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船山原典部分(按時代先後排序)
西漢‧司馬遷:《史記》(臺北:七略出版社,1991年)。
東晉‧葛洪:《抱朴子內篇》(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北宋‧呂大臨等編:《河南程氏遺書》(北縣:漢京文化,1983年)。
南宋‧吳悞《指歸集》,收明‧邵以正校:《正統道藏》第32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5年)。
南宋‧朱熹:《周易本義》(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
南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南宋‧翁葆光註,戴起宗疏:《紫陽真人悟真篇註疏》,收明‧邵以正校:《正統道藏》第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5年)。
南宋‧彭耜編:《海瓊白真人語錄》,收明‧邵以正校:《正統道藏》第55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5年)。
南宋‧釋普濟編:《五燈會元》(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明‧李時珍:《奇經八脈考》,收《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7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王夫之:《周易外傳》,收楊堅等編:《船山全書》第1冊(長沙:嶽麓書社,1988年)。
清‧王夫之:《周易內傳》,收楊堅等編:《船山全書》第1冊(長沙:嶽麓書社,1988年)。
清‧王夫之:《尚書引義》,收楊堅等編:《船山全書》第2冊(長沙:嶽麓書社,1988年)。
清‧王夫之:《詩經稗疏》,收楊堅等編:《船山全書》第3冊(長沙:嶽麓書社,1988年)。
清‧王夫之:《詩廣傳》,收楊堅等編:《船山全書》第3冊(長沙:嶽麓書社,1988年)。
清‧王夫之:《禮記章句》,收楊堅等編:《船山全書》第4冊(長沙:嶽麓書社,1988年)。
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收楊堅等編:《船山全書》第6冊(長沙:嶽麓書社,1988年)。
清‧王夫之:《四書訓義(上)》,收楊堅等編:《船山全書》第7冊(長沙:嶽麓書社,1988年)。
清‧王夫之:《四書訓義(下)》,收楊堅等編:《船山全書》第8冊(長沙:嶽麓書社,1988年)。
清‧王夫之:《讀通鑑論》,收楊堅等編:《船山全書》第10冊(長沙:嶽麓書社,1988年)。
清‧王夫之:《張子正蒙注》,收楊堅等編:《船山全書》第12冊(長沙:嶽麓書社,1988年)。
清‧王夫之:《黃書》,收楊堅等編:《船山全書》第12冊(長沙:嶽麓書社,1988年)。
清‧王夫之:《思問錄》,收楊堅等編:《船山全書》第12冊(長沙:嶽麓書社,1988年)。
清‧王夫之:《老子衍》,收楊堅等編:《船山全書》第13冊(長沙:嶽麓書社,1988年)。
清‧王夫之:《莊子解》,收楊堅等編:《船山全書》第13冊(長沙:嶽麓書社,1988年)。
清‧王夫之:《莊子通》,收楊堅等編:《船山全書》第13冊(長沙:嶽麓書社,1988年)。
清‧王夫之:《相宗絡索》,收楊堅等編:《船山全書》第13冊(長沙:嶽麓書社,1988年)。
清‧王夫之:《船山經義》,收楊堅等編:《船山全書》第13冊(長沙:嶽麓書社,1988年)。
清‧王夫之:〈愚鼓詞〉,收楊堅等編:《船山全書》第13冊(長沙:嶽麓書社,1988年)。
清‧王夫之:《楚辭通釋》,收楊堅等編:《船山全書》第14冊(長沙:嶽麓書社,1988年)。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清‧仇兆鰲集補:《參悟集註》(香港:心一堂有限公司,2011年)。
二、近人研究船山之專著(依作者姓氏筆劃多寡排列,同作者按年代先後,同姓則按名字筆劃多寡。下皆仿此)
方克,《王船山辯證法思想研究》。湖南:湖南人民,1984。
王之春,《王夫之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89。
王孝魚,《船山學譜》。臺北:廣文書局,1975。
王樹槐,《王船山的重農思想》。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8。
吳立民,《船山佛道思想研究》等。湖南:湖南,1992。
李守庸,《王船山經濟思想研究》。長沙:湖南人民,1987。
林安梧,《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臺北:東大圖書,1987。
