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分
Martin Lin(2006年2月21日)。翹翹板理論【部落格】。取自http://martinlin.pixnet.net/blog/post/1883799-%E7%BF%B9%E7%BF%B9%E6%9D%BF%E7%90%86%E8%AB%96%28the-seesaw-theory%29
mttang(2015年8月8日)。高達美的詮釋學【香港討論區】。取自https://www.discuss.com.hk/viewthread.php?tid=24975688
王大維(1995)。從Minuchin的結構家族治療理論談家庭系統中的權力關係。諮商與輔導,115,5-10。
王俊健(2005)。建構性別角色多元化與兩性平等的新觀念。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9。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49/49-56.htm
王彥(2007)。沉默的框架:框架理論六十年的時間脈絡與空間想象。浙江大學學報,47(6),206-224。
王智弘、劉淑慧、張勻銘、鄧志平、楊淳斐(2014)。諮商心理師團體諮商倫理信念與行為之探究。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4,53-81。
王叢桂(2000)。促進參與父職因素的探討。應用心理研究,6,131-171。
王麗雲(2000)。自傳/傳記/生命史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法(頁265-306)。高雄市:麗文。
王儷樺(2015)。透過「美愛」開展「視域」敘說研究者在社區大學的教學相長。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基隆市。石培欣(2000)。國民中學學生家庭環境、同儕關係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任明信(2017)。別人(頁153)。台北:大田。
危芷芬(譯)(2012)(原作者:Jerry M. Burger)。人格心理學。台北:紅葉。(原著出版年:2011)。
成虹飛(2001)。行動研究中閱讀/看的問題:一篇重寫的稿子。載於中華民國課程教學學會(主編),行動研究與課程教學革新(頁173-198)。臺北:揚智。
朱儀羚、康萃婷、柯禧慧、蔡欣志、吳芝儀(譯)(2004)(原作者:Michele L. Crossley)。敘事心理與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構。臺北: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2000)。
江映松(1996)。自我成長。台中市:台灣省立台中圖書館。
吳小英(2017)。流動性:一個理解家庭的新框架。探索與爭鳴,7,88-96。
吳明燁、伊慶春(2003)婚姻其實不只是婚姻:家庭因素對於婚姻滿意度的影響。人口學刊,26,71-95。
吳欣璇、金瑞芝(2011)。華人家庭文化脈絡下新住民母親的親子關係-以一越南出生與柬埔寨長大的新住民母親為例。應用心理研究,51,111-148。
吳靖國(2006)。生命教育-視域交融的自覺與實踐。臺北:五南。
吳靖國(2007)。“視域交融”在生命教育課程中的教學轉化歷程。教育實踐與研究,20(2),129-156。
吳靖國(2008)。從「認識自己」到培育「英雄心靈」-論G. Vico的大學教育思想。教育研究集刊,54(3),1-32。
吳嘉展(2014)。人格特質、學校組織氣氛對國小輔導教師專業倫理行為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李安德(1992)。超個人心理學。臺北:桂冠。
李育純(2006)。論夫妻衝突對兒童的影響。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7。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7/57-71.htm
李坤崇(2004)。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概論。臺北,心理出版社。
李瑞金、張美智(2004)。從文化觀點探討東南亞外籍配偶在臺灣之生活適應。社區發展季刊,105,101-108。
李曄軒(2014)。基於家庭系統的父子關係影響因素分析。啟迪學術新知,4,196-196。
李鸝珍(2015)。溝通的愛與不礙-淺談夫妻溝通之道。家庭教育雙月刊,56,23-31。
沈玉琴(2005)。從家庭系統看家庭。嘉義:國立嘉義大學。
車文博(2001)。人本主義心理學。臺北:東華。
卓紋君(1999)。父母衝突行為與成年子女親密關係與婚姻態度之相關研究。嘉師學報,13,25-56。
周玉慧(2011)。夫妻間衝突因應策略之類型變遷及其長期影響。中華心理學刊,53(2),229-253。
周鴻騰(2007)。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推動戶外體驗學習的意義與實例。科教館學刊,2,44-47。
林亞寧(2003)。新婚夫妻婚姻信念、衝突因應策略與婚姻調適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林國亮(2004)。家庭樹生命樹-原生家庭探討手冊(頁23)。臺北市:雅歌。
邱耀初(2003)。框架效應存在嗎?籌碼效應對風險決策之影響。中華心理學刊45(2),171-182。
恰克美語 Chuck Small Teacher(2012年8月19日)。蒙特梭利的名言【FB】。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chucksmallteacher/posts/339563726125480
洪蘭(2014年3月5日)。洪蘭:先有感動才有美感。【天下雜誌542期】。取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6359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71-288)。臺北市:巨流。
修慧蘭(2011)。何謂糾結/疏離關係-本土大學生親子界限之研究,諮商輔導學報,23,1-18。
孫頌賢(2003)。原生家庭對兩性人際之影響—淺談系統觀的兩性諮商,輔導季刊,39(3),62-69。
翁桓盛、許孟勤(2012)。婚姻與家庭。臺北:心理出版社。
馬曉雲(2002)。知識管理的策略思維-第五項修練。會計研究月刊,197,158-106。
