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255.14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1/13 10:1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楊佩瑜
研究生(外文):YANG, PEI-YU
論文名稱:談聽障族群的認同及調適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About The Hearing-Impaired People of Their Ethnic Identity and Adjustment
指導教授:管志明管志明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KUAN, CHIH-MING
口試委員:劉秀丹邢敏華
口試日期:2019-08-27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大學
系所名稱: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臺灣文化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區域研究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445
中文關鍵詞:聽障者族群適應認同
外文關鍵詞:the hearing-impairedethnicityadjustmentidentit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
  • 點閱點閱:92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0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人類的社會環境是以聲音為主的生活方式,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統計,截至2018年底,國內聽覺障礙者約有12萬人。聽障者外觀與正常聽力者無異,最大的特徵即為聽力受損,聽障者卻不像其他血緣相傳族群那麼幸運,文化能夠持以延續下去。因為聽力障礙與外界溝通有相對的困難,導致在社會上,聽障者時常會受到不平等、不友善的對待,甚至被漠視。
本研究主旨在探究在聽障族群在原生家庭、求學各階段及畢業後進入職場中的生活適應與人際互動狀況,在其適應歷程下如何形塑出獨特的族群文化,並且探討聽障者如何在聾人及聽人兩種文化的的影響之下,自我調適和認同的歷程研究。
研究係以質性研究法來進行,採用立意及滾雪球取樣,針對51位受訪者進行訪談,運用田野調查的觀察法及深入訪談,蒐集各項資料後,結合圖表方式整理各項觀察的所見現象,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來陳示資料內涵,並將受訪者以主要溝通模式分為三大類組,加上受訪者的自我敘述,分析和解釋因果關係。
欲探討/聽障者在成長歷程當中如何不斷地在自我調適,找到最適合自己和社會環境的互動,以求能順利融入其中,並在社會互動中確立了自我認同。研究結果如下:
(一) 原生家庭的良好互動與聽障者自我調節呈現正相關。
(二) 學習歷程中的師生同儕支持與認同影響自我調適的狀況。
(三) 自我價值的發展與追尋受限於社會環境、大眾的認知。

Human society is mostly based on a communication way of giving and receiving talks via the voices. In Taiwan, the hearing-impaired people are approximately twelve hundred thousand up to the end of 2018 according to the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accounting for a high proportion of handicapped people.The appearances of the deaf and the hearing-impaired have no differences from that of normal people. hearing impairment is the only and the most deadly feature for them. They are relatively difficult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outside world. Therefore, the deaf and the hearing-impaired people are often subject to unequal discrimination and even being ignored.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status of life adjustments and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 of their original families, in the studies, or after graduations and the unique ethnic culture formed under the adjustment process of hearing obstacles as well as to explore how they adjust and identify themselv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wo cultures by the deaf and the listeners.
This study is conducted by a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by using purposive sampling and snowball sampling to interview 51 interviewees.
After the data is generally collected, then the charts are used to organize the observations in an easy-to-understand way. Interviewee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major groups, based on their main communication models and their self-narrations, to analyze and interpret the cause-effect relations.
To explore how hearing-impaired people constantly adjust and assimilate themselves during the growth processes to find interactions that are most suitable for them to integrate into the society, the results are shown as follows:
(1)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a good interaction in original families and self-adjustments of the hearing-impaired people.
(2) There is a relevant influence on the status of self-adjustment of hearing-impaired people by teachers or peers supporting and identifying during their studies.
