ㄧ、核心文本
(一)詩集
曹溶:《靜惕堂詩集》,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冊45
曹溶:《靜惕堂詩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莊嚴文化,1996,集部,冊198
曹溶:《曹倦圃未刻編年佚詩》,不分卷,清抄本,收入廣東省立中央圖書館編:《中國古籍珍本叢刊・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卷》,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5,冊51
曹溶:《德藻堂詩集》,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
曹溶:《曹秋岳詩》,收入魏憲編:《皇清百名家詩》,黃秀文,吳平主編:《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稀見叢書匯刊》,北京:北京圖書館,2006
曹溶:《靜惕堂詩》,收入王相編:《十家詩鈔》,清道光十年(1830)秀水王氏信方閣刊本,http://www.cadal.zju.edu.cn/book/06211282/1/search@query=十家詩鈔,type=all,tag=,publisher=
(二)詞集
曹溶:《靜惕堂詞》,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冊45
曹溶:《靜惕堂詞》,張宏生編:《清詞珍本叢刊》,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冊1
曹溶:《靜惕堂詞》,收入陳乃乾編:《清名家詞》,上海:上海書店,2002,冊1
曹溶:《寓言集》,聶先、曾王孫編《百名家詞鈔》,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詞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冊1721
(三)尺牘與詩文集
胡泰編選:《倦圃曹秋岳先生尺牘》,清初含暉閣刊本,中研院傅斯年圖書館藏
茅復編:《曹李尺牘合選》,《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藏古籍珍本叢刊》,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2,冊107
曹溶:《荔枝吟》,收入陳紅彥、謝冬榮、薩仁高娃編:《清代詩文集珍本叢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冊64
(四)史集
曹溶:《崇禎五十宰相傳》,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莊嚴文化,
1996,史部,冊119
曹溶:《崇禎五十宰相傳》,收入《叢書集成續編》,台北:新文豐,1989,史
地類,冊253
曹溶:《明漕運志》,收入曹溶編《學海類編》,台北:藝文,1967,冊41
(五)譜錄與類書
曹溶:《古林金石表》,收入《石刻史料新編》,台北:新文豐,1979,第二輯,考證目錄題跋類,冊20
曹溶:《古林金石表》,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濟南:齊魯書社,2001,史部,冊278
曹溶:《靜惕堂宋元人集書目》,收入《叢書集成續編》,台北:新文豐,1989,總類,冊2
曹溶:《流通古書約》,收入《知不足齋叢書》,台北:藝文,1966,冊12
曹溶:《硯錄》,收入《叢書集成新編》,台北:新文豐,1985,應用科學類藝術類,冊48
曹溶:《倦圃蒔植記》,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莊嚴文化,1996,子
部,冊82
曹溶:《倦圃蒔植記》,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子部,譜錄類,冊1119
曹溶編:《學海類編》,台北:藝文,1967
二、古籍文獻
(一)經部
春秋・孔子及弟子編,楊伯竣譯註:《論語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80
春秋・左丘明著,竹添光鴻箋:《左傳會箋》,台北:天工書局,1998
魏・王弼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宋・朱熹集註:《詩集傳》,北京:中華書局,1958
宋・朱熹撰:《四書集註》,台北:學海出版社,1999
明・沈萬鈳:《詩經類考》,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莊嚴文化,1996,冊62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局,1965
清・王引之:《經義述聞》,南京:江蘇古籍處出版社,1985
(二)史部
春秋・左丘明撰,楊伯峻編注:《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1995第5刷
漢・司馬遷撰:《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62
漢・劉向編,王守謙等譯注:《戰國策全譯》,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
晉・陳壽著,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71
梁・宗懍撰,宋金龍校注:《荊楚歲時記》,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唐・李延壽:《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
元・馬端臨撰:《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1986
元・脫脫等撰:《金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1刷
明・李侃等纂修:《(成化)山西通志》,見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217》,濟南,齊魯書社,1996
清・李天根輯:《爝火錄》,收入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灣文獻叢刊》,台北:台灣銀行,1972,冊177
清・李元度纂:《清先正事略選》,收入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灣文獻叢刊》,台北:台灣銀行,1964,194種
