方言,2004年。〈中國豹的崛起〉,《國際展望》,第494期,頁16-21。
王安國,2004年。〈美伊戰爭對中共建軍備戰可能影響〉,《遠景基金會季刊》。第5卷第2期,頁219-241。
王安國、林淑慧,2011年。〈影響中共軍隊現代化建設的美軍因素〉,《正修通識教育學報》,第8期,頁1-19。
王育憲,2017年。〈共軍軍改元年演訓概況對我防衛作戰之啟示〉,《陸軍學術雙月刊》,第53卷第554期,頁17-51。
王怡文,2018年。〈中國軍隊聯合作戰指揮人才不足〉,《漢和防務評論》,第162期,頁60-61。
王怡文,2018年。〈中國陸軍建立模塊化旅〉,《漢和防務評論》,第160期,頁26-31。
王軍,2005年。〈中國下馬主戰坦克型號內幕〉,《國際展望》,第529期,頁12-18。
王振東,2004年。〈軍事事務革命對現代化戰爭之影響〉,《遠景基金會》,第5卷第3期,頁99-134。
王偉賢,2013年。〈共軍第三代99式坦克戰力分析研究〉,《陸軍學術雙月刊》,第49卷第528期,頁67-100。
王偉賢、翁明輝,2016年。〈共軍兩棲裝甲戰鬥車輛發展歷程與運用上陸之探討〉,《陸軍學術雙月刊》,第52卷第546期,頁27-54。
王偉賢、劉駿為,2016年。〈共軍2015年軍演概況對我防衛作戰之影響〉,《陸軍學術雙月刊》,第52卷第550期,頁60-85。
史力,2002年。〈戰役演習中的63A水陸坦克〉,《國際展望》,第434期,頁24-26。
平可夫,2008年。〈中國改良坦克火控、發動機技術〉,《漢和防務評論》,第47期,頁36。
平可夫,2008年。〈誰提供中國坦克主動防護技術?〉,《漢和防務評論》,第50期,頁38-39。
平可夫,2009年。〈中國出口96型主戰坦克〉,《漢和防務評論》,第56期,頁51-52。
平可夫,2012年。〈99改主戰坦克換裝中國發動機〉,《漢和防務評論》,第94期,頁32-33。
平可夫,2012年。〈中國軍隊加速武器信息化的改造〉,《漢和防務評論》,第98期,頁19。
平可夫,2012年。〈中國軍隊的電子作戰能力:無線電通訊干擾〉,《漢和防務評論》,第97期,頁38-40。
平可夫,2012年。〈中國軍隊的數據鏈技術〉,《漢和防務評論》,第94期,頁29。
平可夫,2012年。〈更多96A主戰坦克細節〉,《漢和防務評論》,第92期,頁35。
平可夫,2013年。〈中國軍隊人才不足〉,《漢和防務評論》,第105期,頁18。
平可夫,2013年。〈中國陸軍的攻防戰術〉,《漢和防務評論》,第105期,頁40。
平可夫,2014年。〈中國改進制導砲彈〉,《漢和防務評論》,第122期,頁24。
平可夫,2014年。〈未來20年的中國對外軍事出口〉,《漢和防務評論》,第118期,頁51-56。
平可夫,2014年。〈從MBT3000坦克看中國陸軍99大改〉,《漢和防務評論》,第122期,頁59-62。
平可夫,2015年。〈中國建設陸軍海戰隊〉,《漢和防務評論》,第126期,頁41。
平可夫,2016年。〈中國坦克的質量問題〉,《漢和防務評論》,第135期,頁65-67。
平可夫,2016年。〈中國陸軍建設更多合成營〉,《漢和防務評論》,第144期,頁53-56。
平可夫,2017年。〈2030年是中國軍隊戰鬥力高潮〉,《漢和防務評論》,第147期,頁63-64。
平可夫,2017年。〈T14主戰坦克〉,《漢和防務評論》,第157期,頁11-12。
平可夫,2019年。〈東方戰略演習與中國軍隊〉,《漢和防務評論》,第171期,頁38。
田大威,2014年。〈中共北斗導航衛星發展對我防衛作戰影響之研究〉,《陸軍步兵季刊》,第254期,頁1-22。
石忠武,2016年。〈推進陸軍轉型建設的幾點思考〉,《中國軍事科學》,第6期,頁100-108。
朱英貴,2007年。〈63A水路坦克海上射擊優化方法〉,《火力與指揮控制》,第32卷第4期,頁99-102。
朱凱麟,2014年。〈TOPSIS整合性武器系統評估流程-應用於地面作戰主力戰車評選〉,《陸軍後勤季刊》,第1期,頁70-87。
江暢,2014年。〈從中印洞朗對峙事件看大國博奕智慧〉,《海軍學術雙月刊》,第52卷第1期,頁102-121。
兵熊,2007年。〈中華戰虎-國產99式新型主戰坦克漫談〉,《現代兵器》,第501期,頁25-29。
吳哲仁,2004年。〈中國中型坦克發展史〉,《國際展望》,第495期,頁24-31。
宋振鋒、石鑫、孫韜,2004年。〈坦克信息化輕型化與反坦克武器的發展〉,《兵工學報》,第25卷第4期,頁480-484。
李承禹,2016年。〈中共軍事戰略調整與組織變革研析〉,《戰略與評估》,第7卷第3期,頁1-32。
杜微,2006年。〈裝甲革命〉,《國際展望》,第547期,頁56-61。
沈明室,2014年。〈分析中共國防預算增長意涵的迷思〉,《戰略安全研析》,第107期,頁42-48。
周肩煌,2005年。〈信息化論坦克〉,《現代軍事》,第25卷第4期,頁30-31。
房凌暉、鄭翔玉、馬朋、汪倫根,2014年。〈裝甲革命〉,《四川兵工學報》,第35卷第2期,頁23-27。
林立人,2017年。〈共軍軍事戰略轉變對臺影響分析〉,《中共研究》,頁86。
林湧偉,2001年。〈21世紀解放軍軍事革命〉,《尖端科技》,頁12-43。
林琮翰,2016年。〈中共兩棲作戰發展對我之影響〉,《海軍學術雙月刊》,第50卷第2期,頁29-42。
林逸瑋,2018年。〈共軍電子戰發展對我威脅與因應作為之研析〉,《陸軍步兵季刊》,第268期,頁1-17。
林穎佑,2015年。〈共軍軍事體制改革的意涵與影響〉,《戰略與評估》,第6卷第4期,頁23-42。
施澤淵,2017年。〈共軍推動第二波軍改暨其兵力結構之研究〉,《陸軍學術月刊》,第53卷第554期,頁4-16。
徐彬,2018年。〈向新型陸軍華麗轉身〉,《軍營文化天地》,第11期,頁22-23。
馬志雄,1998年。〈裝甲車輛發動機發展綜述〉,《裝甲兵工程學院學報》,第12卷第1期,頁1-5。
高旻生,2014年。〈共軍輕型機械化步兵師研析〉,《陸軍步兵季刊》,第254期,頁113-129。
高旻生,2017年。〈從步兵內蒙閱兵探討實戰化訓練成效之研究〉,《陸軍步兵季刊》,第266期,頁1-17。
高旻生,2018年。〈中共集團軍調整編組現況之研究〉,《陸軍步兵季刊》,第268期,頁1-14。
張辰翔、王笑夢,2016年。〈化犁為劍,平戰結合59-2A主戰坦克與國防兵器動員生產〉,《坦克裝甲車輛》,第2期,頁16-21。
張明睿,2017年。〈強軍夢-中國軍事現代化的進程與意涵〉,《臺灣國際研究季刊》,第13卷第2期,頁137-164。
張海峰,2002年。〈戰役演習中的63A水陸坦克〉,《國際展望》,第458期,頁24-26。
張海峰,2003年。〈63A的突擊〉,《國際展望》,第458期,頁12-15。
張琪閔、莊水平,2016年。〈由中共近代領導人淺析建軍備戰深化之研究〉,《海軍學術雙月刊》,第50卷第5期,頁97-120。
張嘉文,2017年。〈共軍登陸作戰中砲兵部隊突擊上陸與陸上作戰階段運用之研究〉,《陸軍學術雙月刊》,第53卷第56期,頁26-51。
莊家兵,1994年。〈中國裝甲兵武器裝備發展之路〉,《現代軍事》,第9期,頁4-7。
許佑菖,2017年。〈裝甲防護技術之探討〉,《裝甲兵季刊》,第245期,頁1-17。
陳松輝,2011年。〈某型兩棲突擊車與某型水陸坦克射擊效能比較〉,《艦船電子工程》,第12期,頁51-53。
陳純如,2018年。〈洞朗事件對中印邊界問題與中印關係之影響〉,《問題與研究》,第57卷第1期,頁105-116。
富饒,1998年。〈陸戰之王寶座不會動搖〉,《現代軍事》,第60期,頁10-12。
彭志福,2013年。〈迎向現代化的-中共主戰坦克〉,《裝甲兵季刊》,第184期,頁4-15。
曾祥穎,2014年。〈中共陸軍未來發展之研析〉,《陸軍學術雙月刊》,第50卷第536期,頁19-34。
馮耀南,2005年。〈淺論國內外坦克動力的發展趨勢〉,《科技情報發展與經濟》,第15卷第20期,頁163-164。
黃宏強、王雲憲、劉自強,2012年。〈火力演變與陸軍戰術變革的回顧〉,《軍事歷史》,第4期,頁23-26。
黃俊麟,2008年。〈中共軍事現代化與後勤改革〉,《國防雜誌》,第23卷第5期,頁57-69。
黃秋龍,2015年。〈共軍武裝力量多樣化運用與一帶一路建設安全情勢之評估〉,《戰略與評估》,第6卷第4期,頁1-22。
黃鴻博,2016年。〈習近平全面實施改革戰略: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述評〉,《展望與探南》,第14卷第1期,頁25-36。
