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34.204.176.7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1/10 19:0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子桓
研究生(外文):CHANG,TZU-HUAN
論文名稱:中共主旋律戰爭電影之敘事分析-以國共內戰主題電影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Narrative Analysis of the CCP’s Main Melody War Film: The Case of the Civil War Period Film
指導教授:謝奇任謝奇任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SIEH,CHI-JEN
口試委員:林富美江靜之
口試委員(外文):LIN,FU-MEICHIAG,CHIN-CHIH
口試日期:2019-05-09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
系所名稱:新聞碩士班
學門:傳播學門
學類:新聞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7
中文關鍵詞:敘事分析主旋律電影戰爭電影政治宣傳
外文關鍵詞:Narrative AnalysisMain Melody FilmWar FilmPropaganda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64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8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電影是多元藝術的結合,可以跨越語言與文字,用最生動而深刻的方式反映文化圖像,而戰爭電影中通常蘊藏著政治宣傳的意味,且具有再現歷史之功能。本研究關注中共主旋律戰爭電影的敘事慣例,及在該類電影的敘事慣例下,國共兩黨的軍人、軍隊與政黨形象如何被再現,並以國共內戰為背景之三部戰爭電影《南征北戰》、《建國大業》及《集結號》為文本,探究中共主旋律戰爭電影在不同階段運用之敘事策略。
研究發現,中共主旋律戰爭電影在各時期的敘事慣例中,「紅色經典」時期政宣性質強烈、「主旋律電影商業化」時期結合商業元素後具有寓教於樂功能、「商業電影主旋律化」時期則透過深刻的情感描繪激發觀眾愛國心。唯一不變的是透過電影敘事再現國共兩黨二元對立之形象,藉此弘揚國家主流價值觀。主旋律電影持續在多元發展下成為票房保證的主流,也形成了中共電影市場中的「主旋律類型電影」。

Film is a combination of multiple art. It can transcend language and words and reflect cultural images in the most vivid and profound way. War movies usually contain the meaning of political propaganda and have the function of reproducing history. This study focuses on how to reproduce the image of the Kuomintang (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 and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CP) in the CCPs main melody war film.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three war films of the Civil War period. " Fighting North and South", "The Founding of a Republic" and "Assembly" as the text, explore the narrative strategy of the CCPs main melody war film at different stage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CCPs main melody war film in the narrative practice of each period, the "red classic" period of political propaganda is strong, the "main melody film commercialization" period combines commercial elements with the function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commercial film main melody" period Inspire the patriotism of the audience through profound emotional depiction. The only constant is to reproduce the image of the dual opposition between the two parties through the narrative of the film, thereby promoting the mainstream values of the country. The main melody film continues to be the mainstream of box office guarantee under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and also forms the "Main Melody Type Movie" in the CCP film market.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背景
第二節、研究動機
第三節、研究問題
第二章、文獻探討
第一節、主旋律電影
壹、主旋律電影的濫觴-紅色經典時期