清・陳衍編:《福建通志列傳選》,收入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灣文獻叢刊》,台北:台灣銀行,195種
清・李桓纂:《清耆獻類徵選編》,收入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灣文獻叢刊》,台北:台灣銀行,1964,230種
清・計六奇編:《明季北略》,收入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灣文獻叢刊》,台北:台灣銀行,1972,冊275
清・張岱:《石匱書後集》,收入《台灣文獻叢刊》,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0,冊282
清・不著撰者:《偏安排日事蹟》,收入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灣文獻叢刊》,台北:台灣銀行,1972,冊301
徐世昌纂:《清儒學案小傳》,收入《清代傳記叢刊》,台北:明文書局,1985,冊5清・錢林輯,清・王藻編:《文獻徵存錄》,收入《清代傳記叢刊》,台北:明文書局,冊11
清・李集輯:《鶴徵前錄》,收入《清代傳記叢刊》,台北:明文書局,1985,冊13
清・秦瀛輯:《己未詞科錄》,收入《清代傳記叢刊》,台北:明文書局,1985,冊14
清・王晫:《今世說》,收入《清代傳記叢刊》,台北:明文書局,1985,冊18
清・王士禛:《感舊集》,收入《清代傳記叢刊》,台北:明文書局,1985,冊24
清・王士禎撰,清・盧見增補傳:《漁洋山人感舊集》,收入《清代傳記叢刊》,台北:明文書局,台北:明文書局,1985,冊27
清・盧見曾:《感舊集小傳拾遺》,收入《清代傳記叢刊》,台北:明文書局,1985,冊27
清・顏光敏輯:《顏氏家藏尺牘》,收入《清代傳記叢刊》,台北:明文書局,1985,冊29
清・吳修編:《昭代名人尺牘小傳》,收入《清代傳記叢刊》,台北:明文書局,1985,冊30
清國史館編:《貳臣傳》,收入《清代傳記叢刊》,台北:明文書局,1985,冊57
清・蔣寶齡:《墨林今語》,收入《清代傳記叢刊》,台北:明文書局,1985,冊73
清・錢儀吉纂錄:《碑傳集》,收入《清代傳記叢刊》,台北:明文書局,1985,冊106
蔡冠洛編纂:《清代七百名人傳》,收入周駿富輯:《清代傳記叢刊》,台北:明文書局,1985,冊194
清・阮元編:《廣東通志》,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冊673
清・張廷濟:《清儀閣所藏古器物文》,冊10,張廷濟手拓手寫本,京都大學藏
清・徐鼐:《小腆紀年附考》,北京:中華書局,1957
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台北:台灣商務,1965
清・王先謙:《漢書補注》,台北:商務印書局,1968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清・李瑞鍾纂:《常山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209》,台北:成文
出版社,1975
清・錢軹等撰:《甲申傳信錄》,上海:上海書店,1982
清・彭孫貽:《流寇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
清・鄭廉:《豫變紀略》,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4
清・唐執玉等監修:《畿輔通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史部,冊506
清・劉健:《庭聞錄》,台北:文海出版社,1987
清・談遷著,張宗祥校點:《國榷》,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2刷
清・黎中輔纂:《大同縣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清・沈冰壺:《重麟玉冊》,收入《台灣文獻匯刊》,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第1輯,冊1
清・顧祖禹撰,賀次君、施和金點校:《讀史方輿紀要》,北京:中華書局,2005
清・嵇曾筠編纂:《雍正浙江通志》,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省志輯浙江冊6
清・黃鴻壽:《清史紀事本末》,臺北:三民書局,1959
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編:《明清史料》,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丙編,冊3
中華書局編:《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冊3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編:《乾隆朝上諭檔》,北京:檔案出版社,1991,冊8
李秉新等校勘:《清代野史大觀》,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史語所藏:《內閣大庫檔案》,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張偉仁編:《明清檔案》,台北:中央研究院史語所,聯經出版,1986,冊1
(三)子部
戰國・韓非子著,清・王先慎撰:《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3第2刷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晉・鳩摩羅什譯;唐・玄奘譯,徐衡譯注:《金剛經・心經》,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3
南朝宋・劉義慶撰,徐震堮箋:《世說新語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8刷
宋・王鞏:《聞見近錄》,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
宋・王觀國撰,田瑞娟點校:《學林》,北京:中華書局,1988
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第2刷
宋・洪适:《隸釋》,上海:上海書店,1985
明・郁逢慶:《書畫題跋記》,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子部,冊816
清・錢謙益:《絳雲樓書目》,伍崇曜校:《粵雅堂叢書》,收入《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台北:藝文印書局,1965,冊54
