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部分
Barazzetti, L., Previtali, M. & Roncoroni, F. (2017). 3D modelling with the Samsung Gear 360. 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s,42, 85-90. Bennett, J. (2011). Developing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faculty and staff. SAN FRANCISCO: 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dministrators. Burdea, G. & Coiffet, P. (1994).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New York: Wiley Interscience. Google Expidition.(n.d.). from https://edu.google.com/expeditions/#about Hayes, D., Turczynski, C., Rice, J., & Kozhevnikov, M. (2014). Virtual-reality-based educational laboratories in fiber optic engineering. Proceeding of SPIE 8289. doi: 10.1117/12.2070779 Kuo, B. C. H.& Roysircar, G. (2006).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of adolescent Taiwanese unaccompanied sojourners in Canad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30, 159-183. Sharma, M. P. & Jung, L.B. (1985). How cross-cultural social participationaffects the international attitudes of U.S. stud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9. 377-387. Thomas Cook Virtual Reality Holiday‘Try Before You Fly. (n.d.). from http://visualise.com/case-study/thomas-cook-virtual-holiday Tussyadiah,I,P., Wang,D., Jung,T. H. & Dieck, M.t . (2018). Virtual reality, presence, and attitude change: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ourism. Tourism Management,66 , 140-154. UNESCO 1974 Recommendation used to measure progress towards education target 4.7. (1974). from UNESCO: http://www.unesco.org/new/en/media-services/single-view/news/unesco_1974_recommendation_used_to_measure_progress_towards/ Zhou, Y., Ji, S., Xu, T. & Wnag, Z. (2018). Promoting knowledge construction: a model for using virtual reality interaction to enhance learning. ScienceDirect, 130, 239-246.
中文部分 Parisi, T. (2016)。VR虛擬實境學習手冊|為桌面應用、網頁、行動裝置打造身臨其境的體驗。 (徐瑞珠譯)。臺北市: 碁峰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VR AR 360 虛擬擴增實境輔助教學平台。(民107). 擷取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_continue=193&v=eY6qn8scZXU 人間衛視(民107, 4月3日)。20180403介壽國中環境教育課路跑結合VR習交通安全。 擷取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kKQubBfs2k 才華有限實驗室 (民105)。VR來了!臺北市:寫樂文化有限公司。 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 (民100)。擷取自 http://www.ietw.moe.gov.tw/GoWeb/include/index.php?Page=A-2 中小學國際教育資訊網 (民101)。擷取自 http://www.ietw.moe.gov.tw/GoWeb/include/index.php?Page=E-32 王寒、卿偉龍、王趙翔、藍天 (民106)。當虛擬實境和人工智慧齊步走。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吳世光、陳建和 (民91)。影像式虛擬實境之發展及其在觀光產業應用之研究。觀光研究學報, 8,109-125。 李思漢 (民106)。探討沉浸式虛擬實境RPG 遊戲設計—以HTC Vive為例。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高雄。 周惠柔、林弘昌 (民107)。 應用虛擬實境技術與6E教學模式於高中生活科技課程之結構教學單元設計。科技與人力教育季刊,4,67-89。 林政宏 (民86)。深入虛擬實境VR。臺北市:碁峰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林蓓莉 (民100)。國民小學國際交流之個案研究—以君子國小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新竹市。 徐兆吉、馬君、何仲、劉曉宇 (民106)。電腦、網路、手機之後?虛擬實境新世代運算平台。 臺北市:佳魁資訊。 張添洲 (民106)。芬蘭國際交流分享。Busines Education Quarterly.140,1-9。 曹雨 (民105)。虛擬實境狂潮:從購物、教育到醫療,VR/AR商機即將顛覆未來的十大產業!臺北市:商周出版。 許西玲 (民105)。 國際教育旅行與姊妹校交流的現況與問題。國教新知,63,98-113。 陳勇祥 (民104)。身心障礙學生參與國際教育旅行之成效探析。特殊教育季刊,136,27-34。 黃雅晨 (民97)。 運用虛擬實境數位學習於國小六年級兒童廟宇建築藝術認知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廖述盛、黃秀美、賴崇閔 (民100)。虛擬實境結合問題導向學習應用於行動化醫學教育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9,237-256。 廖福現,詹盛如 (民104)。嘉義市高中職國際教育旅行經驗。師友月刊。581,16-21。 趙德芬 (民106)。虛擬實境應用於教育學習之研究—以VR科學實驗為例。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高雄。 劉永順 (民95)。臺灣推動高中職學生國際教育旅行的現況與展望。教育資料與研究,71,37-46。 蔡美瑛 (民106)。沉浸式顯示體驗的應用。 擷取自科技大觀園: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c/sfXI.htm 謝旻蒼 (民106)。從新南向政策看我國中小學國際教育之推動方向。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224-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