高淑清(2000)。質的方法研究-現象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高雄:麗文。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麗文文化。
高淑貴(1996)。家庭社會學。臺北:黎明文化。
高景志(2005)。國民小學訓導人員角色壓力、人格特質與工作效能之相關研究:以高高屏地區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國文e點通(2001年10月24日)。差不多先生傳【中山教育學程國文科網站】。取自http://www2.nsysu.edu.tw/ezchinese/text/text3-02.htm
張芳德(2006)。技術框架與存在遺棄-海德格爾的技術批判。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8(4),139-142。
張思嘉(2001)。婚姻早期的適應過程:新婚夫妻之質性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16,91-133。
張春興(1995)。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0)。教育心理學(重定版十六刷)。臺北:東華。
張春興(2003)。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畢恆達(1998)。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臺北:三民。
莊耀嘉(2004)。馬斯洛。臺北市:桂冠。
莊耀嘉、王重鳴(譯)(2001)(原作者:Smith, E. R. & Mackie D. M.)。社會心理學。臺北市:桂冠(原著出版年:1996)。
許秀美(2008)。原生家庭的影響【華人心理輔導中心】。取自http://directory.chinesecounseling.org/zh/family/36-the-impact-of-family-of-origin
郭進隆(譯)(1994)(原作者:Peter Senge)。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臺北市:天下(原著出版年:1990)。
郭筱璇(2017)。落地生根之美-新移民女性敘說自身家庭幸福感。中山女高學報,17,51-65。
郭靜晃(2006)。親職教育之內容分析與網絡建立。社區發展季刊,115,39-52。
陳小青(2010)。教育應導向理解生命和塑造生命-兼談西部落後地區兒童的教育和成長。和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63,48-49。
陳志賢(2016)。東南亞國際婚姻文化衝突與家庭調適歷程研究。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學報,29,87-116。
陳秀慧(2012)。高雄市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童親子依附關係、同儕關係與正向情緒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陳亭潔(2011)。大學生依附風格、愛情關係品質與寂寞感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碩士論文,臺北市。陳建文(2018)。超越維度的愛-陳建文的創作論述。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3ff995陳恒安(2013)。框架與超越。成大校刊,242,頁5。取自http://ir.lib.ncku.edu.tw/retrieve/148369/1010313001-000007.pdf
陳珮雯(2014年4月10日)。婚姻專家大公開!夫妻吵架的十個原因!【天下雜誌】。取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7387
陳淑華(2011)。生命回顧對於促進癌症病人自我超越、希望與靈性安適成效探討。輔英科技大學護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高雄市。陳雅慧(2011年4月28日)。賈伯斯的3堂敗部學。Cheers雜誌,104。取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05273
陳榮華(1998)。葛達瑪詮釋學與中國哲學的詮釋。台北:明文書局。
彭懷真(1996)。婚姻與家庭。臺北市:巨流。
彭懷真(2009)。婚姻與家庭(四版)。臺北:巨流。
游美惠(2004)。性別權力與知識建構:《親職教育》教科書的論述分析。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7,1-45。
游美惠、易言嬡(2004)。親職教育與性別平等教育-檢視親職教育通俗書籍的性別平等意識。高雄師大學報,16,1-18。
游慧仙(2007)。家族治療之家庭生命週期(family life cycle)概念。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64。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64/64-17.htm
結構群(編譯)(1991)(原作者:A. H. Maslow)。動機與人格。臺北市:結構群。(原著出版年:1954)。
馮朝霖(2000))。教育哲學專論—主體、情性與創化。臺北市:元照。
黃文卿、林晏州(1998)。深度訪談之理論與技巧-以陽明山國家公園遊園專車推動為例。國家公園學報,8(2),166-178。
黃宜翎(2015)。以家庭系統理論探討夫妻親密互動關係。諮商與輔導,349,19-21。
黃若涵(2012)。高雄市國中生依附風格、親子關係及其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黃素紋(2017)。原生家庭依附經驗、夫妻性相容與親密度關係之研究。樹德人文社會電子學報,12(2),38-66。
黃迺毓、林如萍、唐先梅、陳芳茹(2001)。家庭概論。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黃堅厚(1999)。人格心理學。台北市:心理。
黃惠萍(2003)。媒介框架之預設判準效應與閱聽人政策評估研究-以核四案為例。新聞學研究,77,67-105。
黃維仁(2002)。窗外依然有藍天-婚變解析與重建。台北市:愛家文化。
黃馨慧(1996)。家庭生命週期。載於黃迺毓、黃馨慧、蘇雪玉、唐先梅和李淑娟編著,家庭概論。臺北:空大。
楊晟驍(2018年03月23日)。朱光潛談美_我們對於一顆古松的三種態度【美文】。取自https://kknews.cc/essay/pnq4bnj.html
