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1.92.114) 您好!臺灣時間:2023/04/01 15:3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侯苑伶
研究生(外文):HOU,YUAN-LING
論文名稱:高雄市國小教師參與自造教育研習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icipation in Maker Education Workshop and Teaching Efficacy of Kaohsiung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指導教授:陳君瑜陳君瑜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CHUN-YU
口試委員:蔡俊彥張美珍陳君瑜
口試委員(外文):TSAI,CHUN-YENCHANG,MEI-CHENCHEN,CHUN-YU
口試日期:2018-08-09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工業科技教育學系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專業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8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8
中文關鍵詞:國小教師自造教育教學效能
外文關鍵詞: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maker educationteaching efficienc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3
  • 點閱點閱:43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5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參與自造教育研習現況與教學效能之關聯性,採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以高雄市公立國民小學教師為母群體,並根據學校規模及人數,計抽取28所學校,共160位教師進行施測,問卷回收共得有效樣本教師158份,有效回收率99%。研究工具為「教師參與自造教育研習現況調查表」及「教師教學效能調查量表」,採用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多變量變異數分析、典型相關分析進行資料分析。根據分析結果,本研究獲得以下結論:
一、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參與自造教育研習之現況,參加過的研習項目以「數位輔助工具應用」最多,未來想參加的研習類型以「實務類型-免費(實作、體驗)」最多,參與研習的主要目的以「對課程內容感興趣」最高,會參與研習的時間以「週三下午」最高。
二、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參與自造教育研習之現況,會因性別、任教科目、為學校自造教育社群成員、參加(過)網路自造教育社群、學校區域、學校有自造教育社群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三、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參與自造教育研習的滿意度最高的為「參與外在滿意度」,參與自造教育研習的阻力最大的為「外在條件的阻力」。
四、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的教學效能,會因任教科目、學校有自造教育社群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而參加(過)網路自造教育社群之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在整體教師教學效能及各向度上都有顯著差異。
五、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參與自造教育研習的滿意度對教師教學效能各層面呈正相關。
最後,根據本研究之結論,分別針對教育主管機關、學校單位、國小教師, 以及後續研究提出具體建議。
關鍵詞:國小教師、自造教育、教學效能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relevance betwee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Kaohsiung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participation in maker education workshop and teaching efficacy. Quantitative method was applied in this study. The questionnaires sent out 160 teachers from 28 schools. 158 responses were received, and the response return rate is 99%. The instruments were “The questionnaire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ers Participation Maker Education” and “Teachers’ Teaching Efficacy Questionnaire.” Data was analyzed by us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MANOVA, and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 major findings of the presented study are the following:
1.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Kaohsiung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participating in maker education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the participants in “digital assistive tool application” is the most, comparing to the number of other study projects. The type of the study that most of the participants want to engage in the future is “Practice Type-free (practice, experience).” The main purpose of most of the participants taking part in the study is “Be interested in the course content.” The time that most of the participants want to engage is “Wednesday afternoon.”
2.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Kaohsiung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participation in maker education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nder”, “teaching subject”, “the member of school maker education community”, “enjoying internet maker education community”, “school area”, and “having maker education community in school.”
3.The highest satisfaction of Kaohsiung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participating in maker education workshop is “participation in external satisfaction.” The largest resistance to participate in maker education workshop is “resistance to external conditions.”
4.The teaching efficacy of Kaohsiung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can b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due to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eaching subjects and participation in maker community of school. Moreover,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overall teacher’ teaching efficacy and each dimensions between Kaohsiung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who participated internet maker education community and who didn’t.
