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9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3 23:4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威丞
研究生(外文):LIN, WEI-CHENG
論文名稱:以生態系統理論分析台灣中小企業傳承問題之關鍵因素-以扣件產業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Key Factors of Affecting SMEs’ Inheritance in Taiwan by 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Taking Fastener Industry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李亭林李亭林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EE, TING-LIN
口試委員:翁興利李亭林何柏正
口試委員(外文):WONG, SENG-LEELEE, TING-LINHO, PO-CHENG
口試日期:2019-07-01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大學
系所名稱:亞太工商管理學系碩士班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8
中文關鍵詞:中小企業扣件產業PEST分析生態系統理論
外文關鍵詞:SMEFastener IndustryPEST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
  • 點閱點閱:36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8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台灣為世界第三大扣件製造與出口國,且產業組成大部分為中小企業,因此以其作為此次探討台灣中小企業傳承問題關鍵因素的研究對象。目前台灣中小企業的傳承方式與所面臨的問題究竟為何?這些狀況與問題又是受到那些關鍵因素的影響?本研究透過個案研究法,以深度訪談蒐集相關資訊,並透過生態系統理論與PEST經營環境理論的結合,從不同程度的政治、經濟、社會和科技層面進行分析。
拜科技進步所賜,當前扣件中小企業傳承型態已走向標準化、數據化與規格化的時代。同時也面臨因投入該產業的學子逐年減少造成的傳承斷層危機。本研究結果得出當前台灣扣件中小企業傳承的關鍵因素的十一點因素中,發現絕大部分的傳承者與接受傳承者均指出新型態的品質管理系統如ISO9001與IATF16949為傳承與制度的建立帶來正面的影響。建議未來能更加著重人才取得、產業形象提升、傳承方式與傳承制度的建立來提升傳承進行的成功率。
Taiwan is the third largest fastener exporting country in the world, and most of its industrial components ar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herefore, this study takes it as research object to discuss the key factors of Taiwan's SMEs' inheritance. What are the current methods and problems of inheriting nowadays? What key factors are affected these conditions and problems? Through the case study method, this research collects relevant information from in-depth interviews and analyzes it from different levels of 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and technological levels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and PEST business environment theory.
Thanks to advanc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urrent fasteners SMEs has moved toward to standardization, data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faces the inheritance fault crisi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the 11 key factors for the inheritance of SMEs in Taiwan. Most of the respondents pointed out that the new management system like ISO9001 and IATF 16949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inheritance, and establishment of the mechanism.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y can put more emphasis on talent acquisition, industrial image enhancement, inheritance mechanism building to the success.
致謝 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錄 V
表目錄 VIII
圖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2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4
第四節 研究流程 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6
第一節中小企業傳承 6
第二節 扣件產業 16
第三節 生態系統理論 22
第四節 PEST分析模型 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5
第二節 訪談方法 36
第三節 研究設計 37
第四章 個案訪談分析 44
第一節 訪談內容 44
第二節 訪談內容整理與分析 68
第三節 小結 7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3
第一節 結論 83
第二節 研究建議 87
第三節 研究限制 88
第四節 未來研究建議 89
參考文獻 91

參考文獻
中文參考文獻
尤燈洲(2017)。家族企業與第二代傳承永續經營之研究-以S公司為例。專利與產學合作計畫報告,3(1),83-94。
王怡雯(2016)。台灣中小企業無形資產管理研究-以家族企業接班時之關係資本與人力資本傳承為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台北。
王振寰、溫肇東(2011)。家族企業還重要嗎?台北:巨流。
王順慶(2004)。台灣中小企業企業主的產品創新途徑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新竹。
王精文(2015)。台灣手工具家族企業接班過程中的衝突管理(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高階經理人企管組,台中。