(3) There is a limit of the development and pursuit of self-worth by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the popular cognition.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次 v
表次 viii
圖次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6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對象 9
第四節 研究流程及限制 11
第五節 名詞釋義 13
第二章 聽障者的意涵與族群文化的論述 19
第一節 關於聽障者 19
一、 聽覺障礙的定義 19
二、 聽障者助聽輔具相關介紹 28
第二節 關於聽障者的教育與溝通模式 39
一、 聽障者的教育 39
二、 溝通模式 43
第三節 文化與族群 49
第四節 文化異質性及影響 53
第三章 適應能力與溝通表現 59
第一節 原生家庭的互動模式與溝通抉擇 59
一、 家庭觀念及態度 63
二、 助聽輔具與溝通方式 72
第二節 學習環境與自我認同的形塑 86
一、 學齡前教育 88
二、 十二年國民教育階段 92
三、 大學教育階段 116
第三節 個人身份的不同適應 124
第四章 不同的認同方法與結果 139
第一節 自我認同與調節 139
一、 自我認同的形塑 147
二、 與社會他人互動對自我認同的影響 166
三、 助聽輔具與自我認同的相關性 175
第二節 族群文化的形成與社會認同 184
一、 歸屬的社會認同 192
二、 習得的社會認同 207
第三節 成長適應後的自我抉擇 222
一、 自我認同與學習環境抉擇 226
二、 自我認同與伴侶抉擇、期許 233
第五章 結論 251
參考文獻 258
一、 專書類 258
二、 期刊類: 263
三、 學位論文類: 265
四、 網路資料: 267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 269
附錄二 受訪者基本資料 270
附錄三 訪談大綱 271
附錄四 受訪者受訪時間一覽表 273
附錄五 田調資料蒐集場域時間 275
附錄六 受訪者基本資料統計 276
附錄七 受訪者基本資料 277
附錄八 受訪者口語訓練 279
附錄九 受訪者溝通模式及教育安置 281
附錄十 受訪者溝通模式細項分類 293
附錄十一 受訪者對聾人、聽障、重聽三詞定義 296
附錄十二 自我認同與對象抉擇 301
附錄十三 訪談逐題分組文字稿 305


A.Mucchielli ,張龍雄譯,《群體心態》,(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89)。
Anthony Giddens著,趙旭東、方文譯,《現代性與自我認同:晚期時代的自我與社會》,(台北:左岸文化,2002)。
Arthur P.Ciaramicoki、Katherine Ketcham著,陳豐偉、張家銘譯《同理心的力量》,(台北市:麥田出版,2005)。
Conrad Phillip Kottak,徐雨村譯,《文化人類學:文化多樣性的探索》,(台北市:巨流圖,2005) 。
Conrad Phillip Kottak,徐雨村譯,《文化人類學:領會文化多樣性》,(台北市:巨流圖,2014) 。
Chris Barker,許夢雲譯《The Sage Dictionary of Cultural Studies 》,(新北市:韋伯文化,2007)。
Desmond Morris著,周邦憲譯,《人類動物園》,(台北市:遠流出版,1992)。
Dr. Marc Marschark著,邢敏華譯,《教育所有年齡層的聾生—從早期療育到終身學習》,(台南:供學出版社,2004)
E.T.Hall霍爾著,黃聲雄譯,《The Silent Language無聲的語言》,(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1976)。
Frederick N. Martin, John Greer Clark,劉俊榮譯,《Introduction to Audiology聽力學》,(台北市:雙葉書廊,2017)。
George Herbert Mead著,胡榮、王小章譯《心靈、自我與社會》,(台北市:桂冠圖書,1995)。
Harry F. Wolcott著,顧瑜君譯,《質性研究寫作》,(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1998) 。
Howard,M.C,,李茂興、藍美華譯,《文化人類學》,(台北市:弘智文化,1995) 。
Jart,D.&Jary,J,周業謙、周光淦譯,《社會學辭典》,(台北市:城邦,1998) 。
Jenks,C.,俞智敏、陳光達、王淑燕譯,《文化》,(台北市:巨流圖,1998) 。
Jerome D.Schein&David A Stewart著,邢敏華譯《動作中的語言–探究手語的本質》,(台北市:心理出版社,2005)。
J.F.Andrews,I.W.Leigh&M.T.Weiner著,陳小娟、邢敏華譯《Deaf People Evolving Perspectives form Psychology,Education ,and Sociology-失聰者,心理教育及社會轉變中的觀點》,(新北市:心理出版社,2007)。
John D. Delamater,‧Daniel J.Myers著,陸洛、吳珮瑀、林國慶、高旭繁、翁崇修譯《Social Psychology-社會心理學》,(新北市:心理出版社,2007)。
Kirk, Samuel A.著,林寶貴譯,《特殊兒童教育總論》,(台北市 : 教育部社會教育司,1983)
Kirk, Samuel A.著,韓福榮,曹光文譯,《特殊教育概論》,(臺北市 : 雙葉書廊,2011)
Martha Augoustions,Iain Walker&Ngaire Donaghue著,王勇智、曾寶瑩、陳舒儀譯《Social Cognitio:An Integrated-社會認知:一種整合的觀點》,(新北市:心理出版社,2010)。
Michael Interaction著,苗延威、張君玫譯,《社會互動》,(台北市:巨流圖書,1998)。
