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史料(按照經史子集四部分類)
孔穎達,《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77
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華書局,1994
孔穎達,《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77
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北京:中華書局,1989
許維遹,《韓詩外傳集释》,北京:中華書局,1980
孔穎達,《禮記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77
孫希旦,《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5
朱彬,《禮記訓纂》,北京:中華書局,1996
賈公彥,《儀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77
王先謙,《後漢書補註》,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盧弼,《三國志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吳金華,《三國志校詁》,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
吳士鑑、劉承幹,《晉書斠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沈約,《宋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蕭子顯,《南齊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姚思廉,《梁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姚思廉,《陳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李延壽,《南史》,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魏徵,《隋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歐陽修,《新唐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杜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
馬端臨,《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1986
孫星衍,《漢官六種》,北京:中華書局,1990
許嵩,《建康實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張敦頤,《六朝事迹編類》,北京:中華書局,2012
王利器,《顏氏家訓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3
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北京:中華書局,1983
葉瑛,《文史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5)
陳垣,《日知錄校注》,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
王樹民,《廿二史剳記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4
王鳴盛,《十七史商榷》,台北:大化書局,1977
黃大宏,《八代談藪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10
曹旭,《詩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胡應麟:《詩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李善注,《文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
袁枚,《隨園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0
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台北:廣文書局,1968
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95
逯欽立,《先秦漢魏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93
二、近人著作
2.1 專著
勞榦,《魏晉南北朝史》,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5
唐長孺,《三至六世紀江南大土地所有制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日)加藤繁,吳傑譯《中國經濟史考證》,北京:中華書局,1959(東洋文庫,1952-1953)
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63
傅樂成,《漢唐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7
何啟民,《中古門第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8
侯外廬,《中國封建社會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楊聯陞,《國史探微》,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
蘇紹興,《兩晉南朝的士族》,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
程舜英,《魏晉南北朝教育制度史資料》,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
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88
羅宗強,《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台北:允晨,1992
劉淑芬,《六朝的城市與社會》,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
許輝,《六朝經濟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三)》,臺北:三民出版社,1993
萬繩楠,《魏晉南北朝史論稿》,臺北:雲龍出版公司,1994
卜憲群、張南,《中國魏晉南北朝教育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張兆凱,《漢--唐門蔭制度研究》,長沙:岳麓書社,1995
黃慧賢、陳鋒,《中國俸祿制度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
丘光明、邱隆、楊平:《中國科學技術史•度量衡卷》,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
趙德馨,《趙德馨經濟史學論文選》,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
全漢昇,《中國經濟史研究》,臺北市:稻鄉出版社,2003
吳正嵐,《六朝江東士族的家學門風》,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
朱大渭,《魏晉南北朝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王伊同,《五朝門第》,北京:中華書局,2006
瞿同祖,《漢代社會結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葉燁,《北宋文人的經濟生活》,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8
嚴耕望,《嚴耕望史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閻步克,《品位与职位 : 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9
(日)谷川道雄,李憑等譯,《魏晉南北朝隋唐史學的基本問題》,北京:中華書局,2010(汲古書院,1997)
田餘慶,《秦漢魏晉史探微》,北京:中華書局,2011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續編》(《唐長孺文集 二》),北京:中華書局,2011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唐長孺文集 一》),北京:中華書局,2011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中國封建社會的形成和前期的變化》,北京:中華書局,2011
張雨,《賦稅制度、租佃關係與中國中古經濟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2.2 期刊論文
逯欽立,<說文筆>,《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十六本(1945),页180-182矩齋,<古尺考>,《文物》1957年第3期
芮逸夫:
,收錄于《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十七、十八期合刊,1961,頁1-15。
許倬云,<漢代家庭的大小>,收錄于會議論文集《慶祝李濟先生七十歲論文集》(台北:清華學報,1965),頁789-806
(日)越智重明,孫言誠摘譯,<漢六朝的家產分配和二重家產>,《中國史研究動態》,第四十一期,1982年第五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頁29-34(《東洋學報》,卷六一第一——二號,1979年12月
胡寶國,<东晋南朝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中國史研究》,1987年第4期
劉增貴,<魏晉南北朝時代的妾>,《新史學》二卷四期,1991年12月,頁1-36
朱師曉海,〈魏晉時期文學自覺說的省思〉,《淡江大學中文學報》第9期(2003年12月)
邢義田,<允文允武——漢代官吏的一種典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五本(2004),第二分页,頁223-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