清・孫承澤:《庚子銷夏記》,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北商務,1983,子部,冊826
清・王士禎撰,勒斯仁點校:《池北偶談》,北京:新華書局,1997第3刷
清・金埴:《不下帶編》,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2刷
(四)集部
戰國・屈原等人撰,黃靈庚:《楚辭章句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07
東晉・陶淵明著,逯欽立校注:《陶淵明集》,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5刷
南朝・江淹著,胡之驥注:《江文通集彙注》,北京:中華書局,1984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李善等注:《六臣注文選》,北京:中華書局,1987
南朝梁・劉勰著,王更生譯:《文心雕龍讀本》,台北:文史哲出版,1999年第7刷
唐・杜甫撰,蕭滌非主編:《杜甫全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
唐・杜甫撰,張忠綱選注:《杜甫詩選》,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2刷
唐・高適著,孫欽善校注:《高適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唐・韓愈著,錢仲聯集釋:《韓昌黎詩繫年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宋・蘇軾著,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
宋・蘇軾著,王文誥輯注:《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
宋・蘇軾撰,孔繁禮,劉尚榮選注:《蘇軾詩詞選》,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第2刷
宋・陸游撰,黃逸之選註:《陸游詩》,上海:商務印書館,1931
宋・謝翱:《西臺慟哭記》,見《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集部,冊127
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5刷
明・陶奭齡:《賜曲園今是堂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編纂委員會:《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集部,冊80
明・袁宏道著,錢伯城箋校:《袁宏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清・王鐸:《擬山園選集》,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冊7
清・吳偉業著,李學穎集評標校:《吳梅村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清・吳偉業:《梅村家藏稿》,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編纂委員會:《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冊29
清・龔鼎孳:《定山堂詩集》,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冊50
清・姚文然:《姚端恪公全集》,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冊75
清・周篔:《采山堂記》,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冊83
清・魏禧:《魏叔子文集外篇》,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冊92
清・潘耒:《遂初堂詩集》,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冊170
清・汪森:《小方壺存稿》,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冊185
清・熊文舉:《雪堂先生集選》,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集部,冊33
清・熊文舉:《熊雪堂先生文集》,收入北京圖書館古籍出版編輯組:《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北京:書目文獻社,1988,冊112
清・俞右吉:《俞漸川集》,收入於中華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編:《天津圖書館孤本秘籍叢書》,北京:中華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1999,集部,冊13
清・黃宗羲:《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清・歸莊:《歸莊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清・朱彝尊撰,王利民、胡愚等點校:《曝書亭全集》,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
清・張岱撰,馬興榮點校:《陶庵夢憶,西湖夢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清・沈德潛選:《古詩源》,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2刷
清・汪孟鋗:《厚石齋集》,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冊348
清・謝章鋌:《賭棋山莊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冊1735
清・王國維著,謝維揚、房鑫亮主編:《王國維全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
清・沈雄編纂,清・江尚質增輯:《古今詞話》,上海:新華書店上海發行所,1987
清・聶先、曾王孫編:《百名家詞鈔》,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集部,冊1721
清・沈德潛編:《清詩別裁集》,石家莊:河北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