侯外廬,《船山學案》。長沙:岳麓書社,1982。
陸復初,《王船山學案》。湖北:湖北人民,1987。
許冠三,《王船山的歷史學說》。香港:中文大學,1978。
許冠三,《王船山的致知論》。香港:中文大學,1981。
張西堂,《明王船山先生夫之年表》。臺北:臺灣商務,1978。
張懷承,《王船山倫理思想研究》等。湖南:湖南,1992。
陳來,《詮釋與重建:王船山的哲學精神》。北京:北京大學,2004。
陳遠寧,《中國古代政治觀的批判總結──王船山政治觀研究》。長沙:湖南,1992。
陳遠寧,《中國古代易學發展第三個圓圈的終結:船山易學思想研究》。長沙:湖南大學,2002。
嵇文甫,《王船山學術論叢》。臺北:谷風,1986。
曾昭旭,《王船山哲學》。臺北:遠景,1983。
曾春海,《王船山易學闡微》。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8。
劉春運,《王夫之學行繫年》。河南:中州古籍,1989。
劉滄龍:《氣的跨文化思考:王船山氣學與尼采哲學的對話》。臺北:五南圖書,2016年。
鄭潭洲,《王船山傳論》。湖南:湖南人民,1982。
蕭天石,《船山學術研究集》。臺北:中國船山學會,1973。
蕭萐父,《船山哲學引論》。南昌:江西人民,1993。
蕭箑父等著,《王夫之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
蕭漢民,《船山易學研究》。北京:華夏,1987。
鄧輝,《王船山歷史哲學研究》。長沙:岳麓書社,2004。
羅正鈞,《王船山師友記》纂。長沙:岳麓書社,1982。
三、近人研究船山之學位論文
王季香,《王船山格物致知論》。高師大國文所碩論,1986。
李增財,《從讀通鑑論宋論淺窺王船山的思想》。輔大哲研所碩論,1973。
杜英賢,《王船山的歷史哲學》。文大哲研所碩論,1974。
杜保瑞,《論王船山易學與氣論進路並重的形上學進路》。臺大哲研所博論,1993。
李美惠,《王船山人性論之研究》。中央中文所碩論,1998。
李恆源,《王船山歷史哲學研究》。高師大國文所碩論,2004。
吳龍川,《王船山乾坤並建理論研究》。臺師大國文所博論,2005。
吳芹蒂,《王船山氣論下的人性觀與身心思維》。臺師大國文所碩論,2007。
李淑芬,《船山《老子衍》析評》。東吳大學中文所博論,2009。
何淑雅,《王船山詩教思想及其實踐》。臺師大國文所博論,2015。
林文彬,《王船山莊子解研究》。臺師大國研所碩論,1986。
林文彬,《船山易學研究》。臺師大國研所博論,1994。
林碧玲,《王船山之禮學》。政大中文所碩論,1986。
林海樹,《王船山與顧亭林之政治思想比較研究》。文大政治所碩論,1986。
林宣惠,《論船山實踐進路的兩端一致論》。中央哲研所碩論,1994。
金納德,《論船山易學之乾坤並建說》。臺大哲研所碩論,2002。
周冠宇,《船山氣論進路的道德建構》。文大哲研所碩論,2005。
林柏宏,《船山易道思想研究》。臺師大國文所博論,2016。
柯義龍,《王船山民族思想之研究》。臺大政研所碩論,1984。
胡森永,《從理本論到氣本論─明清儒學理氣觀念的轉變》。臺大中文所博論,1991。
袁崇晏,《王船山老莊學天道論、修養論、境界論研究》。文大中文所博論,2016。
黃懿梅,《王船山的倫理學》。臺大哲研所碩論,1974。
陳忠成,《王船山研究》。臺大中文所碩論,1975。
陳章錫,《王船山詩廣傳義理疏解》。臺師大國研所碩論,1985。
許長謨,《王船山經世思想析論》。臺師大三民主義研究所碩論,1989。
陳章錫,《王船山禮學研究─以兩端一致論為研究進路》。文大哲研所博論,2001。
許慧玲,《船山心性論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康自強,《王船山周易系譜學研究》。臺師大國文所碩論,2006。
陳啟文,《王船山「兩端而一致」之思維的辯證性及其開展》。臺師大國文所博論,2006。
張至廷,《王船山現量說與現量詩學》。中興中文所碩論,2009。
曾春海,《王船山周易闡微》。輔大哲研所博論,1977。
曾昭旭,《王船山及其學術》。臺師大國文所博論,1978。
傅淑華,《王船山《老子衍》之研究》。中央大學中文所碩論,2001。
張靜婷,《王船山《尚書引義》政治實踐問題之研究》。中央中文所碩論,2000。
劉紀璐,《論王船山哲學中「歷史中之天理」的問題》。臺大哲研所碩論,1985。
劉榮賢,《王船山張子正蒙注研究》。東海中文所碩論,1986。
劉毅鳴,《王船山史論研究──以政治為核心的探索》。中央中文所博論,2011。
鄭富春,《王船山生死觀與其義理體系研究》。高師大國文所博論,2007。
賴志銘,《「予物逍遙」──船山《莊子解》所展現的外王之道》。中央大學哲研所博論,2015。
戴景賢,《王船山的道器論》。臺大中文所博論,1982。
蕭杏如,《論王船山的生死觀對當代生死教育之啟發》。華梵哲研所碩論,2012。
四、近人研究船山之單篇論文
丁禎彥:〈王夫之「體用不二」的方法論意義〉,《船山學刊》1993年第1期。
方豪:〈王船山先生的生平及其思想〉,《東方雜誌》第3卷6期(1972年)。
