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9)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6 03:5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蔣曜宇
研究生(外文):Yao-Yu Chiang
論文名稱:中國大陸企業海外併購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Oversea Merger and Acquisitions of Chinese Private an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指導教授:林德昌林德昌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n, Teh-ch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山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區域研究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5
中文關鍵詞: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併購對外直接投資
外文關鍵詞:Mergers and AcquisitionsState-owned EnterprisesPrivate Enterprises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33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展下,各國的跨國公司已成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探討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擁有全球知名跨國公司的數量,也是一個參考指標。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政府積極開展全球化市場,不僅重視外國直接投資,也重視和鼓勵中國企業“走出去”進行對外投資。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跨國化的中國企業,包含國有企業及民營企業。中國近年來在對外投資中取得了快速發展,尤其是在哈薩克,並且對於哈薩克起到至關重大的作用。哈薩克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在資源和產業結構方面,中國與哈薩克具有強烈的互補性,因此中國在哈薩克的直接投資錦繡前程。從產業分佈來看,中國企業主要投資在石油能源領域,並且透過收購或參股的方式進行投資。本文主要分析中國國有企業在哈薩克的對外直接投資,並以中石油收購哈薩克PK公司為例,探討中國國有企業在哈薩克投資中的問題及成就。
探討中國民營企業在文化產業上最大規模的併購案當屬萬達集團在2011年併購美國AMC公司。此次併購引起全球矚目,影響深遠。併購後,美國AMC公司轉虧為盈,並且萬達集團成為全球最大規模的電影院線運營商,其中原因值得探究。
通過兩個案例分析,本研究成果在前人的歸納和總結下,對中國國營企業及民營企業海外直接投資併購進行探討。
During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had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it. Exploring 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of a country, the number of famous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re also a reference indicator. Since the 21st century, Chinese government has carried out a global market actively, Chinese government is not only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but also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encouraging Chinese enterprises to “Going Global” for foreign investment.
The research of this paper is a transnational Chinese enterprise, including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private enterprises. China has made rapid progress i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in Kazakhstan, and has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Kazakhstan. Kazakhstan is rich in natural resources. In terms of resources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China and Kazakhstan have strong complementarities, so China''s direct investment in Kazakhstan is a bright fu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Chinese companies invests in the field of petroleum energy by acquisition or equity participation. This chapter analyzes th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f Chines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Kazakhstan, and takes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acquisition of PetroKazakhstan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problems and achievements of Chines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vestment in Kazakhstan.
The largest M&A of Chinese private enterprises in the cultural industry was the acquisition of AMC by Wanda Group in 2011. This merger has attracted worldwide attention and has far-reaching influence. After this merger, the AMC Entertainment turned a profit, and Wanda Group became the world''s largest cinema chain operator, the reason is worth exploring.
Through two case studies,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predecessors,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overseas direct investment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f Chines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private enterprises.
