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文獻
王瓊珠(2010)。故事結構教學與分享閱讀。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王鴻仁(譯) (1989)。發問的智慧。(原作者:Dr.R.B.Sund & A.Carin)臺北市:
遠流。
王莉玲(1993)。幼稚園實習教師發問技巧的分析。幼兒教育學報 (花師)。
天下雜誌,第83期。
王淑俐(1997)。教師說話技巧—教師口語表達在教學與師生溝通上的運用。
台北: 師大書苑。
仇小屏(2005)。限制式寫作之理論與應用。萬卷樓。
親子天下專刊(2007)。
江芳盛(1991)。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批判思考教學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
佘曉清(1999)。生物教師的教學信念, 教學, 與師生互動-個案研究。科學教育
學刊, 7(1), 35-47。
李家同(2010)。大量閱讀的重要性。臺北市:博雅書屋。
李惠玉(2014)。提問教學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發展之個案研究—以七年級國文科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佐藤學(2012)。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革。臺北市:天下。
谷瑞勉(譯) (2001)。Lisbeth Dixon—Krauss 原編。教室中的維高斯基—
仲介的讀寫教學與評量。(Vygotsky in the classroom Mediated Literacy
Instruction and Assessment)。臺北市:心理。
宋慧慈(2014)。啟動孩子思考的引擎。臺北市:遠流。
岳修平(譯)(1998)。教學心理學—學習的認知基礎。(原作者:
E. D.Gagne,C.W.Yekovich,&F.R. Yekovich)。臺北市:遠流。
林清山 (譯) (1990)。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原著:R.E.Mayer)。臺北市:遠流。
林寶山(1998)。教學原理與技巧。 臺北市: 五南。
林建平(1997)。學習輔導-理論與實務。臺北市: 五南。
林淑如(2014)。運用提問和摘要策略促進國小學童閱讀理解之行動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林思綺(2014)。以 PISA 閱讀理解歷程進行提問教學設計研究—以康軒版國中
七年級國文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靜慧(2004)。問答命題策略教學對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學生閱讀理解成效之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依蘋(2013)。融入式多層次問答策略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國語課文理解、
閱讀理解、閱讀自我效能以及閱讀策略使用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林秋美(2011)。提問策略教學對不同批判思考能力之國小六年級學童在閱讀
理解及閱讀提問表現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屏東縣。
兒島獻吉郎(1965)支那文學史。早稲田大學出版部。
周漢光(2000)。有效的中文科敎學法。香港中文大學,香港。
邱春玫(2013)。 QAR 問答關係策略對國小三年級國語課文結構及閱讀理解之影
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邱上真(1991)。學習策略教學的理論與實際。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 (1), 1-49。
洪月女(譯)(1998)。談閱讀。臺北市:心理。
柯華葳(2006)。教出閱讀力。臺北市:天下雜誌。
柯華葳(2007 年 9 月)。台灣需要更多「閱讀策略」教學。
柯華葳(2007)。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PIRLS)最新發現-台灣需要更多「閱讀
教學」策略。
柯華葳(2009)。教出閱讀力 2—培養 Super 小讀者。臺北市:天下雜誌。
柯華葳(2011)。尋找閱讀的樂趣.問好問題 (頁 6-7)。 臺北市: 小魯。
紀閔中(2016)。提問教學法促進七年級學生國語文閱讀理解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馬行誼(2018)。湖心投石閱讀教學模式的實務。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 18 堂課—揚帆再訪之旅。臺北市:麗文文化。
孫明絜(2013)。QARS 閱讀理解策略對國小四年級學童閱讀理解及閱讀態度之
影響研究─以模擬之 PIRLS 測驗題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
學,花蓮縣。
紐文英(2012)。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書廊。
張春興(2003)。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新仁等(2003)。學習與教學新趨勢。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張玉成(1993)。思考技巧與教學。 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張玉成(1998)。教師發問技巧。 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張玉成(2005)。發問技巧與學生創造力之增進。教育資料集刊第三十輯。
張俊紳(1992)。教師發問技巧在教學上的功能及應用。臺東師院學報。
張添洲(2000)。教材教法: 發展與革新。臺北市:五南。
張妤婷(2015)。國小六年級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及其相關因素統合檢証與分析。
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教育部(2010)。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1)。閱讀理解:文章與試題範例。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2)。問思教學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康軒文教事業編印(2017)。國小國語教師手冊(第十一冊)。作者:陳欣希、
柯雅卿、周育如、陳明蕾、游婷雅(2011)。問好問題。臺北市:小魯。
陳欣希(2013)。課文本位閱讀理解教學研習手冊。 臺北市: 教育部。
陳怡琪(2010)。多層次提問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閱讀理解、閱讀理解後
設認知與閱讀動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
東縣。
陳美玲(2014)。對話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童閱讀理解與批判思考之影響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台北: 師大書苑。
陳慧蓉(2011)。提問教學策略對不同閱讀態度之國小四年級學童閱讀提問能力
與閱讀理解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郭妙芳(譯)(2005)。Regie Routman (2003)原著。飛向閱讀的王國
(Reading Essentials:The Specifics You Need to Teach Reading
Well)(初版二刷)。臺北市:阿不拉。
許育健(2015)。高效閱讀: 閱讀理解問思教學。幼獅。
許文姿(2012)。由日本中小學 Lesson Study 參訪談教師 [提問] 與 [傾聽]
的教學策略。新北市教育。
許晴佩(2005)。QAR「問題-答案關係」閱讀理解策略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童