王興國:〈清末民初船山學論述評〉,《船山學刊》1994年第1期。
方紅姣:〈從船山論史看其史論之精神原則〉,《湘潭大學學報》29卷第2期(2005年)。
王沐:〈析王船山,《楚辭通釋‧遠遊》〉,《船山學報》1984年第1期。
王丹宇:〈船山研究二題〉,《船山學刊》1997年第2期。
王立新:〈從胡宏到船山──看湘學經世特點的形成與轉型〉,《船山學刊》1997第2期。
王立新等:〈船山的發現與誤讀─兼論民族主義之作為動力〉,《湘潭大學學報》23卷6期(1999年)。
王立新:〈船山人性論及其思想史意義〉,《船山學刊》2000年第4期。
王學先等:〈船山經濟思想的合理內核及其現實意義〉,《船山學刊》2005年第2期。
王興國:〈船山研究四十年之回顧〉,《船山學刊》2002年第4期。
王興國:〈蕭箑父先生對船山學的貢獻〉,《船山學刊》2004年第1期。
王興國:〈侯外廬先生對船山學的貢獻〉,《衡陽師範學院學報》25卷第4期(2004年)。
朱喆:〈船山宗教哲學思想述評〉,《宗教哲學》第8卷第1期(2002年)。
朱迪光:〈三百年船山學術研究史的分期及其特徵〉,《衡陽師範學院學報》23卷5期。(2002年)
朱迪光:〈船山學術研究初期及其特徵〉,《船山學刊》2003年第2期。
成曉軍:〈曾國藩重刻船山遺書及傳統中國出版業的近代轉型〉,《歷史教學》2005年第8期。
安載皓:〈船山論朱學與王學〉,《船山學刊》1998年第1期。
安載皓:〈論船山之心概念─以理性的兩種義涵及其關係為中心〉,《中國哲學史》2005年第1期。
李國英:〈王船山學說〉,《孔孟學報》12期(1966年)。
李若暉:〈以不誤為誤之勘誤一例〉,《船山學刊》2001年第1期。
李鎮東:〈知識經濟時代船山學傳播初探〉,《船山學刊》2003年第3期。
何萍等:〈王船山科學方法論初探〉,《船山學刊》1992年第1期。
肖起來:〈淺析王船山以德為本的政治觀〉,《船山學刊》1998年第1期。
吳明:〈《愚鼓詞》注釋(一)〉,《船山學報》1986年第5期。
吳明:〈《愚鼓詞》注釋(二)〉,《船山學報》1986年第6期。
吳乃恭:〈略論王夫之的範疇和思維方式〉,孔子研究1990年3月。
杜維運:〈王船山之史學方法論〉,《幼獅學誌》9卷3期(1970年)。
林安梧:〈從「以心控身」到「身心一如」──以王夫之哲學為核心兼及於程朱、陸王的討論〉,《國文學報》第30期(2001年)。
林安梧:〈對於船山哲學幾個問題之深層反思─從勞思光對船山哲學的誤解說起〉,《船山學刊》2003年第4期。
林文彬:〈王船山《老子衍》義理淺析〉,《興大中文學報》第18期(2006年)。
林明照:〈王船山莊學中「相天」說的倫理意義〉,《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49期(2015年)。
周曉陽等:〈論船山精神及其歷史影響和現實意義〉,《船山學刊》2002年第4期。
周曉陽:〈2002年中國王船山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甘肅社會科學》2003年第1期。
周輝湘:〈船山思想與近代民族意識的形成〉,《雲夢學刊》23卷5期(2002年)。
周輝湘:〈船山思想與湖湘文化的近代化〉,《湘潭大學學報》26卷6期(2002年)。
周輝湘:〈船山學復甦與戊戌思潮〉,《船山學刊》2004年第3期。
周輝湘,〈船山思想與辛亥革命思潮〉,長沙理工大學學報19卷3期。
胡漸逵:〈馬宗霍船山遺書校記述評〉,《船山學刊》2000年第2期。
徐蓀銘:〈王船山《愚鼓詞》中的哲學思想〉,《船山學報》1986年第5期。
彭澤華等:〈二十世紀最後十年船山學研究〉,《船山學刊》2004第1期。
唐亦男:〈與現代文明接軌的船山思想〉,《衡陽師範學院學報》24卷1期(2003年)。
唐明邦:〈王船山的周易象數論〉,《船山學刊》1993年第1期。
唐斌成:〈王船山主體性思想述評〉,《船山學刊》1992年第2期。
徐蓀銘:〈船山人學論綱〉,《衡陽師範學院學報》25卷第4期(2004年)。
許冠三:〈原王船山之理〉,《香港中文大學學報》5卷1期(1979年)。
許定國:〈船山學研究走向芻議〉,《船山學刊》2002年第4期。
陳郁夫:〈王船山對禪佛的闢評〉,《師大學報》第32期(1987年)。
陳遠寧:〈船山治易歷程追蹤〉,《吉首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
陳來:〈道學視野下的船山心性學─以《讀四書大全說》的大學部分為中心〉,《中國哲學史》2002年第3期。
陳贇:〈回歸真實的存在─船山哲學基本問題及其精神〉,《安徽師範大學學報》第31卷第1期(2003年)。
陳贇:〈幽明之故與天人之際─從船山易學的視域看〉,《周易研究》2004年第5期。
黃守紅:〈船山理欲觀與湖湘文化〉,《湘潭大學學報》27卷1期(2003年)。
黃守紅:〈試論船山的重民思想〉,《船山學刊》2005年第3期。
張立文:〈船山論道器、理氣與物器─上〉,《船山學刊》2001年第1期。
張立文:〈船山論道器、理氣與物器─下〉,《船山學刊》2001年第2期。
