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書目
1.Fruin, J. J. (1971). Pedestrian planning and design (No. 206 pp).
2.Skinner, Peter,Maher, Raymond.(2013). The public face of rail: Australian station design guidelines, pp1-74
3.UIC Passenger and HighSpeed Department. (2013). Railway Stations Adapting to Future Society, pp1-72
4.WMATA. (2017) Washington Metropolitan Area Transit Authority STATION AREA PLANNING GUIDE, pp1-116
5.Underground, L. (2012). Station planning standards and guidelines. Mayor of London, Transport for London, pp1-113.
6.Swedish Transport.(2018). Railway Stations - Planning Manual. pp1-136.
7.Huang, Di,Liu, Zhiyuan,Fu, Xiao,Blythe, Philip.(2018). Multimodal Transit Network Design in a Hub-and-Spoke Network Framework, Transportmetrica A: Transport Science, pp1-42
8.臺灣鐵路管理局工務處.(2008).臺灣鐵路管理局工新建車站及沿線景觀設計參考手冊, pp1-136.
9.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2011).鐵路車站旅運與站務設施設計注意事項. 頁1-64.
二、期刊論文:
1.王振報, & 陳豔豔. (2014). 方格型城市多模式公交線網關鍵設計參數優化. 交通運輸系統工程與資訊, 14(6), 頁176-181.
2.過秀成, 馬超, 楊潔, 李星, & 龔小林. (2010). 高速鐵路綜合客運樞紐交通銜接 施配置指標研究.
3.李曉偉, 王煒, 楊敏, 王昊, & 徐鋮鋮. (2018). 多因素作用下乘客多模式交通出行時間節省價值測算與應用. 公路交通科技, 35(3), 86-93.
4.王振報, & 陳豔豔. (2014).方格型城市多模式公交線網關鍵設計參數優化.交通運輸系統工程與資訊, 14(6), 176-181.
5.李家儂, & 賴宗裕. (2005). 臺灣地區大眾運輸導向發展之落實-借鏡美國的實施經驗. 都市交通, 20(3),頁1-16.
6.吳綱立,林更岳.張智勝(2010). 生態大眾運輸導向發展理念的車站地區土地使用評估架構與規劃策略之研究. 頁1-14
7.Zacharias, John.Zhang, Tianxin & Nakajima, Naoto.(2011). Tokyo Station City: The railway station as urban place, URBAN DESIGN International, Volume 16, Issue 4, pp 242–251
三、學位論文:
1.陳勝智. (2001). 以大眾運輸導向發展理念進行車站地區都市再發展之探討. 國立成功大學, 臺南市.
2.賴炳樹. (2003). 板橋車站地區商業空間結構變遷之分析.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1-1~6-43.簡龍鳳.(2008 ) 民間參與捷運場站土地開發模式之制度經濟分析.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學位論文.1-158
4.江尚書. (2009). 新自由主義化下的都市再發展: 以臺北車站特定專用區為例. 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1-113.
5.吳曜馨. (2009). 活化型生態大眾運輸村選址評估架構之研究—以高雄市鐵路地下化地區為例. 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學位論文, 1-87.
6.嬿翔. (2012). Green TOD 下建成環境規劃與設計之研究. 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學位論文, 1-163.
7.吳欣祐. (2013). 大眾運輸導向發展下低碳城市規劃設計策略之研究-以新北市板橋站為例. 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學位論文, 1-99.
8.鄭文傑. (2015). 臺灣土地開發案的規劃與執行-重劃之案例分析.中興大學高階經理人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1-429.郭瀚嶸.(2018).以建築資訊塑模技術實作藍綠設計之方法框架. 國立臺灣大學工學院土木工程學系博士論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