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參考文獻
書籍與期刊
(1)張金鶚,1997,《房地產投資與決策分析》,臺北:華泰書局。
(2)馮先勉、翁光輝,1999,《土地產開發實務》,臺北:碁泰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3)林元興,2001,《不動產概要》,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4)淺見泰司,2001,《住環境》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5)Rem Koolhaas,越玲、盧永翊 譯,2002,《都市中的生活—擁擠文化》, 北京:藝術當代出版社。
(6)林左裕,2003,《不動產投資管理》,臺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7)陳奉瑤、章倩儀,2006,《不動產經營管理》,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8)錢學陶,2007,《都市計畫學導論》,臺北:茂榮圖書公司。
(9)陳政雄,2006,《行動不便者與高齡者特性及相關設施規劃設計重點》,臺北:殘障聯盟無障礙推動委員會。
(10)榎本篤史,黃莉萍 譯,2018,《地點學》,臺北:大是文化。
(11)林仁余,2018,《住展雜誌第440期》,臺北:租售報導雜誌社。
碩博論文
(1)薛淞林,2003,《住宅專案選址評估模型》,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碩士論文。(2)熊文煌,2006,《房地產開發住宅區位評估指標體系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3)羅佩如,2009,《都市社區高齡者是用公共設施現況之調查研究-以板橋市社後社區為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4)楊謙柔,2009,《都市住環境設施評價模式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博士論文。(5)高婉玲,2012,《都會區大眾捷運路網之車站共同影響範圍對於周邊房價影響之探討》,逢甲大學都市計畫與空間資訊學系碩士論文。(6)柯柏戎,2012,《都會區購屋者對自用住宅環境設施需求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營建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網頁資料
(1)https://www.nippon.com/hk/column/g00347/《日本家庭將走向何方:多樣化?還是虛擬化?》,山田昌弘,2016
(2)https://www.seinsights.asia/article/3291/3276/4350 《讓我們一起住吧! 全球化下的新型態社區:「共同居住空間」蓬勃發展的五大原因》,潘信榮,2016
(3)https://group.dailyview.tw/article/detail/998 《九年後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高齡化的負擔台灣怎麼扛?》,程琪,2017
(4)https://www.voacantonese.com/ taiwan-birth-rate-2018
-population-marriage-rate-01072019/4732622.html 《台灣少子化更趨嚴重2018年出生率創8年新低》,美國之音,2019
(5)http://www.ud.org.tw/自由空間教育基金會
(6)https://www.cnyes.com/index.htm
《〈房產〉晚婚+房價上揚 國人購屋主力年齡層提高到35-40歲》,鉅亨網 記者 張欽發, 2018
(7)https://www.motc.gov.tw/ch/home.jsp?id=1594&parentpath=0,3
《智慧運輸系統發展政策方向 交通部,2016
(8)http://www.epochtimes.com/b5/17/7/3/n9349995.htm《台醫療分級制度 五成民眾搞不清楚》,大紀元 記者 徐翠玲,2017
(9)https://gfamily.cwgv.com.tw/content/index/12992《美感 藝術 不是用教的!而是要帶著孩子一起去體會 小天下,2018
(10)https://www.cdri.org.tw/xcdoc?xsmsid=0H159598669364747206
《商業發展與策略研究所定位與發展》,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