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史料
《電視周刊》。1-790期。臺北市:電視周刊社。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特藏之慎芝、關華石手稿藏書。
二、書籍文章
Horkheimer, Max、Theodor W. Adorno。2009。《啟蒙的辯證》。林宏濤(譯)。臺北市:商周。
McLuhan, Marshall。2006。《認識媒體 : 人的延伸》。鄭明萱(譯)。臺北市:貓頭鷹出版。
王贊元。2007。《再現群星會》。臺北市:商周。
沈冬。2016。〈流行歌曲上電視——《群星會》的視聽形塑〉。收於《交界與游移:跨文史視野中的文化傳譯與知識生產》,梅家玲、林姵吟(編)。臺北市:麥田。
汪其楣。2007。《歌未央 : 千首詞人慎芝的故事》。臺北市:遠流。
何貽謀。2002。《臺灣電視風雲錄》。臺北市:臺灣商務。
吳密察。2000。《臺灣史小事典》。臺北市:遠流。
李歐梵。2000。《上海摩登 : 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毛尖(譯)。香港: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洪芳怡。2015。《上海流行音樂(1927-49):雜種文化美學與聽覺現代性的建立》。臺北市:政大出版社。
音樂年策進委員會(編)。1969。《中華民國音樂年》。臺北市:教育部文化局。
柯慶明。2008。〈臺灣現代主義文學概說〉。收於《臺灣大百科專業版——文學卷》,臺北市:遠流。
高宣揚。2002。《流行文化社會學》。臺北市:揚智文化。
張小虹。2016。《時尚現代性》。臺北市:聯經。
許常惠(編)。1977。《流行歌曲譚》。臺北市:中華日報社。
陳峙維。2013。〈歌聲響徹天空──四海唱片攻佔大眾市場〉。收於《寶島回想曲:周藍萍與四海唱片》,沈冬(編)。臺北市:臺大圖書館,186–209。
黃奇智。2000。《時代曲的流光歲月: 1930-1970》。香港:三聯書店。
黃金麟、汪宏倫、黃崇憲(編)。2010。《帝國邊緣 : 臺灣現代性的考察》。臺北市:群學,一版。
黃裕元。2005。《臺灣阿歌歌:歌唱王國的心情點播》。臺北市:遠足文化。
慎芝、關華石。2010。《歌壇春秋》,汪其楣(編)。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劉國煒。1997。《老歌情未了──流行歌曲60年》。臺北市:華風文化。
藍明(何藝文)。2013。《繁花不落》。臺北市:釀出版。
蕭阿勤。2010。《回歸現實 : 臺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臺北市:中研院社研所。
顏綠芬、徐玫玲(編)。2006。《臺灣的音樂》。臺北縣:財團法人群策會李登輝學校。
三、期刊文章
Blumer, Herbert. "Fashion: From Class Differentiation to Collective Selection." 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 10, no. 3 (1969): 275-291.
Botrel, Jean-Fran. "The Popular Canon." The Modern Language Review 97, no. 4 (2002): xxix-xxxix.
Citron, Marcia J. "Gender, Professionalism and the Musical Canon." The Journal of Musicology 8, no. 1 (1990): 102-117.
Danielsen, Anne. "Aesthetic Value, Cultural Significance, and Canon Formation in Popular Music." Studia Musicologica 32 (January 2006): 55-72.
Frith, Simon. "Look! Hear! The Uneasy Relationship of Music and Television." Popular Music 21, no. 3 (2002): 277-290.
Kärjä, Antti-Ville. "A Prescribed Alternative Mainstream: Popular Music and Canon Form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5, no. 1 (Jan. 2006): 3-19.
Negus, Keith、John Street. "Introduction to 'Music and Television' Special Issue." Popular Music 21, no. 3 (2002): 245-248.