Michael Oliver, Bob Sapey, Pam Thomas著,葉琇姍譯,《身心障礙者社會工作》,(新北市:心理出版社,2014)。
Miles Hewstone,Wolfgang Stroebe,Klaus Jonas著,周海娟、郭盛銘、黃信洋譯《Introduction To Social Phychology:A European Perspective-社會心理學歐洲觀點》,(台北市:學富文化事業,2013)。
Pierre Bourdieu著,孫治綺譯,《布爾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台北:麥田出版,2002)。
Richard J.Crisp,Rhiannon N.Turner著,李政賢譯,《社會心理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2006)
Richard T.Schaefer著,劉鶴群、房智慧譯《Sociologyge-社會學》,(高雄市:麗文文化,2005)。
R.Linton著,蔡勇美譯,《文化人類學-人格的文化背景》,(高雄市:三信出版社,1975)。
Saul Kassin,Steven Fein, Hazel Rose Markus著,洪光遠、程淑華、王郁茗譯《Social Psychology 8E-社會心理學》,(台北市:雙葉書廊,2012)。
Stephanie Feeney,Doris Christensen,Eva Moravcik著,陽琬譯,《學前教育》,(台北市,培生教育出版,2004)。
Yule,G. 張文軒譯,《語言學導論》,(台北市:書林,1999) 。
史文漢,《台灣手語語言歷史及其在世界各國手語中的地位》,(台北市:中華民國啟聰協會,2001)。
丁立芬、史文漢,《手能生橋》,(台北:中華民國聾人協會,2001)。
李芃娟,《聽覺障礙》,(國立台南大學特教中心:特殊教育叢書第56輯,2012)。
李英琪主編。《更好的改變,還是更多的限制?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ICF)概念與應用》,(臺北市:財團法人愛盲基金會,2012)。
余舜德、張珣、劉斐玟主編,《人類學家的我們、你們、他們》,(台北市,中研院民族所,2018)。
任真影著,《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台北:新潮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
何華國,《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台北:五南,2002)。
吳天泰主編,《族群與社會》,(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2006)。
吳就君編譯,《家族治療—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大洋出版社,1986)。
杜聲鋒著,《皮亞傑及其思想》,(台北市:遠流出版,1989)。
林仁和著,《社會心理學》(台北市:心理出版社,2013)。
林桂如、鐘雅婷等著,《帶得走的溝通技巧》,(台北市:心理出版社,2017)。
林美珍、黃世埩、柯華葳著,《人類發展》,(台北市:心理出版社,2009)。
林滿紅著,《獵巫、叫魂與認同危機—台灣定位新論》,(台北:黎明文化,2008)。
林寶貴,《溝通障礙: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2004)。
林寶貴著,《語言障礙與矯治》,(台北:五南圖書,1991)。
林寶貴,《溝通障礙教育與復健》,(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2004)。
林寶貴,《聽覺障礙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2006)。
林寶貴主編,《特殊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心理出版社,2009)。
林寶貴、魏瑞金等,《國語口手語法對聽障學生口語教學效果之研究》,(台北:教育部社會教育司,1995)。
林幸台、王振德主編,《高中職身心障礙學生輔導手冊》,(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1996)。
林旭,《寂靜之外》,(台北市:左岸文化,2005)。
林瑞欽著,《輔導的理念與實際》,(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83)。
邱錦昌,《人際溝通技術在學校輔導上的應用》,(台北市,台灣省政府教育廳,1983)。
邱文貞、張憶萍、管美玲著,《聽見問題-聽覺損傷兒童父母常見的問題與解答》,(台北市:心理出版社,2016)。
周佳穎,《ICF的分類架構與編碼原則》,(臺北市:財團法人愛盲基金會,2012),頁39-45。
高強華、戴維揚主編,《族群融合的新境界—原住民教育文化》,(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2001)。
海倫.凱勒,宋碧雲譯《海倫凱勒自傳》(台北市:志文出版社,2001) 。
馬斯洛著,劉千美譯,《自我實現與人格成熟》,(台北市:光啟出版社,1988)。
郭為藩,《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台北:文景書局,1992)。
張春興,《張氏心理學詞典》,(台北市:東華書局,1989)。
張春興,《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1998)。
張春興,《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2004)。
張蓓莉主編,《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原則鑑定基準說明手冊》(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2000)。
張蓓莉,《聽覺障礙兒童輔導手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1992)。張蓓莉,《聽覺障礙學生輔導手冊》,(教育部特殊教育小組,2000)。