張岱年:〈王船山的主動哲學〉,《船山學刊》1993年第1期。
郭齊勇:〈淺析王船山的思維模式〉,《江漢論壇》1983年第6期。
梁韋弦:〈讀船山先生《周易大象解》〉,《周易研究》1999年第2期。
梁韋弦:〈船山先生對邵雍、朱熹易學的批評〉,《船山學刊》2004年第3期。
馮契:〈論王夫之的辯證邏輯思想〉,《中國社會科學》1982年第4期。
曾昭旭:〈朱子、陽明與船山之格物義〉,《鵝湖》54期(1979年)。
戢鬪勇:〈船山橫渠辨異〉,《船山學刊》1993年第2期。
熊考核:〈船山人論〉,《衡陽師範學院學報》23卷第5期(2002年)。
熊考核:〈船山仁人之道〉,《船山學刊》2000年第3期。
熊考核:〈曾國藩為何力倡船山學〉,《衡陽師範學院學報》23卷2期(2002年)。
劉茂華:〈王夫之先生學術思想繫年〉,《新亞學報》5卷1期(1960年)。
趙秉理:〈論王夫之樸素的唯物辯證法思想〉,《青海社會科學》1983年第3期。
蔡家和:〈王船山對《論語‧季路問事鬼神章》的詮釋〉,《哲學與文化》第43卷第3期(2016年)。
蔣昌和:〈論王夫之對中國哲學由傳統向近代演變之轉戾作用〉,《船山學刊》1992年第1期。
鄧輝:〈船山歷史哲學思想研究綜述〉,《船山學刊》2001年第1期。
滕海濱等:〈氣與船山心性論〉,《船山學刊》2004年第3期。
鄭小江:〈論王船山的生死哲學〉,《孔孟月刊》第42卷第3期(2003年)。
鄭富春:〈安死自靖,貞魂恆存──從《楚辭通釋》看王船山的生死觀〉,《鵝湖月刊》第33卷第8期(2008年)。
蕭平漢:〈十年來王夫之研究概述〉,《船山學刊》1992年第2期。
蕭萐父:〈王夫之的自然史觀〉,《武漢大學學報》1982年第5期。
譚崇恩:〈論船山精神〉,《船山學刊》2002年第4期。
譚明冉:〈莊子、王夫之逍遙觀之異同〉,《哲學與文化》第32卷第10期(2005年)。
嚴壽澂:〈莊子、重玄與相天──王船山宗教信仰述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999年第15期。
五、其他專著
于凌波,《唯識三論今詮》。臺北:東大圖書,2016。
王雲五,《清代政治思想》。臺北:臺灣商務,1970。
方東美,《生生之德》。臺北:黎明,1980。
王造時譯,G. W. F. Hegel著,《歷史哲學》。臺北:里仁,1984。
王德威譯,M. Foucault著,《知識考掘學》。臺北:麥田,1993。
王道還譯,T. Kuhn著,《科學革命的結構》。臺北:遠流,2004。
王維蘭譯,C. Levi-Strauss著,《神話與意義》。臺北:時報,1983。
孔又專,《陳摶道教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9年。
全漢昇,《明清經濟史研究》。臺北:聯經,1987。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1994。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一冊》。臺北:正中,1999。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2002。
牟宗三,《生命的學問》。臺北:三民,2015。
朱曉海編,《新古典新義》。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
朱高正,《康德四論》。臺北:臺灣學生,2001。
朱迺欣,《靜坐:當東方靜坐遇上西方腦科學》。新北:立緒文化,2014。
杜念中、楊君實編,《儒家倫理與經濟發展》。臺北:允晨,1989。
杜正勝,《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臺北:三民書局,2006。
林安梧,《儒學與中國傳統社會之哲學省察:以「血緣性縱貫軸」為核心的理解與詮釋》。臺北:幼獅,1996。
林安梧,《人文學方法論:詮釋的存有學探源》。北縣:讀冊文化,2003。
吳文勇譯,H. G. Gadamer著,《真理與方法》。臺北:南方叢書,1988。
吳根友編,《多元範式下的明清思想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11。
吳汝鈞,《唯識學與精神分析──以阿賴耶識與潛意識為主》。臺北:臺灣學生,2014。
李增譯,P. T. Raju著,《比較哲學導論》。臺北:黎明,1980。
李宗侗,《中國史學史》。臺北:中國文化學院,1979。
何乏筆等譯,F. Gros著,《傅柯考》。臺北:麥田,2006。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1990。
