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書目:
才華(2009)。〈九十年代後中國戰爭題材影視作品文化審視〉,新疆大學碩士論文。
尹鴻、詹慶生(2005)。〈中國電影產業備忘〉。《電影藝術》,2006(2)。
方元、陸斌(2014)。〈從「觀展/表演」範式看網絡受眾的「觸媒」傳播形態〉。《哈爾濱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6:155-158。
方鵬程(2012)。《宣傳與戰爭:從「宣傳戰」到「公關化戰爭」》。台北:揚智。
王甫昌(1996)。〈臺灣反對運動的共識動員:一九七九至一九八九年兩次挑戰高峰的比較〉。《臺灣政治學刊》,1:129-209。
王珏惠(2008)。〈中國戰爭電影半世紀掠影〉。《觀察與思考》,2:60-61。
王寅博(2010)。〈中國主旋律電影商業化探究〉。《社會科學論壇》,20:194-196。
伊鴻、淩燕(2002)。《新中國電影史》。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
曲麗萍(2001)。〈翟俊傑訪談錄〉。《當代電影》,6:48-50。
何昕(2011)。《中國「十七年」戰爭題材電影類型化創作研究》。吉林大學碩士論文。
吳乃德(1993)。《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業強。
吳明恬(2014)。《電影《賽德克‧巴萊》的敘事結構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吳芳怡(2006)。《不同類型電影的用色特徵》。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李佳玲(2015)。《1970年代抗日戰爭電影研究-以〈英烈千秋〉、〈八百壯士〉、〈筧橋英烈傳〉為例》。國立屏東大學碩士論文。李宗彥(2008)。《論產業化進程中的主旋律電影》。山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李婭雯(2009)。〈盛開的民族奇葩-試從民族主義簡析20世紀90年代以來韓戰片大獲成功的原因〉。《電影評介》,18:26-26。
李婭雯(2009)。〈20世紀90年代後中國戰爭電影論析〉。《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9(3):135-137。
李顯杰(2000)。《電影敘事學:理論和實例》。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汪子錫(2011)。〈在意識形態戰場吹響集結號的大陸電影政經分析〉。《展望與探索》,9:83-84。
周禹彤(2015)。《戰爭中的女人:近代戰爭電影中的女性研究》。淡江大學碩士論文。周雲倩、胡江偉(2017)。〈從《戰狼2》看軍事主旋律的商業化突破〉。《電影文學》,(24):14。
周樑楷(1993)。〈影視史學:課程的主題〉。「歷史學系課程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上):149-162。
林庚佑(2016)。《中國大陸軍事實境節目的敘事分析-以《防務菁英之星兵報到》為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碩士論文。林東泰(2008)。《大眾傳播理論》。臺北:師大書苑。
林婧婧(2011)。〈從「主旋律」到「主流」-主旋律電影類型化創作二十年(1987-2007)〉。《大舞台》,4:167-170。
林靜伶(2000)。《語藝批評—理論與實踐》。臺北:五南。
邵培仁、王譽俊(2016)。〈現代戰爭與社會衝突中的好萊塢電影產業發展和流變—以三個歷史階段為例〉。《浙江大學學報》:1-11。
南方都市報(2009-09-29)。〈每一個中國人心裡,都有一部《建國大業》〉。南都市報,上網日期:2018年9月18日,取自http://nf.nfdaily.cn/spqy/content/2009-09/27/content_5891303.htm。
姚羽倢、邊明道(2017)。〈軍事題材電影中女性軍人角色研究-以1980年至2010年好萊塢電影為例〉。《復興崗學報》,110:57-93。
施正鋒(2000)。《臺灣人的民族認同》。臺北:前衛。
皇甫宜川(2007)。〈銀幕上的硝煙—中國戰爭片50年〉。《先鋒國家歷史》,24:33-38。
胡泊、李林(2004)。〈當代國產戰爭電影的經典敘事模式〉。《當代文壇》,2:102-105。
唐德坤(2012)。〈《集結號》:代表類型電影之戰爭片在中國出現〉。《大眾文藝:學術版》,5:105-106。
孫立人的粉絲(2008)。〈國共內戰感人電影「集結號」觀後感〉。Ndu網路城邦,上網日期:2018年5月12日,取自http://blog.udn.com/cvn68/1756670。
徐海龍、熊嵐(2015)。〈中美戰爭電影國族主義和人道主義的比較研究〉。《東南傳播》,11:26-28。
徐熒檀(2016)。《美國戰爭電影敘事分析》。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碩士論文。
馬奕(主編)(1993)。《中國戲劇電影辭典》。北京:新華書店。
馬順隆(2018)。〈蔡政府兩岸關係策略布局與應對作法之解析〉。《戰略安全研析〉,149:64-72。
馬瀟(2011)。〈主旋律電影的「今世前生」-簡論改革開放以來主旋律電影的流變〉。《當代文壇》,2011(1):112-115.