論文審定書 + i
摘要 + ii
Abstract + iii
圖次 + vii
表次 + vi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 + 7
第二章 理論分析架構 + 9
第一節 前言 + 9
第二節 經濟安全 + 9
第三節 壟斷優勢論 + 13
第四節 邊際產業擴張理論 + 15
第五節 國際生產折衷理論 + 17
第三章 中國國有企業對外投資研究 + 20
第一節 前言 + 20
第二節 投資動機 + 20
第三節 區域分佈與行業選擇 + 27
第四節 投資特點 + 31
第五節 投資風險控管能力與對策 + 35
第六節 小結 + 38
第四章 中國民營企業的對外投資 + 39
第一節 前言 + 39
第二節 投資背景與歷史發展 + 39
第三節 投資動機 + 45
第四節 中國民營企業對外投資的特點 + 48
第五節 小結 + 52
第五章 中國石油收購PK公司案例 + 53
第一節 中國對哈薩克投資現況 + 53
第二節 收購過程 + 58
第三節 收購後效果 + 62
第四節 分析 + 66
第六章 大連萬達集團收購美國AMC公司的案例 + 69
第一節 中國民營企業對美國投資現況 + 69
第二節 收購過程 + 73
第三節 收購後效果 + 83
第四節 分析 + 85
第七章 結論 + 88
參考文獻 + 92
一、中文部分
(一)專書

林維雄,辛炳隆,劉孟奇,鐘谷蘭,2003。《經濟安全》。台北:財團法人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台灣心會。
林昱君,江怡慧,2018。《中國大陸企業海外併購之經營及財務績效表現:個案研究》。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
姜亞鵬,2018。《制度嵌入的中國企業跨國併購後整合與能力重構研究》。台北:崧燁文化。
班妮,2018。《中國溢價:透視中企海外併購》。中國:機械工業出版社。

(二)論文
尤宏兵,《中國民營企業國際化經營研究與實證分析》(南京:南京理工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畢業論文,2004年),頁1-127。
王書傑,《發展中國家海外直接投資的實踐及對中國的啟示》(北京:中共中央黨校碩士畢業論文,2011年),頁1-72。
王榮偉,《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民營企業對外投資——基於溫州民營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的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國際貿易學院碩士畢業論文,2007年),頁1-53。
王璟楠,《中國民營企業跨國併購動因與風險研究——基於萬達集團的案例分析》(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務研究所碩士畢業論文,2017年),頁1-59。
王利華,《中國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區位選擇研究》(上海:華東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博士畢業論文,2009年),頁1-180。
王燕,《民營企業對外投資決策內部控制問題研究》(江西:江西財經大學會計碩士畢業論文,2013年),頁1-40。
王曉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中投資主體的問題研究,《經濟論壇》,第5期,2013年,頁115。
石娥,《中國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OFDI比較研究》(南京:南京理工大學國際商務碩士畢業論文,2015年),頁1-56。
皮傑,《金融危機後中國民營企業對外投資對其經營績效的影響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研究院國際金融研究所碩士畢業論文,2015年),頁1-65。
艾米拉,《中國對哈薩克直接投資問題研究》(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論文,2017年),頁1-53。
李想,《我國上市公司跨國併購的績效及其影響因素研究》(重慶:重慶大學工商管理研究所碩士畢業論文,2017年),頁1-92。
李萌,《大連萬達集團併購美國AMC的案例分析》(蘭州:蘭州財經大學國際商務研究所碩士畢業論文,2015年),頁1-57。
李巧燕,《制度因素對中國對外投資空間分佈的影響研究——以新亞歐大陸橋經濟帶為例》(江西:江西財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碩士畢業論文,2016年),頁1-44。
李澤潤,《母國經濟制度、地區差異與對外直接投資——基於我國省際面板數據的實證檢驗》(吉林:吉林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碩士畢業論文,2015年,頁1-53。
李述晟,《制度視角下的中國對外直接投資促進機制研究》(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博士畢業論文,2013年),頁1-113。
李培蘭,《我國民營企業對外直接投資模式選擇的研究》(江蘇:江南大學國際貿易學院碩士畢業論文,2010年),頁7-61。
李文楊,《中國民營企業對外投資動因分析——以海爾集團與美的集團為例》(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院碩士畢業論文,2018年),頁7-47。