朱珮琦(2018)。2018金屬製品產業年鑑-螺絲螺帽篇。經濟部委託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之專題研究報告。台北市:經濟部技術處。
朱珮綺(2018)。2018金屬製品產業年鑑-螺絲螺帽篇。經濟部委託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之專題研究報告。台北:經濟部技術處。
江哲明(2014)。家族企業之傳承與創新(碩士論文)。靜宜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台中。
江綿綿(2017)。影響台灣中小企業第二代經營關鍵成功因素之探討-企業轉型觀點(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大學高階經營管理學系,高雄。
李美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8th. Ed.)。台北:時英。
吳青山、林天祐(2011)。PEST分析。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98,187-188。
吳建明、連雅慧(2012)。家族企業接班衍生組織變革、衝突與轉化之歷程研究。管理學報,29(3), 279-305。
吳眉逸(2017)。台灣中小型鑄造業之經營策略分析-以台中D公司為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彰化。
吳銘源(2013)。台灣扣件產業競爭策略分析(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高雄。
吳豐萍(2015)。以生態系統觀點探討國民小學教師運用社區資源影響因素-以桃園市某國小為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彰化。
呂文崑(2011)。螺絲貿易供應鏈廠商夥伴關係與企業競爭優勢之研究-以大高雄螺絲廠為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財經與商務決策研究所,高雄。
呂銀坤(2012)。台灣螺絲產業為因應中國的低價競爭的策略研究-相關同業間的策略聯盟(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碩士學程在職專班,高雄。
李志華(2013)。接班人:台灣中小企業存亡關鍵。台北:大塊。
杜淑慧(2010)。家族企業中階主管接班人培訓計畫之研究-以S螺絲公司為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高雄。
谷美瑤(2014)。客家族群教養觀之世代差異:生態系統理論觀點(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桃園。
林根煌(2018)。從數位創意產業發展談高雄產業的翻轉與未來發展建議。城市發展半年刊,24,93-102頁。
況國安(2015)。台灣扣件產業轉型高值化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高雄。
姚淑惠(2013)。台灣家族型態中小企業第二代接班意願之研究(碩士論文)。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台中。
洪源在(2003)。台灣區扣件業者海外投資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台南。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智詠(2018)。太陽能在台灣電力事業扮演關鍵角色的探討(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高雄。
范姜金剛(2006)。台灣汽車扣件產業競爭策略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碩士學程,高雄。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唐厚婷(2007)。臺北市家庭教育中心之發展與轉變—以生態系統理論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台北。
烏博威(2014) 。接班人特質對於家族企業接班影響因素之探討-以高雄地區金屬製品製造業為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高雄。
張志松(2015)。第二代接班企業家能耐與企業永續經營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亞洲大學經營管理學系,台中。
張芳慈(2005)。台灣扣件產業國際競爭力重要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高雄。
張珓楓(2018)。家族企業傳承探討-以中小企業為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商學院企業管理學系,台北。
張跤楓(2018)。家族企業傳承探討-以中小企業為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商學院企業管理學系,台北。
郭明洲(2016)。2016年金屬台灣製品製造分析。台北:台灣經濟研究院。
郭重凱(2015)。企業二代接班人培育方式-以台灣地區中小型家族企業為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商學院國際企業管理學系,台北。
陳怡帆(2015)。以生態發展系統觀點看運動員生涯轉換之歷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台北。
陳曉瑩(2013)。探討台灣中小企業之家族企業接班的關鍵因素(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桃園。
曾家亮(2018)。中小型家族企業接班研究-以機械零件業接班問題為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台中。
曾敏雅(2016)。以演化觀點探討中小型家族企業轉型之研究。商管科技季刊,17(3),317-355
馮世達(2007)。台灣螺絲螺帽產業競爭力分析(碩士論文)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管理研究所,台南。
馮燕(1999)。托育服務的社會福利定位-生態觀點的分析。社會工作學刊,5,1-35。
黃莉莉(2017)。臺灣家族企業二代接班問題之研究-以臺灣中小企業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高階經理人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台北。
黃雅玲(2006)。從生態系統理論看父母對孩子創造力形成之影響。教育社會學通訊期刊,66,25-36。
黃薷誼(2015)。企業傳承教育-以中部地區中小企業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會計學系企業,彰化。
楊佳榕(2012)。從PEST探討行動通訊產業發展-以接取網路技術服務商角度切入(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台北。
虞邦祥(2009)。傳承或變革:台灣企業接班歷程之質性研究。組織與管理期刊,2(2),109-153。
廖鳳瑞(1994)。幼教課程研究的趨勢-生態系統理論的應用。家政教育期刊,12(6),22-34。
劉于綺(2006)。以生態系統理論觀點探討新移民家庭及其子女教育。教育之友期刊,47(4),48-56。
劉依雯(2012)。企業網絡關係之探討-以台灣螺絲產業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台北。