高小健(2007)。〈中國30年代的電影批評和電影藝術理論〉。《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2:99-108。
高红雨、王文燕(2012)。〈中外戰爭電影主題比較研究〉。《電影文學》,19:17-18。
康健民(2007)。〈多元化產業發展煥發勃勃生機——五年以來的中國電影產業發展評述〉。《中國藝術報》,2007。
康靖尉(2014)。《中國大陸軍旅劇敘事分析》。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碩士論文。
張立兵(2007)。〈淺論「紅色經典」的影視改編〉。《電影評介》,11:21-22。
張東(1999)。〈新中國戰爭片形態演變〉。《當代電影》,6:75-78。
張東(2004)。〈國產戰爭片的「類型」演練〉。《當代電影》,3:83-86。
張勇、王小軍(2012)。〈當下國產主旋律電影的創新性探索〉。《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5:65-67。
張恬、何春耕(2013)。〈新世紀中美戰爭題材電影比較——以《戰馬》與《金陵十三釵》為例〉。《東南傳播》,10:108-110。
張海燕(2011)。〈90年代以來主旋律電影商業化的流變模式〉。《大舞台》,2011(4):162-162。
張淑娃譯(1998)。《電影與歷史》。臺北:麥田。
張裕亮(2007)。〈從紅色經典到愛國主義商品:大陸主旋律電視劇文本意義的變遷〉。《中國大陸研究》,4:1-29。
張劍鳴(2013)。〈中國商業電影的市場化歷程與類型分析〉。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張麗鳳(2009)。〈評主旋律電影《建國大業》的色、香、味〉。《電影評介》,2009(22):30-30+。
許世宗(2013)。〈中共對臺文化戰之研究論國軍因應作為〉。《海軍學術雙月刊》6:95-109。
許志嘉(2009)。〈認同轉變:兩岸關係的結與解〉。《東亞研究》,1:39-74。
許南明(主編)(1986)。《電影藝術辭典》。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陳岩(2004)。《美國戰爭電影研究》。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陳俞成、馬寧宇(2018)。〈主旋律戰爭類型電影的民族意識探究〉。《今傳媒》,2018(6),111-112。
陳韋樺(2010)。《臺灣地區「國家認同」之研究(1949~2009)》,佛光大學碩士論文。陳家倫、楊昇儒(2018.09.29)〈中國輸出銳實力孔子學院已有530所〉。中央通訊社。上網日期:2018年10月20日,
取自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1809290075.aspx。
陳翠屏(2009)。《原住民報導文學中的主體建構》。輔仁大學碩士論文。曾偉禎(2013)。《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臺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程予誠(1993)。《現代電影學-開啟成功票房的鑰匙》。臺北:五南。
程志寰(2018)。〈馬英九上任後之兩岸關係和大陸對臺政策研析〉。《遠望雜誌》,357:12-17。
項貽斐(2016)。〈金馬得獎片難上映陸片配額開放聲浪漲〉。鏡週刊,上網日期:2018年9月5日,取自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61206ent001。
黃仁(1994)。《電影與政治宣傳》。臺北:萬象。
黃正欣(2015)。〈從戰爭電影之敘事分析探討軍人形象塑造—以〈勇士們〉為例〉。《空大人文學報》,14:195-215。
黃卓(2010)。〈從《建國大業》看中國主旋律電影的市場化運作〉。《東南傳播》,2010(9):47-49。
游曉光、黃瑞璐(2015)。〈新中國抗戰電影述論(1949—1978)〉。《當代電影》,(9):107-111。
雷曉麗(2015)。《新世紀以來抗戰題材電影的敘事研究》。山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廖金鳳、林應嘉(2002)。《電影指南:動作冒險.喜劇.科幻.戰爭歷史》。台北:遠流。
翟建農(1991)。〈關於主旋律和多樣化的答問——電影局局長滕進賢訪問記〉。《電影藝術》,3:4-8。
趙成儀(2007)。〈中共建政後第一次文藝整風—電影《武訓傳》批判之回顧〉。《展望與探索》,6:71-87。
趙聯成(2005)。〈重讀「紅色經典」〉。《渤海大學學報》,2:13-19。
劉雲舟(2005)。《什麼是電影敘事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蔡琰(2000)。《電視劇:戲劇傳播的敘事理論》。臺北:三民。
蔡衛、游飛(2002)。《世界電影理論思潮》。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蔡靚(2010)。〈電影的「情緒效應」-論電影的情緒元素對人的心理的影響〉。《台州學院學報》,32(1):66-69。
鄭好媛(2003)。《美國戰爭電影軍人形象塑造運用於國軍人才招募之研究》。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碩士論文。鄭樹森(2005)。《電影類型與類型電影》。臺北:洪範。
