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2 21:4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葉霽頡
研究生(外文):Yeh,Chi-Chieh
論文名稱:超越原生家庭的框架:在婚姻生活中的自我成長歷程
論文名稱(外文):Beyond the Framework of The Original Family:The Process of Self-Growth in Marriage Life
指導教授:吳靖國吳靖國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u,Chin-Kuo
口試委員:方志華張芝萱
口試委員(外文):Fang, Chih-HuaChang,Chih-Hsuan
口試日期:2019-07-05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3
中文關鍵詞:敘事研究超越原生家庭框架婚姻自我成長
外文關鍵詞:narrative researchtranscendenceoriginal familyframeworkmarriageself-growthlov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78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0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旨在瞭解一位中國大陸男性如何超越原生家庭框架,來台灣工作與結婚,並決定在台灣開啟婚姻生活的自我成長歷程。研究對象阿龍因原生家庭的許多問題,包含家境貧窮、父母不和睦,導致其從小較為自卑、不善溝通。在婚姻初期,因其原生家庭經驗之侷限,又因夫妻雙方來自不同文化、語言、習慣,必然會產生許多不同的價值觀、教養觀,尤其是在婚後孩子的出生,對阿龍而言是很大的挑戰,從不知道如何與孩子相處,到與孩子建立正向的情感,過程中需要不斷的體驗學習與改變原先的思維模式。
在這段五年的婚姻生活,阿龍是如何透過自我覺知、省思自身並進行調整或適應,在婚姻生活因為愛的力量,驅使其主動學習如何進行親職教育與孩子建立正向情感,進而突破原生家庭的框架,逐漸成為一位合格的丈夫、合格的父親,建立幸福的婚姻生活,讓孩子在愛的環境中快樂成長,其自我成長的歷程值得探究。
本研究採用敘事研究法,研究對象述說關於個人生命的故事之共享經驗,研究者實地紀錄,蒐集資料包含訪談、札記、文件檔案等等多元方式,藉此瞭解研究對象如何超越原生家庭框架,在婚姻生活中的自我成長的歷程,本研究亦提供研究者及讀者進一步思考在婚姻中自我成長實踐的可能性及方法,亦對未來研究方向提供建議。

關鍵字:敘事研究、超越、原生家庭、框架、婚姻、自我成長、愛
謝詞 I
摘要 III
目次 V
圖次 VII
表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 5
第五節 名詞釋義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原生家庭之內涵與相關研究 9
第二節 自我成長 25
第三節 框架與超越 44
第三章 研究設計 55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程序 55
第二節 研究工具 59
第三節 對研究對象的理解歷程 66
第四節 研究資料處理與分析 67
第五節 研究倫理 69
第六節 研究的信實度 71
第四章 研究結果 73
第一節 阿龍的故事 73
第二節 原生家庭對阿龍的影響 85
第三節 阿龍在婚姻中的自我成長學習 96
第五章 愛是超越的力量 121
第一節 阿龍對愛的覺知與調整-珍惜相伴 121
第二節 阿婕的引導與肯定-亦師亦友亦夫妻的相處 123
第三節 阿星的回饋-爸爸在兒子心中佔有一席之地 128
第六章 結論、建議與反思 13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33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39
第三節 研究者反思 142
後記 147
後記一 「暖暖」的告白 147
後記二 阿龍媽媽無私的關愛與協助 148
後記三 阿龍爸爸視域交融的轉變 150
參考文獻 153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 161
附錄二 訪談札記 162
附錄三 訪談大綱 163
壹、中文部分

Martin Lin(2006年2月21日)。翹翹板理論【部落格】。取自http://martinlin.pixnet.net/blog/post/1883799-%E7%BF%B9%E7%BF%B9%E6%9D%BF%E7%90%86%E8%AB%96%28the-seesaw-theory%29
mttang(2015年8月8日)。高達美的詮釋學【香港討論區】。取自https://www.discuss.com.hk/viewthread.php?tid=24975688
王大維(1995)。從Minuchin的結構家族治療理論談家庭系統中的權力關係。諮商與輔導,115,5-10。
王俊健(2005)。建構性別角色多元化與兩性平等的新觀念。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9。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49/49-56.htm
王彥(2007)。沉默的框架:框架理論六十年的時間脈絡與空間想象。浙江大學學報,47(6),206-224。
王智弘、劉淑慧、張勻銘、鄧志平、楊淳斐(2014)。諮商心理師團體諮商倫理信念與行為之探究。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4,53-81。
王叢桂(2000)。促進參與父職因素的探討。應用心理研究,6,131-171。
王麗雲(2000)。自傳/傳記/生命史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法(頁265-306)。高雄市:麗文。