貳、主旋律電影商業化-主旋律走向主流
參、商業電影主旋律化-主旋律電影的突破
第二節、戰爭電影
壹、戰爭類型電影
貳、主旋律戰爭電影題材與發展
第三節、敘事理論與電影分析
壹、敘事理論
貳、電影敘事分析
參、戰爭電影與敘事分析
第三章、研究方法
第一節、研究架構與分析步驟
第二節、文本挑選與介紹
第四章、中共主旋律戰爭電影敘事分析
第一節、紅色經典-《南征北戰》
壹、電影《南征北戰》角色分析
貳、電影《南征北戰》場景分析
參、電影《南征北戰》故事情節分析
第二節、主旋律電影商業化-《建國大業》
壹、電影《建國大業》角色分析
貳、電影《建國大業》場景分析
參、電影《建國大業》故事情節分析
第三節、商業化主旋律電影-《集結號》
壹、電影《集結號》角色分析
貳、電影《集結號》場景分析
參、電影《集結號》故事情節分析
第四節、中共主旋律戰爭電影敘事慣例與形象再現
壹、主旋律戰爭電影敘事慣例
貳、主旋律戰爭電影中的形象再現
第五章、結論與討論
第一節、研究發現
第二節、研究討論
壹、主旋律電影功能強化與市場發展
貳、我國對主旋律電影的反制與反思
第三節、研究限制與建議

一、中文書目:
才華(2009)。〈九十年代後中國戰爭題材影視作品文化審視〉,新疆大學碩士論文。
尹鴻、詹慶生(2005)。〈中國電影產業備忘〉。《電影藝術》,2006(2)。
方元、陸斌(2014)。〈從「觀展/表演」範式看網絡受眾的「觸媒」傳播形態〉。《哈爾濱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6:155-158。
方鵬程(2012)。《宣傳與戰爭:從「宣傳戰」到「公關化戰爭」》。台北:揚智。
王甫昌(1996)。〈臺灣反對運動的共識動員:一九七九至一九八九年兩次挑戰高峰的比較〉。《臺灣政治學刊》,1:129-209。
王珏惠(2008)。〈中國戰爭電影半世紀掠影〉。《觀察與思考》,2:60-61。
王寅博(2010)。〈中國主旋律電影商業化探究〉。《社會科學論壇》,20:194-196。
伊鴻、淩燕(2002)。《新中國電影史》。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
曲麗萍(2001)。〈翟俊傑訪談錄〉。《當代電影》,6:48-50。
何昕(2011)。《中國「十七年」戰爭題材電影類型化創作研究》。吉林大學碩士論文。
吳乃德(1993)。《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業強。
吳明恬(2014)。《電影《賽德克‧巴萊》的敘事結構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吳芳怡(2006)。《不同類型電影的用色特徵》。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
李佳玲(2015)。《1970年代抗日戰爭電影研究-以〈英烈千秋〉、〈八百壯士〉、〈筧橋英烈傳〉為例》。國立屏東大學碩士論文。
李宗彥(2008)。《論產業化進程中的主旋律電影》。山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李婭雯(2009)。〈盛開的民族奇葩-試從民族主義簡析20世紀90年代以來韓戰片大獲成功的原因〉。《電影評介》,18:26-26。
李婭雯(2009)。〈20世紀90年代後中國戰爭電影論析〉。《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9(3):135-137。
李顯杰(2000)。《電影敘事學:理論和實例》。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汪子錫(2011)。〈在意識形態戰場吹響集結號的大陸電影政經分析〉。《展望與探索》,9:83-84。
周禹彤(2015)。《戰爭中的女人:近代戰爭電影中的女性研究》。淡江大學碩士論文。
周雲倩、胡江偉(2017)。〈從《戰狼2》看軍事主旋律的商業化突破〉。《電影文學》,(24):14。
周樑楷(1993)。〈影視史學:課程的主題〉。「歷史學系課程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上):149-162。
林庚佑(2016)。《中國大陸軍事實境節目的敘事分析-以《防務菁英之星兵報到》為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碩士論文。
林東泰(2008)。《大眾傳播理論》。臺北:師大書苑。
林婧婧(2011)。〈從「主旋律」到「主流」-主旋律電影類型化創作二十年(1987-2007)〉。《大舞台》,4:167-170。
林靜伶(2000)。《語藝批評—理論與實踐》。臺北:五南。
邵培仁、王譽俊(2016)。〈現代戰爭與社會衝突中的好萊塢電影產業發展和流變—以三個歷史階段為例〉。《浙江大學學報》:1-11。
南方都市報(2009-09-29)。〈每一個中國人心裡,都有一部《建國大業》〉。南都市報,上網日期:2018年9月18日,取自http://nf.nfdaily.cn/spqy/content/2009-09/27/content_5891303.htm。
姚羽倢、邊明道(2017)。〈軍事題材電影中女性軍人角色研究-以1980年至2010年好萊塢電影為例〉。《復興崗學報》,110:57-93。
施正鋒(2000)。《臺灣人的民族認同》。臺北:前衛。
皇甫宜川(2007)。〈銀幕上的硝煙—中國戰爭片50年〉。《先鋒國家歷史》,24:33-38。
胡泊、李林(2004)。〈當代國產戰爭電影的經典敘事模式〉。《當代文壇》,2:102-105。
唐德坤(2012)。〈《集結號》:代表類型電影之戰爭片在中國出現〉。《大眾文藝:學術版》,5:105-106。
孫立人的粉絲(2008)。〈國共內戰感人電影「集結號」觀後感〉。Ndu網路城邦,上網日期:2018年5月12日,取自http://blog.udn.com/cvn68/1756670。
徐海龍、熊嵐(2015)。〈中美戰爭電影國族主義和人道主義的比較研究〉。《東南傳播》,11:26-28。
徐熒檀(2016)。《美國戰爭電影敘事分析》。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碩士論文。
馬奕(主編)(1993)。《中國戲劇電影辭典》。北京:新華書店。
馬順隆(2018)。〈蔡政府兩岸關係策略布局與應對作法之解析〉。《戰略安全研析〉,149:64-72。
馬瀟(2011)。〈主旋律電影的「今世前生」-簡論改革開放以來主旋律電影的流變〉。《當代文壇》,2011(1):112-115.