閱讀理解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黃光雄(1999)。教學原理 臺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7)。 教學原理。台北: 師大書苑。
黃政傑、林佩璇(2013)。合作學習。臺北市:五南。
黃國秀(2014)。運用提問策略提升國中生中文閱讀理解能力之研究—以 PISA
試題的閱讀歷程為架構。中臺科技大學,臺中市。
黃雅鈴(2005)。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對不同學習風格的高職美工科學生 [色彩
感覺] 學習成效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程子曦(2016)。學思達教學法對高職學生國文閱讀理解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 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曾景泉(1999)。影響生物實習教師使用發問類比之學科教學知識成分。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妙芬(1995)。單親兒童非理性信念, 公母管教態度, 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
研究。國立屏東師院,屏東縣。
董蓓非(2006)。語文教育心理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葉重新(2010)。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齊若蘭、游常山、李雪莉(2003)。閱讀:新一代的知識革命。臺北市:天下雜
誌。
歐秀娟(2011)。國小高年級國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潘麗珠(2008)。閱讀的策略。台北市:城邦。
謝錫金等著(2005)。兒童閱讀能力進展:香港與國際比較。香港: 香港大學
出版社。
蔣瑀(2017)。運用問思教學法提升國中生閱讀理解表現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蘇琬喻(2017)。運用問思教學於國小五年級國語文閱讀理解之行動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蔡清田(2013)。教育行動研究新論。臺北市:五南。
歐建民(2009)。發問策略對國小學生國語文閱讀理解及批判思考效應之行動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賴姿喻(2015)。提問策略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童在閱讀理解及閱讀提問表現之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嘉義縣。
顏詩穎(2015)。運用提問策略提升國中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新北市。
羅婉珍(2015)。提問策略融入閱讀教學對幼兒閱讀理解與口語表達能力之影
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縣。
二、英文文獻
Friend, R. (2001). Teaching summarization as a content area reading strategy. Journal of Adolescent & Adult Literacy. 44(4), 320-328.
Googman,K (1970). Reading:a 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 In H.Singer &
R.B.Ruddell (Eds.), Theoretical models and the process of reading (pp.497-508).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Gough,P.B (1972). One second of reading. In E.Kavanagh&I.G.Mattingly (Eds.), J. Devine & D.E.Eskey(Eds.), Interac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emmis, S., & McTaggart, R. (Eds.). (1988). The Action research planner(3rd ed.).
Geelong, Victoria: Deakin University.
King, A. (1989). Effects of self-questioning training on college student's comprehension.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4(4), 366-381.
Kintsch, E. (1990). Macroprocesses and microprocess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ummarization skill. Cognition & Instruction. 7(3), 161-195.
Mayer, R. E. (1996). Learning strategies for making sense out of expository text: The SOI model for guiding three cognitive processes in knowledge construc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8(4), 357-371.
Paris, S. G., Wasik, B.A., & Turner, J.,C. (1991).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Readers.
In R. Barr, M. L. Kamil, P. B. Mosenthal & P. D. Pearson (Eds.), Handbook of reading research (Vol.2,pp.609-640). New York: Longman.
Pikulski, J., & Chard, D. J. (2005). Fluency: Bridge between decoding reading.
Internait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58(6), 51--519.
Rumelhart, D. E. (1977). Introduction to hum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New York: Wiley.
Samuels, S. J., & Kamil,M. L. (1988). Models of the reading process. In P. L. Carrell, J. Devine, & D. E. Eskey (Eds.), Interac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Reading (pp. 22-36).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三、網頁資料
1. 國家教育研究院網站https://www.naer.edu.tw/files/11-1000-1268.php?Lang=zh-tw;
檢索日期:2018.07.25。
2.臺灣 PIRLS 2006 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網站: http://www.sec.ntnu.edu.tw/PIRLS/PIRLS2006/PIRLS_005.html;
檢索日期: 2018.08.07。
3. 臺灣 PISA 國家研究中心,網站:http://pisa.nutn.edu.tw/;
檢索日期:2018.08.07。
4. 學思達教學數位平台,網址:http://flipping- chinese.wikispaces.com/%E5%AD%B8%E6%80%9D%E9%81%94%E6%95%99
%E5%AD%B8;
檢索日期:2018.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