楊太源,2013年。〈近期中共陸軍戰力發展研析〉,《中華戰略學刊》,頁32-77。
楊仕樂,2010年。〈歐盟對中武器禁運的軍備轉移觀點〉,《歐洲國際評論》,第6期,頁59-81。
楊厚晟,2015年。〈共軍ZLT-05兩棲突擊砲車作戰效能之研析〉,《陸軍步兵季刊》,第258期,頁1-24。
葉紅兵、郭齊勝、趙東波,2006年。〈聯合戰鬥中的坦克遠程火力與砲兵火力〉,《裝備指揮技術學院學報》,第17卷第3期,頁108-111。
趙師、劉川禾、王金剛,2009年。〈未來新概念地面積動作戰平台需求分析〉,《國防技術基礎》,第11期,頁45-56。
趙勛,2016年。〈陸戰之王這樣開刃〉,《國防科技工業》,第12期,頁56-59。
趙銳,2012年。〈戰術數據鏈發展現況及其對戰略投送信息化建設的啟示〉,《四川兵工學報》,第33卷第12期,頁60-62。
劉佳雄、呂學宗,2018年。〈民間資本進入國防產業效果之研究-以中共為例〉,《海軍學術月刊》,第52卷第5期,頁113-125。
劉青山,2016年。〈中國陸軍裝備體系化發展〉,《坦克裝甲車輛》,第12期,頁21-25。
劉勇、胡建軍、陳旺,2015年。〈坦克分隊快速機動協同控制系統構想〉,《火力與指揮控制》,第40卷第3期,頁104-107。
劉柏定,2017年。〈十九大新時代的數位中國〉,《經濟前膽》,第170期,頁33-37。
劉福水,1999年。〈國外主戰坦克動力的現狀發展趨勢及技術分析〉,《兵工學報》,第74期,頁55-60。
劉寶新、袁沐,2018年。〈基於SWOT分析的軍事裝備水路集裝箱運輸發展策略研究〉,《物流科技》,第7期,頁134-136。
歐錫富,2018年。〈中國陸軍集團軍旅營改革〉,《國防情勢月報》,第135期,頁25-29。
歐錫富、周若敏著,2018年。〈中國軍事改革〉,《2018年中共政軍發展評估報告》,頁5-56。
編輯部,2005年。〈中國140毫米新型坦克砲情報〉,《國際展望》,第528期,頁20-24。
蔡和順,2008年。〈中共坦克發展歷程及未來趨勢〉,《陸軍學術雙月刊》,第44卷第501期,頁21-40。
蔡和順,2012年。〈剖析共軍聯合登陸戰役〉,《陸軍學術雙月刊》,第48卷第525期,頁35-49。
蔡和順,2014年。〈共軍師登陸作戰之研究〉,《陸軍學術雙月刊》,第50卷第537期,頁60-78。
鄭繼文,2018年。〈新型解放軍陸軍〉,《亞太防務》,第119期,頁10-19。
戴政龍,2015年。〈對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之評析〉,《展望與探南》,第13卷第7期,頁26-31。
謝之鵬,2010年。〈高技術條件局部戰爭下中共戰役理論與指導研析〉,《空軍學術雙月刊》,第619期,頁41-60。
謝奕旭,2015年。〈由習近平宣示裁軍談大陸的國防現代化〉,《展望與探南》,第13卷第10期,頁17-25。
謝游麟,2015年。〈中共陸軍「體制編制」轉型之研究〉,《中華戰略學刊》,頁174-209。
謝游麟,2016年。〈中共軍隊體制編制改革之研究〉,《戰略與評估》,第14卷第12期,頁50-74。
鍾富華,2014年。〈機步旅整體作戰之研究〉,《陸軍步兵季刊》,第254期,頁1-20。
羅來科、蔣寶唐、宣益民,2003年。〈主戰坦克作戰效能分析與模糊綜合評價〉,《火力與指揮控制》,第28卷第3期,頁39-41。
蘇武,2004年。〈莫斯科專家看中共戰車的設計與沿革〉,《全球防衛雜誌》,第244期,頁78-83。
鐘堅,2000年。〈跨世紀未來戰爭規模與型態〉,《新世紀智庫論壇》,第9期,頁42-48。
龔建強,2004年。〈中共陸戰新銳ZTZ-98式戰車之探討〉,《陸軍學術雙月刊》,第40卷第468期,頁13-17。

三、學位論文

王安中,2009年。《國民政府軍事工業研究》。上海市:上海大學歷史學博士論文。
王仁祺,2016年。《習近平軍事改革-以陸軍為例(2013-2016)》。臺北市: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網路資料

Christina Larson,2014年11月16日。〈從珠海航展看中國軍火出口崛起〉,《紐約時報中文網》。https://cn.nytimes.com/china/20141116/c16airshow/(瀏覽日期:2019年3月12日)
Tim Bowler,2015年5月13日。〈全球軍火輸出大比拼美俄中看誰稱霸〉,《BBC》。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44083886(瀏覽日期:2019年3月15日)
于作余,2019年2月28日。〈當合成營遇見數字化〉,《中國軍網》。http://www.81.cn/jfjbmap/content/2019-02/28/content_228320.htm(瀏覽日期:2019年3月16日)
不著撰人,2014年8月1日。〈中國軍隊現役主戰裝備大盤點(2)〉,《人民網》。http://military.people.com.cn/BIG5/n/2014/0801/c1011-25386387-2.html(瀏覽日期:2019年2月13日)
不著撰人,2016年2月26日。〈敘利亞現普丁的超級坦克〉,《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6-02/26/c_128755494.htm(瀏覽日期:2019年3月15日)
不著撰人,2017年12月19日。〈中共軍改陸軍員額首度降到一半以下〉,《中央社》。http://www.nownews.com/news/20171219/2664982/(瀏覽日期:2019年2月15日)
不著撰人,2018年12月6日。〈40年來,中國陸軍武器裝備實現了哪些跨越〉,《人民網》。http://www.xinhuanet.com/mil/2018-12/06/c_1210009829.htm(瀏覽日期:2019年2月26日)
不著撰人,2018年8月28日。〈解放軍軍改後的王牌部隊陸軍第82集團軍〉,《北京時間》。item.btime.com/m_2s22uoc3h6x(瀏覽日期:2019年2月25日)
不著撰人,2018年9月20日。〈央視披露05車族研製歷程4年造出全球最強兩棲戰車〉,《中華網》。https://3g.china.com/act/military/11132797/20180920/33958155.html(瀏覽日期:2019年3月5日)
不著撰人,2019年3月10日。〈為什麼俄羅斯T-90主戰坦克比中國坦克賣得好實戰與價格是關鍵〉,《中華網》。https://military.china.com/tu/06/11119688/20190310/35401140.html(瀏覽日期:2019年3月1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1年1月6日。〈2008年中國的國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http://www.mod.gov.cn/big5/regulatory/2011-01/06/content_4617809.htm(瀏覽日期:2019年3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1年1月6日。〈中國的軍備控制與裁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http://www.mod.gov.cn/big5/regulatory/2011-01/06/content_4617804_4.htm(瀏覽日期:2019年3月1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1年3月31日。〈2010年中國的國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http://www.mod.gov.cn/big5/regulatory/2011-03/31/content_4617810_3.htm(瀏覽日期:2019年3月1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3年4月16日。