別力克,《中企在哈薩克直接投資的問題與對策分析——以中石油收購哈國PK公司為例》(東莞:華中師範大學工商管理研究所碩士畢業論文,2014年),頁1-45。
吳盛,《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區位選擇研究》(天津:天津財經大學國際貿易學院碩士畢業論文,2015年),頁1-60。
吳林娜,《中國民營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研究》(遼寧:東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碩士畢業論文,2007年),頁8-69。
宋翠翠,《中國民營企業海外併購問題研究——以萬達集團為例》(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務研究所碩士畢業論文,2018年),頁1-46。
邵春燕,劉曉燕,曹夢露,我國文化企業併購案例分析——以萬達併購AMC,《陝西學前師範學院學報》,第32卷,第6期,2016年,頁50-53。
周昊天,《中國民營企業海外併購研究——以萬達集團併購美國AMC公司為例》(廣西:廣西民族大學國際商務研究所碩士畢業論文,2017年),頁1-62。
周婷媛,《中國石油企業跨國併購問題研究——基於中石油併購PK公司的案例》(四川:西南財經大學會計碩士畢業論文,2013年),頁1-62。
來嬌嬌,《中國民營企業在美國直接投資的空間分佈研究》(陝西:陝西師範大學地理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頁:1-69。
姜華欣,《中國國有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研究》(吉林:吉林大學經濟學院碩士畢業論文,2013年),頁1-164。
姜亞鵬,《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研究:制度影響與主體結構分析》(四川:西南財經大學國際貿易學院博士畢業論文,2011年),頁2-183。
姜亞鵬,《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研究:制度影響與主體結構分析》(四川:西南財經大學國際貿易學院博士畢業論文,2011年),頁1-234。
侯路曼,《我國院線企業併購經濟後果研究——以萬達併購AMC為例》(河南:河南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畢業論文,2017年),頁1-55。
孫思遠,《萬達集團併購AMC經濟後果分析》(哈爾濱:哈爾濱商業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畢業生,2015年),頁1-54。
孫倩文,《萬達收購AMC的動機、風險與防範規範》(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務研究所碩士畢業論文,2017年),頁1-54。
孫豔莉,PK演繹中石油式神奇,《油氣報導》,第8期,2009年,頁62-63。
姚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動機——基於全球價值鏈視角的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碩士畢業論文,2013年),頁1-76。
胡馬爾,《中石油在哈薩克發展戰略研究》(北京:中國石油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碩士畢業論文,2016年),頁1-44。
翁鳳春,《中國企業特定優勢分析及其在跨國投資中的路徑依賴及突破》(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國際貿易學院碩士畢業論文,2011年),頁1-62。
都基陽,《中國企業對外投資區位選擇、投資模式的影響因素研究》(吉林:吉林大學國際貿易學院碩士畢業論文,2018年),頁1-55。
都基陽,《中國企業對外投資區位選擇、投資模式的影響因素研究》(吉林:吉林大學國際貿易學院碩士畢業論文,2018年),頁1-41。
陳建南,《經濟全球化中的國際直接投資研究》(廈門:廈門大學經濟學研究所博士畢業論文,2002年),頁1-208。
陳建南,《經濟全球化中的國際直接投資研究》(廈門:廈門大學經濟學研究所博士畢業論文,2002年),頁1-208。
徐彥明,《中石油國際化戰略研究》(湖北:武漢大學國際貿易學院博士畢業論文,2012年),頁1-158。
唐立國,《萬達併購AMC策略分析》(遼寧:遼寧大學國際商務研究所碩士畢業論文,2014年),頁1-45。
麻笛,《中國企業在哈薩克直接投資的問題與對策研究——以中石油收購哈沙克斯坦PK公司為例》(上海:華東理工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畢業論文,2013年),頁1-48。
許國,《中石油在哈薩克國PK項目風險研究》(西安:西安石油大學項目管理研究所碩士畢業論文,2013年),頁1-58。
曹雪媚,《萬達集團文化產業跨國併購及其啟示》(重慶: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碩士畢業論文,2017年),頁1-40。
莫亞宇,《萬達集團併購美國AMC影院的動因與績效分析》(湖南:湖南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碩士畢業論文,2017年),頁1-57。
張瓊,《我國文化企業併購協同效應研究》(山東:山東財經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畢業論文,2015年),頁1-58。
