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3/20 07:3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雅雯
研究生(外文):CHANG,YA-WEN
論文名稱:核心素養導向之國文試題研究 ─以2009-2018年北京中考語文試題為參照材料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Chinese Examination Questions Based on Core Competencies - Take the Chinese Examination Questions in Beijing Senior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from 2009 to 2018 as Reference
指導教授:王松木王松木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ANG,SONG-MU
口試委員:王松木杜明德戴俊芬
口試委員(外文):WANG,SONG-MUDU,MING-DEDAI,JYUN-FEN
口試日期:2019-06-26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317
中文關鍵詞:素養導向國文試題試題分析北京中考
外文關鍵詞:Core CompetenciesChinese Examination QuestionsTest Item AnalysisChinese Examination Questions in Beijing Senior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
  • 點閱點閱:50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5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本論文以核心素養導向之國文試題為研究主題,並以2009-2018年北京中考語文試題為參照材料。利用內容分析法與比較研究法,分析北京中考語文試題之評量目標與試題結構,以及試題類型與非典型特色。最後參考上述成果,以各類試題作為參考樣本,融入非典型試題的素養導向特色,設計出核心素養導向之國文試題,以作為理想試題的範本。
本研究發現,在語文能力部分,北京中考語文試題重視閱讀理解、語文表達、文化常識;在認知歷程部分,重視記憶、摘要、應用;在認知細目部分,重視記憶正確字義、應用恰當文句、摘要段落細節、比較文本細節、記憶文化典籍、解釋寫作技巧、記憶正確句子、應用對聯。另外,其試題結構的最長現代文閱讀素材平均為1666字,文言文則是平均317字,全卷總字數平均為8500。至於選擇與非選擇的比例分別是52%、47%。在非典型試題的素養特色部分,包含題幹與選項的生活情境化,以及增加半開放式題型(簡答)、圖表資訊判讀、評論病句與非連續文本等,重視應用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The theme of the study is to research in the test goals, structures, types, and atypical features of the Chinese examination questions in Beijing senior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from 2009 to 2018. The research is based on core competencies and analyzed with content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research methods.
Finally, take the research results and different types of test questions as reference to design ideal Chinese examination questions which are based on core competencies and atypical questions.
目次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一、研究動機 1
二、研究目的 4
三、待答問題 5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文獻探討 6
一、研究範圍 6
二、文獻探討 8
第三節 研究理論方法與分類依據 18
一、研究理論—Bloom認知歷程 18
二、研究方法 21
三、分類依據 22
第四節 研究步驟與論文架構 31
一、研究步驟 31
二、章節安排 33
第貳章 2009-2018年北京中考語文試題之分析與歸納 35
第一節 試題設計類型之分配 36
一、評量目標 36
二、試題結構 45
第二節 語文能力之類型與示例 47
一、語文表達試題舉例 53
二、 閱讀理解試題舉例 82
三、 文學鑑賞試題舉例 110
四、 文化常識試題舉例 118
第參章 2009-2018年北京中考語文試題之趨勢與特色 129
第一節 命題變化之趨勢 130
一、評量目標 130
二、試題結構 139
第二節 非典型試題類型 142
一、題幹敘述特色 143
二、混合題型特色 149
三、試題情境化特色 154
四、長文閱讀特色 161
第肆章 素養導向之國文理想試題 167
第一節 試題模組 168
一、北京中考語文試題之分配與優缺 168
二、素養導向試題之重點與要素 172
三、國文素養導向之試題模組 174
第二節 試題設計 182
一、試卷說明 182
二、理想試卷 185
第三節 試題施測 232
一、施測說明 232
二、施測結果 235
第四節 修正與建議 279
一、試題修正 279
二、命題審視 282
三、 教學建議 284
第伍章 結論 289
一、研究成果 290
二、建議 297
參考文獻 300
附錄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01年版) 304

表次
表1-2-1 2009年至2018年北京中考語文試卷大題 7
表1-2-2 2009至2018年北京中考語文試題題數 8
表1-2-3 2014年至2018年北京中考考生總數 7
表1-2-4 相關學位論文 9
表1-2-5 相關期刊/單篇論文 13