〈中國武裝力量得多樣化運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http://www.mod.gov.cn/big5/regulatory/2013-04/16/content_4617811.htm(瀏覽日期:2019年3月1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5年5月。〈中國的軍事戰略〉,《中華人民共和國防》。http:// www.mod.gov.cn/regula-tory/201505/26/content_4617812_5.htm(瀏覽日期:2019年2月2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5年5月26日。〈中國的軍事戰略(2015年5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http://www.mod.gov.cn/big5/regulatory/2015-05/26/content_4617812.htm(瀏覽日期:2019年3月1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6年6月。〈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http://big5.www.gov.cn/gate/big5/www.gov.cn/zhengce/2016-06/16/content_5082748.htm(瀏覽日期:2019年3月2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7年7月8日。〈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7/20/content_5211996.htm(瀏覽日期:2019年3月5日)
王士彬,2016年2月1日。〈解放軍五大戰區成立習近平向各戰區授予軍旗其發布訓令〉,《中國軍網》。http://www.81.cn/big5/jwzl/2016-02/01/content_6884154.htm(瀏覽日期:2019年1月15日)
王士彬、安普忠,2016年1月1日。〈習近平向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領導機構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授與軍旗並致訓詞〉,《中國軍網》。http://www.81.cn/big5/xuexi/2016-01/01/content_7442550.htm(瀏覽日期:2019年3月1日)
王吉全,2016年3月14日。〈外媒觀注中國國防預算:符合中國國情〉,《人民網》。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n1/2016/0314/c1011-28195590.html(瀏覽日期:2019年1月8日)
王君寶,2018年12月25日。〈高鐵線新篇章:八縱八橫完成最北一橫〉,《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2018-12/25/c_1123903640.htm(瀏覽日期:2019年3月1日)
王坤杰,2017年10月26日。〈我國VT-4主戰坦克售價不到600萬美元性能世界一流〉,《人民網》。http://military.people.com.cn/BIG5/n1/2017/1026/c1011-29609832.html(瀏覽日期:2019年3月13日)
王坤杰,2017年10月26日。〈國產VT-4坦克贏外貿大單國際頂尖高端外貿型坦克〉,《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mil/2017-10/26/c_129726913.htm#pinglun(瀏覽日期:2019年3月14日)
王社興,2018年11月9日。〈感受中國航展澎湃驅動力〉,《中國軍網》。http://www.81.cn/jfjbmap/content/2018-11/09/content_220268.htm(瀏覽日期:2019年3月4日)
王洪光,2014年8月14日。〈中將詳解96式坦克:火力反應精度不遜於美制M1系列〉,《人民網》。http://military.people.com.cn/BIG5/n/2014/0814/c1011-25467708.html(瀏覽日期:2019年2月13日)
王哲榮,2003年3月19日。〈世界前三強,中國ZTZ-99主戰坦克性能揭秘〉,《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BIG5/junshi/60/20030319/946919.html(瀏覽日期:2019年2月15日)
王雪平,2014年4月29日。〈機械化步兵:信息時代的陸戰之王〉,《中國軍網》。http://www.81.cn/big5/jwgd/2014-04/29/content_5884820.htm(瀏覽日期:2019年1月15日)
田源,2018年12月25日。〈護航十年,見證中國海軍轉型發展〉,《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12/25/c_1123903778.htm(瀏覽日期:2019年1月25日)
白羽,2016年2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區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行〉,《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2/01/c_1117960554.htm(瀏覽日期:2019年1月11日)
石希,2006年12月28日。〈組圖:中國99式坦克真勇猛砲彈導彈左右開弓〉,《人民網》。http://military.people.com.cn/BIG5/43331/5224182.html(瀏覽日期:2019年2月13日)
石希,2007年7月31日。〈精兵合成高效〉,《人民網》。http://military.people.com.cn/BIG5/8221/84385/88392/6053859.html(瀏覽日期:2019年2月26日)
任麗虹,2015年1月27日。〈中國卻退役62坦克遭軍官反對〉,《人民網》。http://sn.people.com.cn/BIG5/n/2015/0127/c358036-23702904.html(瀏覽日期:2019年2月20日)
向勇,2018年11月13日。〈快看!中國新型合成營發起經典攻防〉,《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mil/2018-11/13/c_129993193.htm(瀏覽日期:2019年2月15日)
安普忠,2016年2月1日。〈加快實現戰區主戰與軍種主見的功能耦合〉,《中國軍網》。http://www.81.cn/big5/jwzl/2016-06/07/content_7092921.htm(瀏覽日期:2019年1月11日)
朱成虎,2017年10月30日。〈解放軍已做好戰爭準備〉,《多維新聞》。http://talk.dwnews.com/big5/news/2017-10-31/60020657.html(瀏覽日期:2019年3月14日)
何立波,2014年1月21日。〈大將許光達與裝甲兵〉,《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http://www.mod.gov.cn/big5/hist/2014-01/21/content_4558972_4.htm(瀏覽日期:2019年1月16日)
余金炎、吳繼宏、龐中秀,2018年11月19日。〈中國緬懷,鐵甲元勛!鐵甲雄風如你所願〉,《中國軍網》。http://www.81.cn/big5/jsdj/2018-11/19/content_9349895.htm(瀏覽日期:2019年1月16日)
余金虎,2016年8月3日。〈96A式坦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http://www.mod.gov.cn/big5/zt/2016-08/03/content_4785443.htm(瀏覽日期:2019年2月16日)