高小健(2007)。〈中國30年代的電影批評和電影藝術理論〉。《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2:99-108。
高红雨、王文燕(2012)。〈中外戰爭電影主題比較研究〉。《電影文學》,19:17-18。
康健民(2007)。〈多元化產業發展煥發勃勃生機——五年以來的中國電影產業發展評述〉。《中國藝術報》,2007。
康靖尉(2014)。《中國大陸軍旅劇敘事分析》。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碩士論文。
張立兵(2007)。〈淺論「紅色經典」的影視改編〉。《電影評介》,11:21-22。
張東(1999)。〈新中國戰爭片形態演變〉。《當代電影》,6:75-78。
張東(2004)。〈國產戰爭片的「類型」演練〉。《當代電影》,3:83-86。
張勇、王小軍(2012)。〈當下國產主旋律電影的創新性探索〉。《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5:65-67。
張恬、何春耕(2013)。〈新世紀中美戰爭題材電影比較——以《戰馬》與《金陵十三釵》為例〉。《東南傳播》,10:108-110。
張海燕(2011)。〈90年代以來主旋律電影商業化的流變模式〉。《大舞台》,2011(4):162-162。
張淑娃譯(1998)。《電影與歷史》。臺北:麥田。
張裕亮(2007)。〈從紅色經典到愛國主義商品:大陸主旋律電視劇文本意義的變遷〉。《中國大陸研究》,4:1-29。
張劍鳴(2013)。〈中國商業電影的市場化歷程與類型分析〉。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張麗鳳(2009)。〈評主旋律電影《建國大業》的色、香、味〉。《電影評介》,2009(22):30-30+。
許世宗(2013)。〈中共對臺文化戰之研究論國軍因應作為〉。《海軍學術雙月刊》6:95-109。
許志嘉(2009)。〈認同轉變:兩岸關係的結與解〉。《東亞研究》,1:39-74。
許南明(主編)(1986)。《電影藝術辭典》。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陳岩(2004)。《美國戰爭電影研究》。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陳俞成、馬寧宇(2018)。〈主旋律戰爭類型電影的民族意識探究〉。《今傳媒》,2018(6),111-112。
陳韋樺(2010)。《臺灣地區「國家認同」之研究(1949~2009)》,佛光大學碩士論文。
陳家倫、楊昇儒(2018.09.29)〈中國輸出銳實力孔子學院已有530所〉。中央通訊社。上網日期:2018年10月20日,
取自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1809290075.aspx。
陳翠屏(2009)。《原住民報導文學中的主體建構》。輔仁大學碩士論文。
曾偉禎(2013)。《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臺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程予誠(1993)。《現代電影學-開啟成功票房的鑰匙》。臺北:五南。
程志寰(2018)。〈馬英九上任後之兩岸關係和大陸對臺政策研析〉。《遠望雜誌》,357:12-17。
項貽斐(2016)。〈金馬得獎片難上映陸片配額開放聲浪漲〉。鏡週刊,上網日期:2018年9月5日,取自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61206ent001。
黃仁(1994)。《電影與政治宣傳》。臺北:萬象。
黃正欣(2015)。〈從戰爭電影之敘事分析探討軍人形象塑造—以〈勇士們〉為例〉。《空大人文學報》,14:195-215。
黃卓(2010)。〈從《建國大業》看中國主旋律電影的市場化運作〉。《東南傳播》,2010(9):47-49。
游曉光、黃瑞璐(2015)。〈新中國抗戰電影述論(1949—1978)〉。《當代電影》,(9):107-111。
雷曉麗(2015)。《新世紀以來抗戰題材電影的敘事研究》。山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廖金鳳、林應嘉(2002)。《電影指南:動作冒險.喜劇.科幻.戰爭歷史》。台北:遠流。
翟建農(1991)。〈關於主旋律和多樣化的答問——電影局局長滕進賢訪問記〉。《電影藝術》,3:4-8。
趙成儀(2007)。〈中共建政後第一次文藝整風—電影《武訓傳》批判之回顧〉。《展望與探索》,6:71-87。
趙聯成(2005)。〈重讀「紅色經典」〉。《渤海大學學報》,2:13-19。
劉雲舟(2005)。《什麼是電影敘事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蔡琰(2000)。《電視劇:戲劇傳播的敘事理論》。臺北:三民。
蔡衛、游飛(2002)。《世界電影理論思潮》。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蔡靚(2010)。〈電影的「情緒效應」-論電影的情緒元素對人的心理的影響〉。《台州學院學報》,32(1):66-69。
鄭好媛(2003)。《美國戰爭電影軍人形象塑造運用於國軍人才招募之研究》。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碩士論文。
鄭樹森(2005)。《電影類型與類型電影》。臺北:洪範。
簡嘉儀(2014)。《中共改革開放戰略文化的演變─以戰爭電影為例》。臺北大學碩士論文。