張敏會,《中石油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戰略研究》(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碩士畢業論文,2016年),頁1-50。
楊環宇,《大連萬達集團併購美國AMC公司案例研究》(吉林:吉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碩士畢業論文,2017年),頁1-39。
楊海恩,《中國石油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研究》(武漢:武漢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畢業論文,2013年),頁1-160。
趙騫,《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結構的實證分析》(廈門:集美大學國民經濟研究所碩士畢業論文,2012年),頁1-46。
趙傑,《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研究》(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博士畢業論文,2014年),頁1-164。
缪然,《中國企業跨國併購的財務風險管理——以萬達集團併購美國AMC為例》(安徽:安徽財經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畢業論文,2018年),頁1-47。
潘雯,《中國民營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競爭優勢分析》(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碩士畢業論文,2006年),頁1-63。
劉曉嵐,《中國企業海外礦產資源併購研究》(北京:中國地質大學資源產業經濟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年),頁1-160。
劉婷,《產業視角下中國對哈薩克直接投資研究——基於“一帶一路”戰略》(陝西:陝西師範大學人文地理學碩士畢業論文,2016年),頁1-96。
劉鑫淼,《民營企業對外直接投資資源整合的模式分析——以吉利汽車為例》(廣州: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商務碩士畢業論文,2013年),頁6-57。
遲惠文,《萬達集團併購AMC影業財務協同效應研究》(天津:天津財經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畢業論文,2017年),頁1-55。
霍禹佳,《企業跨國併購風險問題研究——以萬達集團跨國併購AMC為例》(吉林:吉林財經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畢業論文,2017年),頁1-35。
穆丹,《我國石油企業跨國併購風險識別與防範》(北京:中國地質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碩士畢業論文,2010年),頁1-80。
習碩,《萬達併購AMC案的財務風險研究》(北京:北京理工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畢業論文,2016年),頁1-44。
穆爾,《完善國有企業走出去的投資方式及手段》(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畢業論文,2016年),頁1-98。
薛英琦,《試論我國民營企業對外投資》(遼寧:東北財經大學國民經濟學院碩士畢業論文,2003年),頁8-40。
魏亭亭,《中國民營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風險分析及防範措施》(天津:天津商業大學國際貿易學院碩士畢業論文,2017年),頁1-55。
瀋圓圓,《萬達集團併購AMC院線公司經濟後果分析》(江西:江西財經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畢業生,2017年),頁1-49。



(三)期刊
王衍飛,張紅霞,2017。<當前中國對外投資戰略的國際比較——中美日三國對比研究>,《河南社會科學》,第5期,頁43-56。
王曉紅,2007。<邊際產業擴張論對中國企業跨國經驗的啟示>,《價值工程》,第10期,頁31-33。
王麗霞,宋萌,2013。<淺談經濟全球化下的國家經濟安全>,《中國高新技術企業》,第9期,頁154。
王昊,王順,2005。<基於壟斷優勢論的直接投資行為再分析>,《社會科學家》,第5期,頁216-217。
王淳萱,李豔燕,2014。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經濟安全對策探討>,《冶金經濟與管理》,第6期,2014年,頁49-50。
王崇赫,2010。<中國企業最大跨境收購案分析與啟示——分析中石油收購哈薩克PK石油公司>,《產業經濟》,第5期,頁17-19。
牛文琪,2004。<壟斷優勢、比較優勢理論對我國企業的適用性研究>,《理論探討》,第11期,頁150-152。
方旖旎,2012。<從兩則案例分析中國石油公司在海外併購中政治行為的影響>,《對外經貿實務》,第10期,頁75-77。
尹國輝,2014。<大連萬達收購美國AMC案例解析>,《中國城市金融》,第2期,頁54-56。
白雪潔,衛婧婧,2017。<企業併購、方式選擇和社會福利影響:基於2008-2014年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經濟管理》,第1期,頁32-48。
安郁鑫,2011。<中國對哈薩克投資現狀分析與思考>,《經濟論文》,第20期,頁15-16。