5.The satisfaction of Kaohsiung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participating in maker education workshop h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on all dimensions of teachers’ teaching efficacy.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 of this study, the researcher puts forward specific suggestions for teachers, school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
Keywords: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maker education, teaching efficiency
目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次 ..iv
表次 ..vi
圖次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自造教育的內涵與實施現況 ..7
第二節 教師教學效能的理論及相關研究 ..17
第三節 國小教師參與自造教育研習之現況與教師教學效能相關研究之探討 ..3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5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35
第二節 研究假設 ..39
第三節 研究對象 ..40
第四節 研究工具 ..42
第五節 實施程序 ..61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方法 ..6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5
第一節 正式問卷樣本之教師基本資料分配情形分析 ..65
第二節 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參與自造教育研習和教師教學效能之現況分析 ..67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參與自造教育研習現況之差異分析..74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教師教學效能之差異分析 ..86
第五節 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參與自造教育研習現況與教師教學效能之相關分析 ..95
第六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 ..9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5
第一節 結論 ..105
第二節 建議 ..107
參考文獻 ..111
一、中文部分 ..111
二、英文部分 ..114
附錄 ..115
附錄一 訪談題綱 ..115
附錄二 高雄市國小教師參與自造教育研習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表面效度用卷】 ..116
附錄三 高雄市國小教師參與自造教育研習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專家審查用卷】 ..125
附錄四 專家審查意見彙整暨統計表 ..136
附錄五 高雄市國小教師參與自造教育研習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預試問卷】 ..141
附錄六 高雄市國小教師參與自造教育研習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正式問卷】 ..145
表次
表2-1 自造者定義彙整 ..8
表2-2 自造者運動對教育的想法彙整 ..9
表2-3 教育部2016自造教育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推廣計畫 ..11
表2-4 自造教育面臨的困難與挑戰彙整 ..12
表2-5 落實自造教育的作法和建議彙整 ..13
表2-6 104年8月~107年7月各縣市自造教育研習舉辦次數統計表 ..16
表2-7 教學效能定義彙整表 ..18
表2-8 教師教學效能內涵彙整表 ..20
表2-9 教師教學效能內涵的分類層面統計表 ..22
表2-10 教師教學效能相關研究彙整表 ..23
表2-11 國內影響教師教學效能之因素相關研究分析表 ..28
表2-12 教師研習或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彙整表 ..34
表3-1 高雄市公立國民小學規模及教師人數一覽表 ..40
表3-2 高雄市公立國民小學正式問卷抽樣學校及教師人數分配 ..41
表3-3 受訪之自造教育社群召集人基本背景資料 ..42
表3-4 自造教育社群成員及背景(專長背景)資料 ..43
表3-5 內容效度學者名單 ..48
表3-6 教師參與自造教育研習現況調查表-預試題目分配表 ..48
表3-7 教師教學效能調查量表-預試題目分配表 ..49
表3-8 高雄市國小教師參與自造教育研習與教學效能預試問卷調查回收統計表 ..49
表3-9 「研習滿意度及研習阻力」項目分析摘要表 ..51
表3-10 「教師教學效能調查量表」之項目分析摘要表 ..52
表3-11 「研習滿意度與研習阻力」各構念之 KMO檢定摘要表 ..53
表3-12 「研習滿意度與研習阻力」各構念之BARTLETT球形檢定摘要表 ..54
表3-13 「研習滿意度與研習阻力」之因素分析解釋總變異量摘要表 ..54
表3-14 「研習滿意度與研習阻力」因素負荷量摘要表 ..55
表3-15 「教師教學效能調查量表」各構念之 KMO檢定摘要表 ..56
表3-16 「教師教學效能調查量表」各構念之BARTLETT球形檢定摘要表 ..56
表3-17 「教師教學效能調查量表」之因素分析解釋總變異量摘要表 ..57
表3-18 「教師教學效能調查量表」因素負荷量摘要表 ..57
表3-19 研習滿意度與研習阻力和教師教學效能分量表內部信度係數 ..58
表3-20 「教師參與自造教育研習現況調查表」向度及題號分配表 ..59
表3-21 「教師教學效能調查量表」向度及題號分配表 ..60
表3-22 正式問卷研究樣本學校與問卷發放及回收情形一覽表 ..62
表3-23 問題假設與統計分析 ..63
表4-1 正式問卷樣本基本資料次數分配表 ..66
表4-2 正式問卷樣本基本資料複選題次數分配表 ..66
表4-3 參加自造教育研習場次次數分配表 ..68
表4-4 參與研習課程項目複選題次數分配表 ..68
表4-5 過去參加研習的類型複選題次數分配表 ..69
表4-6 未來想參加研習的類型複選題次數分配表 ..69
表4-7 參與目的複選題次數分配表 ..71
表4-8 研習時間複選題次數分配表 ..71
表4-9 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之參與自造教育研習現況分析摘要表 ..72
表4-10 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之教學效能現況分析摘要表 ..73
表4-11 不同性別的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在參與自造教育研習滿意度之摘要表 ..74
表4-12 不同性別的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在參與自造教育研習阻力度之摘要表 ..75
表4-13 不同年齡的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在參與自造教育研習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76
表4-14 不同最高學歷的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參與自造教育研習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76
表4-15 不同服務年資的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參與自造教育研習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77
表4-16 不同任教科目修正後次數分配表 ..78
表4-17 不同任教科目的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參與自造教育研習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78