清・阮元編:《兩浙輶軒錄》,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集部,冊1683
清・潘衍桐輯:《兩浙輶軒續錄》,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總集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冊1685
清・沈季友編:《檇李詩繫》,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總集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冊1475
清・陳廷焯著,杜維沫校點:《白雨齋詞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3刷
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79第2刷
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六朝文・全漢文》,北京:中華書局,1985
徐世昌編:《晚晴簃詩匯》,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集部,冊1629
陳乃乾輯:《清名家詞》,上海:上海書店,1982
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全清詞編纂研究室編:《全清詞・順康卷》,北京:中華書局,2002
王守華、趙山、吳進仁選注:《漢魏六朝詩一百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三、近人論著
(一)專書及專書論文(按作者筆畫排列)
1、仕清明臣之研究
丁功誼:《錢謙益文學思想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王于飛:《吳梅村生平創作考論》,重慶:重慶出版社,2003
王成勉:《氣節與變節¬—明末清初士人的處境與抉擇》,台北:黎民文化,2012
白一瑾:《清初貳臣士人心態與文學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
朱天曙:《周亮工及其印人傳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周法高:《錢牧齋、吳梅村研究論文集》,台北:國立編譯館,1995
吳朝勇:《吳梅村生平及其詩史之研究》,臺北:學海出版社,1987
孫之梅:《錢謙益與明末清初文學》,濟南:齊魯書社,1996
孫利平:《吳偉業其人與明清文化傳播》,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11
張玉興《明清之際的探索》,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
張永剛:《明末清初黨爭視域下的錢謙益文學研究》,南京:鳳凰出版社,2012
張仲謀:《懺悔與自贖--貳臣人格》,北京:東方出版社,2009
陳岸峰:《甲申詩史--吳梅村書寫的一六四四》,香港:中華書局,2014
曹秀蘭:《曹溶詞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0
葉君遠:《清代詩壇第一家--吳梅村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2
裴世俊:《錢謙益詩歌研究》,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1
劉剛:《清初流人陳之遴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劉麗:《清初京師貳臣詩人研究》,哈爾濱:黑龍江出版社,2013
謝正光:《清初詩文與士人交游考》,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嚴志雄Lawrence C. H. Yim: ''The Poet-historian Qian Qianyi”,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9
嚴志雄:《錢謙益:〈病榻消寒雜咏〉論釋》,台北:聯經出版社,2012
嚴志雄:《牧齋初論集---詩文、生命、身後名》,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8
2、文史與其他專著
大木康:《冒襄和影梅庵憶語》,台北:里仁書局,2013
丁國祥:《復社研究》,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
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編輯委員會編:《中國古籍善本書目・集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96
王毅:《園林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田曉菲:《神游---早期中古時代與十九世紀中國的行旅書寫》,北京:三聯書店,2015
白謙慎:《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紀中國書法的嬗變》,北京:三聯書店,2016年3刷
宇文所安著,鄭學勤譯:《追憶》,北京:新華書局,2004
朱則杰:《清詩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
朱麗霞:《明清之交文人游幕與文學生態---以徐渭、方文、朱彞尊為個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艾治平:《清詞品讀》,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1
李瑄:《明遺民群體心態與文學思想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9
李靈年、楊忠編:《清人別集總目》,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何冠彪:《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台北:聯經,2005初版二刷
何國慶編:《萬曆駕到》,台北:遠流出版,2016
吳旻旻:《香草美人文學傳統》,台北:里仁書局,2006
吳熊和:《吳熊和詞學論集》,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
林文月:《文字的魅力---從六朝開始散步》,台北:有鹿文化,2016