余金虎,2018年8月12日。〈決賽阿拉比諾,中國參賽隊取得坦克兩項比賽團體第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http://www.mod.gov.cn/big5/zt/2016-08/03/content_4785443.htm(瀏覽日期:2019年2月24日)
吳健,2018年9月11日。〈俄T-14坦克落魄引關注〉,《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mil/2018-09/11/c_129951030.htm(瀏覽日期:2019年3月13日)
呂正韜,2012年11月23日。〈國防工業是大國競爭的硬指標〉,《人民網》。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n/2012/1123/c136458-19673418.html(瀏覽日期:2019年3月24日)
李大勇,2016年2月29日。〈新組建的陸軍領導機構如何開局起步〉,《中國軍網》。http://www.81.cn/big5/jmywyl/2016-02/29/content_6932019_2.htm(瀏覽日期:2019年1月20日)
李平,2013年3月29日。〈五年來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取得哪些新成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http://big5.www.gov.cn/gate/big5/www.gov.cn/2013zfbgjjd/content_2365509.htm(瀏覽日期:2019年3月20日)。
李東,2009年8月5日。〈中國59是中型坦克〉,《中國網》。參見 http://www.china.com.cn/military/txt/2009-08/05/content_18276078.htm(瀏覽日期:2019年2月16日)
李建文,2018年11月12日。〈人民空軍戰略轉型開啟加速跑〉,《人民網》。http://military.people.com.cn/BIG5/n1/2018/1112/c1011-30394463.html(瀏覽日期:2019年1月25日)
李建華,2017年8月2日。〈裝甲兵的67年,在戰火中蛻變與成長〉,《中國軍網》。http://www.81.cn/2017jj90/2017-08/02/content_7701584_5.htm(瀏覽日期:2019年3月18日)
李思平,2018年4月15日。〈淺析戰車在城鎮戰的運用與限制〉,《青年日報》。https://www.ydn.com.tw/News/285477(瀏覽日期:2019年3月5日)
李英明,2005年4月12日。〈一體化作戰透析〉,《人民網》。http://military.people.com.cn/BIG5/1078/3313517.html(瀏覽日期:2019年2月26日)
李剛攝,2018年1月3日。〈中央軍委舉行2018年開訓動員大會習近平向全軍發布訓令〉,《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1/03/c_1122206083.htm(瀏覽日期:2019年1月20日)
李海元,2004年8月21日。〈永遠的陸戰之王-中國裝甲兵部隊揭秘〉,《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BIG5/junshi/1076/2727523.html(瀏覽日期:2019年2月15日)
李清華,2018年12月6日。〈陸軍部隊掀起新一輪冬季時戰化練兵熱潮〉,《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mil/2018-12/06/c_1123817641.htm(瀏覽日期:2019年3月21日)
李清華,2018年6月19日。〈陸軍所屬13個集團軍軍長迎來首次戰役指揮能力大考〉,《中國軍網》。http://www.81.cn/lj/2018-06/19/content_8065509.htm(瀏覽日期:2019年3月22日)
李清華,2018年8月12日。〈看全軍第一個新型合成步兵營如何打造陸戰鐵拳〉,《中國軍網》。http://www.81.cn/jwzl/2018-08/12/content_9250858.htm(瀏覽日期:2019年3月5日)
李湘,2002年9月25日。〈中國陸軍兵種部隊闊步邁向現代化〉,《人民網》。http://www1.people.com.cn/BIG5/junshi/62/20020925/830517.html(瀏覽日期:2018年12月15日)
李湘,2016年1月2日。〈鐵甲雄風-中國坦克發展歷程〉,《人民網》。http://military.people.com.cn/BIG5/n1/2016/0102/c1011-28004500.html(瀏覽日期:2019年2月10日)
李開強,2017年7月13日。〈空降戰車緊張備戰將首次本土作戰〉,《人民網》。http://military.people.com.cn/n1/2017/0713/c1011-29403095.html(瀏覽日期:2019年3月3日)
李開復,2017年11月3日。〈李開復MIT演講:這個5個原因將導致中國AI趕超美國〉,《新華網》。http://zhigu.news.cn/2017-11/03/c_129735753.htm(瀏覽日期:2019年3月15日)
杜朝平,2018年3月8日。〈外媒點評改革發展中的中國陸軍:超出想象〉,《中國軍網》。http://www.81.cn/lj/2018-03/07/content_7962850.htm(瀏覽日期:2019年3月3日)
沈根華、韓飛、周敏,2017年10月11日。〈鍛造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精兵勁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http://www.mod.gov.cn/big5/jmsd/2017-10/11/content_4794327.htm(瀏覽日期:2019年1月11日)
肖寧,2018年4月20日。〈一場對抗演習打痛指揮機構〉,《人民網》。http://military.people.com.cn/BIG5/n1/2018/0420/c1011-29939073.html(瀏覽日期:2019年3月13日)
辛士紅,2018年11月24日。〈番號之變,陸軍轉型的新起點〉,《中國軍網》。http://www.81.cn/jfjbmap/content/2017-05/08/content_176751.htm(瀏覽日期:2019年1月7日)
邢連杰,2018年7月5日。〈加快陸軍轉型當選准發力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http://www.mod.gov.cn/big5/jmsd/2018-07/05/content_4818468.htm(瀏覽日期:2019年1月2日)
林穎佑,2018年11月15日。〈解放軍「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與軍改的關係〉,《奇摩新聞網》。http://tw.news.yahoo.com/-010037159.html(瀏覽日期:2019年1月13日)
羋金,2018年7月27日。〈國際比賽2018即將舉辦10國17支隊伍參賽〉,《人民網》。http://military.people.com.cn/BIG5/n1/2018/0727/c1011-30174551.html(瀏覽日期:2019年2月24日)
邱越,2015年9月4日。〈高清:05式兩棲突擊車世界最先進〉,《人民網》。http://military.people.com.cn/BIG5/n/2015/0904/c1011-27544416.html(瀏覽日期:2019年2月15日)