艾賽提江艾拜都拉,2013。<中國企業在哈國石油、天然氣領域的投資與發展>,《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第41卷,第5期,頁93-98。
危平,唐慧泉,2016。<跨國併購的財富效應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基於雙重差分方法的分析>,《國際貿易問題》,第11期,頁120-131。
李志楊,2014。<淺析經濟安全價值>,《金田》,第8期,頁350。
李曜,宋賀,2017。<風險投資支持的上市公司併購績效及其影響機制研究>,《會計研究》,第6期,頁60-67。
李習平,2013。<鄧寧國際生產折衷理論思想及拓展研究>,《對外貿易》,第3期,頁67-69。
李想,2017。<萬達電影產業跨國併購案例分析——併購AMC為例>,《價值工程》,第20期,頁16-17。
李春頂,2004。<邊際產業擴張理論及對我國中小企業跨過經驗的啟示>,《經濟社會發展論壇》,第10期,頁81-82。
李瑢,2005。<小島清的“邊際產業擴張論”與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戰略選擇>,《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頁34-39。
肖德,周先平,2000。<淺述壟斷優勢理論的發展>,《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第4期,頁15-17。
朱健,2016。<中國企業跨國併購的戰略目標與經營績效>,《財經界(學術版)》,第21期。
阮玲玲,2015。<談民營對外投資中涉及的財務管理問題>,《現代經濟信息》,第1期,頁254。
谷明坡,2015。<我國經濟安全觀的形成、演進與展望——以十四大以來黨報告為中心的分析>,《商》,第35期,頁60-61。
依馬木阿吉艾比步拉,2012。<中國與哈薩克直接投資合作>,《俄羅斯中亞東歐市場》,第3期,頁29-37。
范作冰,楊秀秀,劉慧敏,2016。<經驗學習對企業併購績效的影響研究>,《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2卷第6期,頁8-13。
吳宏,馮吉祥,2012。<石油行業海外併購對企業績效的影響——基於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的實證研究>,《國際貿易問題》第12期,頁123-136。
吳銘,2012。<以日本對華直接投資檢驗邊際產業擴張理論>,《國際經濟合作》,第2期,頁64-69。
易加斌,張曦,2013。<國際併購逆向知識轉移影響因素研究述評與展望>,《外國經濟與管理》第35卷第7期,頁12-34。
俞曉婷,歐文彪,2008。<邊際產業擴張理論論述及其對中國產業發展的啟示>,《時代經貿》,第6卷,頁65。
周紹妮,文海濤,2013。<基於產業演進、併購動機的併購績效評價體系研究>,《會計研究》,第10期,頁75-83。
周宏莉,魏峰,2016。<“一帶一路”戰略下國有企業的挑戰及應對>,《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第34卷,第3期,頁108-111。
周藝妍,2011。<國有企業對外投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產業與科技論壇》,第10卷,第20期,頁215-216。
周偉國,2015。<基於風險控防的國有企業對外投資管理探析>,《經貿論壇》,第2期,頁133-134。
周小春,李善民,2008。<併購價值創造的影響因素研究>,《管理世界》,第5期,頁134-143。
周俊,2014。<淺談國有企業對外投資的障礙與應對策略>,《金融經濟》,第3期,頁114-115。
孫淑偉,何賢傑,趙瑞光,牛建軍,2017。<中國企業海外併購溢價研究>,《南開管理評論》,第3期,頁77-89。
姚遠琨,2018。<中國企業跨國併購的財務風險>,《西部改革》,第10期,頁25-27。
姚建敏,2007。<鄧寧國際生產折衷理論的最新發展及對我國的啟示>,《河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頁60-64。
胡傑武,韓麗,2015。<宏觀經濟因素與跨國併購股東財富效應>,《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4卷第1期,頁60-69
胡傑武,韓麗,2016。<我國上市公司跨國併購的財富效應及影響因素>,《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第1期,頁150-160。
胡玄能,2007。<企業併購財務目標:併購增值最大化>,《財會月刊(綜合)》,第2期,頁7-8。
胡紹雨,2015。<企業併購之稅收籌劃:一個案例研究框架>,《貴州大學學報》,第33卷第3期,頁95-102。
桂曉菁,劉瑆,2007。<國際生產折衷理論對我國跨國企業的適用性>,《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期,頁78-79。
陳華,1999。<邊際產業擴張理論對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啟示>,《財貿研究》,第6期,頁26-28。
馬紫君,劉巨松,瞿婷婷,焦捷,2017。<要素市場的快速發展對民營企業是好消息嗎?——基於異地併購角度的研究>,《經濟學報》,第4卷第2期,頁181-202。
郜志雄,王穎,2015。<“中石油”投資哈薩克:模式、效益與風險>,《俄羅斯中亞東歐市場》,第5期,頁2-9。
陸瑤,閆聰,朱玉傑,2011。<對外跨國併購能否為中國企業創造價值?>,《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第51卷第8期,頁1145-1160
