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分
104人力銀行(2018)。104升學就業地圖。取自https://www.104.com.tw/jb/career/department/view?mid=140101°ree=2
104人力銀行(2018)。教育訓練人員。取自https://www.104.com.tw/jb/jobwiki/jobCatMaster/stage/2001002003/1
中央通訊社(2015)。廢除人文學系,日本26所國立大學擬實施。取自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508250002-1.aspx。
內政部統計處(2019)。統計資料動態查詢主目錄—出生人數。取自http://statis.moi.gov.tw/micst/stmain.jsp?sys=100
王文科、王智弘(2017)。教育研究法(第 17 版)。臺北市:五南。
王雅玄(2013)。內容分析法。載於蔡清田(主編),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新論(頁 205-227)。臺北市:五南。
朱子君(2010)。人力資源培育與職業能力發展—大學教育目標的省思。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93,1-14。
行政院(2017)。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取自http://12basic.edu.tw/content.php?ParentNo=8&LevelNo=8
行政院主計總處(1988)。人力資源統計年報。臺北:行政院主計總處。
行政院主計總處(1988)。中華民國政府統計名詞定義。臺北市:行政院主計總處。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8)。主計總處統計專區—就業失業統計。取自https://www.stat.gov.tw/ct.asp?xItem=17166&ctNode=517&mp=4
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1992)。職業分析手冊。臺北市: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http://laborpedia.evta.gov.tw/link1.asp?did=F058&result=yes
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2018)。職訓局勞動力發展辭典。取自http://laborpedia.evta.gov.tw/link1.asp?did=C084&result=yes
何永福、楊國安(1993)。人力資源策略管理,臺北市:三民。
何俐安、李依涵(2015)。職能模式的發展與評鑑。T&D飛訊,(210),1-24。
林逢祺(2000)。教育導論。載於黃光雄(主編),教育的意義(頁3-21)。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義芳(譯)(1989)。內容分析法導論(Rober P. Weber)。臺北市:巨流。
邱靖蓉(2015)。職能導向思維下的人才發展與系統化課程建構。T&D飛訊,(202),1-32。
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司(2018)。人文司學門架構。取自https://www.most.gov.tw/hum/ch/list?menu_id=96c12199-c4e0-46a6-9fb6-7b00dba2b600&view_mode=listView
范熾文(2008)。學校人力資源管理 : 概念與實務。新北市 : 冠學文化。
徐宗林(1980)。西洋教育思想史。臺北市:文景。
崔光宇(1998)。教育概論。載於黃光雄(主編),中國教育理念的發展(頁63-97)。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波鋒(1988)。職業訓練。臺北市:黎明文化。
張國保、袁宇熙(2014)。我國學用合一之現況、問題與解決之道。教育研究月刊,248,5-22。
張綺真(2005)。困頓與屈服?教育研究所學生生涯決定歷程之敘說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t9b657教育部(2018)。教育部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台簡介。取自http://ucan.moe.edu.tw
教育部統計處(2017)。大專校院學科標準分類(第5次修正)查詢系統。取自https://stats.moe.gov.tw/bcoDe/
教育部統計處(2018)。統計分類項目—各級學校專任教師數學生數。取自https://stats.moe.gov.tw/
許維芳(2003)。臺灣師範大學轉型定位與策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69a7bj郭芳煜(1986)。怎樣做好員工培訓。臺北市:聯經出版社。
郭振昌(2010)。人力資源訓練發展的規劃與評估-ADDIE 模式應用初探。就業安全,9(1),60-66。
陳幼珍、林騰蛟(2017)。建構技職教育髮型設計師職能導向課程之研究。技術及職業教育學報,7(2),35-59。doi:10.6235/TVE.2611
陳宇綸(2014)。訓練專員之職能導向課程規劃。南臺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臺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mft7fp陳怡方(2017)。高等教育轉型的人類學反思:以社會實踐課程的經驗為例。臺灣人類學刊,15(2),147-184。
陳思婷(2004)。三所國立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教學碩士班學生在職進修動機與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63g3ew陳偉明(2010)。TTQS整體落實度對組織績效之影響-以人力資本為中介變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臺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fczt2t麥馨月(2003)。臺灣教育研究的發展與趨勢—以教育研究所學位論文為研究對象。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vwunj8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2014)。職能基準發展指引。取自https://icap.wda.gov.tw/Knowledge/Knowledge_downLoad.aspx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2015)。職業指南目錄。取自http://www.mol.gov.tw/statistics/2475/19284/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2017)。