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2) 您好!臺灣時間:2025/03/17 00:5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史惠婷
研究生(外文):SHIH, HUI-TING
論文名稱:教學評量制度與提昇教學品質之探討-以某國立大學通識課程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Discussion on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Taking the General Courses of a Nation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李銘義李銘義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EE, MING-YI
口試委員:劉維群林官蓓
口試委員(外文):LIU, WEI-CHUNLIN, KUAN-PEI
口試日期:2019-07-03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屏東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行政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教育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7
中文關鍵詞:教學評量制度教學品質通識教育
外文關鍵詞:instructional evaluation systemTeaching QualityGeneral Educ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37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利用文獻探討及資料之蒐集分析,藉以瞭解教學評量制度與提升教學品質之重要性,並發覺目前制度可能存在之問題,尋求改善方案,以適度調整規劃未來執行教學評量之方向。期研究結果能提供同類型之大學教學評量改善與建議之參考。
  本研究採用質性訪談法,受訪對象包括個案學校教師及學生進行訪談,經由訪談瞭解渠等人員對現況執行情形,檢討實施成效,提出未來改善之建議等見解,經分析結果獲致結論如下:
一、個案學校通識教育授課教師對於實施教學評量制度之評價與期望。
二、個案學校通識教育上課學生對於學校實施教學評量制度之現況與瞭解程度。
三、個案學校如何運用教學評量制度,提升教師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
四、個案學校目前實施教學評量制度之現況與問題,
  本研究並就分析結果提出相關建議,期能對同類型大學及本未來研究者能有所助益。
  This study uses the literature reviews and analysis of data collected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instructional evaluation system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It also finds the problems may exist in the current system, seeks improvement programs, and appropriately adjusts the direction of planning future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assessment.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can provide reference to the improvement and suggestion of the same type of university instructional evaluation.
  The study involved qualitative interviews and the respondents included case school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s, revie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mplementation, and propou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improvement.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were as follows:
1. The evaluation and expect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evaluation system by the teachers of the general education in the case school.
2. The evaluation and expect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evaluation system by the students of the general education in the case schools
3. How the case school uses the instructional evaluation system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student learning.
4.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 instructional evaluation system in the case school
  The study provides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which will be able to help the same type of university and future researchers.
謝誌 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錄 IV
圖次 VI
表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3
 第四節 名詞解釋 4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教學評量之相關概念 7
 第二節 教學品質理論與相關研究 22
 第三節 大學實施教學評量意義及功能 33
 第四節 綜合文獻探討與啟示 3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9
 第一節 研究方法 39
 第二節 研究流程 40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3
 第四節 研究對象 46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49
 第六節 研究之真實性與可靠信 52
 第七節 研究倫理 53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55
 第一節 教師對教學評量制度之探究 55
 第二節 學生對教學評量態度之現況 59
 第三節 運用教學評量指標提升教師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 64
 第四節 教學評量實施制度未來改善方式 68
 第五節 綜合分析探討 7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9
 第一節 結論 79
 第二節 建議 81
參考文獻 87
 一、中文部分 87
 二、西文部份 92
附錄 95
 附錄一、教師版訪談同意書 95
 附錄二、教師版訪談大綱 96
 附錄三、學生版訪談同意書 97
 附錄四、學生版訪談大綱 98
一、中文部分
毛郁雯(2000)。大學實施「學生評鑑教師教學」之研究-以國立北北師範學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市。
王玉玲(2014)。全民國防教育之學習動機、教學品質、學習環境與學習滿意對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以臺南市某高中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臺科技大學,台南市。
王保進(2011)。從評鑑取向探討學生學習成效品質保證機制之內涵。教育研究月刊,207,5-17。
王薇玲(2008)。國小導師工作壓力與教學品質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米澤彰純、森利枝、許媛翔(譯)(2009)。學習成效與品質保證;日本高等教育面臨的挑戰。評鑑雙月刊,20,46-48。
何希慧(2015)。推動大學教師評鑑及教學評量的省思與建議。評鑑雙月刊,55,9-12。
何英奇(1992)。我國大學生次文化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余品欣(2009)。非正規教育機構成人學習者知覺產品價值、教師教學品質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呂文惠(2011)。我教學評量結果能否反應教學品質。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6-47。
李世賢(2006)。學校義工組織網路資源運用之個案研究-以台南縣一所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系碩士論文,嘉義市。
李坤崇(2000)。多元化教學評量理念與推動策略。教育研究月刊,98,24-35。
李金枝(2009)。中美兩國中小學教師評鑑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雅蓉(2016)。大學生對於教師教學品質重視度及滿意度之調究-以中部某科技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沈煒比(2012)。國軍軍歌教育教學品質、學習態度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國防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學系,桃園市。