金啟華主編:《全宋詞典故考釋辭典》,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金鋒編:《中華野史唐朝卷》,濟南:泰山出版社,2000
時志明:《盛世華音---清代順康雍乾詩人山水詩論》,南京:鳳凰出版社,2017
馬大勇:《清初廟堂詩歌集群研究》,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高春艷:《李因篤文學研究》,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張立敏:《馮溥與康熙京師詩壇》,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張宗友:《朱彝尊年譜》,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
張高評主編:《近世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新文豐圖書公司,2007
楊念群:《何處是江南--清朝正統觀的確立與士林精神世界的變異》,北京:三聯書店,2011二刷
楊海清、孫震編:《中南西南地區省市圖書館館藏古籍稿本題要》,武昌: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8
陳田輯:《明詩紀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陳永明: 《清代前期的政治認同與歷史書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陳永明:《從逆寇到民族英雄---清代張煌言形象的轉變》,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
陳雪軍:《梅里詞派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續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趙園:《易堂尋蹤:關於明清之際一個士人群體的敘述》,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
趙園:《家人父子:由人倫探訪明清之際士大夫的世界》,北京:北京大
學出版社,2015
蔣寅:《清代詩學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
潘光旦:《明清兩代嘉興的望族》,上海:上海書店,1991
劉利俠:《清初詠物詩研究》,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
劉金庫:《南畫北渡--清代書畫鑑藏中心研究》,台北:石頭出版有限公司,2007
臧勵龢等編:《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台北:台北商務印書局,1993
錢仲聯主編:《清詩紀事》,江蘇省:江蘇古籍社,1987-1989
錢仲聯、王運熙等編:《中國文學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二刷
霍有明:《清代詩歌發展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鍾彩鈞主編:《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情、理、欲──學術思想篇》,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9
謝國禎著:《顧寧人先生學譜》,上海:上海書店,1989
蘇淑芬:《朱彝尊之詞與詞學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
顧啟:《冒襄研究》,江蘇省:江蘇文藝出版社,1993
顧詰剛、馬太玄:《名家著述考》,北京:國家圖書館,2010
顧誠:《南明史》,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1
嚴志雄:《秋柳的世界--王士禎與清初詩壇側議》,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2013
嚴迪昌:《清詩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8
嚴迪昌:《清詞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第三刷
(二)期刊論文(按作者筆畫排列)
王文:〈曹溶及其《流通古書約》〉,《圖書館學研究》03期,1984
王光宇:〈論康熙時期的三藩之亂〉,《安徽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6
期,1980
王兆鵬:〈懷古詠史詞〉(上),《古典文學知識》第5期,2006
王宏志:〈論貳臣〉,《社會科學研究》,2018年,第4期
王思治、劉鳳雲:〈論清初「遺民」反清態度的轉變〉,《明清史》第39卷第4期,1989
王偉勇:〈兩宋豪放詞之典範與突破---以蘇、辛雜體詞為例〉,《文與哲》第10期,2007年6月
王德毅:〈宋高宗評—兼論殺岳飛〉,《台大歷史學報》17期,1992年12月
王學玲:〈秋菊與秋決:周亮工獄中重九詩探析〉,《國文學報》56期,2014年12月
王學玲:〈苦行歷險與嚴辨華夷—清初屈大均之秦晉「宗周」游〉,《清華中文學報》第12期,2014年12月
朱則杰:〈清代詩歌中的一組特殊意象〉,《學術研究》,第6期,1994年
朱則杰:〈「明」與「清」:清代詩歌中的一組特殊意象〉,《浙江社會科學》第3期,2001
朱則杰:〈胡介家族女詩人考〉,《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卷38,2016年6月
任群英:〈志士淒涼閑處老,賦到滄桑戲為詞---讀稼軒《沁園春》止酒二首〉,《現代語文》第2期,2011年
林麗月:〈故國衣冠:鼎革易服與明清之際的遺民心態〉,《台灣師大歷史學報》30期,2002年6月
李建崑:〈論唐代元和時期流貶文人之行旅詩〉,《國立中興大學文史學報》第29期,1998年6月
李春光:〈《學海類編》初探〉,《圖書館學研究》第5期,1987年
李惠儀:〈世變與玩物—略論清初文人的審美風尚〉,《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3期,2008年9月
李瑄:〈清初五十年間明遺民群體之嬗變〉,《漢學研究》第23卷第1期,2005年6月
李碧華:〈憤懣中的雄健與淡泊——淺析曹溶詞的內容、風格和詞學見解〉,《廣西大學學報》06期,2008
沈友:〈略論我國古代官吏任用的回避制度〉,《齊齊哈爾師範學院學報》第2期,1996年
汪春泓:〈《漢書・朱買臣傳》箋注〉,《文學評論》5期,2001
汲言斌:〈曹溶及其《流通古書約》〉,《圖書館工作與研究》07期,2012
祁立峰:〈「寫志」還是「體物」?從江淹〈恨賦〉出發對情感賦「主觀情