邱越,2015年9月9日。〈專家:我軍99A主戰坦克火力強大信息化能力出眾〉,《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mil/2015-09/09/c_128211282.htm(瀏覽日期:2019年3月16日)
邱越,2017年4月7日。〈坦克誕生:零下40度下冷凍48小時〉,《人民網》。http://military.people.com.cn/BIG5/n1/2017/0407/c1011-29195513.html(瀏覽日期:2019年2月15日)
邱越,2018年8月2日。〈05式兩棲步戰車引爆國際賽場〉,《人民網》。http://military.people.com.cn/n1/2018/0802/c1011-30192029.html(瀏覽日期:2019年2月19日)
邱越、袁勃,2019年1月20日。〈全面深改這5年:聚焦強軍目標重塑人民軍隊〉,《人民網》。http://military.people.com.cn/n1/2019/0120/c1011-30578653.html(瀏覽日期:2019年1月23日)
侯建偉,2016年6月7日。〈加快實現戰區主戰與軍種主見的功能耦合〉,《中國軍網》。http://www.81.cn/big5/jwzl/2016-06/07/content_7092921.htm(瀏覽日期:2019年1月13日)
侯建偉,2016年6月7日。〈加快實現戰區主戰與軍種主見的功能耦合〉,《中國軍網》。http://www.81.cn/big5/jwzl/2016-06/07/content_7092921.htm(瀏覽日期:2019年1月11日)
姚春明,2017年10月25日。〈黨慶19大特刊〉,《中國軍網》。http://www.81.cn/jfjbmap/content/2017-10/25/node_11.htm(瀏覽日期:2019年1月2日)
姜真宇,2018年12月6日。〈40年來,中國陸軍武器裝備實現了哪些跨越〉,《中國新聞網》。http://www.chinanews.com/mil/2018/12-06/8693692.shtml(瀏覽日期:2019年1月11日)
姜琨,2014年11月19日。〈獨臂軍神祝榆生:黃埔出身66歲設計99式坦克〉,《中國軍網》。http://www.81.cn/gnxw/2014-11/19/content_6231277_2.htm(瀏覽日期:2019年2月13日)
施展,2016年2月1日。〈俄羅斯軍改軍區變革為戰區〉,《中國軍事網》。http://www.js7tv.cn/news/201602_34928.html(瀏覽日期:2018年12月15日)
倪光輝,2019年1月23日。〈國防和軍隊建設,寫強軍興軍新篇章〉,《人民網》。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9/0123/c117092-30586147.html(瀏覽日期:2019年1月23日)
凌勝銀,2015年11月26日。〈積極防禦戰略方針〉,《中國軍網》。http://www.81.cn/jwzl/2015-11/26/content_6786822.htm(瀏覽日期:2019年2月27日)
凌勝銀,2017年4月19日。〈毫不動搖地堅持積極防禦戰略思想〉,《人民網》。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n1/2017/0419/c40531-29220566.html(瀏覽日期:2019年2月27日)
孫力為,2015年5月4日。〈德媒評選全球九大最強坦克,中國99式位居第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http://www.mod.gov.cn/wqzb/2015-05/04/content_4587070.htm(瀏覽日期:2019年2月13日)
孫立華、田寶社,2003年4月24日。〈伊戰拉開了真正多維資訊化空間作戰的序幕〉,《人民網》。http://www1.peopledaily.com.cn/GB/junshi/62/20030424/979025.html。(瀏覽日期:2018年12月10日)
宮葉,2018年12月27日。〈中國軍方證實15式輕型坦克列裝〉,《多維新聞》。http://news.dwnews.com/china/big5/news/2018-12-27/60108348.html(瀏覽日期:2019年3月1日)
徐志偉,2003年8月26日。〈坦克發動機發展三部曲〉,《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BIG5/junshi/1078/2037627.html(瀏覽日期:2019年2月14日)
徐宗本,2019年3月1日。〈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把握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具焦點〉,《人民網》。http://media.people.com.cn/BIG5/n1/2019/0301/c40606-30951460.html(瀏覽日期:2019年3月20日)
徐懷來,2018年10月2日。〈用智能重塑全域作戰能力〉,《中國軍網》。http://www.81.cn/jmywyl/2018-10/02/content_9302792.htm(瀏覽日期:2019年3月16日)
海天,2017年3月24日。〈俄羅斯軍改:5條途徑補充保留軍官〉,《中國軍網》。http://www.81.cn/jwsj/2017-03/24/content_7538040.htm(瀏覽日期:2019年1月24日)
秦杰,2017年10月13日。〈中國奇蹟背後的必然邏輯〉,《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mrdx/2017-10/13/c_136677131.htm(瀏覽日期:2019年3月3日)
耿聰,2014年10月25日。〈38集團軍團長滿廣治:信息化部隊開路先鋒〉,《人民網》。http://military.people.com.cn/BIG5/n/2014/1025/c71065-25906423.html(瀏覽日期:2019年3月16日)
馬俊,2006年10月16日。〈神話破滅:以色列媒卡瓦與印度阿瓊坦克的結局〉,《人民網》。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42969/58519/4922131.html(瀏覽日期:2019年2月16日)
馬振坤,2016年12月30日。〈習近平軍改以落實「軍委主席負責制」掌握軍權〉,《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http://www.faps.org.tw/article-ap-2108-5818(瀏覽日期:2019年2月15日)
馬浩亮,2015年12月3日。〈聚焦軍改:職權調整擺脫陸軍獨大〉,《大公網》。http://news.takungpao.com.hk/mainland/focus/2015-12/3248154_print.html(瀏覽日期:2019年1月2日)
馬德寶,2017年12月7日。〈構建中國特色現代作戰體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http://www.mod.gov.cn/big5/jmsd/2017-12/07/content_4799282.htm(瀏覽日期:2019年3月18日)
馬藝,2014年12月12日。〈我軍99式坦克和紅旗9導彈,將可由運-20空運〉,《中國軍網》。http://www.81.cn/jskj/2014-12/12/content_6269607.htm(瀏覽日期:2019年3月1日)
高江進,2019年1月24日。〈俄媒:解放軍對先進裝備掌握欠佳缺乏實戰經驗〉,《多維新聞》。http://news.dwnews.com/global/big5/news/2019-01-24/60114722.html(瀏覽日期:2019年3月15日)
高江進,2019年2月16日。〈2018年全球軍費支出排行榜出爐美國超過中國近三倍〉,《多維新聞》。http://news.dwnews.com/global/big5/news/2019-02-16/60118500.html(瀏覽日期:2019年3月23日)
