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一)期刊論文:
張露心(2014)。被忽略的多數?當代廣告中老人形象再現之反思。藝見學刊,7,113-124。
石原進一(2015)。日本經驗借鏡—銀髮族市場。策略評論,24,23-39。
林銘煌(2000)。產品造型中的符號與符碼。設計學報,卷5:2,72-81。
曾明基、徐志榮、葉采青、李淑貞、黃炳勳(2004)。手杖設計與使用之初探。物理治療,卷29:1,54-60。
蔡政旻、陳宏達、陳真奕、陳柏瑋、楊巧玲(2015)。單手操作伸縮之手杖輔具設計。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學刊,3(3),277-278。
陳美琇、邱誌偉、蕭靜雅(2009)。台灣老年人口消費行為之研究。北台灣學報,32,105-120。
黃博偉(2015)。2016輔具產業全球市場與技術趨勢暨國內市場與學術研發量能。輔具之友,38,47-61。
黃少章(2010)。品牌形象、品牌個性、品牌態度、品牌偏好與運動商品購買意圖關係之研究。運動傳播學刊,3,130-148。
沈湘縈、杜名峯(2018)。品牌塑造對購買意願影響之影響。管理資訊計算,7(2),31-43。
顏惠芸、林伯賢、林榮泰(2015)。產品感質對品牌形象之影響。設計學報,20(2),1-24。
陳頤(2010)。台灣人口老齡化與其產業效應分析。台灣研究集刊,6,62-72。
陳淑嬌(2013)。高齡產業新商機-以養生住宅為例。臺灣經濟研究月刊,36(2),112-118。
范光中、許永河(2010)。台灣人口高齡化的社經衝擊。台灣老年醫學暨老年學雜誌,5(3),149-168。
王熙哲(2015)。高齡者消費價值與分類機制之探索。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學刊,3(2),161-164。
劉宜君、陳啟清(2015)。新世代高齡者玩具需求市場趨勢之探討。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學刊,3(4),411-420。
李傅房(2006)。高齡使用者產品設計之探討。設計學報,11(3),65-79。
陳振甫、陳裕升(2016)。高齡者導向之休閒娛樂輔具研究與設計。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學刊,4(1),95-104。
張丙辰、王艷群(2008)。高齡化社會中的產品通用設計研究。包裝工程,29(8),195-197。
林陽助、李佳珂、李宜致、林吉祥、傅筱雯(2009)。廣告訴求、產品屬性及消費者自我監控程度對廣告效果之影響-以銀髮族產品為例。澄清醫護管理雜誌,5(4),9-22。
曹平霞(2013)。銀髮族休閒養生產業發展之建議。經建專論,10,63-105。
陳澤義、葉彩蓮、蔡依芳(2011)。 Cause and Effect among Brand Image Management, Brand Trust and Brand Value: A Study of the Cosmetics Industry。顧客滿意學刊,7(2),135-159。
(二)學位論文:
莊喻筑。《高齡者使用行動類輔具心理歷程之分析》。國立中正大學高齡者教育研究所。2010年。
陳保伶。《超高齡社會下日本企業策略之研究──Panasonic於通用設計中的文化創新》。私立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碩士班。2009年。劉毅祥。《以金字塔底層關點探討高齡者永續產品幸福設計開發之策略》。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設計系碩士班。2006年。何映儒。《從銀髮族生活型態探討行動輔具感性因子》。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研究所。2014年。
蔡天佑。《台灣輔具業者於大陸之經營策略分析》。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2010年。
劉一君。《產後護理產業分析-以K公司個案研究為例》。國立清華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2018年。謝霈賢。《VIVINO葡萄酒評論網站上,紅酒口感與香氣對於消費者滿意度之研究-以價格、品牌形象、來源國形象為干擾變項》。私立輔仁大學餐旅管理學系碩士班。2018年。余柏均。《從中信兄弟棒球隊看新企業識別如何提升品牌形象》。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暨行銷管理碩士班。2018年。田其虎。《高齡教育資源整合與行銷策略之研究以台中地區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年。楊雅婷。《高齡事業發展共創價值之可行性探討─經營模式、共創價值設計與顧客態度意向分析》。國立臺灣大學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2016年。(三)書籍:
陳亮恭、楊惠君(2015)。2025無齡世代。台北:華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王月魂(2007)。閃耀中的銀髮市場。台北:財訊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中衛發展中心、侯勝宗(2017)。小國大品牌:從委託代工到自創品牌的競合轉身。台北: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
李文龍(2003)。抓住3000億老人商機。台北:知本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經濟新潮社(譯)(2015)。超高齡社會的消費行為學(原作者:村田裕之)。台北:經濟新潮社。(原著出版年:2014)
詹慕如、蔡昭儀(譯)(2013)。無所不在的銀髮商機(原作者:村田裕之)。台北:先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2012)
方世榮、駱少康、陳冠樺(譯)(2010)。行銷管理學(原作者:Philip Kotler, Kevin Keller)。台北:台灣培生教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1997)
博碩文化、曾怡倩(譯)(2008)。通用設計的法則 : 從人性出發的設計學(原作者:中川聰)。台北:博碩文化。(原著出版年:2008)
陳佩秀(譯)(2001)。Smart MBA自修手冊(原作者:John Mariotti)。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1999)
(四)網路資料:
TechNews(2018年5月17日)。FlipWeb 數位資產觀察:電商市場寒冬,母嬰電商逆勢增長。科技新報。取自https://technews.tw/2018/05/17/flipweb-e-commerce-decline-parent-child-growth/
陳碧芬(2015年5月5日)。750萬「回甘族」拒用「老人」產品。中時電子報。取自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50505003909-260410?chdtv
蔡立勳(2017年8月28日)。世界輔具王國在臺灣,環球生技。取自https://magazine.chinatimes.com/globalbio/20170828001981-300222
二、英文部分
Paul Fifield(2007). Marketing strateg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arketing and markets. Butterworth-Heinemann.
David Pearson(2014). The 20 Ps of Marketing. USA:Kogan Page Limited.
Hiro Minamiyama, World Branding Committee(2007).World Branding: Concept, Strategy and Design. Japan: Gingko Press Inc.
Wolfgang F. E. Preiser(2001).Universal Design Handbook. USA: McGraw Hill Professional.
Bartlett, D. (2006). Japan’s Toys for the Elderly. Retrieved from http://news.bbc.co.uk/2/hi/business/4919606.stm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2013). Definition of Marketing. Retrieved from https://www.ama.org/the-definition-of-marke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