張榮興,《聾情覓意:我所看見的聾人教育》,(台北市:文鶴出版社,2014)。
陳素勤,《比手劃腳談聽障教育》,(台北市:師大書苑,2000)。
陳麗如,《特殊兒童鑑定與評量》,(台北:心理,2002)。
陳仲庚、張雨新編著,《人格心理學》,(台北市:五南出圖書出版,1992)。
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聽覺障礙學生升學輔導與安置措施之研究》,(台北市:教育部教研會,1991)。
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編輯,《翱翔在有聲的天空》,(台北市:教育部社會教育司,1993)。
黃光國,《自我實現的人生》,(台北市:桂冠圖書,1990)。
黃迺毓著,《家庭教育》,(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1988)。
黃迺毓、黃馨慧、蘇雪玉、唐先梅、李淑娟編著,《家庭概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8)
彭懷真,《社會學導論》,(台北市:三民書局,2001)。
趙建民等著,《台灣自然手語》,(台北市:中華民國聾人手語研究會,1988)。
趙建民著,《手語語言學概論》,(台北市:中華民國啟聰協會,2011)。
葉至誠,《社會學是什麼》,(台北市:揚智文化,2005)。
奧立佛‧薩克斯,《Seeing Voices看見聲音》,(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2004)。
劉秀丹,《手語心理語言實驗及其對聽障教育的啟示》,(台中市:天空數位圖書,2009)。
劉玉玲著,《教育人類學第二版》,(台北市:揚智文化,2006)。
臺北市政府勞工局,《臺北市手語翻譯培訓研究》,(台北市:台北市政府勞工局,2008) 。
譚光廠、馮利、陳朴主編,《文化學辭典》,〈北京:中央民俗學院出版社,1988〉。
國立嘉義大學特教中心編撰,《特殊教育學生輔導手冊-聽障類》,〈嘉義:國立嘉義大學特教中心,2006〉。
蔡昆瀛編著,《學前特殊教育巡迴輔導實務參考手冊》,〈台北市: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7〉。
蔡雪泥編著,《陪孩子一同走過成長路》,(台北市:功文文教基金會,1992)。
謝世忠著,《認同的汙名》,(台北市:自立晚報社,1987)。
蕭雅文著,《聽力學導論》,(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2003)。
二、期刊類:
丘昌泰,〈臺灣客家族群的自我隱形化行為:顯性與隱性客家人的語言使用與族群認同〉,《客家研究》:創刊號,頁45-96,2006。
吳武典,〈特殊教育〉,《中華民國教育年報》:9,頁319-370,2008。
邢敏華,〈我對聽障生「最少限制環境」與「聾文化」的看法〉,《特教園丁》:9,頁35-38,1994。
邢敏華,〈台北啟聰學校教師對校內溝通政策的看法及其執行方法之調查〉,《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4,209-235,1995。
李芃娟,〈聽覺障礙學童輔助工具使用之調查研究〉,《台南師範學院學報》:30期,頁3 15-337,1997。
李芃娟,〈聽障與聽常同儕間的溝通策略〉,《南師特教簡訊》:25,頁12-16頁,2004。
林維芬、徐秋碧,〈正向情緒輔導介入方案對國小學童情緒智力、生活適應與幸福感之研究〉,《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5 ,頁131~178,2009。
林怡慧,〈高中職聽覺障礙學生融合教育現況及轉銜服務之初探〉,《特教園丁》:2,23-35,2008。
邱大昕〈盲流非盲流:日治時期臺灣盲人的流動與遷移〉,《台灣史研究》:22(1) ,頁1-24,2015。
翁麗芳,〈從臺灣史觀點論臺灣幼兒教育的發展〉,《教育資料與研究》:104,頁1-24,2012。
陳小娟,〈三至八歲聽覺障礙兒童語音聽知覺接受力之研究〉,《特教教育與復健學報》:7,頁51-78,1999) 。
陳書婷,〈我國融合教育的發展與實施困境〉,《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7),頁137-141,2018。
曾世杰,〈聽障者閱讀困難的可能原因之一〉,《特教教育季刊》:60,頁35-38,1996。
張蓓莉,〈聽覺障礙之學生語言能力研究〉,《特教教育研究學刊》,5:頁165-204,2002。
張蓓莉、陳張榮,〈聽障者動作發展與平衡能力〉,《大專體育》:113,頁70-76,2011。
趙麗華、王天苗,〈身心障礙學生升大學甄試簡章〉,《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16,頁1-24,2006) 。
劉秀丹、曾進興、劉俊榮,〈自然手語與文法手語的詞彙記憶廣度比較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4(3) ,頁25-4,2009。
蘇芳柳,〈北勢國小回歸主流聽覺障礙學生讀話能力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殊教育研究學刊》:7,頁129-148,1991。
三、學位論文類:
王鍾和,〈大學生自尊、同儕關係對復原力與幸福感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
朱經明,〈國中學生自我概念、友伴關係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年) 。。
何慧玥,〈大專聽覺障礙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1996) 。
李信賢,〈比較臺灣手語與中文手語的音韻系統〉,(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 。
林伶旭,〈無聲的吶喊-台灣聾人文化的形構與危機〉,(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林岳慶,〈啟聰學校及普通高中職聽障生與聽常同儕之友誼經驗研究〉,(國立台南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