王儷樺(2015)。透過「美愛」開展「視域」敘說研究者在社區大學的教學相長。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基隆市。
石培欣(2000)。國民中學學生家庭環境、同儕關係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任明信(2017)。別人(頁153)。台北:大田。
危芷芬(譯)(2012)(原作者:Jerry M. Burger)。人格心理學。台北:紅葉。(原著出版年:2011)。
成虹飛(2001)。行動研究中閱讀/看的問題:一篇重寫的稿子。載於中華民國課程教學學會(主編),行動研究與課程教學革新(頁173-198)。臺北:揚智。
朱儀羚、康萃婷、柯禧慧、蔡欣志、吳芝儀(譯)(2004)(原作者:Michele L. Crossley)。敘事心理與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構。臺北: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2000)。
江映松(1996)。自我成長。台中市:台灣省立台中圖書館。
吳小英(2017)。流動性:一個理解家庭的新框架。探索與爭鳴,7,88-96。
吳明燁、伊慶春(2003)婚姻其實不只是婚姻:家庭因素對於婚姻滿意度的影響。人口學刊,26,71-95。
吳欣璇、金瑞芝(2011)。華人家庭文化脈絡下新住民母親的親子關係-以一越南出生與柬埔寨長大的新住民母親為例。應用心理研究,51,111-148。
吳靖國(2006)。生命教育-視域交融的自覺與實踐。臺北:五南。
吳靖國(2007)。“視域交融”在生命教育課程中的教學轉化歷程。教育實踐與研究,20(2),129-156。
吳靖國(2008)。從「認識自己」到培育「英雄心靈」-論G. Vico的大學教育思想。教育研究集刊,54(3),1-32。
吳嘉展(2014)。人格特質、學校組織氣氛對國小輔導教師專業倫理行為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李安德(1992)。超個人心理學。臺北:桂冠。
李育純(2006)。論夫妻衝突對兒童的影響。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7。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7/57-71.htm
李坤崇(2004)。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概論。臺北,心理出版社。
李瑞金、張美智(2004)。從文化觀點探討東南亞外籍配偶在臺灣之生活適應。社區發展季刊,105,101-108。
李曄軒(2014)。基於家庭系統的父子關係影響因素分析。啟迪學術新知,4,196-196。
李鸝珍(2015)。溝通的愛與不礙-淺談夫妻溝通之道。家庭教育雙月刊,56,23-31。
沈玉琴(2005)。從家庭系統看家庭。嘉義:國立嘉義大學。
車文博(2001)。人本主義心理學。臺北:東華。
卓紋君(1999)。父母衝突行為與成年子女親密關係與婚姻態度之相關研究。嘉師學報,13,25-56。
周玉慧(2011)。夫妻間衝突因應策略之類型變遷及其長期影響。中華心理學刊,53(2),229-253。
周鴻騰(2007)。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推動戶外體驗學習的意義與實例。科教館學刊,2,44-47。
林亞寧(2003)。新婚夫妻婚姻信念、衝突因應策略與婚姻調適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林國亮(2004)。家庭樹生命樹-原生家庭探討手冊(頁23)。臺北市:雅歌。
邱耀初(2003)。框架效應存在嗎?籌碼效應對風險決策之影響。中華心理學刊45(2),171-182。
恰克美語 Chuck Small Teacher(2012年8月19日)。蒙特梭利的名言【FB】。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chucksmallteacher/posts/339563726125480
洪蘭(2014年3月5日)。洪蘭:先有感動才有美感。【天下雜誌542期】。取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6359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71-288)。臺北市:巨流。
修慧蘭(2011)。何謂糾結/疏離關係-本土大學生親子界限之研究,諮商輔導學報,23,1-18。
孫頌賢(2003)。原生家庭對兩性人際之影響—淺談系統觀的兩性諮商,輔導季刊,39(3),62-69。
翁桓盛、許孟勤(2012)。婚姻與家庭。臺北:心理出版社。
馬曉雲(2002)。知識管理的策略思維-第五項修練。會計研究月刊,197,158-106。
高淑清(2000)。質的方法研究-現象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高雄:麗文。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麗文文化。
高淑貴(1996)。家庭社會學。臺北:黎明文化。
高景志(2005)。國民小學訓導人員角色壓力、人格特質與工作效能之相關研究:以高高屏地區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國文e點通(2001年10月24日)。差不多先生傳【中山教育學程國文科網站】。取自http://www2.nsysu.edu.tw/ezchinese/text/text3-02.htm
張芳德(2006)。技術框架與存在遺棄-海德格爾的技術批判。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8(4),139-142。
張思嘉(2001)。婚姻早期的適應過程:新婚夫妻之質性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16,91-133。