楊國樑(2014)。體驗式培訓引導員專業素養對團隊建立訓練成效評估之研究。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系碩士班碩士論文,高雄市。楊惠敏(2006)。從自我分化概念談原生家庭對婚姻關係的影響。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2。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2/52-46.htm
楊雅筑(2014)。大學生親子依附與愛情關係中衝突因應策略的關聯:情緒調節的中介預測效果。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臺北市。楊滿玉(2009)。增能與轉化:交融教育學的觀點。社會科學學報,16,89-104。
楊麗惠(2013)。談家庭發展與家庭發展理論。家庭教育雙月刊,43,31-39。
楊櫻華(2012)。女性原生家庭經驗與其婚姻覺知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詹志禹(2017)。實驗創新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與教學季刊,20(4),1-24。
詹嘉維(2016)。框架的想像-以影像創作表現自我認知機制的理解。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臺北市。廖玉蕙(2010)。文學盛筵-談閱讀,教寫作。臺北:天下。
趙麟生(2016)。原生家庭依附經驗與婚生家庭親子關係相關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劍橋學術詞典。Horizon【線上Cambrige Dictionary 詞典】。取自https://dictionary.cambridge.org/zht/%E8%A9%9E%E5%85%B8/%E8%8B%B1%E8%AA%9E/horizon?q=Horizon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潘榮吉(2015年4月23日)。你從哪裡來其實很重要!家—親密關係中常被忽略的關鍵影響力【大學誌】。取自https://www.kairos.com.tw/5772
蔡炳綱、吳漢明(2005)。玩好團隊–探索體驗活動。臺北:幼獅。
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原作者: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台北:心理(原著出版年:2000)。
鄭玉英、趙家玉(1993)。家庭會傷人。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鄭玉卿(1992)。馬斯洛的人文心理學。載於郭為藩(主編)(頁219-242)。臺北市:師大書苑。
鄭靖涵(2012)。教師自我成長與工作滿意度對組織認同之影響。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中市。薛秀宜、陳利銘、洪佩圓(2006)。人格理論新紀元:人格五因素模式之測驗工具與其研究應用。研習資訊,23(1),109-117。
簡春安(1996)。婚姻與家庭。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顏澤賢(1993)。現代系統理論。臺北:遠流。
蘇芊玲(1999)。兩性平等教育的本土發展與實踐。臺北:女書文化。
蘇飛淨(2012)。大學生親子依附、人際依附 與親密依附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新竹市。 貳、外文部分
Bartholomow, K., & Horowitz, L. M. (1991). 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 A test of a four- category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2),226-244.
Connelly, F. M., & Clandinin, D. J. (1990). Stories of experience and narrative inquiry. Educational Researcher,19(5),2-14.from http://www.sedl.org/cgi-bin/mysql/picbib-output.cgi?searchuniqueid=10
DiMaggio, P., & Mohr, J. (1985). Cultural capital,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nd marital selec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0(6),1231-1261. from http://dx.doi.org/10.1086/228209
Glick,P.C.(1947).’The Family Life Cycl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2(2):164-74.
Muscroft, J., & Bowl, R. (2000). The impact of depression on caregivers and other family members: Implications for professional support. Counselling Psychology Quarterly, 13(1),117-134.
Riessman, K. C. (1993). Narrative Analysis. London: Sage.
Whitchurch, G. G., & Constantine, L. L. (1993). Systems theory. In P. G. Boss, W. J. Doherty, R. LaRossa, W. R. Schumm, & S. K. Steinmetz (Eds.), Sourcebook of family theories and methods: A contextual approach (pp. 325-355). New York, NY, US: Plenum Press. from http://dx.doi.org/10.1007/978-0-387-85764-0_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