簡嘉儀(2014)。《中共改革開放戰略文化的演變─以戰爭電影為例》。臺北大學碩士論文。羅介廷(2017)。《敘事觀點下的好萊塢戰爭電影:以二戰與伊拉克暨反恐時期戰爭電影為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碩士論文。羅清池(2009)。〈從《建國大業》的熱映管窺中國主旋律電影運營策略的轉型〉。《電影評介》,22:75-76。
二、英文書目:
Basinger, J. (1986). The World War II combat film: Anatomy of a genre. New York,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Chatman, S. (1978). Story and discours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Chen, N. (2012). Branding national images: the 2008 Beijing summer Olympics, 2010 Shanghai world expo, and 2010 Guangzhou Asian games. Public Relations Review,38(5), 731-745.
Eaves, M. H., & Savoie, M. (2005). Big Brother: Merging Reality and Fiction: An Application of the Narrative Paradigm. Texas Speech Communication Journal, 29(2), 91-97.
Eberwein, R. (2009). The Hollywood war film (Vol. 13). John Wiley & Sons.
Fisher, W. R. (1985). The narrative paradigm: An elaboration. Communications Monographs, 52(4), 347-367.
Fisher, W.R. (1987). Human communication as narration: Toward a philosophy of reason, value, and ac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Foss, N. J. (1996). Knowledge-based approaches to the theory of the firm: Some critical comments. Organization science, 7(5), 470-476.
Genette, G. (1983). Narrative discourse: An essay in method.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Hall, S. (1995). The rediscovery of ideology: return of the repressed in media studies.
Approaches to Media. London: Arnold.
Jowett, G. S., & O Donnell, V. (2018). Propaganda & persuasion. Sage publications.
Kawin, B. (1986). Children of the Light. Film genre reader, 77, 308-329.
Nelson, R. A. (1996). A chronology and glossary of propaganda in the United States.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Rogers, E. M. (1994). A history of communication study: A Biographical Approach. NY:Free Press.
Schatz, T. (1998). World War II and the Hollywood “War Film.” In Slocum, J.D.(Ed.),Hollywood and War the Film Reader. (pp.147-155) NY: Routledge.
Scholes, R. & Phelan, J. (2006). The nature of narrative.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everin, W. J., & Tankard, J. W. (2001). Communication theories: Origins, methods, and uses in the mass media. Pearson College Division.
Sheffield, C. O.(1995). The War Film: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r Simple Entertainment. Kansas: Fort Leavenworth.
Willis, A., & Taylor, L. (1999). Media studies: Texts, institutions and audiences. Oxford, Malder: Blackwell Publishers.