表1-3-1 BLOOM2001年版認知歷程向度及次類定義說明表 18
表1-3-2 由「總體目標與內容」推論之「中考語文」命題重點 23
表1-3-3 由「學段目標與內容」推論之「中考語文」命題重點 24
表1-3-4 BLOOM認知歷程分類表 26
表1-3-5 北京中考語文試題「評量目標歸納表」 29
表1-4-1 核心素養導向之國文試題研究「章節安排」 34
表2 第二章之章節安排 35
表2-1-1 2009-2018年北京中考語文試題「四大語文能力」統計表 36
表2-1-2 2009-2018年北京中考語文試題「認知歷程」統計表 37
表2-1-3 2009-2018年北京中考語文試題十四項「知識內容」統計表 40
表2-1-4 2009-2018年北京中考語文試題「認知細目」統計表 42
表2-1-5 2009-2018年北京中考語文試題比例較高之「認知細目」 44
表2-1-6 2009-2013年北京中考語文試題「最長閱讀素材字數」統計表 45
表2-1-7 2014-2018年北京中考語文試題「最長閱讀素材字數」統計表 45
表2-1-8 2009-2018年北京中考語文試題「題型」統計表 46
表2-2-1 評鑑教室內教學評量實施計畫的檢核表 49
表3 第三章之章節安排 129
表3-1-1 語文表達A1-A7知識內容統計表 132
表3-1-2 語文表達認知細目統計表 135
表3-1-3 閱讀理解認知細目「白話文」統計表 136
表3-1-4 閱讀理解認知細目「文言文」統計表 137
表3-1-5 文學鑑賞認知細目統計表 137
表3-1-6 語文常識認知細目統計表 138
表3-1-7 試題形式與適合的認知歷程 140
表3-2-1 核心素養導向試題之命題特色 143
表3-2-2 題殼式命題與思維建構設題之比較 144
表3-2-3 試題六項要素及說明 145
表3-2-4 較長「題幹敘述」題號整理 148
表3-2-5 文本形式與特殊文本形式的題號歸納表 161
表3-2-6 知識的更新週期 166
表4 第四章之章節安排 167
表4-1-1 語文能力之比例排序 168
表4-1-2 認知歷程之比例排序 168
表4-1-3 知識內容、認知與細目之比例排序(語文表達類) 168
表4-1-4 知識內容、認知與細目之比例排序(閱讀理解類) 169
表4-1-5 知識內容、認知與細目之比例排序(文學鑑賞類) 169
表4-1-6 知識內容、認知與細目之比例排序(文化常識類) 169
表4-1-7 北京中考、107年會考之文白最長閱讀素材平均字數、全卷總字數 170
表4-1-8 北京中考、107年會考之選擇與非選擇比例、總題數、施測時間 170
表4-1-9 核心素養導向試題之重點 172
表4-1-10 理想試卷之雙項細目表 178
表4-1-11 認知向度比重與題數分配 181
表4-1-12 知識內容向度比重與題數分配 181
表4-2-1 評分規準之範例 183
表4-2-2 會考、北京中考、理想試卷之架構比較 184
表4-3-1 施測班級之簡介 233
表4-3-2 施測班級之班級與年級平均、名次 233
表4-3-3 理想試卷與問卷回收 233
表4-3-4 試題難度指數與意義 235
表4-3-5 試題鑑別度指數與意義 236
表4-3-6 各班與年級之簡單、偏難試題 236
表4-3-7 年級鑑別度最低之試題 239
表4-3-8 簡答題平均 258
表4-3-9 簡答題得分平均之範圍與難易度 259
表4-3-10 簡答題未作答人數 260
表4-3-11 簡答題得分平均之範圍與難易度 260
表4-3-12 得分平均與未作答人數難易度之題號 261
表4-3-13 難度與滿意度 278
表5-1-1 北京中考語文試題評量目標之分配與趨勢 290
表5-1-2 北京中考語文試題試題結構之分配 293

圖次
圖1-3-1 教育目標的分類:認知領域 21
圖1-3-2 文本內文本外細目1 28
圖1-3-3 文本內文本外細目2 28
圖1-4-1 試題分析三大途徑 32
圖3-1-1 四大語文能力折線圖 130
圖3-1-2 認知歷程(記憶、理解)折線圖 131
圖3-1-3 認知歷程(應用、檢查、評論)折線圖 132
圖3-1-4 閱讀理解B1-B2知識內容折線圖 133
圖3-1-5 文學鑑賞C1-C3知識內容折線圖 134
圖3-1-6 文化常識D1-D2知識內容折線圖 134
圖3-1-7 最長閱讀素材字數(文言文、現代文)折線圖 139
圖3-1-8 試卷總字數折線圖 139
圖3-1-9 開放、封閉題數與總題數折線圖 141
圖3-1-10 四大題型題數折線圖 141
圖4-1-1 一份有效、可靠且又有用的教學評量設計步驟 174
圖4-1-2 試題模組 175
圖4-3-1 理想試卷之施測後問卷 262
圖4-4-1 文本的建構層次 287
圖5 研究目的與終點流程圖 289
圖5-2-1 教學的一般模式 299




一、專書、期刊論文、單篇論文(依姓氏筆畫排列)
王玉民:《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
王財印、吳百祿、周新富:《教學原理》,臺北:心理出版社,2009年9月。
外山滋比古著,呂美女譯:《閱讀整理學》,天下雜誌,2012年4月。
余民寧:《教育測驗與評量》,臺北:心理出版社,2017年2月。
吳文忠:《課堂研究》,臺北:五南出版社,1999年7月。
李時炯著,蕭素菁譯:《會念書的狠角色才能生存》,台北:如何出版社,2010年10月。
李佩芬:《閱讀力實戰關鍵》,臺北:親子天下,2012年12月。
李清筠:〈古典散文教學重點與方法——從兒時記趣出發〉,《中等教育》,2013年9月,第64卷,第3期。
李清筠:〈國語文素養導向試題命製實務講義〉:瑞祥高中,素養導向試題命製之研習,2019年4月15日,頁5。
李大熙著,李政恩譯:《猶太人超越全世界的讀書法》,遠流出版,2018年9月。
周文欽、歐滄和、許擇基、盧欽銘、金樹人、范德鑫:《心理與教育測驗》,臺北:心理出版社,2006年9月。
林清江:《比較教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4年。張壽山、張酒雄、張新仁、邱上真:《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臺北: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印製,1991年11月。
林基興:《閱讀力——收集、解讀、思考、判斷能力的源頭》,台北:如何出版社,2005年。
胡妤婕:《國中生閱讀文言文試題之難點分析與改善方法——以高雄市中山國中106級九年五班為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8年。