高辰,2014年12月16日。〈中國軍隊2014演習:場次和密集程度創近年紀錄〉,《中國軍網》。http://www.81.cn/syjdt/2014-12/16/content_6270654_8.html(瀏覽日期:2019年2月13日)
高辰,2014年2月13日。〈俄媒:中國陸軍世界第一3萬門火砲超對手數倍(2)〉,《中國新聞網》。http://www.chinanews.com/mil/2014/02-13/5830781_2.shtml(瀏覽日期:2019年2月11日)。
將言,2004年5月11日。〈中國59式改進型中型坦克(下)〉,《坦克裝甲車輛》。http://mil.news.sina.com.cn/pc/2004-05-11/29/1016.html(瀏覽日期:2019年2月11日)。
張海潮,2017年8月4日。〈往昔搶日寇遺棄坦克起家:今成世界鐵甲雄師〉,《中華網》。https://3g.china.com/act/military/62/20170804/31037743_6.html(瀏覽日期:2019年3月20日)
張國威,2018年10月28日。〈習一日換兩軍裝南部戰區瘋戰備〉,《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1028000056-260301(瀏覽日期:2019年1月20日)
張瑞杰,2017年7月29日。〈第一個陸軍集團軍:第38集團軍〉,《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7/29/c_1121400511.htm(瀏覽日期:2019年2月14日)
張磊,2017年5月3日。〈陸軍原18個集團軍的前世今生〉,《人民網》。http://military.people.com.cn/n1/2017/0503/c1011-29249867.htm(瀏覽日期:2019年1月15日)
張樵蘇,2014年9月23日。〈解放軍出動世界最強兩棲戰車〉,《人民網》。http://sn.people.com.cn/BIG5/n/2014/0923/c358036-22404163-6.html(瀏覽日期:2019年2月19日)
張樵蘇,2017年11月19日。〈中國造出地表最強兩棲戰車多項性能居世界第一〉,《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2017-11/19/c_1121977105.htm(瀏覽日期:2019年2月14日)
張禮軍、李偉,2017年1月5日。〈中國軍隊大步前行的2016年,亮相哪些“大殺器”〉,《中國網》。http://big5.china.com.cn/gate/big5/top.china.com.cn/2017-01/05/content_40042773.htm(瀏覽日期:2019年2月11日)。
曹衛國,2018年9月7日。〈美媒猜測中國海軍下一步目標:航母、潛艦、兩棲艦〉,《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mil/2018-09/07/c_129948926.htm(瀏覽日期:2019年1月25日)
梅世雄,2015年9月5日。〈揭密首次亮相的11式輪型裝甲突擊車〉,《人民網》。http://military.people.com.cn/BIG5/n/2015/0905/c1011-27545770.html(瀏覽日期:2019年1月25日)
章妍、艾弘博,2018年7月6日。〈誰是戰車的護身軟甲〉,《中國軍網》。http://www.81.cn/bqtd/2018-07/06/content_8081475.htm(瀏覽日期:2019年2月12日)
習近平,2017年10月18日。〈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偉大勝利〉,《人民網》。http://jhsjk.people.cn/article/29613458(瀏覽日期:2019年2月26日)
習近平,2017年8月1日。〈習近平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網》。http://jhsjk.people.cn/article/29443168(瀏覽日期:2019年3月2日)
許江,2015年11月30日。〈軍事專家談軍隊改革:戰區和軍區有明顯不同〉,《人民網》。http://military.people.com.cn/n/2015/1130/c1011-27872442-4.html(瀏覽日期:2019年1月20日)
郭媛丹,2018年7月9日。〈專家:解放軍重視兩棲戰與一流水平有較大差距〉,《人民網》。http://military.people.com.cn/BIG5/n1/2018/0709/c1011-30134743.html(瀏覽日期:2019年3月5日)
陳君碩,2015年12月2日。〈革命性軍改戰區主戰軍種主建〉,《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202000885-260301(瀏覽日期:2019年1月13日)
陳俊宏,2012年10月28日。〈努力完成機械化和信息化建設的雙重歷史任務〉,《人民網》。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n/2012/1028/c350798-19412558.html(瀏覽日期:2019年3月2日)
陳思名,2009年4月27日。〈1999年國慶50周年閱兵〉,《人民網》。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46570/153264/9202806.html(瀏覽日期:2019年1月25日)
陸正軒,2018年6月3日。〈努力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新型陸軍〉,《人民網》。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n1/2018/0603/c40531-30030740.html(瀏覽日期:2019年1月25日)
陸軍,2017年1月12日。〈什麼是真正的信息化戰爭〉,《中國軍網》。http://www.81.cn/jfjbmap/content/2017-01/12/content_166983.htm(瀏覽日期:2019年3月9日)
彭光謙,2003年3月21日。〈解讀現代戰爭六大特點〉,《人民網》。http://people.com.cn/BIG5/guoji/209/10482/10489/20030321/949297.html(瀏覽日期:2018年12月15日)
彭凱,2018年7月22日。〈第82集團軍各旅沿革〉,《新浪網》。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f2f59901030b9h.html(瀏覽日期:2019年1月15日)
華夏,2014年3月26日。〈中國新一代輕型坦克全面解析〉,《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photo/2014-03/26/c_126318012_18.htm(瀏覽日期:2019年2月16日)
黃子娟,2010年3月29日。〈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國武器發展情況〉,《人民網》。http://military.people.com.cn/BIG5/8221/51756/185193/185201/11249754.html(瀏覽日期:2019年3月20日)
黃子娟,2016年3月22日。〈未來戰爭或發展為打點戰爭火力投送決勝負〉,《人民網》。http://military.people.com.cn/BIG5/n1/2016/0322/c1011-28216814.html。(瀏覽日期:2019年2月15日)
塗頎,2018年2月29日。〈美媒:俄軍將建2個T-14裝甲營〉,《新華網》。http://military.people.com.cn/BIG5/8221/51756/185193/185201/11249754.html(瀏覽日期:2019年3月20日)