余英時等,《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份子》。臺北:聯經,1992。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2001。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北京:三聯,2004。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臺北:允晨文化,2004。
沈清松,《現代哲學論衡》。臺北:黎明,1985。
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北京:商務,2018。
李偉俠,《知識與權力》。臺北:揚智文化,2005。
柳詒徵,《國史要義》。臺北:中華,1979。
岡田武彥、溝口雄三等,《日本學者論中國哲學史》。北縣:駱駝,1987。
席澤宗,《科學史十論》。上海:復旦大學,2003。
吳立民等著,《船山佛道思想研究》。長沙:湖南出版社,1992。
吳士勇等譯,J. Handlin著,《行善的藝術:晚明中國的慈善事業》。南京:江蘇人民,2015。
容肇祖,《明代思想史》。臺北:開明,1962。
徐光台,《近代科學革命:從哥白尼到牛頓》。臺北:中央研究院,2003。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編》。臺北:時報,1985。
徐聖心,《青天無處不同霞:明末清初三教會通管窺》。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
馬一浮,《復性書院講錄》。臺北:廣文,1980。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臺灣學生,2004。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第二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黃公偉,《宋明清理學體系論史》。臺北:幼獅,1971。
黃俊傑編譯,N. Ernest著,《史學方法論叢》。臺北:臺灣學生,1977。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中華書局,1987。
黃煜文,《傅科的思維取向:另類的歷史書寫》。臺北:台大出版委員會,2000。
黃仁宇,《放寬歷史的視界》。臺北:允晨文化,2001。
黃仁宇,《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臺北:聯經,2002。
黃仁宇,《中國大歷史》。臺北:聯經,2003。
黃仁宇,《萬歷十五年》。臺北:食貨,2004。
黃瑞祺,《再見傅柯:傅柯晚期思想新論》。臺北:松慧,2005。
陳國符,《道藏源流考》。臺北:祥生出版社,1975。
陳明福譯,R. G. Collingwood著,《歷史的理念》。臺北:桂冠,1982。
陳遵媯,《中國古代天文學簡史》。臺北:木鐸,1982。
陳來:《宋明理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陳來,《中國近世思想史研究》。北京:商務,2003。
陳昭瑛,《臺灣儒學:起源、發展與轉化》。臺北:正中,2000。
張君勱,《比較中日陽明學》。臺北:臺灣商務,1970。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臺北:聯經,1983。
張岱年,《玄儒評林》。長沙:湖南人民,1985。
張光直,《考古學專題六講》。北縣:稻鄉,1999。
崔朝慶,《中國人之宇宙觀》。臺北:臺灣商務,1965。
許順富,《湖南紳士與晚清政治變遷》。長沙:湖南人民,2004。
傅偉勳,《西洋哲學史》。臺北:三民,1965。
傅偉勳等,《西方思想家論中國》。臺北:正中,1994。
傅偉勳,《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臺北:正中,1994。
傅衣凌,《明代江南市民經濟初探》。臺北:谷風,1986。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論》。北京:東方,1996。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2001。
詹石窗主編:《道韻第五輯──金丹派南宗研究(甲)》(臺北:中華大道出版部,1999年)。
詹石窗主編:《道韻第六輯──金丹派南宗研究(乙)》(臺北:中華大道出版部,2000年)。
詹石窗主編:《道韻第七輯──金丹派南宗研究(丙)》(臺北:中華大道出版部,2000年)。
葛兆光,《七世紀至十九世紀中國知識、思想與信仰》。上海:復旦大學,2000。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趙淑妙譯,R. Dawkins著,《自私的基因》。臺北:遠見天下,2017。
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學生,1982。
董作賓,《中國年曆簡譜》。臺北:藝文,1960。