劉和財(2011)。台灣螺絲扣件產業成功關鍵因素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高雄。
劉振聲(2015)。高雄市地方產業往高值化轉型之研究-以高雄市金屬扣件產業為主軸。高雄:高雄市經濟發展局。
歐陽晉佑(2012)。以PEST模型分析越南吸引外來投資之因素-以台南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高雄。
潘鳳文(2005)。台灣家族企業傳承之個案研究(碩士論文)。輔仁大學金融研究所,台北。
蔡家澤(2017)。探討台灣家族型態中小企業接班人創新遇到的困難與因應之道(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系,嘉義。
鄭志堅(2013)。台灣地區螺絲產業之發展策略(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經營管理學程,新竹。
盧邦祥、林月雲、張小鳳(2009)。傳承或變革:台灣企業接班歷程之質性研究。組織與管理期刊,2(2),109-153。
賴品瑜(2018)。政治連結對家族企業傳承公司表現的影響(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台南。
賴慶泉(2018)。ABC, ABM及PEST經營環境分析應用在跨國擴產計畫之研究:以A公司為例(碩士文)。國立交通大學高階主管管理學程,新竹。
戴文青(2004)。Bronfenbrenner「發展過程生態學」在台灣幼教相關研究之評析。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6, 157-183。
戴宏達(2015)。從生態理論看男性護理應屆畢業生的職業選擇與護理主管聘任意願調查(碩士論文)。國立陽明大學護理學系,台北。
薛百雯(2015)。我的孩子為什麼不說越南話?從生態系統論探究影響越南籍新住民子女母語學習動機的因素(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南投。
鍾喜梅、林佳慧(2009)。家族集團接班資源與角色鑲嵌關係:網路觀點之初探。組織與管理期刊,2(2),155-195。
簡楚瑛(2002)。一個台北市私立幼稚園的改變-生態系統理論的應用。教育與心理研究期刊,25(2),279-306。
蘇靜怡(2006)。台灣家族型態之中小企業接班問題的探討(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國際經貿學程,新竹。

英文參考文獻
Bronfenbrenner, U. (1986). Recent advances in research on human
development. In R. K. Silbereisen, K. Eyferth, & G. Rudinger (Eds.), Development as action in context: Problem behavior and normal youth development (pp. 287-309). German: Springer.
Babbie, Earl (1986).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Belmont : Wadsworth Pub. Co.
Gene F. Brady, Donald L. Helmich (1984). Executive succession: toward
excellence in corporate leadership. NJ : Prentice-Hall.
Minichiello, V. et al. (1995). In-depth interviewing: Principles, techniques,
analysis, South Mel-bourne, Longman Cheshire (pp. 68). Australia : Pearson.

Bubolz, M. M., & Sontag, M. S. (1993). Human ecology theory. In P. G.
Boss, Sourcebook of family theories and methods: A contextual Approach (pp. 419-450). N.Y.: Plenum press.
Fontana, A., & Frey, J. H. (1994). Interviewing: The art of science. In N. K.
Denzin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 361-376). London: SAGE.
Ivan Lansberg(1988). The succession Conspiracy. Family Business Review,
1(2), 101-220.
Shanker, M. & Astrachan, J. (1996). Myths and realities: family businesses’
contribution to the US economy, a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family business statistics. Family Business Review,9(2), 107-119.
Ying-Jiuan Wong、Wen-Chun Lin、Shao-Chi Chang (2016). Earnings Management, Family Founder, Family Succession, Impression Management. 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Business Research, 33(2), 253-280.

網路參考文獻
天下雜誌(2018)。立足汽配,放眼全球-2018全球扣件高峰會。取自
https://www.cw.com.tw/index.php/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9530
經理人雜誌(2015)。PEST分析,評估企業外部情勢,擬訂企業策略。取自
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glossary/view/148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統計處(2016)。中小企業發展條例。取自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J0140001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2017)。2017中小企業白皮書。取自
https://www.moeasmea.gov.tw/lp.asp?ctNode=1205&CtUnit=419&BaseDSD=7&mp=1
經濟部研究發展委員會(2019)。107年度產業發展諮詢委辦計畫。取自
https://www.moea.gov.tw/MNS/cord/home/Home.aspx
經濟部統計處(2017)。經濟部工業產品分類。取自
https://www.moea.gov.tw/Mns/dos/home/Home.aspx?menu_id=6704
Lee Dyer (1993). Human Resources as a Source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Cornell University. Retrieved from https://digitalcommons.ilr.cornell.edu/cgi/viewcontent.cgi?referer=https://scholar.google.com.tw/&httpsredir=1&article=1271&context=cahrswp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