楊太源,2016年12月30日。〈中共軍改後各軍種債略發展可能之變化〉,《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https://www.faps.org.tw/article-ap-2108-5819(瀏覽日期:2019年3月22日)
楊俊峰,2018年1月31日。〈中國衛星閃耀太空〉,《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overseas/2018-01/31/c_129802279.htm(瀏覽日期:2019年3月22日)
楊得志,2004年8月21日。〈永遠的陸戰之王-中國裝甲兵部隊揭秘〉,《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BIG5/junshi/1076/2727523.html(瀏覽日期:2019年3月5日)
楊德鑫,2016年3月9日。〈全域機動立體攻防:新型陸軍裝備長什麼樣?〉,《中國軍網》。http://www.81.cn/big5/jwsj/2016-03/08/content_6949242.htm(瀏覽日期:2019年3月3日)
楊駿,2018年12月27日。〈特稿:北斗擁抱全球〉,《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18-12/27/c_1123914171.htm(瀏覽日期:2019年3月21日)
楊鐵虎,2018年1月26日。〈中國VT-4主戰坦克閃耀泰國陸軍媒體開放日〉,《央視網》。http://military.cctv.com/2018/01/26/ARTIka49Fwj12kACXZuwWfr9180126.shtml(瀏覽日期:2019年2月13日)
楊鐵虎,2018年2月2日。〈中國軍機制造實現了這三大跨越〉,《中國軍網》。http://www.81.cn/jwzl/2018-02/02/content_7939409_4.htm(瀏覽日期:2019年3月3日)
萬鵬,2018年12月10日。〈江澤民在2002年11月8日在十六大會議上的工作報告,第七項國防和軍隊建設中說到「努力完成機械化和信息化建設的雙重任務,實現我軍現代化的跨越勢發展〉,《人民網》。http://translate.googleusercontent.com/translate_c?depth=1&hl=zh-TW&prev=search&rurl=translate.google.com.tw&sl=zh-CN&sp=nmt4&u=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9/65444/4429117.html&xid=17259,15700022,15700124,15700149,15700186,15700191,15700201,15700237,15700242&usg=ALkJrhhrQr0itJzIrrZSqLuLgTktL21aOQ(瀏覽日期:2019年3月1日)
葛立德,2001年2月21日。〈信息化戰爭-未來戰爭基本型態〉,《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GB/junshi/192/3868/20010221/400680.html(瀏覽日期:2019年3月9日)
鄒維榮,2019年1月10日。〈北斗衛星向全球組網邁出堅實一步:翱翔星空惠及全球〉,《中國軍網》。http://www.81.cn/big5/jmywyl/2019-01/10/content_9401055.htm(瀏覽日期:2019年3月5日)
廖可鋒,2016年8月23日。〈推見陸軍轉型建設擺脫機械化戰爭思維模式束縛〉,《人民網》。http://military.people.com.cn/n1/2016/0823/c1011-28657526.html(瀏覽日期:2019年3月2日)
廖可鐸,2016年8月23日。〈如何推進陸軍轉型落地見效〉,《中國軍網》。http://www.81.cn/theory/2016-08/23/content_7221212.htm(瀏覽日期:2019年3月2日)
聞敏,2018年9月20日。〈俄軍「東方-2018」戰略演習看點多〉,《中國軍網》。http://www.81.cn/big5/wjsm/2018-08/28/content_9264855.htm(瀏覽日期:2019年3月5日)
劉言,2018年7月30日。〈西方稱中國不會忘記曾受的冷落北斗導航系統做出回應〉,《多維新聞網》。http://culture.dwnews.com/renwen/big5/news/2018-07-30/60074187.html(瀏覽日期:2019年3月21日)
劉亞洲,2014年7月14日。〈勇當鍛造我軍強大戰鬥力的先鋒〉,《人民網》。http://military.people.com.cn/n/2014/0714/c1011-25279625.html(瀏覽日期:2019年3月22日)
劉波,2017年7月21日。〈推動軍校改革,以強軍夢助力強國夢〉,《央視網》。http://opinion.cctv.com/2017/07/21/ARTIWAzQ4rBfovs1E55QeXNt170721.shtml(瀏覽日期:2019年2月14日)
劉洪軍,2016年5月10日。〈戰區主戰暨要主戰也要主建〉,《人民網》。http://military.people.com.cn/BIG5/n1/2016/0510/c1011-28339468.html(瀏覽日期:2019年1月13日)
劉莉莉,2017年12月12日。〈陸戰利器之坦克:陸戰之王仍活躍〉,《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7-12/12/c_1122100463.htm(瀏覽日期:2019年3月20日)
劉慶文、由繼庄,2019年1月31日。〈聚焦信息化陸戰場“第三隻眼”〉,《中國軍網》。http://www.81.cn/xue-xi/2019-01/31/content_9418502.htm(瀏覽日期:2019年3月20日)
劉曉朋,2016年1月1日。〈中央軍委關於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意見〉,《新華網》。http://military.people.com.cn/BIG5/n1/2016/0101/c1011-28003376.html(瀏覽日期:2019年1月13日)
慕小明,2017年5月11日。〈美軍新推出的多域戰究竟是什麼〉,《中國軍網》。http://www.81.cn/big5/jmywyl/2017-05/11/content_7596701.htm(瀏覽日期:2019年3月1日)
樊永強,2018年9月11日。〈東方-2018戰略演習中俄聯合戰役演練正式開始〉,《新華社》。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9/11/c_1123409611.htm(瀏覽日期:2019年3月19日)
歐燦、費士廷、尹航、黃書波,2018年12月17日。〈國防和軍隊改革40年述評〉,《人民網》。http://military.people.com.cn/n1/2018/1217/c1011-30470584.html(瀏覽日期:2019年1月2日)
蔡琳琳,2018年1月26日。〈美媒:中國99是比拼美俄先進坦克火力機動性佔優〉,《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mil/2018-01/26/c_129800143.htm(瀏覽日期:2019年2月12日)
蔣龍,2017年7月13日。〈圍觀空降排國產ZBD-03空降戰車首次本土作戰〉,《中國軍網》。http://photo.81.cn/pla/2017-07/13/content_7674627.htm(瀏覽日期:2019年3月5日)
鄭堰坡,2016年1月27日。〈精減陸軍是為建強陸軍由大向強轉身〉,《中國新聞網》。http://www.chinanews.com/mil/2016/01-27/7735014.shtml(瀏覽日期:2019年1月7日)
曉可,2015年9月11日。〈ZTD-05兩棲裝甲突擊車:水上高速航行搶灘利器〉,《新華網》。http://big5.news.cn/gate/big5/www.xinhuanet.com//mil/2015-09/11/c_128219887_2.htm(瀏覽日期:2019年2月20日)