楊儒賓等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1993。
楊儒賓譯,W. T. Stace著,《冥契主義與哲學》。臺北:正中書局,1998。
楊儒賓譯,C. G. Jung著,《黃金之花的秘密》。臺北:商鼎數位,2002。
楊凱麟,《德勒茲論傅柯》。南京:江蘇教育,2006。
楊儒賓等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
楊儒賓等編,《東亞的靜坐傳統》。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
楊儒賓,《儒門內的莊子》。臺北:聯經出版社,2016。
楊自平,《方以智東西均的生死哲學》。桃園: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2015。
熊十力,《十力語要》。臺北:洪氏,1975。
熊十力,《原儒》。臺北:明倫,1975。
熊十力,《讀經示要》。臺北:洪氏,1976。
熊十力,《新唯識論》。臺北:明文書局,1991。
鄭文光,《中國天文學源流》。臺北:萬卷樓,2000。
蔡仁厚,《宋明理學‧北宋篇》。臺北:臺灣學生,1979。
蔡尚思等編,《譚嗣同全集(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81。
劉鄂培主編,《張岱年文集‧第四卷》。北京:清華大學,1992。
蔡采秀譯,B. Smart著,《傅柯》。臺北:巨流,1998。
鄧曉芒譯,I. Kant著,《純粹理性批判》。北京:人民,2004。
鄧曉芒譯,I. Kant著,《實踐理性批判》。北京:人民,2004。
鄧克銘,《明末清初莊子註解研究 : 以憨山德清、方以智、王船山為例》。臺北:文津,2016。
衛紹生等註譯,《唐宋名家文集‧韓愈集》。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黎東方,《細說明朝》。臺北:傳記文學,1983。
錢穆,《朱子新學案》。臺北:三民,1971。
錢穆,《莊子纂箋》。臺北:三民,1978。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聯經,1999。
錢穆,《國史大綱》。北京:北京商務,2004。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商務,2009。
賴錫三,《丹道與易道》。臺北:新文豐,2010年。
薄樹人,《中國天文學史》。臺北:文津,1996。
釋聖嚴,《明末佛教研究》。臺北:東初出版社,1987。
龔卓軍,《文化的總譜與變奏》。臺北:臺灣書店,1996。
簡惠美譯,M. Weber著,《中國的宗教:儒教與道教》。臺北:遠流,1991。
簡惠美譯,M. Weber著,《宗教社會學》。臺北:遠流,1993。
關子尹譯,R. Kroner著,《論康德與黑格爾》。臺北:聯經,1985。
饒宗頤,《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臺北:宗青,1979。
饒尚寬,《春秋戰國秦漢朔閏表》。北京:商務,2006。
羅光,《中國哲學思想史‧清代篇》。臺北:臺灣學生,1981。
羅熾,《方以智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
羅達仁譯,W. Windelband著,《西洋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1998。
嚴壽澂,《近世中國學術通變論叢》。臺北:國立編譯館,2003。
六、其他單篇論文
何乏筆:〈前言:何謂「當代漢語哲學」?〉,《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5卷第3期(2005年)。
何乏筆:〈修養與批判:傅柯《主體詮釋學》初探〉,《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5卷第3期(2005年)。
何乏筆:〈能量本體論的美學解讀:從德語的張載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7卷第2期(2007年)。
胡賽茵Farzeen Baldrian-Hussein著,康自強譯:〈體內鍊丹術:注釋術語內丹的起源與使用〉,《書目季刊》第48卷第3期(2014年)。
陳一標:〈瑜伽行派現代研究方法簡述(上)〉,《海潮音》第83卷第4期(2002年)。
陳一標:〈瑜伽行派現代研究方法簡述(下)〉,《海潮音》第83卷第5期(2002年)。
陳一標:〈瑜珈行派的生命觀〉,《玄奘佛學研究》2007年第8期。
陳一標:〈緣起與業──瑜珈行派對等流種子與異熟種子的詮釋〉,《圓光佛學學報》2009年第15期。
康自強:〈全真道王重陽的「身心觀」研究〉,《中國學術年刊》2015年第37期。
