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文部分 王秀銀(2006)。傑出體育教授教育哲學觀及其使命之研究。文化體育學刊,4, 135–150。 孔孟文化事業(2018年09 月24 日)。 KUMON如何為孩子儲備專注學習力?。 中時電子報。取自 https://www.chinatimes.com/ html。 王嬿惠、羅承浤、鮑惟豪、謝秉叡(2011)。數位動態與靜態影像之輔助學習成效比較 -以英語學習為例。工程科技與教育學刊,8(3),343-350。 朱小蔓(2002)。中國教師新百科。大陸:中國大百科全書。 宋和平(2009)。籃球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與研究,渭南師範學院學報, 24(2),75-79。 李明俊、李政吉、林益偉與周建智(2009)。在多媒體輔助教學之情境學童體育課學習 動機與班級氣氛,北體學報,18,46-59。 李達勝(2015)。體育課程應用多媒體教學的思考。屏東科大體育學刊,4,1-10。 吳聲毅(2004)。數位教材製作。臺北市:金禾資訊。 吳聲毅(2014)。數位教材製作1-2。臺北市:金禾資訊。 卓俊伶(2000)。運動心理學-動作學習。臺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卓俊伶、楊梓楣、陳重佑、蔣懷孝、李冠逸、陳秀惠、賴世烱、劉淑燕、林靜兒、連恒 裕、張智惠、梁嘉音(譯)(2018)。動作控制與學習。臺北市:合記。(Schmidt,R. A.,& Lee,T.D.,2011)。 林建豪、張世聰(2012)。體育教學與數位學習之應用。中華體育季刊,26(2), 259-270。 林清山(1996)。教育心理學—教學取向。臺北市:東華。 周賢銘(2008)。不同外在回饋訊息對國小學童羽球發高遠球技能學習之影響(未出版 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耀豐(2004)。工作限制下技能水準差異和訓練對網球正手拍技能表現的 影響(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胡名霞(2006)。動作控制與動作學習-第二版。臺北市:金名。 胡名霞(2013)。動作控制與動作學習-第四版。臺北市:金名。 陳五洲(1994)。多媒體科技在體育教學上的應用。國民體育季刊,23(3),103-109。 陳秀花、詹建人、陳應仁(2004)。雙重回饋訊息對三種網球技能學習之影響。成大體 育,37(1),77-87。 陳宜男、劉奇鑫(2011)。視覺專注力遊戲在家輕鬆玩。臺北市:新手父母出版社。 陳定國(2002)。不同表現獲知對體操技能學習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陳明溥、吳鐵雄(1990)。資訊教育教學媒體應用-教學媒體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明璋、李俊儀、李健恆、楊晨意(2016)。逐步引導注意力之多媒體教學設計對圓切 線性質學習之成效研究。臺灣數學教育期刊,3(2),1-30。 陳嘉弘(2005)。資訊融入體育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動作技能學習與學習動機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巿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孫嘉億(2011)。練習方式與影回饋型態對法式滾球射擊擲準技能學習之影響。(未出 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資料引自: https://www.naer.edu.tw/files/15-1000-7944,c639-1.php?Lang=zh-tw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英波(2003)。動作學習與控制。北京市: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張清濱(2009)。教學原理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黃清雲(1994)。互動式多媒體的功能及其應用-以體育教學為例。教學科技與媒體, 16,21-26。 黃清雲(2000)。新科技在體育之應用-理論與實際。教育科技與媒體,46,2-12。 黃碧月(2008)。運用多媒體教學策略於運動比賽表現成效之研究-以大學足球興趣選 項課程為例。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7(1),1-12。 雷小娟、王誼邦(2002)。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之體育教學遊戲設計。淡江體育,5, 106-110。 楊小瑩、陳五洲(2009)。電腦遊戲在體育教學上的運用。大專體育,102,150-158。 詹純玲(2016年8月16日)。專注力與注意力有何不同?。親子天下電子報。 取自 https://www.parenting.com.tw/ 楊智能(2000)。影像回饋及其時宜對太極拳動作模仿學習的影響(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鄭昭明(1993)。認知心理學-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桂冠。 臺鳳英(2003)。教學語言之使用對以英語為外語之高中生英語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霍秉坤(2004)。 教學方法與設計。香港:商務。 駱俊霖、鄭吉祥、黃建人(2006)。不同回饋訊息對柔道小內刈技能 學習之影響。文化體育學刊,4,67-78。 鍾敏華(1995)。國中體育教師回饋與學生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顏欣加(2001)。傳統教學與媒體教學對龍舟學習知識及動作技能的成就影響(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簡桂彬(2000)。不同技能表現獲知對足球內側傳球技能表現的影響(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簡桂彬 (2007)。影像回饋對運動技能學習表現之探討。國北教大體育,(2), 75 - 84。 簡桂彬(2008)。影像回饋策略對法式滾球定位擲準技能學習之影響。臺北市:海峽兩 岸體育研究學會。 簡桂彬、陳素芬、林忠儀(2016)。網路輔助學習系統在動作技能教學上之應用。人文 社會學報,12(1),1-24。
二、英文部分 Alesandrini,k .(1985).The instructional graphic checklist:A look at the design of graphics in courseware. The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nnumiations and Technoloagy , CA.Jan.17-23.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Guide.(1972).Retrieved from https://www.aect.org/index.php Boyce, B. A. (1991). The effects of an instructional strategy with two schedules of augmented KP feedback upon skill acquistion of an selevted shooting task.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11, 47-58. Champion. V.L.,Springston. J. K., Zollinger. T. W., Saywell, R. M., Monahan, P.O.,Zhao. Q., et al. (2006) . Comparison of three interventions to increase mammography screening in low income African American women. Cancer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30(6) , 535-544. Eckrich, J., Widule, C. J., Shrader, R. A., & Maver, J. (1994). The effects of video observational training on video and live observational proficiency.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13, 216-227. Ely, D.(1963),The Changing Roles of The Audiovisual Process in Education : A Definition And A Glossary of Related Terms. 「Audiovisual Communication ReviewⅡ」(1), Supplement NO.6. Healy J. (1990). Endangered minds: Why our children can’t think. New York: Simonand Schuster . Keller, J. M. (1999). Motivation by design. Unpublished manuscript,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 Florida. Knudsen, E. I.(2007). Fundamental components of attention. Annual Review of Neuroscience,30,57-78. Kernodle, M. W. & Carlton, L. G. (1992). Information feedback and the learning of multiple-degree-of-freedom activities. Journal of Motor Behavior, 24, 187-196. Magill, R. A., & Schoenfelder-Zohdi, B. (1996). A visual model and knowledge of performance as sources of information for learning a rhythmic gymnastics skil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27, 7-22. Mayer, R. E. (2009). Multimedia learning (2nd ed.).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CBO9780511811678 Paske,R.(1990).Hypermedia:A brief history and progress report. T.H.E.Journal,53-56,Aug.1990. Rink, J. E. (1991). Teaching physical education for learning. Louis: Time Mirror/Mosby College Publish. Rikli,R.&Smith,G (1980). Videotape feedback effects on tennis serving form.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50, 895-901. Schmidt, R. A., & Wrisberg, C. A. (2000). Motor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A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pproach (2nd ed.).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Schar. S. G., & Krueger, H.(2000). Using new learning technologies with multimedia.IEEE MultiMedia, 7(3), 40-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