石計生。2011。〈臺灣歌謠作為一種「時代盛行曲」:音樂臺北的上海及諸混血魅影(1930-1960)〉。《臺灣社會學刊》,47期:91-141。林麗雲。2006。〈威權主義下台灣電視資本的形成〉。《中華傳播學刊》,9期:71-112。柯裕棻。2008。〈電視的政治與論述:一九六○年代臺灣的電視設置過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69期:107-138。柯裕棻。2012。〈臺灣電視事業發展初期的社會條件與消費狀況〉。《中華傳播學刊》,22期:3-18。陳培豐。2008。〈從三種演歌來看重層殖民下的臺灣圖像——重組「類似」凸顯「差異」再創自我〉。《臺灣史研究》,15卷2期:79-133。程宗明。2002。〈電視政策對制度型塑的回顧與前瞻:四十年的荒原,曠野的呼聲〉。收於《臺灣電視四十年回顧與前瞻研討會專題論文》,政大傳播學院(編)。臺北市:政大傳播學院,303-350。
四、博碩士論文
朱心儀,2005。《臺視1962~1969節目內容的演變》。花蓮縣:國立花蓮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徐剛夫,1970。《臺北家庭收看電視節目之反應分析》。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張瑋,2011。《電視與現代家庭:1960年代平面媒體中的再現》。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許秦蓁,2003。《戰後臺灣的上海記憶與上海建構》。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論文。許凱琳,2005。《日治時期放送節目音樂內容之研究(1937~1941)─以軍歌放送為中心》。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黃裕元,2000。《戰後臺語流行歌曲的發展(1945∼1971)》。桃園縣: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鍾愛,2017。《日治時期臺灣廣播節目「子供の時間」初探》。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簡妙如,2002。《流行文化,美學,現代性:以八、九○年代台灣流行音樂的歷史重構為例》。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博士論文。五、會議論文
吉佳媛、許秀珍、黃一平。2007。〈戴著Prada的媒體——時尚循環於媒體再現之研究〉。發表於「中華傳播學會2007年年會」,淡江大學。
蕭蘋、蘇振昇。1999。〈流行音樂與社會文化的價值:五種理論觀點的詮釋〉。發表於「中華傳播學會1999年年會」,新竹縣。
簡妙如。2004。〈審美現代性的轉向:兼論 80 年代台灣流行音樂的現代性寓言〉。發表於「2003年文化研究學會年會」,台北:外雙溪。
六、雜誌
侯湘(李厚襄)。〈時代曲漫談(五)光大發揚方興未艾〉。《香港歌星》,1970年2月號,52-53。
張鐵志。2011。〈為何唱自己的歌卻只見乍現春光?〉。《PAR表演藝術雜誌》,221期:62-64。
義佬。〈群星會走向創作年代:埋下華語音樂黃金種子〉。《觀.臺灣》,2010年10月10日。
七、網路資源
Grove Music Online.
《中央日報全文影像資料庫》
《申報》
《牽手.推手 慎芝•關華石手稿資料暨藏書展》
《資深音樂人口述歷史影音紀錄》
《臺灣新聞智慧網》
《聯合知識庫》
〈1988 群星再現 懷念慎芝 (Corrected Audio)〉,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7K8A5tRWfg。
〈臺灣電視博覽館導覽(Teaser 5 Min)〉,https://youtu.be/SgKTZOMr9Os。
〈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樂的問題〉,《中正文教基金會》,http://www.ccfd.org.tw/ccef001/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708:0003-2&catid=110&Itemid=256&limitstart=2。
張夢瑞,〈我對你懷念特別多──海山唱片浮沈錄〉,《台灣光華雜誌》,https://www.taiwan-panorama.com/Articles/Details?Guid=1815b4b9-162a-4c33-aec9-c9d5fa701f15&CatId=1。張夢瑞,〈《群星會》50週年歌未央 帶給觀眾數不盡的歡樂〉,《佳音Love聯播網》,http://www.goodnews.org.tw/magazine.php?id=38866。
蔡維歆、張瑞振。〈金鐘50登場讀秒 重現經典《群星頌》〉,《蘋果日報》,https://tw.appledaily.com/sports/daily/20150924/36795970。
鄭懿瀛,〈群星會〉,《國家文化資料庫》,http://cna.moc.gov.tw/Myphoto/catintro.asp?categoryid=66&catei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