張春興(1995)。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0)。教育心理學(重定版十六刷)。臺北:東華。
張春興(2003)。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畢恆達(1998)。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臺北:三民。
莊耀嘉(2004)。馬斯洛。臺北市:桂冠。
莊耀嘉、王重鳴(譯)(2001)(原作者:Smith, E. R. & Mackie D. M.)。社會心理學。臺北市:桂冠(原著出版年:1996)。
許秀美(2008)。原生家庭的影響【華人心理輔導中心】。取自http://directory.chinesecounseling.org/zh/family/36-the-impact-of-family-of-origin
郭進隆(譯)(1994)(原作者:Peter Senge)。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臺北市:天下(原著出版年:1990)。
郭筱璇(2017)。落地生根之美-新移民女性敘說自身家庭幸福感。中山女高學報,17,51-65。
郭靜晃(2006)。親職教育之內容分析與網絡建立。社區發展季刊,115,39-52。
陳小青(2010)。教育應導向理解生命和塑造生命-兼談西部落後地區兒童的教育和成長。和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63,48-49。
陳志賢(2016)。東南亞國際婚姻文化衝突與家庭調適歷程研究。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學報,29,87-116。
陳秀慧(2012)。高雄市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童親子依附關係、同儕關係與正向情緒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陳亭潔(2011)。大學生依附風格、愛情關係品質與寂寞感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碩士論文,臺北市。
陳建文(2018)。超越維度的愛-陳建文的創作論述。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3ff995
陳恒安(2013)。框架與超越。成大校刊,242,頁5。取自http://ir.lib.ncku.edu.tw/retrieve/148369/1010313001-000007.pdf
陳珮雯(2014年4月10日)。婚姻專家大公開!夫妻吵架的十個原因!【天下雜誌】。取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7387
陳淑華(2011)。生命回顧對於促進癌症病人自我超越、希望與靈性安適成效探討。輔英科技大學護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高雄市。
陳雅慧(2011年4月28日)。賈伯斯的3堂敗部學。Cheers雜誌,104。取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05273
陳榮華(1998)。葛達瑪詮釋學與中國哲學的詮釋。台北:明文書局。
彭懷真(1996)。婚姻與家庭。臺北市:巨流。
彭懷真(2009)。婚姻與家庭(四版)。臺北:巨流。
游美惠(2004)。性別權力與知識建構:《親職教育》教科書的論述分析。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7,1-45。
游美惠、易言嬡(2004)。親職教育與性別平等教育-檢視親職教育通俗書籍的性別平等意識。高雄師大學報,16,1-18。
游慧仙(2007)。家族治療之家庭生命週期(family life cycle)概念。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64。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64/64-17.htm
結構群(編譯)(1991)(原作者:A. H. Maslow)。動機與人格。臺北市:結構群。(原著出版年:1954)。
馮朝霖(2000))。教育哲學專論—主體、情性與創化。臺北市:元照。
黃文卿、林晏州(1998)。深度訪談之理論與技巧-以陽明山國家公園遊園專車推動為例。國家公園學報,8(2),166-178。
黃宜翎(2015)。以家庭系統理論探討夫妻親密互動關係。諮商與輔導,349,19-21。
黃若涵(2012)。高雄市國中生依附風格、親子關係及其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黃素紋(2017)。原生家庭依附經驗、夫妻性相容與親密度關係之研究。樹德人文社會電子學報,12(2),38-66。
黃迺毓、林如萍、唐先梅、陳芳茹(2001)。家庭概論。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黃堅厚(1999)。人格心理學。台北市:心理。
黃惠萍(2003)。媒介框架之預設判準效應與閱聽人政策評估研究-以核四案為例。新聞學研究,77,67-105。
黃維仁(2002)。窗外依然有藍天-婚變解析與重建。台北市:愛家文化。
黃馨慧(1996)。家庭生命週期。載於黃迺毓、黃馨慧、蘇雪玉、唐先梅和李淑娟編著,家庭概論。臺北:空大。
楊晟驍(2018年03月23日)。朱光潛談美_我們對於一顆古松的三種態度【美文】。取自https://kknews.cc/essay/pnq4bnj.html
楊國樑(2014)。體驗式培訓引導員專業素養對團隊建立訓練成效評估之研究。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系碩士班碩士論文,高雄市。
楊惠敏(2006)。從自我分化概念談原生家庭對婚姻關係的影響。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2。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2/52-46.htm