賀碧來Isabelle Robinet著,王秀惠譯:〈內丹〉,《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6卷第1期(1996年)。
楊儒賓:〈宋儒的靜坐說〉,《臺灣哲學研究》2004年第4期。
鄭燦山:〈道教內丹的思想類型及其意義──以唐代鍾呂《靈寶畢法》為論述核心〉,《臺灣宗教研究》第9卷第1期(2010年)。
蔡伯郎:〈真諦的阿摩羅識義與《九識章》的一些問題〉,《正觀》2017年第81期。
蔡伯郎:〈唯識無境在倫理學上的意涵〉,《正觀》2017年第82期。
謝世維:〈當代西方對宋元以後內丹研究之回顧〉,《清華中文學報》2013年第10期。
簡凱廷:〈被忘卻的傳統──明末清初《成唯識論》相關珍稀注釋書考論〉,《漢學研究》第35卷第1期(2017年)。
七、外文資料(按照作者字母順序,相同則按年代先後)
Black, A. H.(1979). Nature, Artifice, Expression in The Philosophical Thought of Wang Fu-chih(1619-1692). Michiga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Foucault, M. (1977).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S. Smith, Trans.). London: Tavistock.
Foucault, M. (1980). Power/Knowledge(C. Gordon, Trans. and Ed.). Brighton: Harvester.
Jullien, F. (1989). Procès ou Création. Une introduction à la pensée des lettrés chinois. Paris: Éditions du Seuil.
Foucault, M. (1991). The Foucault Effort: Studies in Governmentality, in G. Burchell(Ed.). Exeter: Harvester.
Foucault, M. (2005). The Hermeneutics of Subject(G. Burchell Trans.). New York: Palgrave-Macmillan.
Huang, R. (1974). Taxation and Governmental Finance in Sixteen-Century Ming China.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ant, I.(1991).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M. Gregor, Trans. and E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orton, W. W. (2006).The Chomsky-Foucault Debate: on Human Nature. New York: New Press.
Russell, B. (1993).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London: Routledge.
Scruton, R. (1995). A Short History of Modern Philosophy-from Descartes to Wittgenstein. New York: Routledge.
Ommerborn, W. (1996). Die Einheit der Welt. Die Qi-Theorie des Neo-Konfuzianers Zhang Zai (1020-1077). Amsterdam/ Philadelphia: B.R. Grüner.
Tu Wei-ming (1974) Neo-Confucian Thought in Action: Wang Yang-Ming’s Youth.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Taylor, R. L. (1983) The Sudden/Gradual Paradigm and Neo-Confucian Mind-Cultivation.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33(1), 17-34.
Windelband, W. (1958). A History of Philosophy(J. H. Tufts, Trans.). New York: Harper Torch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