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王惠美(2016)。遊客人格特質、遊憩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以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真理大學,新北市。朱敬先(2000)。教育心理學。臺北:五南。
交通部觀光局(2018)。觀光年報。交通部觀光局網站。取自http://admin.taiwan.net.tw/statistics/year.aspx?no=134
交通部觀光局(2019)。觀光統計。交通部觀光局網站。取自https://stat.taiwan.net.tw/
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2017)。台灣高鐵計畫。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網站。取自https://www.hsr.gov.tw/showpage.php?lmenuid=3&smenuid=68&tmenuid=93
吳明隆(2007)。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台北市:五南。
吳明隆、涂金堂(2010)。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市:五南。
吳柏勳(2011)。鳥松環湖自行車道騎乘者參與動機與休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李咏吟(1998) 認知教學-理論與策略。臺北:心理。
李淑宏(2000) 因為旅行,所以存在—旅行世紀的台灣新世代(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大學,台北市。李家偉(2009)新竹市十七公里海岸風景區遊客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台南市。李宜穎(2011) 遊憩動機、遊憩體驗對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關聯性研究-以「六堆嘉年華」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杜殷瑢(2009)。台南古蹟遊客旅遊動機、滿意度與認同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呂長賜(2006)。集集地區遊客旅遊動機、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呂崇銘、呂適仲(2010)。后里馬場之遊客遊憩動機與滿意度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4(4),153-169。
呂寶芳(2008)。高雄愛河愛之船遊客旅遊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海洋科技大學,高雄市。周文樹(2003)。台南尖山碑水庫風景管理區遊客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逢甲大學,台中市。周靜宜(2011)。大鵬灣風景特定區遊客旅遊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邱宇倫(2012)。高雄市都會公園遊客旅遊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林俊昇(2005)。不同類型遊客的遊憩動機與滿意度對重遊意願之關連性分析-以度假型休閒農場為例。戶外遊憩研究,18(2),25-47。
林慧瑜(2005)。墾丁淡季海域遊憩參與者遊憩動機與體驗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林大椿(2006)。南州觀光糖廠遊客旅遊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台南市。林倩琪(2006)。 知本國家森林遊樂區遊客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科技大學,屏東市。林曉萍(2013)。車城福安宮宗教觀光目的地吸引力及遊客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林美秀(2013)。花蓮立川漁場遊客遊憩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科技大學,屏東市。侯錦雄(1990)。遊憩區遊憩動機與遊憩認知間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大學。台北市。侯錦雄、姚靜婉(1997)。市民休閒生活態度與公園使用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0(3),1-17
徐國全(2008) 。新社地區遊客參與農業旅遊動機、休閒效益對重遊意願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洪秀玲(2011)。屏東縣八大精靈樂園遊客旅遊動機及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張華保(1986)。社會心理學。台北市:三民書局。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現代人研究自身問題的科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4)。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豐盛(2004)。台南市國小民俗體育團隊學童參與動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師範學院體育教育學院,台南市。張俊彥(1987)。遊憩規劃中遊客擁擠知覺之分析-以陽明山國家公園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 台灣大學,台北。張秋玉(2012)。竹田驛站規劃發展與遊客遊憩動機、滿意度、重遊意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張進輔(2002)。心理學。台北: 新文京。
陳冠曲(2007)。遊客遊憩體驗、滿意度與行為意向關係之研究-以溪頭森林遊樂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陳苑秀(2008)。觀光空間與遊憩行為關係之研究-以嘉義縣兩大國家風景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大學,嘉義縣。陳宥任(2008)。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功能性及遊客遊憩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陳弘尉(2005)。旅遊意象對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影響研究-以2006台灣燈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台南縣。郭靜晃等(1994)。心理學。台北:揚智出版社
梁育誠(2010)。遊客旅遊動機、滿意度與行為意向關係之研究-以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梁盛棟(2007)。遊客旅遊動機、期望與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溪頭森林遊樂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大學,嘉義市。黃祺惠(2005)水庫風景區遊客遊憩動機及滿意度之研究-以烏山頭水庫風景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立德管理學院,台南市。黃錦照(2002)。田中森林公園遊客旅遊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黃丹榆(2017)。高雄市國小教師生態旅遊動機與生態旅遊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大學,屏東市。莊惠如(2016)。探討遊客動機、遊客體驗、真實性、遊客滿意度與遊客行為意圖關係之研究-以安平老街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台南市。曾玉坤(1987)。高雄市地名探源。高雄市: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童福駿(2016)。部落深度旅遊遊客滿意度、目的地意象及行為意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開南大學,桃園市。彭盛達(2013)。遊客遊憩動機、滿意度及重遊意願之研究-以高雄港漁人碼頭及周邊親水景點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台南市。溫世頌(1997)。教育心理學。臺北:三民。
葉茂生(2001)。澎湖吉貝島遊客對海域遊憩活動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台北市。葉郁菁、王春展、江承曉(2002)。心理學。高雄:麗文文化公司。
楊怡瑱(2012)。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遊客旅遊動機、滿意度與忠誠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鄭采玉(2008)。國小學生社會領域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鄭美娟(2014)。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區遊客遊憩動機及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廖雅芳(2004)。台灣花卉博覽會遊客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蔡伯勳 (1986)。遊憩需求與滿意度分析之研究-以獅頭山風景遊憩區實例調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大學,台北市。蔡幸娟(2015)。觀光意象、旅遊體驗、知覺價值與遊客滿意度關聯性之研究─以高雄駁二藝術特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市。歐陽嶠暉(2001)。都市環境學。高雄市:詹氏書局。
謝金燕(2003)。宗教觀光吸引力、滿意度與忠誠度關係之研究-以高雄佛光山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謝其昇(2012)。生態旅遊遊客對環境態度、旅遊動機、環境行為、遊憩滿意度之研究—以台江國家公園黑面琵鷺保護區為例。康寧大學,台南市。
劉 淳(2001)。旅遊心理學。台北:揚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劉家菁(2009)。自來水園區遊客遊憩動機、體驗效益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二、英文部分
Cardozo, R. N. (1965).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customer effort, expectation and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Marketint Research, 2(3), 244-249.
Ching-fu Chen & Pei-chun Chen (2010).Reident attitudes toward heritage tourism development. Tourism Geographies, 12(4), 525-545.
Dorfman, P. W. (1979). Measurement and meaning of recreation satisfaction: A case study of camping.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11(4), 483-510.
Dunn,E.L. & Iso-Ahola, S. E. (1991). Sightseeing tourists motivation And satisfaction.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8, 226-237.
Howard,J.A. & Sheth, J.N. (1969). The theory of buyer behavior. NewYork: John and Sons Wiley Inc.
Hunt, J. D.(1975). Image as a factor in tourism development.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3(1), 1-7.
Kelly, J. R. (1990). Leisure and aging: A second adenda. Society and Leisure, 13(1), 145-167.
Kotler, P. (1991).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Lawler, E. E. (1973). Motivation and work organization.California:Books ColePublishing company.
Maslow, A. 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York: Harper and Row.
Oliver, R. L. (1981).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satisfaction process inertial settings. Journal of Retailinf, 57(3), 2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