感客觀化」的考察〉,《世新大學人文社會學報》第9期,2008年7月
邱德亮:〈癖嗜文化:論晚明文人詭態的美學形象〉,《文化研究》第8期,2009年春季
柏紅秀:〈樂人身份與《江南逢李龜年》作者之爭〉,《江海學刊》6期,2014
唐碧紅:〈曹溶詞學觀及其與浙西詞派的關系新探〉,《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05期,2011
孫機:〈魏晉時代的「嘯」〉,《文史知識》7期,1983
船津富彥著,董炳月譯,范子燁審訂:《關於魏晉文學中的「嘯傲」》8期,2018年8月
陳開林:〈《明人小傳》辨偽〉,《文獻雙月刊》第3期,2017年5月
陳斌:〈廣陵詩人朱曰藩文學交游考述〉,《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62期,2010年
陳學霖:〈明朝「國號」的緣起及「火德」問題〉,《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50期,2010
張火慶:〈評阮籍的生活情調〉,《鵝湖月刊》37期,1978年7月
張升:〈馮銓史事雜考〉,《清史研究》第3期,1998年
張兵、張毓洲:〈清代文字獄的整體狀況與清人的載述〉,《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6期,2008年11月
張宏生:〈師承授受與浙西立派——曹溶與吳陳琰〉,《古典文獻研究》,2008年
張高評:〈王昭君和親故事與宋詩之創造思維〉,《國文學報》,第50期,2011年12月
曹秀蘭:〈清初浙西詞派先驅曹溶的遺民心態——從曹溶拒試博學鴻儒談起〉,《淮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02期,2013
曹秀蘭:〈論清初浙西先驅曹溶的詞學思想〉,《蚌坿學院學校》03期,2013
楊大衛:〈汪孟鋗〈題本朝詞十首〉析探〉,《詩大學報(語言與文學類)》58卷,2013年3月
楊正顯:〈「明亡之因」的追論與議定〉,收入《明史研究》第26期,2016年6月
楊海英:〈清初『故國之思』現象解讀〉,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編:《清史叢刊》,北京:中華書局,2001,2000年號
劉仲華:〈孫承澤生平及其學術思想〉,發表於《北京古都風貌與時代氣息研討會》論文集,2000年6月
薛龍春:〈王鐸的生卒時間〉,《中國書畫》7期,2007年
廖肇亨:〈從懺悔到救度:「沉淪、懺悔與救度:中國文化的懺悔書寫」專輯導言〉,《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8卷第2期,2008年6月
鄧小軍〈陶淵明書甲子辨—陶淵明詩文書國號、書年號、書天子、書甲子之考察〉,《中國文化》第29期,2009年春季號
暴鴻昌:〈明代內閣組合類型述略〉,《明史研究專刊》第10期,1992年10月
韓恒煜:〈陳名夏『南黨』案述略〉,《清史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86,第
7輯
羅一星:〈 清初兩藩踞粵的橫徵暴斂及對社會經濟的影響〉,《嶺南文史》1期,1985
(三)學位論文(按出版年代排列)
1、碩士論文
李丙鎬:《錢謙益文學評論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黃錦珠:《吳梅村敘事詩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1985朱治夫:《吳偉業(一六零九至一六七二)仕清與歸隱之研究》,香港:香港大學文學碩士論文,1993
陳光瑩:《吳梅村諷諭詩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1995黃色芬:《華北仕清漢官與明遺民的出處》,台北:國立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7李蘊娜:《曹溶《靜惕堂詞》研究》,香港:香港大學碩士論文,2000
陳美娟:《吳梅村詩世變書寫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盧俊吉:《吳梅村詩史研究》,台北:台北市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林婉瑜:《儒士.貳臣.收藏賞鑒家--孫承澤(1592-1676)之生活.繪畫品味與影響》,桃園: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2004
張嫣修:《清國史傳貳臣傳與欽定續通志・貳臣傳之比較研究》,台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顧世嚴:《清初貳臣詞研究》,杭州:浙江大學碩士論文,2005
王星慧:《曹溶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7
平志軍:《周亮工生平思想及其散文創作研究》,鄭州:鄭州大學碩士論文,2007
孟晗:《周亮工年譜》,桂林:廣西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07
林佑伊:《龔鼎孳出仕三朝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黃淑婷:《生命的安頓——龔鼎孳交遊詩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郭羽:《周亮工及其詩歌研究》,南京:南京師大範學碩士論文,2007
翁榕翎:《曹溶詞靜惕堂詞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郭銳:《曹溶詞選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08
唐碧紅:《曹溶交游與詞作關系研究》,重慶:西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9
唐先進:《曹溶詞研究》,重慶:西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9
饒芷瑄:《陳之遴徐燦夫婦生平及其詩詞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林欣怡:《錢謙益論詩絕句證析》,台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10唐惟詩:《龔鼎孳《定山堂詩餘》研究》,台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所碩士論文,2010范雪菊:《陳之遴與浮雲集研究》,瀋陽:遼寧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11