楊雅筑(2014)。大學生親子依附與愛情關係中衝突因應策略的關聯:情緒調節的中介預測效果。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臺北市。
楊滿玉(2009)。增能與轉化:交融教育學的觀點。社會科學學報,16,89-104。
楊麗惠(2013)。談家庭發展與家庭發展理論。家庭教育雙月刊,43,31-39。
楊櫻華(2012)。女性原生家庭經驗與其婚姻覺知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詹志禹(2017)。實驗創新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與教學季刊,20(4),1-24。
詹嘉維(2016)。框架的想像-以影像創作表現自我認知機制的理解。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臺北市。
廖玉蕙(2010)。文學盛筵-談閱讀,教寫作。臺北:天下。
趙麟生(2016)。原生家庭依附經驗與婚生家庭親子關係相關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劍橋學術詞典。Horizon【線上Cambrige Dictionary 詞典】。取自https://dictionary.cambridge.org/zht/%E8%A9%9E%E5%85%B8/%E8%8B%B1%E8%AA%9E/horizon?q=Horizon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潘榮吉(2015年4月23日)。你從哪裡來其實很重要!家—親密關係中常被忽略的關鍵影響力【大學誌】。取自https://www.kairos.com.tw/5772
蔡炳綱、吳漢明(2005)。玩好團隊–探索體驗活動。臺北:幼獅。
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原作者: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台北:心理(原著出版年:2000)。
鄭玉英、趙家玉(1993)。家庭會傷人。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鄭玉卿(1992)。馬斯洛的人文心理學。載於郭為藩(主編)(頁219-242)。臺北市:師大書苑。
鄭靖涵(2012)。教師自我成長與工作滿意度對組織認同之影響。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中市。
薛秀宜、陳利銘、洪佩圓(2006)。人格理論新紀元:人格五因素模式之測驗工具與其研究應用。研習資訊,23(1),109-117。
簡春安(1996)。婚姻與家庭。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顏澤賢(1993)。現代系統理論。臺北:遠流。
蘇芊玲(1999)。兩性平等教育的本土發展與實踐。臺北:女書文化。
蘇飛淨(2012)。大學生親子依附、人際依附 與親密依附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新竹市。

貳、外文部分

Bartholomow, K., & Horowitz, L. M. (1991). 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 A test of a four- category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2),226-244.
Connelly, F. M., & Clandinin, D. J. (1990). Stories of experience and narrative inquiry. Educational Researcher,19(5),2-14.from http://www.sedl.org/cgi-bin/mysql/picbib-output.cgi?searchuniqueid=10
DiMaggio, P., & Mohr, J. (1985). Cultural capital,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nd marital selec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0(6),1231-1261. from http://dx.doi.org/10.1086/228209
Glick,P.C.(1947).’The Family Life Cycl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2(2):164-74.
Muscroft, J., & Bowl, R. (2000). The impact of depression on caregivers and other family members: Implications for professional support. Counselling Psychology Quarterly, 13(1),117-134.
Riessman, K. C. (1993). Narrative Analysis. London: Sage.
Whitchurch, G. G., & Constantine, L. L. (1993). Systems theory. In P. G. Boss, W. J. Doherty, R. LaRossa, W. R. Schumm, & S. K. Steinmetz (Eds.), Sourcebook of family theories and methods: A contextual approach (pp. 325-355). New York, NY, US: Plenum Press. from http://dx.doi.org/10.1007/978-0-387-85764-0_14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