唐郁涵:《國中基測國文科文言文試題分析90-99年》,國立台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1年。
徐儷玲:《基測試題(2001-2008年)國文科閱讀題組試題分析》,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1年。
徐德湖:〈知識技能綜合考查中飽含人文內涵——2014年臺灣初中教育會考語文試卷單題試題評析〉,《語文教學通訊》,2014年,第3期。
秦于惠:〈100 學年度指定科目考試國文科選擇題試題分析〉,《東華中國文學研究》, 2012年12月,第11期。
張慧玲:《中考語文命題研究及改革實施方案》,內蒙古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5年。
張輝誠:《學思達》,臺北:親子天下,2015年5月。
陳豐祥:〈新修訂布魯姆認知領域目標的理論內涵及其在歷史教學上的應用〉,《歷史教育》,第15期,2009年。
陳簾筑:《民國90-97年國中基測國文科試題之內容分析-對比九年一貫國語文課綱與PISA閱讀素養》,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0年。
曾惠玲:《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國文科試題分析(2001-2005年)》,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7年。
華仕才:〈2012年陝西中考語文試題分析及教學建議〉,《東華中國文學研究》, 2012年,第26—27期。
黃文三、張炳煌:《比較教育》,臺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2011年。
劉佳宜:《91-96學年度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國文科試題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年。
劉恩樵:〈台灣初中語文怎麼考——台灣初中語文畢業會考(試辦)試卷特點與啟示〉,《中學語文教師版》, 2013年12月,第7期。
暴占梅:《中考閱讀命題特點和閱教學策略研究——以呼市近五年中考試題為例》,內蒙古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1年。
滕開范:〈南寧市歷年中考古施文試題分析與備考策略〉,《中學教學參考》, 2014年7月,第201期。
蔡新南:《高中國文考科選擇題命題研究與實務》,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年。
鄭圓鈴:《高中職標準化測驗的編製》,台北:心理出版社,2004年。
鄭圓鈴:《Bloom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在國語文教學與評量的應用》,臺北:心理出版社,2004年。
鄭圓鈴:《基測國文科試題品質分析與改善建議》,心理出版社,2008年3月。
鄭圓鈴、許芳菊:《閱讀理解,如何學?怎麼教?》,臺北:親子天下出版社,2013年8月。
鄭圓鈴:〈國中國語文有效閱讀教學的課堂實踐──建構式學習單的製作與使用〉,《中等教學》, 2013年9月,第64卷第3期。
鄭圓鈴:《大考國文誰不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
謝語軒:《台灣與香港國中國語文教科書內容設計之研究——以翰林版與啟思版為範圍》,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8年。

二、網路資源
教育百科網站──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http://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6%AF%94%E8%BC%83%E7%A0%94%E7%A9%B6%E6%B3%95
國家教育研究院《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語文領域──國語文》:https://www.naer.edu.tw/files/15-1000-14113,c1582-1.php
國家教育研究院《提供簡易書面說明及題型示例(定稿版)》:
https://www.naer.edu.tw/files/11-1000-1591-1.php?Lang=zh-tw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79273/
國家研究中心《PISA測驗內容》:http://pisa2015.nctu.edu.tw/pisa/index.php/tw/homepage/test
國中教育會考網站《107國文會考試題》:https://cap.nace.edu.tw/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於初中畢業、升學考試改革的指導意見》:http://www.moe.gov.cn/s78/A06/jcys_left/moe_706/s3321/201001/t20100128_81825.html
全國青少年綜合藝術素質測評委員會《關於當前積極推進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
若干意見》:
http://www.erathwellwater.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6&id=115
大陸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2011年版):http://mat1.gtimg.com/edu/pdf/edu/xkb2011/20120130155433177.pdf
臺灣PISA國家研究中心:〈PISA應試指南〉 (2009年):
http://pisa.nutn.edu.tw/download/sample_papers/2009/2011_1205_guide_reading.p
北京教育考試院:https://www.bjeea.cn/html/zkzz/
北京中考網:http://bj.zhongkao.com/beikao/zkzt/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