陳建銘:《錢謙益〈西湖雜感〉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何麗娟:《梁清標及其詞研究》,重慶:西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2
周玉琴:《陳之遴詩詞研究》,瀋陽:遼寧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2
梁雅英:《吳偉業詞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葉佩蓉:《仕清文人之不遇詠懷-周亮工及其仿陶書寫研究》,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陸一中:《曹溶鑒藏研究》,杭州: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史論係碩士論文,2013
馮薇:《陳之遴與浮雲集研究》,瀋陽:東北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13
楊中薇:《論吳偉業的遺民製作──《臨春閣》與《秣陵春》劇作中的「物」、「才女」與「離魂」》,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張濤:《梁清標及其蕉林詩集研究》,瀋陽:遼寧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3
張晶晶:《李呈祥及其東村集研究》,石家莊:河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4
李西:《張縉彥詩歌研究》,瀋陽:遼寧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5
李儀:《陳名夏及其詩歌創作研究》,合肥:安徽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5
林敬欽:《歷史上貳臣書家書藝研究─以趙孟頫與王鐸為例》,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52、博士論文
廖美玉:《錢牧齋及其文學》,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3王學玲:《明清之際辭賦書寫中的身分認同》,新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2焦中棟:《論錢謙益的明代文學批評》,杭州:浙江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5
朱天曙:《周亮工及其印人傳研究》,南京: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所博士學位論文,2006
張金環:《論吳偉業的詩史觀--兼論與梅村體之關係》,北京:首都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6
李欣錫:《錢謙益明亡以後詩歌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7劉磊:《朱彝尊詩學理論研究》,瀋陽:遼寧大學文藝學博士論文,2007
孫淑芳:《世變與風雅──周亮工《尺牘新鈔》編選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2008朱莉美:《錢謙益詩歌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萬國花:《詩家與時代:龔鼎孳及其詩論、詩歌創作研究》,上海: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11
崔曉新:《朱彝尊交遊考論》,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論文,2012
陳孟君:《藥病為喻的精神史--以錢謙益為中心的考察》,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2013鄧妙慈:《龔鼎孳文學研究》,天津:南開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14
劉剛:《順治朝東北貳臣流人和方外流人研究--以陳之遴和苗君稷為個案的考察》,長春: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獻學,博士論文,2014
李文玉:《崇禎五十相研究》,長春:吉林大學歷史學博士論文,2016
四、網路資源
清・周之恆繪,清・曹溶、朱彞尊、周之恆著:《倦圃圖二十咏》,取自http://book.kongfz.com/6013/1014031322/(瀏覽日期:2019年1月10日)
清・林時對:《荷揷叢談》,清康熙間清稿本,見CADAL古籍圖書,取自http://www.cadal.zju.edu.cn/book/02020436/1
清・李集輯:《鶴徵錄》,北京大學藏,見CADAL古籍圖書,取自http://www.cadal.zju.edu.cn/book/02030155/1/search@query=鶴徵,type=all,tag=,publisher=
清・余懷:《板橋雜記》,北京大學圖書館藏,辦香閣抄本,取自 https://archive.org/stream/02086831.cn#page/n70/mode/2up
清・顧炎武《明季實錄》,收入《亭林遺書》本,大陸清華大學藏, 取自
http://www.cadal.zju.edu.cn/book/01024839/1/search@query=明季實 錄,type=all,tag=,publisher=
清・王靄、劉士銘編:《朔平府志》,清雍正十一年刻本,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藏,取自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131510&page=1
清・許瑤光輯:《嘉興府志》,清光緒三至四年刊本,日本早稻田圖書館藏, 取自http://archive.wul.waseda.ac.jp/kosho/ru05/ru05_01574/
清・黎中輔纂:《大同縣志》 (北京市: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 2011),取自《中國方志庫》
倪孟安、黃咨玄、劉威志整理:〈學人專訪:嚴志雄教授訪談錄〉,《明清研究通
訊》,2010年6月15日。http://mingching.sinica.edu.tw/newsletter/008/interview-yim.htm(瀏覽日期:2018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