羅介廷(2017)。《敘事觀點下的好萊塢戰爭電影:以二戰與伊拉克暨反恐時期戰爭電影為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碩士論文。
羅清池(2009)。〈從《建國大業》的熱映管窺中國主旋律電影運營策略的轉型〉。《電影評介》,22:75-76。

二、英文書目:
Basinger, J. (1986). The World War II combat film: Anatomy of a genre. New York,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Chatman, S. (1978). Story and discours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Chen, N. (2012). Branding national images: the 2008 Beijing summer Olympics, 2010 Shanghai world expo, and 2010 Guangzhou Asian games. Public Relations Review,38(5), 731-745.
Eaves, M. H., & Savoie, M. (2005). Big Brother: Merging Reality and Fiction: An Application of the Narrative Paradigm. Texas Speech Communication Journal, 29(2), 91-97.
Eberwein, R. (2009). The Hollywood war film (Vol. 13). John Wiley & Sons.
Fisher, W. R. (1985). The narrative paradigm: An elaboration. Communications Monographs, 52(4), 347-367.
Fisher, W.R. (1987). Human communication as narration: Toward a philosophy of reason, value, and ac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Foss, N. J. (1996). Knowledge-based approaches to the theory of the firm: Some critical comments. Organization science, 7(5), 470-476.
Genette, G. (1983). Narrative discourse: An essay in method.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Hall, S. (1995). The rediscovery of ideology: return of the repressed in media studies.
Approaches to Media. London: Arnold.
Jowett, G. S., & O Donnell, V. (2018). Propaganda & persuasion. Sage publications.
Kawin, B. (1986). Children of the Light. Film genre reader, 77, 308-329.
Nelson, R. A. (1996). A chronology and glossary of propaganda in the United States.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Rogers, E. M. (1994). A history of communication study: A Biographical Approach. NY:Free Press.
Schatz, T. (1998). World War II and the Hollywood “War Film.” In Slocum, J.D.(Ed.),Hollywood and War the Film Reader. (pp.147-155) NY: Routledge.
Scholes, R. & Phelan, J. (2006). The nature of narrative.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everin, W. J., & Tankard, J. W. (2001). Communication theories: Origins, methods, and uses in the mass media. Pearson College Division.
Sheffield, C. O.(1995). The War Film: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r Simple Entertainment. Kansas: Fort Leavenworth.
Willis, A., & Taylor, L. (1999). Media studies: Texts, institutions and audiences. Oxford, Malder: Blackwell Publisher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