高麗葵,趙麗麗,2012。<我國石油公司海外併購中人力資源整合案例解析>,《中國人力資源發展》,第1期,頁62-66。
唐松野,2012。<中國民營企業對外投資政策及投資優勢分析>,《財經研究》,第5期,頁11。
曹雷,胡勇,2015。<試論我國對外投資的現況及發展對策>,《中國商貿》,第2期,頁215-216。
張哲嘉,2016。<盈餘品質與股份交換併購之關聯性:損失認列即時性之觀點>,《評價學報》,第10期,頁68-91。
張榮婕,2015。<跨境併購熱潮對國內電影行業的影響研究>,《投資創業》,第6期,頁100-102。
張豔,商建輝,2017。<“一帶一路”視域下民營企業的海外傳播策略>,《長安大學學報》,第19卷,第3期,頁118-123。
張建紅,衛新江,海柯•艾伯斯,2010。<決定中國企業海外收購成敗的因素分析>,《管理世界》,第3期,頁97-107。
張娟,李培馨,陳曄婷,2017。<地理距離對企業跨國併購行為是否失去了影響?>,《世界經濟研究》,第5期,頁51-78。
㑳長勝,2015。<“後金融危機”背景下哈薩克國家經濟安全評析>,《特區經濟》,第6期,頁62-64。
程惠芳,張孔宇,2006。中國上市公司跨國併購的財富效應分析,《世界經濟》,第12期,頁74-80。
程崢,張繼燕,國有企業直接對外投資風險控制研究——以甘肅國有資產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為例,《經貿實踐》,第3期,2015年,頁156。
楊珊華,2006。<國有企業集團的對外投資管理>,《經濟與會計》,第9期,,頁57-58。
楊增雄,康嘉庚,2004。<國際生產折衷理論的發展及對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啟示>,《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第3期,頁46-50。
董學智,2017。<信息化時代下發展中國家經濟安全困境與出路——以“金磚國家”的合作為例>,《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期,頁27-33。
趙春林,2011。<淺談國有企業對外投資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管理科學》,第10期,頁110。
趙蓓文,陳煜明,2015。<中國對外投資新戰略與開放經濟發展新格局>,《金融市場研究》,頁73-83。
趙傑,《壟斷論》(北京:中共中央黨校經濟學教研部博士畢業論文,2006年),頁:1-136。
蔡茜,2007。<中石油收購PK石油公司的對策分析>,《時代經貿》,第5卷第67期,頁89-90。
鄭宇,章京京,2013。<從萬達集團併購AMC案淺析企業併購>,《中國外資》,第9卷,第297期,頁198。
樂天,2018。中石油公司對哈薩克投資前景及對策分析,《國際貿易》,第24期,頁36-37。
蔣麗娜,薄瀾,姚海鑫,2011。國外併購溢價決定因素研究脈絡梳理與未來展望,《外國經濟與管理》第33卷第10期,頁58-65。
劉莉亞,何彥林,楊金強,2016。<生產率與企業併購:基於中國宏觀層面的分析>,《經濟研究》,第3期,頁123-136
劉不捨,喻金田,許娟,2017。<中國企業跨國併購研究——以萬達集團併購AMC為例>,《當代經濟》,第7卷,第20期,頁1-3。
謝洪明,張倩倩,邵樂樂,吳華飛,2016。<跨國併購的效應:研究述評及展望>,《外國經濟與管理》,第38卷第8期,頁59-112。
蘇旦,2014。<促進民營企業對外投資發展的策略探析>,《經濟廣角》,第3期,頁95-96。
蘇新,2014。中石油海外併購模式及風險分析,《保險職業學院學報》,第28卷第3期,頁53-57。
顧路路,Robert Reed,2011。<中國企業海外併購失敗了嗎?>,《經濟研究》,第7期,頁116-129。
顧海兵,張帥,2016。<“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安全水平分析>,《社會科學文摘》,第7期,頁14-17。
顧海兵,王甲,2018。<中國經濟安全研究的文獻計量分析——基於中文文獻的分析>,《南京社會科學》,第3期,2018年,頁23-30。

(四)官方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中國對外投資發展報告》,2018年,頁1-221。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國家統計局、國家外匯管理局,《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2017年,頁:1-157。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中國駐哈薩克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商務部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司,《對外投資合作國別(地區)指南-哈薩克》,2018年,頁:1-131。

二、英文部分
Auerbach, Alan J, David Reishus, 1978. The Impact of Taxation o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p. 69-86.
Berger, Allen N, Anthony Saunders, Joseph M. Scalise, Gregory F. Udell, 1997. The Effects of Bank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n Small Business Lending.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 Finance Department, New York University.