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TTQS)介紹—TTQS管理迴圈。取自https://www.wda.gov.tw/cp.aspx?n=F6FEBFBFDA1BBD82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2018)。各國國家職能標準簡介。取自https://icap.wda.gov.tw/Knowledge/knowledge_standard.aspx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2018)。職能基準一覽表。取自https://icap.wda.gov.tw/Resources/resources_Datum.aspx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2018)。職能基準項目。取自https://icap.wda.gov.tw/Knowledge/knowledge_introduction.aspx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2018)。職能發展應用平台。取自https://icap.wda.gov.tw/index.aspx
黃光雄主編(1998)。教育概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光雄主編(2000)。教育導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英忠、吳復新、趙必孝(2001)。人力資源管理。新北市 :國立空中大學。
黃培文(2014)。職能分析與發展。載於德鍵企業有限公司附設職業訓練中心、銓國人才發展育成股份有限公司(主編),103 年度第二期訓練經理五級認證課程教材(頁39-139)。臺南市:德鍵企業有限公司附設職業訓練中心、銓國人才發展育成股份有限公司。
黃培文(2014)。職能導向課程建構實務。銓國人才發展育成股份有限公司HR 八月份讀書會,德鍵企業有限公司附設職訓中心專案辦公室。
葉於棋(2005)。教育研究所研究生學習經驗與相關問題陳顯之探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ukj8ed趙裕彬(2014)。TTQS 職能分析與建構。取自http://ttqs.wda.gov.tw/Menu_004_04.aspx
劉淑芬(2007)。企業教育訓練評鑑方法應用之研究~Kirkpatrick四層次模式理論分析的觀點。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嘉義縣。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dds5yh
歐用生(1994)。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師大書苑。
歐用生(2000)。質的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歐陽教(1998)。教育概論。載於黃光雄(主編),教育的概念分析(頁3-29)。臺北市:師大書苑。
潘慧玲(2000)。教育導論。載於黃光雄(主編),教育研究(頁341-368)。臺北市:師大書苑。
蔡晨雨(2016)。教育研究所懸缺課程研究:政大教研生觀點。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576vyg戴伯芬主編(2015)。高教崩壞:市場化、官僚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新北市:群學。
簡建忠(2014)。人力資源管理:以合作觀點創造價值。新北市:前程文化。
顏寧譯(2016)質性研究設計與施作指南(原作者:Sharan B. Merriam)。臺北市:五南。
鐘琳惠(2010)。行政院勞委會專題—澳洲職業訓練與資歷架構制度之研究。取自https://report.nat.gov.tw/ReportFront/PageSystem/reportFileDownload/C09903507/001
貳、外文部分
Campion, M. A., Fink, A. A., Ruggeberg, B. J., Carr, L., Phillips, G. M., & Odman,R. B. (2011). Doing competencies well: best practices in competency modeling. Personnel Psychology, 64(1), 225–262. doi: 10.1111/j.1744-6570.2010.01207.x
Dewey, J. (1965).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N.Y.: Macmillan.
Dumont, K. & Frindte,W.(2005).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homepages of academic psychologist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1(1),73-83.
Ebel, R. L.(Ed.).(1969).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al research(4th ed.). London: Macmillam.
Gay, L. R, Mills, G. E.,&Airasian, P.(2012). Educational research: Competencies for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10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 J: Prentice Hall.
Good, C. V.(Ed.)(1973). Dictionary of educa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Mirabile, R. J. (1997). Everything you wanted to know about competency modeling. Training & Development, 51(8), 73-77.
Nadler, L.(1983).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The perspective of business and industry. Columbus, OH: ERIC Clearinghouse on Adult,Career,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Robbins, S. P. (1982).Personnel, the Management of Human Resource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Spencer, L. M. & Spencer,S. M. (1993). Competence at work: 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