林麗玉,〈新移民子女自我概念、人際關係與文化認同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習碩士論文,2008) 。
林琬穎,〈啟聰學校聽障生文化認同與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教育社會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9)。
吳宗蓉,〈聽障網路使用者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2002) 。
吳惠敏,〈青少年家庭系統分化、自我發展與生活適應之相關性的研究---以台中縣國中生為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
陳志榮,〈聾文化教學對啟聰學校高職部學生聾文化認同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碩士論文,2012) 。
陳佳靖,〈網路中的人際關係、互動經驗與自我認同〉,(國立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2004) 。
施相如,〈國中聽覺障礙學生學校生活素質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碩士論文,1997) 。
洪宜綾,〈台北市高中職聽覺障礙學生生活適應之探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15)。
侯松延,〈隔離或融合–聽障者職訓與就業歷程的社會學分析〉,(國立台北大學 社會學系碩士論文,2011)。
高佑仁,〈高中職普通班聽覺障礙學生心理社會適應之研究〉,(國立彰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5) 。
張稚鑫,〈徘徊在「聽」與「聾」之間:回歸主流教育中聽障大學生的身分認同〉,(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2004)。
曾景蘭,〈國中普通班聽覺障礙學生學校生活適應與情緒和行為表現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碩士論文,2006) 。
陳姵君,〈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認同.獨處能力與情緒調節之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2008) 。
黃法川,〈啟聰學校高中職聽障生之溝通順暢度、師生關係、同儕關係與幸福感探究〉,(國立台南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 。
趙任民,〈生命無聲的吶喊-聽覺障礙者社會福利服務供需之探討〉,(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
蘇芳柳,〈聽障學生之學習適應研究〉,(國立師範台灣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
謝銀沙,〈已婚婦女個人特質、婚姻溝通與婚姻調適相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四、網路資料:
1.中央社網路新聞。搜尋時間2017/10/18
http://www.tcsh.org.tw/ap/news_view.aspx?bid=29&sn=51e752b1-6e8b-4001-8809-2e8a307bd635
2.全國法規資料庫網站。身心障礙保護法。搜尋日期2018/11/15
http://law.moj.gov.tw
3.內政部統計資訊服務網。搜尋時間2017/10/05
http://www.moi.gov.tw
4.Maslow需求層次理論。搜尋日期2018/11/15
http://www.chuntingyeh.com/2016/10/maslow.html
5.教育部國語辭典。搜尋時間:2019/05/24
http://dict.concised.moe.edu.tw/cgi-bin/jbdic/gsweb.cgi
6.財團法人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搜尋時間:2019/05/28
https://www.chfn.org.tw/
7.博士助聽器。搜尋時間:2019/02/17
http://www.drhearing.com.tw/
8.衛生福利部人口統計處。搜尋時間:2018/06/05
https://dep.mohw.gov.tw/DOS/cp-1721-9403-113.html
9.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聽障人協會全球資訊網。搜尋時間2019/03/06
http://www.cnad.org.tw/ap/index.aspx
10.聽障服務中心。搜尋時間2019/04/12
http://web.tndsh.tn.edu.tw/hearimpa/htdocs/
11.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搜尋時間2019/05/17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829&pid=4604
12.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搜尋時間:2019/06/25
https://twblg.dict.edu.tw/holodict_new/index/fulu_suyan_level2.jsp?bihua=3
13.教育部國民教育署,搜尋日期:2019/06/27
https://www.edu.tw/News_Plan_Content.aspx?n=D33B55D537402BAA&sms=954974C68391B710&s=37E2FF8B7ACFC28B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