周玉媜(2008)。探討教師教學過程品質與結果品質對大學生再選課意願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林天祐( 1996)。認識研究倫理。教育資料與研究,12,57-63。
林秀芳(2000)。私立大學內部行銷知覺、環境不確定性認知及組織承諾對教師教學品質影響之研究-以社會認知理論之觀點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林思伶(2011)。我國大專校院通識教育實施現況調查。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99,1-36。
林柏諺(2011)。應用品質機能開教學品質之研究-以嶺東科技大學資料庫系統實務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嶺東科技大學,台中市。
林進材(2004)。教學原理。臺北:五南。
林寶山(2003)。實用教學原理。台北:心理。
邱心怡(2007)。教師教學品質之論述。網路社會通訊期刊,64,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64/64-25.htm
紀雅真(2007)。國民中學音樂教學評量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凌鴻儀(2015)。大學通識教育學生學習成效品質保證機制之研究-以某國立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高博銓(2006)。教學評量的原則及其革新作法。中等教育第58(1),44-59。
張春興、林清山(1989) 。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出版。
張郁青(2012)。探討影響全民國防教育學習成效之因素-以某苗粟高級農工職業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育達商業科技大學,苗粟市。
張瑋倩(2015)。運用表現等級描述在高中歌唱學習評量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張德勝(2002)。學生評鑑教師教學:理論、實務與態度。台北市:揚智。
郭生玉(2004)。教育測驗與評量(修訂第一版)。臺北縣:菁華。
郭昭佑(2001)。教育評鑑指標建構方法探究。國教學報,13,251-278。
陳育君(2002)。應用PZB服務品質模式在國小資優班獨立研究教學品質評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東師範學院,臺台市。
陳秋蘭(2016)。通識教育的現況與發展:以臺北市立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陳英豪、吳裕益、李坤崇(1990)。教師態度量表之修訂報告。測驗年刊,37,25-34。
陳珮君(2002)。實踐多元化教學評量於國小中年級自然科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陳珮軒(2008)。大學學生評鑑教師教學之研究-以長庚大學管理學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庚大學,桃園市。
陳淑貞(2001)。校長「確保教學品質」領導之行動研究-以一位國民小學校長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陳嬿竹(2009)。台北縣國民中學教師知識管理能力與教學品質關係之研究。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8,53-76。
曾子宣(2017)。以KANO與PZB品質模式研究在教學品質上教師與學生認知差異分析-以某私立科技大學管理學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大學,雲林市。
黃子嫣(2012)。我國大學校院教學評鑑制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臺北市。
黃旭鈞(2004)。課程品質管理的理念與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23,81-96。
黃俊傑(1999)。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與實踐。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台北市。
黃瑞琴(1994)。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
葉米芸(2012)。技專校院學生對教學評量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高雄市。
葉其嘉(2007)。國民中學校長領導行為、教師教學校能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中部五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葉重新(2004)。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
廖芷妤(2008)。我國高職專業科目教師教學品品質指標之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趙志揚﹙1997﹚。技職教育之全面品質管理。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42,28-34。
趙樑(2013)。高等觀光餐旅技職教育實習前課程之教學品質、學習態度與實習滿意度之不對稱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市。
劉垂憬(2013)。大學教師教學評量與學生期末成績之相關性(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台中市。
劉煒仁(2001)。品質機能展開應用於教學品質之研究-以國防管理學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防管理學院,台北市。
歐陽教(1992)。教師評鑑模式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90-100。
潘信宏(2013)。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IPad平板電腦在教學上的使用對教學品質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市。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蔡啟達(2008)。教學評鑑的基本概念。台北:五南。
謝苑玫(2000)。全觀而回饋豐富的音樂教學評量設計。新世紀優質學習經營研討會論文集,250-278。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南市。
謝勳逸(2017)。運用資料視覺化支援高等教育教學品質保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簡茂發(1989)。教學評量原理與方法。台北:臺灣書店。
饒達欽(1997)。談教學品質。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42,7-11

二、西文部份
Bazan,D.E.(2010).Planning and assessment practices of high school band directors. In L.K. Thompson & M.R.Campbell(Eds), Lessues of identity in music education:narratives and practices(pp.109-125). Information Age Publishing.
Flairbrother, R. W. (1996). Helping strdents to do open investigations in scuebce. Australian Science Teacher Journal, 42(4), 26-33.
Gardner, H. (1999). The disciplined mind.New Youk:Palmer & Dodge Agency.
Greene, J.E.(1971) . School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Radnor, Pennsylvania: Chilton Book Company.
Kerlinger, F. (1971). Student evalua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 School and Society, 48, 353-356.
Linn, R. L., & Miller, M. D. (2005). Measurement and assessment in teaching (9th ed.). London: Prentice-Hall.
Money, S. M.(1992). What is teaching effectiveness?A survey of student and teacher perception of teacher effectivenes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351056).
Sallis, E.(1993).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in education. London: Kogon Page.
Shetty,Y. K. and Ross, J. (1985). Quality and its management in service business. Industrial Management, 27(6), 7-12.
Traver, R.(1983). Program and prophecy: The fate of general studies in teacher education. Education Theory, 33(2), 73-77
Webb, N.(1993). Assessment for the mathematics classroom. In N. Webb & A. F. Coxford(Eds.), Assessment in the mathematics classroom. Reston, VA:NCTM.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