表4-18 不同任教科目的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參與自造教育研習之單變量分析摘要表 ..79
表4-19 是否為學校自造教育社群成員教師在參與自造教育研習滿意度之摘要表 ..80
表4-20 是否為學校自造教育社群成員教師在參與自造教育研習阻力度之摘要表 ..80
表4-21 是否參加(過)網路自造教育社群之教師參與自造教育研習滿意度之摘要表 ..81
表4-22 是否參加(過)網路自造教育社群之教師參與自造教育研習阻力度之摘要表 ..81
表4-23 不同學校區域的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參與自造教育研習之差異分析摘要表..82
表4-24 不同學校區域的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參與自造教育研習之單變量分析摘要表 ..83
表4-25 不同學校規模的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參與自造教育研習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84
表4-26 學校有無自造教育社群的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參與自造教育研習滿意度摘要表 ..85
表4-27 學校有無自造教育社群的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參與自造教育研習阻力摘要表 ..85
表4-28 不同性別的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在教師教學效能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86
表4-29 不同年齡的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在教師教學效能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87
表4-30 不同最高學歷的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在教師教學效能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87
表4-31 不同服務年資的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在教師教學效能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88
表4-32 不同任教科目的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在教師教學效能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89
表4-33 不同任教科目之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整體教師教學效能之單變量分析摘要表 ..89
表4-34 是否為學校自造教育社群成員的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在教師教學效能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90
表4-35 是否參加(過)網路自造教育社群的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在教師教學效能之差異分析摘要表..91
表4-36 不同學校區域的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在教師教學效能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92
表4-37 不同學校規模的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在教師教學效能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93
表4-38 學校有無自造教育社群的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在教師教學效能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93
表4-39 高雄市國小教師參與自造教育研習滿意度和教師教學效能的典型相關顯著性考驗摘要表 ..95
表4-40 高雄市國小教師參與自造教育研習阻力和教師教學效能的典型相關顯著性考驗摘要表 ..95
表4-41 高雄市國小教師參與自造教育研習之滿意度各因素與教師教學效能各因素之典型相關分析摘要表 ..96
表4-42不同背景變項之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參與自造教育研習現況之差異情形 ..100
表4-43 不同背景變項之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之差異情形 ..102
圖次
圖2-1 國教署自造教育推動計畫架構圖 ..15
圖3-1 研究架構圖 ..35
圖3-2 研究流程圖 ..38
圖4-1 過去參加研習類型與未來參加研習類型長條圖 ..70
圖4-2 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參與自造教育研習滿意度與教師教學效能典型相關分析路徑圖 ..96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明進(2017)。臺北市國小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與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臺北市立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李俊湖(1992)。國小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清山(1998)。建立教師專業權威之探索-談專業知能、專業自主與專業倫理。初等教育學刊,6,41-58。
吳明隆、涂金堂(2006)。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五南。
吳明隆(2007)。SPSS 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知城。
吳明隆(2008)。論文寫作與量化研究。臺北:五南。
吳木崑(2009)。杜威經驗哲學對課程與教學之啟示。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0(1),35-54。 邱皓政(200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五南。
金尚屏(2008)。高雄市高中職校教師專業社群互動、教學輔導創新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進材(2000)。有效教學-理論與策略。臺北:五南。
林進材(2001)。國小教師教學效能的理論與實務。高雄:復文。
林青青(2012)。新北市國中教師知識分享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洪千蕙(2011)。國中表演藝術教師參與專業學習社群以提升專業成長之成效研究-以高雄市為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祝智庭、孫妍妍(2015)。創客教育:信息技術使能的創新教育實踐場。中國電化教育,1, 14-21。
徐瑀澴(2010)。台北市優質學校校長領導行為,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教育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
徐思彥、李正風(2014)。公眾參與創新的社會網絡:創客運動與創客空間。科學學研究,12。