Barney, Jay B, 1988. Returns to Bidding Firms i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Reconsidering the Relatedness Hypothesi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9, pp.71-78.
Deng, Ping, 2007. Investing for Strategic Resources and Its Rationale: The Case of Outward FDI from Chinese Companies. Business Horizons, Vol. 50, No. 1, pp. 71-81.
Faccio, Mara, Ronald W. Masulis, 2004. The Choice of Payment Method in European Mergers & Acquisition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Vol. 60, No. 3, pp. 1345-1388.
Haleblian, Jerayr, Cynthia E. Devers, Gerry McNamara, Mason A. Carpenter, Robert B. Davison, 2009. Taking Stock of What We Know About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 Journal of Management, Vol. 35, No. 3, pp.469-502.
Lubatkin, Michael, 1987. Merger Strategies and Stockholder Valu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8, No. 1, pp. 39-53.
Makri, Marianna, Michael A. Hitt, Peter J. Lane, 2010. Complementary Technologies, Knowledge Relatedness, and Invention Outcomes in High Technology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31, pp. 602-628.
Stahl, Gunter K, Andreas Voigt, 2008. Do Cultural Differences Matter i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 Tentative Model and Examination, Organization Science, Vol. 19, No. 1, pp. 160-176.
Schwert, G. William, 1996. Markup Pricing i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 41, No. 2, pp. 153-192.
Rossi, Stefano, Paolo F. Volpin, 2004. Cross-country Determinants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 74, No.2, pp. 277-304.
Cartwrught, Susan, Richard Schoenberg, 2006. 30 Years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Research: Recent Advances and Future Opportunities. 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 Vol. 17, No. 1 pp. 1-5.
Weber, Yaakoc, 1996. Corporate Cultural Fit and Performance i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Human Relations, Vol.49, No.9, pp. 1181-1201.
Walsh, James P, 1988. Top Management Turnover Following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9, pp. 173-183.
Weisbach, Michael S, Rose C. Liao, Isil Erel, 2011. Determinants of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Journal of Finance, Vol.67, No.3, pp. 1045-1082.
Wang, Qian, Boateng Agyenim, Yang Tianle. 2007. Cross-broder M&As by Chinese Firms: An analysis of Strategic Motives and Performance.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Review, Vol. 50, No.4, pp. 259-270.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