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份
王正宇(2009)。戶外教育效益機轉模式之應用研究─以臺北縣某國民中學隔宿露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王克威(2013)。冒險教育長期營隊對於青少年效益及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王惠英(2018)。借鏡蘇格蘭、加拿大、日本,戶外教育可進入課綱。未來Family雜誌,36,33-35。
王慧蘭(2017)。偏鄉與弱勢?法規鬆綁、空間治理與教育創新的可能。教育研究集刊,63,109-119。
王麗雲、甄曉蘭(2007)。台灣偏遠地區教育機會均等政策模式之分析與反省。教育資料集刊,36,1-22。
何孟軒(2007)。以冒險為本的登山活動對青少年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市。余紫瑛(2000)。探索教育活動影響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實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吳明隆(2003)。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知城。
吳崇旗(2006)。戶外冒險教育效益機轉模式—以繩索課程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市。吳清山、林天佑(2011)教育e 辭書。臺北:高等。
兒童福利聯盟(2013)。2013台灣偏鄉弱勢學童學習貧窮分析報告發表記者會。2013年1月21日,取自https://www.children.org.tw/news/advocacy_detail/974。
周志亭(2005)。國中生自我概念與九年一貫課程各學習領域學業成就之相關性研究─以高雄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周鳳琪(2001)。國中生適應不良學生參與探索諮商團體之效益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林己文(2010)。國中學生自我概念、學習動機與學習表現之研究─以苗栗縣公立國民中學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市。林春妙(2012)。國中生自我概念、生命意義感與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林家屏(2002)。青少年自我概念與行為困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邱皓政(200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五南。
邱靜宜(2015)。臺中市國中學生自我概念、學業成就與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洪志騰(2009)。越冬蝴蝶生態進行戶外教育成效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
徐沛雯(2005)。家庭社經地位、文化資本及主觀階級認同對教育成就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臺北市。張文耀(2001)突破休閒冒險性活動對身心障礙學生提昇自尊心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臺中市。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教育部(2014)。中華民國戶外教育宣言。教育部,臺北市。
教育部(2014)。教育部推動戶外教育實施計畫 (草案)(104年至108年)。教育部,臺北市。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5)。「教育部戶外教育中長程計畫」暨「戶外教育實施指引研擬計程」結案報告。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臺北市。
許建民(1998)。休閒活動形式與國小學童知覺能力、自我概念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郭為藩(1996)。自我心理學。臺大:師大書苑。
陳文長、王俊明(2005)。體育教師讚美量表之信度與效度分析。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6 (2),111-122頁。
陳奎憙(2007)。教育社會學。臺北:三民。
童宣(譯)(2001)。100種增強自我概念的方法。(原作者:Jack Canfield & Harold Clive Wells)。臺北:洪葉。
黃一元(2008)。戶外冒險教育效益與價值探討─以國立臺灣體育大學先鋒營美國山徑活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桃園市。黃啟菱(2018)。戶外教育4大效益、10項學習成果。未來Family雜誌,36,40-43。
黃惠秋(2002)。「認識自我」生命教育課程對國中生自我概念及生命意義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縣。黃靖茹(2016)。體驗教育對國中生自我概念及生命意義感之影響─童軍與非童軍之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黃德祥(2005)。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黃蘭婷(2012)。國中生自我概念、家庭支持與偏差行為之相關性研究─以雲林縣國中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明道大學,彰化縣。楊智穎(2011)。弱勢者教育改革中教師專業認同之研究:偏鄉學校教師敘事的省思。屏東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36,499-522。
葉文婷(2007)。國中生自我概念與創造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臺北市。甄曉蘭(2007)。偏遠國中教育機會不均等問題與相關教育政策初探。教育研究集刊,53,1-35。
羅元駿(2004)。以體驗學習為本之戶外教育活動對個人生活效能的影響與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羅君聘(2016)。戶外教育對青少年發展之影響---以音比沙童軍團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貳、英文部份
Cooley, C. H. (1902). Human nature and the social order.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Ewert, A. W. (1989). Outdoor adventure pursuits: Foundations, models, and theories. Columbus, OH: Horizons Pulishing.
Gass, M.A. (1993). The evolution of processing adventure therapy experiences. In M. A. Gass (Ed.),Adventure therapy: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of adventure programming (pp.219~229). Dubuque, IA: Kendall/Hunt.
Hattie, J., Marsh, H., Neill, J. T., &Richards, G. E. (1997). Adventure education and Outward Bound: Out-of -class experiences that makes a lasting difference.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7(1), 43-87.
Klint, K. A. (1999). New directions for inquiry into self-concept and adventure experiences. In J. C. Miles and S. Priest (Eds.), Adventure Programming (pp. 163-168).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Luckner, J. L., &Nadler, R. S.(1997). Processing the experience: Strategies to enhance and generalize learning. Dubuque, IA: Kendall/Hunt.
McKenzie, M. D. (2003). Beyond the Outward Bound Process: Rethinking student learning. 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26(1),8-23.
Priest, S.(1990). The semantics of adventure education. In Miles, & Priest, S. (Eds.), Adventure education, 113-114,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riest, S., & Gass, M.A. (1997). Effective leadership in adventure programming.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Selye, D., & Hans, M. (1978). On the real benefits of eustress. Psychology Today, 2, 60-70
Walsh, V., & Golins, G. (1976). The exploration of the Outward Bound process. Garrison, NY: Outward B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