馬蕙慈(2003)。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對教學效能關聯性之研究。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明堂(1995)。國小教師任教專長、教學經驗、養成型態與其教學效能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木金(1997)。國民小學教師領導技巧、班級經營策略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金山(1997)。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需求評估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秀蘭(2015)。雲林縣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組織承諾與教學效能之關係研究。中正大學教學專業發展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秀雲(2016)。桃園市國小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學專業發展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盈君(2016)。教師創客教學能力培養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敏、李文淵、楊育修、黃幼萱、吳志富(2016)。自造者教育的理念與實踐:國際案例與我國經驗之分析。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6,21-39。
張碧娟(1999)。國民中學校長領導、學校教學氣氛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文馨(2009)。教師評鑑試辦政策下的教師教學效能與學生學習成就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德銳、張素偵 (2012)。臺北市中小學校長轉型領導、教師領導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市北教育學刊,41,59-97。
張玉山(2016)。從創客教育培養創造力、實踐力、以及承受力。新北市教育季刊,18,14-15。
張玉山(2017)。STEAM Maker創客/自造教育的課程思維。中等教育,68(2),8-11。
連倖誼、張雅筑(2017)。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信念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10(1),75-103。
教育部(2012)。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白皮書。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7)。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科技領域課程綱要課程手冊初稿。
湯艷鳳(2013)。臺北市國小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學效能之研究。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路婉林(2010)。國小教師人格特質與教師效能之相關研究-以台南市教師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現民、李冀紅(2015)。創客教育的價值潛能及其爭議。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23-34。
詹宜儒(2016)。國小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態度與教學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蒲隆(譯)(2016)。富蘭克林(原作者:Benjamin Franklin)。臺北:五南。
維基百科(2018)。自造者。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8%9B%E5%AE%A2
趙宜媺(2011)。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珩宇(2015)。自造者運動對生活科技的啟示。科技與人力教育季刊,1(3),1-20。
劉麗惠(2015)。自造運動熱潮掀起翻轉台灣。貿易,286,28-30。
劉明洲(2016)。創客教育的理念與實踐~應該被關注的配套設計。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1),158-159。
蔡玉玲(2014)。想像的實踐—下一個世代競爭的核心力量。翻轉教育2.0 從美國到台灣/動手做,開啟真學習(15-17頁)。臺北:天下雜誌。
蔡智昀(2016)。台灣自造者運動之發展現況-自造者運動之內涵與影響。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志凱(2014)。鄭志凱:迎接第三次工業革命─台灣在哪裡?臺北:天下雜誌。取自: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60/article/1510
鄭茹方(2015)。自我效能、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間之關係—以桃園市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童游泳課程為。開南大學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鄭茹方、施錦村(2015)。自我效能、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間之關係研究。全球管理與經濟,11(2),119-136。
鄭國明、王仁俊(2017)。國中小學自造教育發展與現況。中等教育,68(2),116-126。
賴文星(2011)。新北市現職國小台語教師教學效能調查─以參加過台語進階研習課程之教師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
薛瑞君(2017)。創客教育 開啟台灣自造者時代。師友月刊,598,49-53。
簡木全(2003)。國小教師教學資訊素養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vMaker台灣自造者(2018)。創客精神。取自:https://vmaker.tw/%E9%97%9C%E6%96%BC%E6%88%91%E5%80%91
二、英文部分
Dougherty, D. (2012). The maker movement. Innovation, 7 (3), 11-14.
Halverson, E. R., & Sheridan, K. M. (2014). The maker movement in education. Harvard Education Review, 84 (4), 495-504.
Landreth, J. (2014). Making it in China and the U.S. ChinaFile. Retrieved from http://www.chinafile.com/reporting-opinion/features/making-it-china-and-us
McKinnon, M., & Lamberts, R. (2014). Influencing science teaching self-efficacy beliefs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A longitudinal case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Part B,4 (2), 172-194.
Money, S. M. (1992). What i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 survey of student and teacher perceptions of teacher effectivenes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351 056)﹒
Trentham, L., Silvern, S., & Brogdon, R. (1985). Teacher efficacy and teacher competency ratings.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22, 343–352.
Yang, X., & Li, J. (2015). The potential value of maker education and its disputes.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Research, 2015 (2). Retrieved from http://en.cnki.com.cn/Article_en/CJFDTotal-XDYC201502003.htm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