閻永春,2014年11月21日。〈未來陸軍應是什麼樣?且看專家分析陸軍轉型戰略〉,《中國軍網》。http://www.81.cn/jwgd/2014-11/21/content62311603.htm
默的魚,2018年1月31日。〈受期兩週年,戰區主戰怎麼推進〉,《中國軍網》。http://www.81.cn/jmywyl/2018-01/31/content_7927744.htm(瀏覽日期:2019年1月11日)
戴岳,2017年12月28日。〈建設強大的現代化新型陸軍〉,《中國軍網》。http://www.81.cn/big5/theory/2017-12/28/content_7887955_3.htm(瀏覽日期:2019年1月25日)
戴岳,2017年12月28日。〈陸軍轉型當念好「新」字訣〉,《中國軍網》。http://www.81.cn/jfjbmap/content/2017-12/28/content_195692.htm(瀏覽日期:2019年3月18日)
薛今峰,2019年2月25日。〈練就指揮現代戰爭的科技頭腦〉,《人民網》。http://military.people.com.cn/n1/2019/0225/c1011-30899946.html(瀏覽日期:2019年3月23日)
謝露瑩,2018年12月7日。〈40年來,中國陸軍武器裝備實現了哪些跨越〉,《中國網》。http://big5.china.com.cn/gate/big5/military.china.com.cn/2018-12/07/content_74247557.htm(瀏覽日期:2019年2月15日)
韓家慧,2018年12月29日。〈習近平同志《論堅持全面深化改革》主要篇目介紹〉,《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12/29/c_1123926463.htm(瀏覽日期:2019年1月11日)
魏恆,2008年11月4日。〈中國裝甲兵成三棲主戰兵種2020年前全面機械化〉,《中國新聞網》。http://www.chinanews.com/gn/news/2008/11-04/1435886.shtml(瀏覽日期:2019年1月15日)
羅宗橋,2017年11月16日。〈作戰牽引:新型陸軍建設發展的風向標〉,《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http://www.mod.gov.cn/big5/power/2017-11/16/content_4797499.htm(瀏覽日期:2019年2月10日)
蘇冠峰,2017年8月24日。〈兵種聯合聯合作戰新趨勢〉,《人民網》。http://military.people.com.cn/BIG5/n1/2017/0824/c1011-29491170.html(瀏覽日期:2019年3月5日)

五、報紙

李大勇,2018年5月31日。〈新型陸軍建設發展史上一個標誌性事件〉,《中國青年報》,版12。
李佩玲,2017年4月13日。〈專家分析:中共將裁減5個集團軍〉,《青年日報》,版7。
周到雷,2014年4月2日。〈世界範圍內陸軍轉型困惑思考:矛盾中平衡轉型基點〉,《解放軍報》,版13。
解放軍報評論員,2016年7月28日。〈找準陸軍定位、加快陸軍轉型〉,《解放軍報》,版2。
歐燦,2016年2月29日。〈這三年,習主席領導三軍開啟強軍新軍心征程〉,《解放軍報》,版1。
龍率真,2017年11月25日。〈共軍合成營發展問題重重〉,《青年日報》,版1。
謝倩、黃瑾,2019年1月23日。〈國防和軍隊建設〉,《人民日報》,版4。

貳、外文部分

Book

Foss, Christopher F., 2012-2013. IHS Jane’s Land Warfare Platforms: Armoured Fighting Vehicles.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2017. The Military Balance 2017. London: Routledg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2018. The Military Balance 2018. London: Routledge.

Journal

Bryant, Michael, 2006. “Modernized Dragon: China Aims for a Leaner, Rapid-reaction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Jane’s International Defense Review. 39(2): 30-36.
Perkins, David G., 2017. “Multi-Domain Battle Driving Change to Win in the Future,” Military Review. 97(4): 6-12.

Network information

Blasko, Dennis J., Elsa Kania, Stephen Aremitage, 2017. “The PLA at 90: On the Road to Becoming a World-Class Military,” China Brief. At https://jamestown.org/program/the-pla-at-90-on-the-road-to-becoming-a-world-class-military/ (Accessed 2019/03/07)
Bommakanti, Kartik, 2017. “China’s Military Modernisation: Recent Trends,” Observer Research Foundation. At https://www.orfonline.org/wpcontent/uploads/2017/10/ORF_Issue_Brief_201_ChinaMilitary.pdf (Accessed 2019/02/07)
Office of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 2018. “Annual report to Congress,”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At https://media.defense.gov/2018/Aug/16/2001955282/-1/-1/1/2018-CHINA-MILITARY-POWER-REPORT.P24-26DF (Accessed 2019/1/12)
Sprenger, Sebastian, 2019. “Sphere of influence: US military budget drives arming of the West,” Defense News. At https://www.defensenews.com/smr/munich-security-conference/2019/02/15/sphere-of-influence-us-military-budget-drives-arming-of-the-west/ (Accessed 2019/3/15)
Tse, Don, 2017. “China’s AmericanizedMilitary,” The Diplomat. At https://thediplomat.com/2017/12/chinasamericanized-military/ (Accessed 2019/01/07)
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2017. “China’s Military Modernization in 2017,” 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At https://www.uscc.gov/Annual_Reports/2017-annual-report (Accessed 2019/03/17)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